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器宋代(香器的历史及种类一)

香器乃香之嫁衣,伴隨香之薰燃成為陶冶身心的靈魂工具,它既可收藏又能品觀。品赏把玩,无不身心愉悦,闲雅知趣……

  一般来说,焚香或装填香料时需要的器皿用具被称为香器,也可称为香具。

  千百年来,中国的文人雅士常会有在案前香炉点上一炷清香,让袅袅香云陪伴自己读书、饮茶或绘画,营造一种优雅清闲的氛围。除此之外,香炉等香器也在佛教、道教的宗教仪式或修炼场合中扮演相当醒目的角色。这是传统的香文化留给我们两个重要的印象。

中国人的烧香文化起源很早,在战国时代就有在室内使用青铜器皿焚香的记载,当时的香器主要是借用鼎、爵、豆等青铜器。专为焚香而设计的博山炉等香器到汉代才出现。在汉代以后,随着香品的日益普及,各种香器便应运而生。

历代的香器不仅注重不同类型的香品使用上的实用功能,它多元的材料、缤纷的色彩与丰富多变、别具巧思的炉身造型,配合烟气袅袅飘散的意境及美好的香味,也使它兼具艺术与装饰功能。在种类上,除了最常见的香炉之外,还有香囊、香球、香筒、香盒等用香的器具。

从时间的顺充,中国香器发展史可简单区分为四个时期:

  1. 春秋战国到两汉:

春秋战国时期未生产焚香专用的香器,一般使用青铜制成的炉器作为熏香之用,当时使用的主要是可以驱灭蚊虫、消除秽气等清净环境的萧、艾等香草植物,炉器通常是圆口深腹的豆形器。

香器宋代(香器的历史及种类一)(1)

战国 豆形熏炉

香器宋代(香器的历史及种类一)(2)

  自汉代到魏晋时期的香炉、熏笼或熏球多半是贵族或富贵之家所使用,因此造型讲究精细,工艺技术高超。数量和种类远多于战国,其材质以陶炉、釉陶炉、铜炉为主,有博山炉、鼎式炉等。

香炉之祖—充满神仙思想的博山炉:

博山炉最早出现在战国时期,并在汉朝得以完善,这个时期是中国香文化发展的重要时期,因为追求长生不死仙药的神仙方士、海外仙山的思想普及,便出现了以传说海外仙山为造型的特殊熏炉—“博山炉”。

香器宋代(香器的历史及种类一)(3)

博山炉最早本是皇家使用的香器,后来才普遍在民间使用,多是采用青铜制造,少数采用陶瓷,有些甚至鎏金或银。炉盖高耸如山,模拟仙山景象,山间饰有灵兽、仙人、珍禽、树木、流云等吉祥图案,有时炉顶还会有凤凰、朱雀等神鸟蹲立的造型,并且设计有装饰云气等花纹的贮水圆盘,盘承热兰汤,润气蒸香,象征东海。镂有隐蔽的孔洞以散香烟,焚香时,香烟从镂空的山形中散出,宛如云雾缭绕的海上仙山,表现出当时社会贵族之家浓厚的神仙思想。博山炉成为后世所有香炉的设计基础,几乎所有带盖的香炉都是依其演变而来的。

香器宋代(香器的历史及种类一)(4)

也有设计成一位骑仙兽的胡人,以手提托着炉身,身体与仙兽成为基座,炉身则雕饰仙山、青龙、神鸟、灵兽、仙人等。

香器宋代(香器的历史及种类一)(5)

香器宋代(香器的历史及种类一)(6)

一时间,博山炉成了地位的象征,造型很多,有带底盘的,有不带底盘的,有炉柄很矮的,也有炉柄很高的,也有纯金银的,其中最有名的就是汉武帝的“鎏金银高柄竹节熏炉”,此炉现藏陕西历史博物馆。前两个月,有朋友西安旅游,回来告知此去一睹了此物真容,好生羡慕。

香器宋代(香器的历史及种类一)(7)

“竹节熏炉”是汉代最为精湛的博山炉之一。这件汉代鎏金鋈银铜竹节熏炉,通高58、径 9厘米,重2.57公斤,1981年陕西省兴平县茂陵1号陪葬墓出土藏。其状为高柄竹节豆形,盖如博山,通体鎏金鋈银(鎏银),圈足底盘透雕两蟠龙,均以头承托盘腹,盘腹下部有十组三角形,内雕饰蟠龙纹,龙首回顾,龙身从波涛中腾出,线条流畅,造型奇妙,炉盖外侧刻有“内者未央尚卧,金黄涂竹节熏炉一具,共重十斤十一两,它原为未央宫之物,后来被赏赐给阳信家的,阳信家当为汉武帝姐姐阳信长公主家。

《香》

沉水良材食柏珍,

博山暖炉玉楼春。

怜君亦是无端物,

贪作馨香忘却身。

除博山炉之外,专为焚香而设计的其它器形的熏炉也是汉代常见的熏香炉具。

熏炉是古时用来熏香和烧炭取暖的炉具,多为铜制,炉身设计较浅,上面或许有鎏金,下方则有容纳灰烬的承盘,炉身造型奇特、生动且多有变化。

有一种炉体为长颈鸭的形状,炉盖雕饰卷绕云纹且可以开启、关闭的鸭形薰炉,炉里焚烧香料时,香烟会从鸭嘴缓缓溢出,十分可爱逗趣。

除铜制薰炉外,此时期也有少数造型生动,设计精美、不带托盘的陶釉薰炉等等。

香器宋代(香器的历史及种类一)(8)

香器宋代(香器的历史及种类一)(9)

熏笼与熏球

除了上述香炉之外,汉代还流行熏笼,是一种可以直接放置在衣服中熏香的铜熏炉;

香器宋代(香器的历史及种类一)(10)

还有一种可以将香料放置在内部正中央焚烧的圆形铜熏球,又称“香熏球”、“卧褥香炉”、“被中香炉”。是古代用来熏香衣被的奇巧器具。因装置的两个环形活轴的小盂,重心在下,利用同心圆环形活轴起着机械平衡的作用,故无论熏球如何转动,只是两个环形活轴随之转动,而小盂能始终保持水平状态,使小盂中盛放点燃的香料,不致燃烧衣被。

香器宋代(香器的历史及种类一)(11)

香器宋代(香器的历史及种类一)(12)

香器宋代(香器的历史及种类一)(13)

以上就是春秋战国到两汉时间香器的演变史,下期我们接着聊魏晋南北朝至隋唐时期香器的发展历程,欢迎朋友们的互动交流及探讨,小曼希望通过自己十多年来对香文化的学习、理解,用文字或音频的方式,让更多的朋友,能够有一个比较系统的认知,了解华夏绵延千年的瑰丽香文化。

时至今日,生活进入了化学时代,熏衣、沐浴、除秽、礼佛等,也由天然香变成了化学污染,而传承于古人的印香、隔火熏香的品香方式,对于这类纯粹的、典雅的、修心的生活艺术,大部份国人是感到陌生的,做为香文化传播者的一份子,尽我所能做一些普及的工作,也是义不容辞的,这美好的分享方式也是一种快乐的、喜悦的修行。身于城市繁华,却可通过学习香文化,走进香生活,享受静谧之境,离尘不离城,让自己做个大隐于市的心灵旅者……

香器宋代(香器的历史及种类一)(14)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