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洋时期三大派系(五个男人四段故事)

北洋时期三大派系(五个男人四段故事)(1)

《建党伟业》袁世凯、冯国璋剧照

01 段祺瑞:以彼之道,还施彼身

1916年4月,袁世凯的统治陷入了风雨飘摇的境地。

护国军要求他下台,免其一死,查抄财产,逐出国外;北洋军作战不力,各个战线上都没有进展,独立的省份越来越多;冯国璋带头开炮,要求大总统退位,北洋诸将不少人附和。

内外交困之际,袁世凯任命段祺瑞为国务卿兼陆军总长,出面收拾残局。此前,段祺瑞因反对帝制,很早就靠边站了。

段祺瑞复出后,梁启超给他写了一封信,大意是:今天的你,犹如辛亥年间的袁世凯。清廷不让步,即使袁世凯也不能解辛亥年间的危局,袁世凯不退位,你也无法解今天的危局。

梁启超的信,说出了段祺瑞的心声。

北洋时期三大派系(五个男人四段故事)(2)

《走向共和》袁世凯剧照

辛亥年间,武昌首义,各省响应,清廷请袁世凯出山,袁世凯趁机掌握大权,然后利用南方革命党,逼迫清帝退位,利用北洋军力,压迫革命党妥协,成了辛亥革命的最大赢家。

这一次,云南打响护国讨袁第一枪,西南响应,继而各省动摇,袁世凯请段祺瑞出山,段祺瑞想把老袁对付清廷的那招,用来对付老袁。

他要求把政事堂改为国务院,撤销大元帅统帅办事处,接收模范团和拱卫军,任命徐树铮为国务院秘书长,公开向袁世凯索要行政权、军权、人事权,他还强调,没有实权他就不干。

袁世凯同意政事堂改国务院,但大元帅统帅办事处、模范团和拱卫军事关军权,是命根子,他坚决不交。徐树铮是段祺瑞最信任的人,袁世凯却非常讨厌他,勉强同意他当陆军次长。

北洋时期三大派系(五个男人四段故事)(3)

《走向共和》段祺瑞剧照

来人把消息告诉段祺瑞,段祺瑞鼻子都气歪了(暴怒鼻子就会歪,按摩才能正过来),他把烟斗摔在地上,猛拍桌子喝道:怎么,到了今天,还是一点都不肯放手吗?

虽然条件没有完全满足,但段祺瑞还是上班了。袁世凯不是载沣,段祺瑞也不比袁世凯。他这招“以彼之道,还施彼身”打在袁世凯身上,威力大减。

又耗了一个多月,直到袁世凯病死,段祺瑞才在这场较量中完胜。

袁世凯有两大台柱子,一是段祺瑞,二是冯国璋。两人在小站练兵之初投入袁世凯麾下,资历和功劳不相上下,北洋二代军官大多是他们的部下和门生。

1913年二次革命,冯国璋南下镇压国民党,此后长期坐镇南京,段祺瑞则一直在中央。袁世凯死后,段祺瑞近水楼台先得月,掌握了中央大权。

不久,冯国璋当选副总统,依旧坐镇南京。

北洋时期三大派系(五个男人四段故事)(4)

冯国璋

02 冯国璋:猛虎离巢,福兮祸兮

1917年7月1日,大总统黎元洪闯了大祸。

他因段祺瑞跋扈,免了段的职务,结果段祺瑞煽动北方各省督军叛乱,黎元洪顶不住,召督军团盟主张勋进京调停,张勋进京后,把废帝溥仪请出来,复辟了大清。7月1日,就是清帝复位的日子。

黎元洪 “引董卓进京”,无力收拾残局,逃到了日本公使馆,期间他签署了两个命令:任命段祺瑞为国务总理,请副总统冯国璋代行大总统职务。

7月7日,冯国璋以黎大总统不能执行职务,依据《大总统选举法》代理大总统一职。

段祺瑞平定张勋复辟后,面临两个选择,一是迎黎元洪复位,二是请冯国璋进京——冯是代总统,代多久是个变量。

北洋时期三大派系(五个男人四段故事)(5)

黎元洪

迎黎元洪复位,段祺瑞心里一万个不愿意:我怎么还能和他共事?

虽然他也不喜欢冯国璋,但相比“泥菩萨”而言,他还是选择了后者。

有人提醒他:黎元洪无兵无勇,经过这次事件,如果让他复位,他一定会老实,相反,冯国璋有兵有勇,他若当了总统,是个难对付的角色。

段祺瑞没有采纳,他认为冯国璋在北洋拥有巨大号召力,如果让他坐镇南京,迟早会成气候,北京是自己的地盘,把他请来北京当大总统,让猛虎离巢,可以慢慢整垮他。

另一边,冯国璋也在犹豫要不要进京当总统。

他的女婿陈之骥劝他:南京是经营多年的大本营,又有自己的军队,领袖东南不香吗?离开南京去北京,受制于人。

他的参谋长师景云认为:偏安东南,难成大业,中央无主,元首空悬,这正是主公干大事的良机,这个机会得把握住。

北洋时期三大派系(五个男人四段故事)(6)

冯国璋

冯国璋性格阴柔,心思缜密,有时甚至有点畏首畏尾,不似段祺瑞那么耿直果决。

就在他纠结的时候,段祺瑞派来的人已经到了南京,劝他早日北上。

冯国璋同意北上,但提了一系列条件:调江西督军李纯,接替他空出来的江苏督军,升十二师师长陈光远为江西督军,接替李纯。

李纯、陈光远以及湖北督军王占元三人,与冯国璋比较亲近,三人后来被称为“长江三督”,是直系的开山元老。冯国璋的意思是:可以进京,但我的地盘要交给自己人。

段祺瑞也有人(傅良佐、吴光新、段芝贵)要安排,两人做了个政治交易,相互同意了对方的条件。

此时,冯国璋已将自己统帅的禁卫军扩充为2个师,1个师留守南京,1个师随他进京。这样他不仅在地方上有“长江三督”支持,在北京还有嫡系军队拱卫,谁敢拿他当空头总统?

北洋时期三大派系(五个男人四段故事)(7)

长江三督:李纯、王占元、陈光远

03

1917年8月1日,冯国璋抵京。

几天后,“北洋三杰”组了个局,冯国璋紧紧握住段祺瑞的手说:以后咱们再也没有什么府院之争了。又看向王士珍说:咱们三人从此要一条心,通力合作,在咱们三人之间,无所谓总统、总理、总参谋长。

王士珍性情淡薄,对争权夺利兴趣不大。冯国璋和段祺瑞这两个强人,相互说什么北洋要团结,简直搞笑。即使他们想团结,他们各自的部下也不会同意。

我们常说,袁世凯死后,北洋失去了能统摄全局的人,分裂成直、皖、奉三大派系。

其实,这个说法不准确,至少在冯国璋进京当总统时,冯段还没有明显分裂,直系和皖系尚未形成,遑论奉系。

袁世凯在时,对部下防得紧,北洋将领还不敢明目张胆地拉帮结派,虽然小圈子一直都有,但远未严重到分派的地步。

北洋时期三大派系(五个男人四段故事)(8)

《走向共和》袁世凯剧照

直系和皖系,是随着冯国璋和段祺瑞分裂而逐渐形成的,时间约在1918年护法战争期间。

段祺瑞要武力扫平西南,冯国璋主张谈判解决问题。总统和总理意见不一,下面的人开始站队,支持段祺瑞的人加入了皖系的大群,支持冯国璋的人加入了直系的大群。

值得一提的是,直、皖本是一家,除了骨干分子之外,其他人的站位并不坚定,形势有利于皖系时,他们附和皖系,反之,他们附和直系。

一个督军,选皖系还是选直系,取决于两点:私人关系和政治利益。

私人关系好理解。举个例子:冯老师和段老师都教过你,你信任谁?冯长官和段长官都当过你的领导,谁提拔过你?冯总统和段总理与你都沾亲带故(老乡也算),谁与你关系更亲近?

这样一筛选,大部分人心中已经有答案了。

北洋时期三大派系(五个男人四段故事)(9)

《走向共和》段祺瑞剧照

政治利益,看谁能给你更大好处。比如,你是一个北洋中高级军官,想要晋升,你应该找谁?当然是找陆军总长。你是一个小军阀,经常为弹药和军费发愁,你应该找谁?还是陆军总长。

段祺瑞是总理兼陆军总长,直接掌握军费、武器弹药的分配权,及军队的人事权。

那冯国璋能干什么?他能做得不多。

当时是责任内阁制,实权掌握在内阁手中,作为总统的冯国璋,只能在程序上行使否决权,或者暗中做些手脚,拆段祺瑞的台。

所以,最初抱段祺瑞大腿的人,远多于抱冯国璋大腿的人,皖系实力超过直系,双方较量时直系往往落败,冯国璋后期被压制的死死的。

1918年10月,冯国璋代理总统到期后,因皖系反对,没能连任,不过,冯国璋下台时也把段祺瑞拉下了台。两人双双下野,两败俱伤。

段祺瑞虽然下野,但他仍是参战督办,可以在背后操纵大权,冯国璋下野是真的下野。

一年后,冯国璋郁郁而终,冯狗到底没能斗过段虎。

北洋时期三大派系(五个男人四段故事)(10)

段祺瑞与冯国璋

04 曹锟、吴佩孚:天下苦皖久矣

1918年8月,小小师长吴佩孚,撩了段祺瑞的虎须。

他发了两份通电,一份痛斥皖系武力统一的政策,反对操纵民意的选举,以及借外债打内战。他骂得很犀利,直刺段祺瑞的软肋,似乎“天下苦皖久矣”。在此之前,还没有谁这样骂过老段。

第二份通电,他拉上了曹锟和直系的“长江三督”,请冯国璋下令停战主和。

这两份通电在全国引起了轩然大波,西南军阀纷纷点赞吴佩孚,说他深明大义。

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北洋军阀破口大骂吴佩孚和他的直属长官曹锟,是北洋团体的败类,是口是心非的小人。

段祺瑞斥责他:师长位卑职低,对国家大事没有发言权。又苦口婆心地教训他:军人应当以服从命令为天职······你以前跟我多年(段祺瑞是吴佩孚的老师),我没把你教育好,我有责任,你以后不要再妄谈政治。

北洋时期三大派系(五个男人四段故事)(11)

吴佩孚

面对强大压力,吴佩孚依旧我行我素,只要段祺瑞在北京有新动作,他就在衡阳发电报唱反调——他料定段祺瑞不敢动他。

众所周知,冯国璋是直系,曹锟、吴佩孚也是直系,那二者是什么关系?

冯国璋和长江三督是老直系,曹锟和吴佩孚是新直系,新老直系有交集,但并不重合。

以前,曹锟忠于袁世凯,袁死后,曹锟经常附和段祺瑞,又长期与冯国璋保持联系,也不愿得罪黎元洪。此时的他左右逢源,没有派系色彩。

曹锟的地盘在直隶,属于京畿重地,手下有精锐的第3师加5个混成旅,还有能征善战的吴佩孚等将领,如果北洋各督军单挑,没有谁能打过他——武力最强的北洋督军。

1917年12月,段祺瑞鉴于第一次湖南战役失败,以副总统一职为诱饵,请曹锟南征,曹锟、吴佩孚率军南下,攻岳阳、占长沙、破衡阳,所向披靡。

北洋时期三大派系(五个男人四段故事)(12)

曹锟

然而,段祺瑞赏罚不公,把湖南督军给了张敬尧,引起了曹锟、吴佩孚的强烈不满;此时,曹锟又获悉徐树铮想当直隶督军,在暗中挖自己墙角,对皖系更加不满;冯国璋也密电曹锟:你老在外打仗,直隶大本营空虚,如果出了意外,你就没退路了。

曹锟猛然醒悟,以养病为名,回到了直隶,不再给段祺瑞当枪使。吴佩孚在衡阳前线,但却按兵不动,还与西南军阀达成了停战协议。他们与段祺瑞的武力统一政策彻底分道扬镳了。

此后,吴佩孚放飞自我,左一个电报,右一个电报,不断挑战段祺瑞的权威。吴佩孚很善于打舆论战,他知道北洋诸将越骂他,他的名声越响亮,人们会认为这个秀才师长不畏强权,思想开明,是北洋军阀中的一股清流。

段祺瑞为什么不敢动吴佩孚?因为皖系没什么军力,若没了吴佩孚坐镇衡阳,北洋保不住湖南,而且吴佩孚的军队如果调回直隶,将是个更大的威胁。

北洋时期三大派系(五个男人四段故事)(13)

吴佩孚书法

曹锟、吴佩孚与段祺瑞闹掰的同时,另一边,冯国璋下野后,李纯被视为直系的新领袖,但是王占元和陈光远都不服他,直系内部不和,又被皖系压制,日子非常难过。

面对共同的对手,曹锟和直系站在了同一战线,并逐渐取代李纯,成了直系的领袖。

相比李纯,曹锟军力更强大,更勇于任事,是抵抗皖系的中坚力量,另外,吴佩孚在衡阳长袖善舞,赢得了强大的民意基础和舆论支持。相反,舆论对李纯的评价不好。

1920年7月,曹锟、吴佩孚在直皖战争中大败段祺瑞后,成为直系无可争辩的领袖。以曹、吴为主导的直系,被称为新直系。

是以冯国璋虽郁郁而终,但直系人才辈出,终究击败了皖系。

北洋时期三大派系(五个男人四段故事)(14)

《直奉大战》曹锟、吴佩孚剧照

05 张作霖:旁支杂流,鼎足而立

1920年7月6日,张作霖受到了段祺瑞的呵斥,气呼呼地不辞而别。

他这次进京,是受大总统徐世昌的邀请,来调解直皖矛盾的,他很尽职,来回穿梭于北京和保定之间充当和事佬,他也知道双方和解的核心问题是徐树铮——直系要求解除徐树铮的兵权,段祺瑞则死保徐树铮。

7月5日,段祺瑞下达紧急动员令,准备开战,直系也调兵遣将,准备迎战,京畿一带空气瞬间紧张起来。

徐世昌请张作霖最后做一次努力,劝段祺瑞让步。

段祺瑞火气很大,不耐烦地对张作霖呵斥道:你回你的奉天,不必管这儿的闲事。

张作霖听罢,一声不响地走了。回到奉天后,他致电段祺瑞,劝他不要袒护徐树铮,并宣布派兵入关,声援曹锟。

奉系支持直系,二打一,皖系没有胜算。

北洋时期三大派系(五个男人四段故事)(15)

张作霖

直系和皖系,都是北洋嫡系,相比较而言,奉系属于北洋旁支杂流,俗称杂牌。

张作霖早年寄身草莽,后被清廷招安进巡防营,成了体制内的军官。

1907年,清廷任命徐世昌为钦差大臣、东三省总督兼管三省将军事务,北洋势力全面延伸到东北。张作霖因剿匪和镇压革命党有功,节节高升。

1912年,袁世凯就任临时大总统后,将张作霖、冯德麟、吴俊升、马龙潭等人统领的东北旧军,全部改为新军编制,张作霖的旧军队被改编为陆军第二十七师,从此成了北洋集团的人。

1916年,袁世凯众叛亲离,张作霖趁机驱逐了袁在奉天的代言人段芝贵,掌握了奉天省军政大权,此后,他利用关内的混乱局势,以及关外对手弱小的有利条件,迅速发育扩张,相继征服了黑龙江和吉林,仅用3年时间就统一了东三省。

奉系具体是哪一年形成的,没有定论,可以确定的是,1919年7月,张作霖的奉系已成为与皖系、直系鼎足而立的又一大势力集团。

北洋时期三大派系(五个男人四段故事)(16)

《直奉大战》张作霖剧照

正是因为张作霖实力强大,是举足轻重的人物,徐世昌才邀请他进京调停直皖矛盾。

何谓举足轻重?意思就只要脚稍微移动一下,就会影响两边的轻重——张作霖助直,皖系必败,张作霖助皖,直系很难赢。

这是直、皖、奉三大系第一次同时登台较量,也是最后一次。

1920年皖系崩盘后,三大系总是二缺一,段祺瑞虽然后来复出过一次,但皖系却没能死灰复燃。

以上,便是北洋三大派系的形成过程。


【参考资料】

《北洋军阀史》《北洋军阀史话》《论皖系军阀的形成》《论直系军阀中的曹锟、吴佩孚集团》《论冯国璋在直系军阀形成过程中的作用》《论奉系军阀》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