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不努力失败的例子100字(天才是怎样炼成的)

一、导入新课

(学生齐声背诵《春江花月夜》)

师:刚才,我听到了世界上最好听的声音,那就是孩子读书的声音。当孩子们用最好的声音、读最美的诗时,这个世界就是非常美好的。今天,我们176班尤其美好,来了很多听课的老师,我们掌声欢迎。

师:孩子们,你们知不知道,听课的老师最需要的,不是你们的掌声,而是你们在课堂上展现你们生命本来的美好样子。那么,从这一刻开始,我们的心中不再有听课老师,只有我们平常的课堂。明白吗?今天我们要学习《文言文两则》,同时要学习《语文主题·四》上的两篇文言文,我们一起来读它的题目:

生:囊萤夜读 铁杵成针 司马光好学 怀素写字

古代不努力失败的例子100字(天才是怎样炼成的)(1)

师:这四篇文章,都跟读书有关系。你们课前搜集了一些和读书有关的名言,我们来交流一下。

生:读书使人充实,讨论使人机智,笔记使人准确,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论理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使人善辩。凡有所学,皆成性格。——培根

师:这是英国著名思想家培根的话:凡有所学,皆成性格。读书不仅仅增长我们的知识,也塑造我们的人格,谢谢你。

生:饭可以一日不吃,觉可以一日不睡,书不可一日不读。——毛泽东

师:是的,读书是比吃饭睡觉更重要的事情,因为读书关乎我们的精神成长。

生: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庄子

师:因为知也无涯,所以学无止境,对不对?

生:读书,使人心明眼亮。

师:难怪我们班上那些学霸都长得很漂亮,因为心中有书,所以心明眼亮。好,孩子们,我们的分享到此结束,让我们记住培根的话:凡有所学,皆成性格。今天,我们就来看一看,读书是怎么塑造我们的性格,改造我们的人生的。

二、积跬步以至千里

师:首先我们进入第一个部分。

古代不努力失败的例子100字(天才是怎样炼成的)(2)

师:同学们已经预习过了,男生来读第一篇文章。读书要身正、心正,声音洪亮。注意按节奏来。

生:胤恭勤不倦,博学多通。家贫不常得油,夏月则练囊盛数十萤火以照书,以夜继日焉。

师:女生,男生有一个字读得不太正确。有同学发现了没有?

生:那个字应该读盛(chéng),而不是盛(shèng)。

师:对,chéng,组词组成“盛饭”,就是把东西装到器皿里面。长句子断节奏时,不是一刀两断,而应该是藕断丝连。来,再一起来读这个长句子。

生:夏月/则练囊/盛数十萤火/以照书。

师:你们的丝还连得不够,再来。

生:夏月/则练囊/盛数十萤火/以照书。

师:对,“藕断丝连”的丝,就是我们的气息。我们的语音断了,气息不能断。来,女生读下面的。

生:磨针溪,在象耳山下。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过是溪,逢老媪方磨铁杵。问之,曰:“欲作针。”太白感其意,还卒业。

师:这两篇文章都是文言文,文言文和白话文最大的不同是什么?

生:我觉得白话文说得比较清楚,说了很多,文言文只有一点点,很难读懂。白话文说了很多,文言文就把它概括成几句话了。

师:白话文直白通畅,文言文深奥凝练。同学们感受到了,我的语言跟李湘衡语言的不同吗?我的语言就是文言文式的,李湘衡的语言是比较直白白话文式。那么我们读文言文遇到的第一个障碍,就是要如何读懂。根据经验,你觉得我们要读懂一篇文章可以借助哪些帮手呢?

生:注释

师:对,课本下面有注释,还有呢?

生:联系上下文。

生:还可以看插图。

师:对,这个方法很好,看插图,好的插图总是能够很好地展现文章的主要内容。

生:查资料。

师:我们有足够多的方法。那么我们先从最简单的方法开始。现在打开语文书看看注释,两分钟,然后关上,看能不能记住。

(学生自学注释)

师:好,关上书。我们进行第一级训练,秀才级别的。

古代不努力失败的例子100字(天才是怎样炼成的)(3)

师:第一个。

生:萧敬勤勉。

师:读得不对,到底是什么?

生:肃。

师:对。恭就是严肃、恭敬。恭、勤看上去是两个字,实际上在文言文是两个词语。文言文大多是单字成词。

师:博学多通,通。

生:通就是明白的意思

师:好,下一个,练囊。

生:白色的口袋。

师:白色的口袋就是练吗?白色的什么做的口袋,才叫练囊?

生:薄绢。

师:绢是一种丝织品,练就是一种白色的丝织品。李白的偶像谢朓,曾经写过一句诗,叫做“澄江静如练”,就是说清澈的江水像一条白色的丝带一样。囊是口袋。你还知道哪些包含“囊”字的词语?

生:囊中取物

师:和“探囊取物”意思一样。

生:锦囊妙计。

师:如果形容自己没有钱,那你说什么呀?

生:囊中羞涩。

师:过是溪,是。

生:这。

师:很好。方磨铁杵,方。

生:正在。

师:感其意。

生:李白被老奶奶的意志所感动

师:要记住,感是被感动。

师:还卒业,卒。

生:完成。

师:对,完成。我们说一个人死了,就会说“卒”。死了,就完成了他这一辈子。孩子们,想一想,这些注释都掌握了吗?是不是达到秀才级别了?接下来我们前进到举人级别,把语文书打开。我们用组词的方式来解释这个词语。

古代不努力失败的例子100字(天才是怎样炼成的)(4)

师:家贫不常得油,贫。

生:贫困。

师:或者说是贫穷。大家看到没有,贫下面是个什么字?

生:贝。

师:贝,就是最初的钱,钱都分了,就贫穷了。弃去,弃。

生:放弃。

师:好的。那么接下来我们挑战更难的进士级别。这个级别是卢老师设置的,你们以前从来没有做过,进士是读书人最高级别,所以是有难度的。小组讨论完成。

古代不努力失败的例子100字(天才是怎样炼成的)(5)

师:有答案了没有?好,我们先用成语形容一下刚才我们找答案的心情。

生:绞尽脑汁。

生:搜肠刮肚。

师:书到用时方恨少。所以平常要加强积累。首先看继,有没有知道的?

生:夜以继日。

师:同学们,还可以去查一个成语,焚膏继晷,就是点蜡烛来继续太阳,和夜以继日一样的意思。博。

生:博学多才。

师:形容一个人读了很多书,我们说他——

生:博览群书。

师:欲——

生:为所欲为。

师:相比“为所欲为”来说,我更希望你们说孔子这句话:从心所欲,不逾矩。来,我们一起来说这句话——

生:相比为所欲为,我们更喜欢孔子的话,那就是从心所欲,不逾矩。

师:还有吗?

生:欲罢不能。

生:蠢蠢欲动。

生:跃跃欲试。

生:欲哭无泪。

师:方磨铁杵,来我们一起读这个词语:切磋琢磨。《三字经》里说什么?

生:玉不琢,不成器。

师:琢就是加工玉,磨是磨石头,切是加工骨,琢是加工角。磨,有没有知道的?

生:如琢如磨。

师:对,不错。你是在哪里学过来这个词语的?

生:《论语》。

师:这个绝对是进士级别哦。还有没有?我们形容大侠,说他准备了很长时间,终于修炼了一个盖世技艺,怎么说——

生:十年磨一剑。

师:对了,概括成成语就是十年磨剑。古代读书考进士的,有的是十年磨一剑,有的是一生磨一剑,像《儒林外史》里的范进,五十四岁才中举。

师:现在,我们学到三种掌握词文言文词汇的方法。在这样的基础上,我们来讲这两个故事。你们前后桌两个人交换,一个人讲一个,另外一个人讲第二个。好,开始。

(学生讲故事)

师;刚才至少都讲了一个故事吧?我现在挑一个同学来讲《囊萤夜读》的故事。

生:有一个叫胤的人……

师:他姓什么?姓车,车胤,文章选自《晋书·车胤传》。

生:有一个姓车的人……

师:就是有个人叫车胤。

生:有个人叫车胤,他很喜欢读书,博学多才。家里很贫穷,连油都很少有。夏天的夜晚,他拿着那个囊装了十几只萤火虫来看书。

师:要让萤火虫的光亮到能看的程度,要符合哪些条件?第一个是晚上,从哪里看出来是晚上?

生:月。

师:夏月,就是夏天的晚上。第二是囊,囊有什么要求?

生:白色的,薄的。

师:第三,是数量要达到多少?数十,是十几只还是几十只?

生:几十只。

师:我们全班同学齐声把这个故事读一遍。

生:胤恭勤不倦,博学多通。家贫不常得油,夏月则练囊盛数十萤火以照书,以夜继日焉。

师:《铁杵成针》这个故事就比较简单了,小时候听爸爸妈妈不知道讲了多少遍了,是不是?来,讲一讲。

生:磨针溪在象耳山的脚下,传说李白在山中读书,逃学了。经过这条溪的时候,看到一个老奶奶在磨铁棒。他就问她,老奶奶,你在干什么呀?老奶奶回答说,她要把这根铁棒磨成针。李白被老奶奶的意志感动了,回去完成了学业。

师:非常好,我觉得谢中博是真的理解了这个故事。问之,“之”是李白问的话,在课文中省略了,他还能够把省略了的话补充出来,这是真的读懂了书的进士级别的孩子。好,我们把这个故事也读一遍。

生:磨针溪,在象耳山下。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过是溪,逢老媪方磨铁杵。问之,曰:“欲作针。”太白感其意,还卒业。

二、一分辛苦一分才

师:这两个故事,我们似乎学得差不多了,但实际上我们的学习还只走了第一步,我们现在走第二步,一分辛苦一分才。我们《语文主题学习·四》上有两篇,《司马光好学》和《怀素写字》。这也是你们课前读过了的。

古代不努力失败的例子100字(天才是怎样炼成的)(6)

师:老师用四个故事,来教育你们读书要认真的道理,可是你们信不信呢?你们会问,读书有什么好处呢?读书和人生的成就有没有关系?我们先看这四个人的介绍。

投影:

车胤,东晋大臣,风姿美妙,敏捷有智慧,荆州刺史桓温辟为从事。宁康初年,迁中书侍郎,累迁侍中,转骠骑长史、太常,进爵临湘侯。起任护军将军,出拜吴兴太守,迁丹阳尹,入朝拜吏部尚书。为人公正,不畏强权。

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

司马光,北宋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为人温良谦恭、刚正不阿,其人格堪称儒学教化下的典范。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

怀素,唐代书法家,以“狂草”名世,史称“草圣”。与张旭齐名,合称“颠张狂素”,形成唐代书法双峰并峙的局面,也是中国草书史上两座高峰。

师:车胤,是一个贫穷到家里都点不起灯的人,如果他不读书,他可能就一辈子过着贫穷的生活。可是因为读书,他成了这样的人——

生:护军将军,吴兴太守,丹阳尹,吏部尚书将军。

师:最重要的是,他的性格——

生:为人公正,不畏强权。

师:这充分说明了闫昊晨跟我们分享的培根的话——凡有所学,皆成性格。我们再看李白,大家非常熟悉。诗仙,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不是所有的人都称得上伟大,但李白绝对是。司马光熟悉吗?

生:司马光砸缸。

师:司马光在历史上,可不只是砸了一个缸而已。司马光四朝为官,然后是著名的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编了一部在中国历史上最具影响力之一的史书《资治通鉴》,和司马迁的《史记》相提并论。

生:我知道!我读过!

师:怀素被誉为“草圣”,和前几天我们学的《山中留客》作者张旭双峰并峙。那么,他们这些成就的取得,跟少年时代读书的经历,有没有关系呢?

生:肯定有关系。

师:接下来,卢老师要教你们做一件非常难的事情,在每篇文章里找出一个字,也就是我们说的“文眼”。

生:文章的眼睛?

师:对。我们找出一个字来,概括他们成功的秘诀。这个字,是一个动词。努力是一种动作。找到了就用笔圈出来,想一想理由。

(学生默读,思考)

师:当然,一篇文章里的文眼,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想法,我们取大家比较公认的方法。好,现在我们来交流。先看《囊萤夜读》。

生:我找的是“继”,因为我觉得这个字可以体现他的坚持,就像在告诉我们:他就算家里很贫穷,但是他只要有一点微弱的灯光,他一样会继续学下去。

师:白天读了晚上读,坚持不懈。我们可以来仿说这个词语,夜以继日,夏以——

生:继春。

师:秋以——

生:继夏。

师:冬以——

生:继秋。

师:继是一种持之以恒的态度,不是一曝十寒的态度。

师:好,那么《铁杵成针》的文眼呢?

生:还。

师:理由?

生:就是李白逃学之后,他又回去了,他继续学习。

师:还有没有更合适的词语?

生:磨。

师:很好,我也同意这个词语。我们用磨组词——

生:磨炼,打磨,磨砺。

师:磨是一日接一日地去用功。李白读书用不用功?几乎所有人,都认为李白是天才。我告诉你这个天才是怎么做的。他说他读书的时候,曾经拟作《文选》这本书,《文选》南朝的萧统编的,是一本当时所有读书人都必须读的,李白把《文选》把每篇文章都仿写三遍,这个文选有518篇,乘以三是多少篇?

生:1554篇。

师:可是,这1554篇他觉得不满意,一把火全部烧了。李白这样精益求精的态度,就叫做——

生:磨!

师:就是好事多磨,就是十年磨一剑,就是如琢如磨。《司马光好学》个文眼很难找。司马光成为这样杰出的人,他最主要的是什么?

生:学.

师:还可以。还有没有比学更好的?

生:诵。

师:诵就是背诵,也可以。还有没有?

生:思。

师:也不错。书不仅要读,而且要思。我们把这个文章再读一遍,看看它主要是强调司马光在哪个方面。

师:孩子们,司马光的兄弟们,学习了没有?背诵了没有?思考了没有?但是,司马光比他们更加怎样?找到这个字,这个字是什么字?

生:功。

师:功,对的。要收功远,必须用力多。我们一起来读这句话——

生:用力多者收功远。

师:读书,要舍得用力,要舍得下笨功夫。看《怀素写字》,怀素成为草圣,他最大的一个秘诀在哪里?

生:穿。

师:把他板子都写穿了,真用功?可是,他是怎么才能把这个板子写穿的?

生:再。

师:对,我也同意这个字。再,是什么意思?

生:继续。

师:我们平常说一而再、再而三,再是什么意思?

生:反复,反反复复练。

师:我们看大屏幕上几个字,继,磨,力,再。这几个字里藏着这四位杰出的人、伟大的人成功的全部秘密。

古代不努力失败的例子100字(天才是怎样炼成的)(7)

四、书山有路勤为径

师:这个秘密,我们叫做刻意练习。刻意练习,是现在全世界最流行的四个字,大家把它写在书上。没有什么才华,不是可以通过刻意练习来成就的。我们听到很多人说:有些人有天赋,所以他不用努力就能做得很好;我很笨,我怎么努力都不够。我们怎么努力都不够,只不过是因为,我们还不能够像车胤那样——继,不能像李白那样——

生:磨。

师:不能像司马光那样——

生:用力。

师:也不能够像怀素那样——一而再,再而三。卢老师给大家讲个故事,让你们看看什么叫天才出自刻意练习。有个拉小提琴特别厉害的人,叫帕格尼尼。我们知道,小提琴是有四根弦的。有一次帕格尼尼在举行演奏会的时候,拉着拉着曲子,“啪”,一根弦断了,只剩三根了。别人就觉得,哇,琴弦都崩断了,三根弦能拉吗?他继续拉,拉着拉着,“啪”,又断了一根,只剩两根弦了。人家想,哇,还能拉吗?帕格尼尼继续拉,拉着拉着,“啪”,只剩一根了。帕格尼尼就在一根弦上拉完了整首曲子,这一下全世界轰动了。你觉得帕格尼尼是不是天才?

生:是的。

师:帕格尼尼的确是不可世出的天才,能够在一根弦上完成这么高难度的曲子。可事实证明,这只不过是帕格尼尼的一次自我炒作。这是他刻意练习的结果。有一次,他找到一个心爱的女子,他说我要为她写一首特别的曲子。他想,我能不能用两根去拉呢?他就写了一首专门用两根弦拉的。当他用两根弦拉得很好的时候,他想:我能不能用一根弦去拉呢?事实证明是可以的。所以他拉断三根弦,不是偶然的,而是故意的。帕格尼尼这个例子告诉我们,所有的才能都可以通过刻意练习得到。刻意练习,就是我们今天所学的四个字——

生:继,磨,力,再。

师:孩子们,我们之前都有过懒惰的情绪,是不是?我们之前,都有点不自信,是不是?但是我希望学过这几篇课文以后,你们能够知道,只要我们能够像车胤、李白、司马光、怀素和帕格尼尼一样去刻意练习,我们也能成为大家所认为的天才。

师:我们来齐声诵读这些和读书有关名言——

屏显: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苦一分才。

用力多者收功远,刻意练习我能行。

师:课后,从这四则文言文中选择自己喜欢的文言文背下来,如果你觉得有困难,请试一试刻意练习。好,下课!

古代不努力失败的例子100字(天才是怎样炼成的)(8)

古代不努力失败的例子100字(天才是怎样炼成的)(9)

作者简介:

卢望军,湖南民族职业学院附属小学教师。从乡村到城市,从中学到小学,向远方更远处行走,从未停歇;爱阅读,爱写作,爱一切美好的事物,向生活的青草更青处漫溯,始终好奇;上语文课,当班主任,和天南海北的语文同仁文来字往悲欢与共,在寻常生活里诗意栖居,沉醉不知归路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