财会人工智能未来发展趋势(数字经济时代未来财会人才需要懂资本市场)

数字时代财会业务的不断创新,未来的财会岗位会有什么变化,本科教育将面临哪些挑战?

在刚刚闭幕的“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与会计审计创新——纪念立信会计师事务所成立95周年学术论坛”上,会计领域著名学者,中国人民大学王化成教授提出,财会本科教育不能仅仅教会学生算账、还需要他们懂资本市场,懂税,懂财政,懂企业管理,懂人工智能,通过探索本硕连读的方式培养更多复合型人才适应数字经济发展的需要。

财会人工智能未来发展趋势(数字经济时代未来财会人才需要懂资本市场)(1)

“未来企业需要设立智能财务核算师、智能财务工程师,智能财务运营师、职能财务规划师四个财会工作岗位。智能财务核算师负责企业核算工作,智能财务工程师,可能替代现有的财务软件工程师,企业的大数据分析大数据计算设计等这些工作则由他们完成。职能财务运营师负责日常运营,必须走业务和财务融合的一条道路,通过业财融合帮助企业创造价值。职能财务规划师除了懂财务、会计、人工智能还要懂企业战略风险,负责战略和企业财务的衔接,负责风险和企业财务衔接。”

数字经济对财会专业大学教育带来巨大挑战。在他看来,数字化时代四年制本科教育无法真正实现会计加数字化,可以探索开展五年或者六年的本硕连读,培养合格的复合型加创造力的财会人才。两年通识教育,再加两年的数字化教育,就是大数据、人工职能,再加两年的会计专业教育。他希望有理工科背景或者学人工智能专业背景的学生能转过来学两年会计,也许更能胜任未来的财务岗位。

财会人工智能未来发展趋势(数字经济时代未来财会人才需要懂资本市场)(2)

数字化转型带来的新技术模式,对注册会计师行业同样带来挑战。中央财经大学学术期刊社社长袁淳教授认为在人才培养中,一般情况下课堂教学会落后于整个实务发展,尤其是教材的编制,教学内容的编制,更是落后于实务发展。在这个过程中培养的人才是不是适应注册会计师工作的岗位,是需要做反思的。尤其是数字化转型。

“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对于注册会计师包括企业会计人才培养要有融合性、高阶性、战略性、发展性。融合性就是在内容和培养模式上都要去对传统的会计人才培养有新技术融入,不同高校、不同会计学院或者会计系要做相应的探索,还有与商学院包括经济学、管理学科的融合。在模式上更多需要协同育人,在这个过程中和会计师事务所以及包括券商、企业等做技术支撑的机构做协同。”

财会人工智能未来发展趋势(数字经济时代未来财会人才需要懂资本市场)(3)

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校长杨力介绍,学院与立信会计师事务所共同联合开设了大数据审计专业,培养适应数字时代发展的财会人才。

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党委书记解超表示, 2021年立信会计师事务所捐资1000万元,在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新校区建设“潘序伦纪念馆(暂命名)”,全面展示潘序伦先生会计事业的卓越成就和学校作为“中国现代会计教育发祥地”的历程。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