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教育本质论的优点有哪些(音乐教育对人的深层素质的滋养与开发)

为了实施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教育,使青少年学生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人才。在这方面,肩负着美育重任的音乐艺术是最有效的手段之一。音乐,是美的世界;以美育人,是素质教育的最高境界。音乐艺术教育对人的深层素质的滋养与开发,是其他任何教育所难以企及的更是无法替代的。下面仅就此谈几点看法:

一、乐以辅德

“礼以节人,乐以发和”;“移风易俗,莫善于乐;安上治民,莫善于礼”;“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 据说是生活在2500年前的大思想家、大教育家、我国古代的“圣人”孔子说过的话。在孔子那里,“乐”、“礼”、“仁”始终是联系在一起的。孔子非常重视音乐的感化作用,他把音乐作为一种艺术手段,与“礼”相配合,赋予它治理天下的政治功能,这是孔子

音乐教育本质论的优点有哪些(音乐教育对人的深层素质的滋养与开发)(1)

孔子

音乐思想的核心、灵魂。孔子的音乐观则是他的“礼乐”论,在整个封建社会时期中占统治地位,他提出“仁”的学说,后被封建统治者利用和改造,成为我国2000多年封建文化的正统思想,对后世影响极大。这里,我们将孔子“制礼、作乐、倡仁”的思想、做法及其关系简述如下:孔子“礼”的规范乃封建社会这产物,他以无数条文规定人们去遵守它,以确立、稳定封建制度及其秩序,这只能是外在的要求;“乐”则配合“礼”使其在人们的精神上去产生作用,即“乐”辅助“礼”。但对于那些君臣、父子、夫妻、兄弟、长幼等伦理关系如果没有封建道德作为根本,“礼”与“乐”也仍然是句空话,于是孔子又提出“仁”来作为封建社会的道德标准。按他自己的说法是“仁者,人也”,就是封建社会做人的道德。如果不从道德出发,“礼”、“乐”都是没有什么大作用的。“乐”辅助“礼”,“礼”根据“仁”。这构成了孔子为封建社会规则制出的精神的、道德的准则。孔子要求“正乐”,主张“放郑声”而使“雅颂得其所”,原因就在于乐通伦理,可以“和民声”、“善民心”,从而达到“乐以治心”。“乐”、“礼”、“仁”,三者有机配合、互相补充才可以对人类社会产生重大影响。

音乐教育本质论的优点有哪些(音乐教育对人的深层素质的滋养与开发)(2)

孔子讲学

“礼、乐、仁”治国治民——孔子就确切地提出音乐艺术的社会功能,强调“为政”须“兴礼乐”,“成人”须“文之以礼乐”。此乃卓越之见解。在他的教育体系中十分重视音乐教育。不仅将音乐列为所设“六艺”课程的第二位,而且将“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①作为育人修养的格言,“礼”、“乐”并重,且把“乐”安放在“礼”的上位,认定“乐”才是一个人格完成的境界,此乃孔子立教之宗旨。

孔子不但在个人教养上非常重视“乐”,并且在政治上也继承古代的传承,同样的加以重视。《论语》上有如下记载:“子之武城,闻弦歌之声。夫子莞尔而笑曰:割鸡焉用牛刀?子游曰,昔者偃也闻诸夫子曰,君于学道则爱人,小人学道则易使也。子曰,二三子,偃之言是也。前言戏之尔。”(《阳货》)在这段话里暗示了三种意思:一为以“乐”为中心教育;二则以“乐”为中心教育,下逮于平民;三是以“乐”为中心教育,可达到合理的政治要求。这时孔门把它所传承的古代政治理想,在武城这个小地方加以实验,所以孔子感到特别高兴,而孔子答“颜渊问为邦”,也特举出“乐则韶舞”;并将“放郑声”与“远佞人”并重(《卫灵公》)。由此反映出在政治理想中的重要性。

音乐教育本质论的优点有哪些(音乐教育对人的深层素质的滋养与开发)(3)

周公旦

西周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思想家、教育家,被尊为“元圣”和儒学先驱周公旦是孔子最崇拜的一位前人,他也非常重视音乐的社会作用、音乐道德教育作用,是“制礼、作乐”更早的倡导人,战国时期的著名思想家、文学家、政治家荀子强调指出:“声乐之入人也深,化人也速。”②并认为“乐者,治人之盛也”(《荀子·礼论》),且提出“乐”的“治人”作用是通过人们“乐乐”而实现的。正因为,“乐”的娱乐性,就更加要强化“道”,“礼”的内容,来教化人的品性,来“化性起伪”,使人的人格美,荀子

音乐教育本质论的优点有哪些(音乐教育对人的深层素质的滋养与开发)(4)

还认为诗、乐等文化能“美政”、“美人”、“美俗”,“其感人深,其移风易俗易”。③他充分肯定了音乐在人的品格、性情形成过程中的作用和改变社会风气的功能。《礼记》中指出:“凡三王教世子必以礼乐,乐所以修内也,礼所以修外也。礼乐交错于中。发形于外,是故其成也怿。”④这里,把音乐对人的思想道德修养放在了极其重要的位置。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从客观唯心主义出发,充分肯定了音乐在道德教育上的重要功能。他曾极力反对当时流行的音调哀婉柔缓的音乐作品,而热情提倡音调简单严肃和激昂勇猛的乐曲。这些几千年前为剥削阶级的统治利益服务的思想家、教育家,都是很懂得音乐与政治、伦理的密切关系的。虽然没有出现今天使用频繁的“素质”这个富有的时代性的新名词,但却都涉及了音乐对人的培养、影响和教育之功效。历代的统治者一旦天下稳定便忙于“制礼作乐”。前人的言论、做法,充分说明音乐具有“教化”与“娱乐”的双重功能,重视“乐教”,可使整个社会“移风易俗”,可以“善民心”,即所谓“致乐以治心”。先辈们把音乐作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的思想给我们提供了很有益的启示;前人对音乐的素质效应从发现、认可到共识,从自发到自觉的行为实践,为人类的文明与进步,积淀了丰富的历史经验,这是值得我们后人借鉴的。

19世纪德国作曲家、音乐评论家舒曼

音乐教育本质论的优点有哪些(音乐教育对人的深层素质的滋养与开发)(5)

舒曼

认为:音乐是感情的表现。“情感萦注到什么地方,什么地方就会涌现音乐。”⑤舒曼称音乐是“心灵的流露”。这“心灵”,对于他来说,首先就是人类的感情。依据这一音乐美学思想,使我们更加领悟到音乐是被情感紧紧维系着的。所以说,音乐是倾注了浓重情感和鲜明意向的艺术,它通过生动、直观的感性途径去感染人、影响人,并可将这种审美情感转化为理性认识。健康的音乐,能引导着人们热爱生活向往美好的未来,激励人、鼓舞人、教育人,使人进入高尚的精神境界,从而产生出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力量。中小学现行音乐教材所入选的歌曲都带有浓郁的感情色彩和思想倾向。通过教学活动,能使学生从歌词、节奏、旋律中直觉地感受、理解到音乐内涵的美,提高他们的审美情趣,使他们受到鲜明的形象感染和高尚的情感熏陶,培养他们健康的个性和良好的道德品质。“乐者,德之华也。”(《乐记》)“音乐是万德胚胎的源泉。”(马丁·路德)所以,音乐美可以引导人们追求崇高的理想。瓦格纳曾说道:“音乐用理想的纽带把人类结合在一起。”如贝多芬

音乐教育本质论的优点有哪些(音乐教育对人的深层素质的滋养与开发)(6)

贝多芬

《第九交响乐》展现的人类平等、友爱的世界大同的理想;格里埃尔在《声乐协奏曲》中表达的光明必将代替黑暗,正义必将战胜邪恶的信念;中国文人琴曲中抒发的超越物役心累的自由渴望,都会影响审美主体的精神境界具有更高的道德理想。由于音乐可以协调人的意志行为,表达和交流人的思想情感,因此它能从政治态度、伦理道德、思想品格等方面对人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使情感品质向高尚的道德情操方向发展,促进正确人生观的形成,完善人格的构建。

二、乐以益智

音乐与人的智力开发有密切的联系。古今中外,不少伟人、名家,如恩格斯、列宁、爱因斯坦、达尔文、托尔斯泰、居里夫人、希恩、李四光、高尔基等等,这些世界公认的聪明人都是颇爱音乐艺术的,并在音乐方面均有有很高的造诣和修养。音乐成了他们的人生伴侣,促使他们在事业上获得了巨大成功,为人类做出了瞩目的贡献。

法国大作家,被人们称为“法兰西的莎士比亚”雨果

音乐教育本质论的优点有哪些(音乐教育对人的深层素质的滋养与开发)(7)

雨果

说过:“开启人类智慧的宝库的有三把钥匙:文字、数字和音符。”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在影响年轻人心灵的手段中,音乐占据着重要地位,音乐是思维有力的源泉,没有音乐教育就不能有符合要求的智力的发展。”这说明学习音乐有助于智力的开发。现代医学证明:人的创造才能主要通过右脑完成,世界诺贝尔奖获得者多半属于右脑发达型的人。音乐有开发右脑,提高人的聪慧程度。医学专家研究确认:人的大脑左右两半球的功能是不对称的,分工也不相同。人脑的左半球(左脑)是主管抽象思维的神经中枢,以语言、理解、逻辑、计算等功能为主,具体分析事物的各个部分、各个层次、各个方面,加以严格的逻辑推理、综合集成,把握事物的整体、本质和发展规律;

音乐教育本质论的优点有哪些(音乐教育对人的深层素质的滋养与开发)(8)

右半球(右脑)是主管形象思维的神经中枢,以音乐、记忆、形象、感知、时间、感情、审美等功能为主,凭直观感受、灵感、潜意识等,去领会、想象,形成对事物完整的认识。抽象思维和形象思维,往往是不可分割地交织在一起的。大脑左右两半球既分工又配合,互相传递信息,才能形成人的正常意识。若两者合理利用并和谐发展,则能使人聪慧起来。假如一个人偏重使用左半脑,那么到了一定饱和状态,他的智力就很难发展。其实,右脑的功能比左脑强得多。美国当代医学家、生理学家罗杰·斯佩里的“裂脑人”研究的成果,

音乐教育本质论的优点有哪些(音乐教育对人的深层素质的滋养与开发)(9)

美国当代医学家、生理学家罗杰·斯佩里

不仅证明了人的右脑和左脑分工以及它们的“互补”作用,而且成功地证实了大脑两个半球是高度的专门化的。许多高级的功能大都集中于右半球。“右半球的音乐等感觉能力及几何学和空间能力,以及综合化、整体化功能都优于左脑。”⑥这些生理——心理基础,有力地促进了智力开发,使智能转化为文化素养的积淀。然而,“应试教育”却把我们青少年学生局限在数、理、化等功课上,集中使用大脑的左半球,使左脑长期处于极度兴奋和过度疲劳中,而右脑长期处于抑制状态。左、右脑使用的悬殊不但会损害左脑的健康成长,而且影响了左右脑的均衡和谐发展,有碍智力发展。本来人的大脑是一个完整的统一体,虽然左右脑有分工,但是,只有合作才能使人更全面的发展和取得事业的更大成功。如果一个的思维长期集中在大脑的左半球或右半球,便容易使心理失去平衡,乃至心理畸形而走火入魔。如19世纪荷兰著名画家梵高患有精神病;英国伟大的物理学家牛顿也患有神经过敏症。人类有大量的非语言活动,比如音乐、美术、体育等等,若用语言来回忆或描述,往往会使人感到茫然,而用情绪来体会就十分自然了。据研究证明,从事音乐活动对于左右两半球的平衡发展是十分有效的。专家认为,音乐可以培养和训练“感受音乐的耳朵”,提高听觉能力,使之具有很强的选择性和敏感性。音乐上的视唱、视奏,则需要一目十行,既看谱,又看词,还要顾及各种记号,这就发展了学生的速视能力。良好的听觉、视觉是发展智力的基础。此外,在欣赏音乐时,要进行感知、想象、思维、记忆等一系列心理活动,这就促进了想像力、注意力、理解力、记忆力的全面发展。从而发展了智力,启迪了智慧,使人变得更加聪颖。因此,音乐对发展智力的巨大作用毋庸置疑。正如伟大的物理学家爱因斯坦所说:“我的很多创造发明都来自音乐的启发。”

音乐教育本质论的优点有哪些(音乐教育对人的深层素质的滋养与开发)(10)

爱因斯坦

三、乐以促体

古希腊哲学家毕达哥拉斯认为音乐有净化作用,他说:“用音乐,用某些旋律和节奏可以教育人,用音乐,用某些旋律、节奏治疗人的脾气和情欲,并恢复内心能力的和谐。”“适当地享用音乐,还可大有助于人身健康。”⑦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

音乐教育本质论的优点有哪些(音乐教育对人的深层素质的滋养与开发)(11)

柏拉图

指出:“节奏与乐调有最强烈的力量浸入心灵的最深处,如果教育的方式适合,它就会拿美来浸润心灵,使它也就因而美化。”⑧这些先哲的言论和亲身的体验,得以充分证实“乐以促体”,即音乐有利于人们净化环境,振奋精神和美化身心。如学习歌唱、演奏和进行排练、演出、比赛,都需要全身心地投入,积极调动全身各种器官参与,这无疑让学生的身心在有意无意中得到锻炼发展。众所周知,经常练习歌唱的人,几乎调动了全身的肌肉和器官参加活动,既可扩大肺活量,又能使发音器官发音良好和功能灵活,其耐力、灵敏性、协调性等素质得以开发和提高;指挥读谱一目十行,非常善于把自己的感受传达给别人,并统率音乐表演的完成;弹钢琴的十指灵巧地分工配合,十分完善地协调动作;演奏弦乐器的潇洒灵活,把肌体的活动化成神奇的乐音;演奏管乐器的还要配合呼吸、吐舌、口型、指法。

音乐教育本质论的优点有哪些(音乐教育对人的深层素质的滋养与开发)(12)

可见,音乐表演不仅锻炼了毅力和热情,还能使大脑和身体各部器官达到高度的协调统一,使人的自身变得更加完美。由于音乐是一种听觉艺术,其感染力、影响力是十分强烈的。这时因为听觉艺术能直接地作用于人的情绪,有力地激起人的情感,震撼人的心灵。《论语·述而》云:“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现代作品,如冼星海创作的《黄河怨》,

音乐教育本质论的优点有哪些(音乐教育对人的深层素质的滋养与开发)(13)

若静心听,可以仿佛感受到一种被压迫、被污辱的声音,那悲怨哭诉的音调,使人听起来含恨流泪。人们通过听觉对这种极微妙的情绪色调和隐蔽的感情活动(有组织的乐音体系)进行审美观照的时候,会悄然产生一种潜移默化的精神力量。这种潜能直接作用于人的身心,参与各种素质的构建,以培养学生各种能力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音乐这种听觉艺术还有一种感人的魅力,使人们的思维和想象在乐声的熏陶中尽情地驰骋。伟大的无产阶级作家,前苏联文学的创始人高尔基

音乐教育本质论的优点有哪些(音乐教育对人的深层素质的滋养与开发)(14)

高尔基

曾说过:“当你听音乐时,你会忘记这是白天还是晚上,忘记自己是老人还是小孩,忘记一切。”这时因为音乐激起感情的浪花,拨动心灵深处的情弦,从而产生移情作用,使其情感得以升华,朝着美好、高尚的方向趋动,进入最佳的音乐活动境界,好似在感情世界中驰骋遨游。音乐可以丰富人的联想力、幻想力、想像力,在感受音乐过程中,发散性思维可得到长足的发展。此外,音乐表演的欣赏过程可使注意力、记忆力得到锻炼提高。音乐训练和演出还有助于自制力、毅力、细心等非智力因素的培养,特别是音乐的节奏、旋律、和声、调式、调性等表现手段,所构成音响形式与内容的完美统一,积淀着人类的审美思想,有利于促成个性自由和谐地发展,使人格逐渐得以完善。

音乐教育本质论的优点有哪些(音乐教育对人的深层素质的滋养与开发)(15)

由此可见,“人的身体在于体育,人的心灵在于音乐”,乃人类文明生活中对音乐的理论与实践的高度共识。作为“人”的素质中,在精神心灵方面音乐是不可或缺的、基本的、必要的中心内容。因此,学生身体心理素质的提高离不开音乐。

音乐的发展与人类的需求是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的,推动人类积极趋向、需求的实现更是音乐艺术的价值所在,音乐艺术的价值除了具有协调人类社会和天人一致的功能,具有影响人们道德、品格、理想,培养超越精神和宇宙意识的作用外,还可以开发人的智力,构建高水平的“智商”(IQ)与“情商”(EQ),有助于脑机能的不断强化,以培育各种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身心健康,增强民族意识等。

参考文献:

①②③《孔子孟子荀子乐论》,人民音乐出版社。

④《中国音乐美学史》,人民音乐出版社。

⑤《论音乐与音乐家》(论文选),音乐出版社1960年版。

⑥《音乐审美教育》,人民音乐出版社。

⑦⑧《西方哲学家文学家音乐家论音乐》,人民音乐出版社。

向阳光简介

音乐教育本质论的优点有哪些(音乐教育对人的深层素质的滋养与开发)(16)

湖南临湘人,大学文化,中学音乐高级教师(高级职称),国际作者作曲者联合会(CISAC)会员、国际音乐教育学会(ISME)会员、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中国音乐著作权协会会员、中国教育学会音乐教育分会会员、中国二胡学会会员、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会员、湖南省音乐评论家协会理事,“世界文化名人成就奖”获得者、中国音乐学院艺术水平考级优秀指导老师、湖南红网·时刻(文化)《音乐教育与创作》专栏作家,曾被聘为湖南省教科院音乐评委、湖南理工学院音乐系客座教授、《乐苑园丁的歌》《花语》杂志副主编。先后在国内外发表文艺作品、音教论文1000余首(篇) 。《沁园春·国庆感怀》《西江月·祖国六旬赞》《清平乐·党诞九秩感赋》《鹧古天·颂十八大》《捣练子·盛世召开十八大》等40余首诗词、15条语录荣获全球华人联合会(HRA)、世界华人作家协会金奖、特等奖;《美丽临湘·组诗》(26首)荣获中国纪实文学研究会最佳奖;《中华辉煌》等2首歌词获湖南省文联一等奖;作品荣入《全球优秀华人诗歌颂典》《古今中外名家语录精编》等6部诗歌铭言集。《献给老师的礼物》等8件作品参加了中国国际名人研究院举办的艺术界名人作品展示会系列大展并获铜鼎奖;《一颗璀璨夺目的明珠<春江花月夜>赏析》等2篇美学论文荣膺“世界学术贡献奖”金奖;《摭论素质教育中的器乐教学》等10余篇论文被中宣部、教育部、中央教科所、中国教育学会评为一、二、三等奖; 8篇论文蝉联湖南省教科院一等奖; 4首歌曲获全国征歌大赛金、银奖;《我的中华》《我们拥抱春天》等50余首歌曲入选《全国教师作曲家歌曲集》《中国当代优秀校园歌曲》等8部歌集。著有《音乐文化与素质教育》《中国音教十家优秀歌曲专集》声乐套曲《临湘组歌》(十乐章)等10余部。此外,他辅导学生参加全国音乐知识大赛50多人次获一、二等奖,3次被中国音乐家协会音教委授予一等园丁奖;他指导学生参加全国音乐考级、省市“三独”比赛100余人取得良好成绩,10多次获中国音乐学院考级委员会、湖南省教育厅、岳阳市教育局“优秀指导教师”荣誉称号。他40余年来为湖南、湖北、江西、贵州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和中国音乐学院、武汉音院、西音、川音等10余所院校输送了大批音乐专业生。多次获临湘市人民政府、湖南省人民政府颁发的嘉奖证书。艺术成就及代表作入选《湖南文艺六十年·音乐卷》《中国音乐家名录》《中国专家大辞典》等20余部历史存卷。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