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肾衰开始透析还能停止吗(肾衰患者快要透析或已经透析了)

周逊 肾内科主任医师

总会有肾病患者通过各种渠道咨询于笔者,其中肾衰竭患者的问题最多,问题也最为直接,主要问题是:一如何治疗;二能否治好。尤其是慢性肾衰竭,甚至是尿毒症患者,他们在之前一定已经看过了医生,正规医院的医生一定会告知患者病情的严重性,也已经治疗了,病情的预后也知道一些。可是,肾衰竭患者仍然希望通过其它途径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自己的病情,更想知道是否有更好的治疗办法或者奇迹发生。于是,网络就成为肾衰竭患者的首选咨询途径。

慢性肾衰开始透析还能停止吗(肾衰患者快要透析或已经透析了)(1)

如下这一位患者就是典型的慢性肾衰竭,而且已经到了最为严重的尿毒症期。

患者,徐某某,男,38岁,发现患有肾病的时间已有七年,7年前的一次体检发现血压升高,测量的血压为150/95mmHg,诊断为高血压,当初并未吃药治疗,也未进一步检查。于两年之后(即5年前),患者逐渐出现头痛头昏,四肢乏力,吃饭不香,去医院一检查,测量血压高达180/112mmHg,化验检查尿蛋白2 ,肾功能的血肌酐为240.9μmol/L,彩超显示双肾偏小。这时才开始治疗,从5年前到1年前这段时间,徐先生的肾功能之血肌酐从240μmol/L逐渐涨到530μmol/L左右,先后在当医市级医院、某省人民医院及某军区总医院等多家医院诊治。大约于半年前,徐先生的血肌酐化验结果为620μmol/L,1个月前再检查血肌酐为785μmol/L,估算肾小球滤过率为7.8ml/min,双肾萎缩明显。经治医生已经建议该患者行透析治疗。

可是,由于徐先生并没有特殊感觉,通过之前的治疗,患者并没有头痛头昏、四肢的力气也很好,吃饭也算正常。因此,徐先生并不愿接受透析治疗这一现实,也不愿相信自己的病情已经严重到了需要透析这一地步。

慢性肾衰开始透析还能停止吗(肾衰患者快要透析或已经透析了)(2)

徐先生经常听人说,中医中药有办法治疗肾衰竭,于是就问到了笔者本人。下面是笔者与徐先生的部分对话内容。

徐先生:周医生好,我能咨询你一个问题吗?

笔者周:当然可以。

徐先生:肾衰竭了,可以通过中药调理吗?

笔者周:绝大多数情况下,是可以的,但还是要结合具体病情。

徐先生:就是肾衰竭。

笔者周:肾衰竭可以分为急性肾损伤与慢性肾功能不全或慢性肾衰竭,严重阶段的还有尿毒症。

徐先生:我是慢性肾衰竭。

笔者周:绝大多数慢性肾衰竭患者都可以用到中药治疗,慢性肾功能不全早期、中期及晚期,只要还没有发展到需要透析的晚期阶段,都会用到中药。尤其是中药中的一味草药“大黄”(益肾丸、尿毒清颗粒、肾衰宁片及肾衰康胶囊等中成药都含有大黄这一中药成分)。可以使用中成药,也可以通过医生的望闻问切开出辨证中药汤剂,并联合西医西药治疗,也可以有很好的治疗效果,但是无法治愈慢性肾衰竭。早期可控制或阻止病情,中晚期只能减轻或延缓病情。

徐先生:我的血肌酐已经涨到785μmol/L(同时徐先生把他的病情详细告诉了笔者,见文章前面的病情介绍),应该怎么治疗?

笔者周:根据你的病情介绍,病情诊断已经非常明确,且并无急性加重或可逆因素,双肾也已明显萎缩。治疗的重点是控制血压、治疗贫血、纠正酸中毒、防止高钾血症,以及降尿酸、降血磷及治疗继发性甲旁亢,同时注意保护心脑血管功能等。你应尽快去医院准备接受肾脏替代治疗,如果选择血流透析,就应该先行左前臂动静脉内瘘成形术。

徐先生:我的情况还能通过中医中药调理吗?

笔者周:至多可以服用含有大黄的中成药辅助西医西药治疗,不能也没有必要再通过其它中医中药来调理。一方面,你目前的病情已经发展到了需要肾脏替代治疗的慢性肾衰竭的严重阶段(尿毒症期),除了如上提到的西医西药治疗之外,其它治疗的作用并不大,即使是之前使用有效的“大黄”,此时作用也是非常有限的或可以忽略不计。另一方面,服用中药汤剂可能会带来其它问题,如容量负荷过重影响心功能及加重肾脏负担,以及引起高钾血症等。因此,此时不建议你通过中药调理。

徐先生:那我该怎么办?

笔者周:在西药治疗的同时,你应该尽快去医院准备并接受透析治疗。也就是说,当慢性肾衰竭已经发展到了快要透析或已经透析的尿毒症阶段时,完全没有必要也不应该总想着中医中药调理,不仅不会有效,而且相当危险。

慢性肾衰开始透析还能停止吗(肾衰患者快要透析或已经透析了)(3)

说到这里,咱们其他肾友也应该明白了吧。笔者是想通过徐先生这一典型病例,让更多的需要透析或已经透析的尿毒症患者一个提醒:希望不要被网上某些打着中医中药旗号的无良医生或骗子忽悠了。同时也要纠正一些错误认知:一方面,不能完全抵触中医中药;另一方面,也不能过分迷信中医中药。

与同名《肾为先》微信公众号同步首发,文章为作者周逊原创,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