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谚语方言(川渝地区方言俗语大全)

四川谚语方言(川渝地区方言俗语大全)(1)

方言俗语通常是指地方语言和某些通俗流行已定型的语句。

一般说来,俗语都比较俏皮、风趣,于泼辣、粗俗中见机巧,颇有逗乐提神的功效。例如川渝方言中著名的:~~得板(固定格式,可套用,如巴适得板、安逸得板等)。

随着普通话的普及,部分方言俗语使用频率越来越低,有失传的趋势,根据川渝地区的志书,收集整理了部分,供大家欣赏、学习、回味。

今天是第二篇

四川谚语方言(川渝地区方言俗语大全)(2)

【火石儿落到脚背上】火石儿,烧火时爆出的火星。比喻到了困难临头的时候:现在大手大脚,等以后有了娃儿,~就晓得了。

【伙倒伙到把寿拜】字面是趁人多跟着拜寿,实指掺杂在众人中-一起行动以跟着得利。

【喉咙伸出了爪爪】形容十分想吃某样东西的急切心情。

【红疤黑迹】指劣迹,不光彩的历史。

【红鼻子绿眼睛】形容态度凶狠。

【话递到嘴边】委婉地说出对方希望的话,只待对方自己挑明。

【换手抠背】抠,搔(痒)。比喻交换,作交易。

【黄瓜茄子还没起蒂蒂儿】比喻事情还处于萌芽阶段,或者小孩还很幼小。

【黄泥巴脚杆儿】指农民。

【黄鳝泥鳅扯做一样长】比喻把地位、财力、才能等方面差别较大的两种人相提并论,一样对待。

【横起扯】说话不讲道理。

【鸡脚杆儿上剐油】脚杆儿,腿。比喻从穷人身上榨取钱财。

【夹起尾巴做人】动物有尾人无尾,动物要做人必须夹若尾巴,把尾巴藏起来,比喻行为收敛,做事谨慎。

【兼高扯矮】削去高的,补充矮的,泛指平均计算。

【捡到封皮就是信】封皮,旧时的信封。比喻得到一点信息就当做了不得的大事。

【见人屙屎屁股痒】也说见人屙屎勾子痒,比喻容易受人影响,盲目地眼从。

【见子打子】本是珠算用语。表示根据不同情况灵活采取对策。

【椒盐普通话】带有方言口音的不标准的普通话。

【借房子躲雨】比喻寻求别人的庇护以避过一时的灾难。

【借了谷子还了糠】“一設用来指责对方脸色准看,态度不好:你丧起个脸做啥子,我又没~。

【精灵得翻了山】精灵,机灵。形容机灵得过了头,反而做出愚的事。

【砍竹子遇节疤】节疤,指竹节处。比喻运气不好,做事不顺利。

【看年看月】表示不经常,间隔很长时间。

【扛根烟杆儿不冒气】比喻假充内行。

【啃不动青㭎啃泡木】青㭎,一种质地坚实的木材。泡木,质地松软的木材。比喻款软怕硬。

【空了吹】字面指有空再聊,实指说空话,吹牛。

【抠鼻子屎吃】比喻计较微小的利益。

【扣得起手】比喻(合作的双方)配合默契。

【垮不倒皮】脱不了干系,摆脱不掉麻烦。

【亏迄唐家沱】(重庆地区俗语)唐家沱是长江重庆段中的一个回水沱,人在长江淹死后一般流到该处就不再往下漂。这里表示亏到底,亏完。

四川谚语方言(川渝地区方言俗语大全)(3)

【拉稀摆带】表示示弱,退缩。

【拿倒鸡毛当令箭】心比喻小题大做,把领导说的鸡毛蒜皮的话当做圣旨一設执行。

【拿到洋盆不当瓷器】洋盆,搪瓷盆。旧时搪瓷器皿比瓷器麦。把洋盆看得不如瓷器,比喻不知珍惜贵重的东西:

【拿得起放得下】①不管什么事都能做。②比喻性格洒脱,受了损失遭到打击也想得开。

【拿话来说】要求用理由解释。

【哪河水发了】询问哪方面出了差错或问题:今天是~?科长又把大家训了一顿。

【哪里黑了哪里歇】长途行路走到哪里天黑了就在哪里投宿,比喻做事没有计划,做到哪里算哪里。

【哪里见到哪里发财】威胁人的话,表示碰见了就要收拾对方。

【哪里说的哪里丢】表示说过了的话以后不要再提起。

【捞转来】指把输的钱赢回来,或吃了亏后报复回来。

【老牛吃嫩草】比喻老年男性与年轻姑娘发生性关系。

【㧯起半截就开跑】㧯,扛。比喻没听完或没搞明白就采取行动。

【㧯起十八两的秤】旧秤十六两一斤,如以十八两作为一斤来称,秤杆尾部就会翘很高,比喻人骄傲自大。

【脑壳搬家】被杀死。

【脑壳进了水】表不神经不正常,做的事有些反常,常用来讥讽人做了笨事。

【脑壳拴在腰杆上】表示不怕死。

【脑壳有包】与“脑壳进了水”义同。

【勒头按倒那头翘】比喻处理好了一件麻烦事,又有其他麻烦事发生了。

【离了红萝卜不成席】字面指宴席上离不开红萝卜。一般用于否定,比喻不是必不可少的人:他不来算了,我不信~!

【连二杆拗不过大(把)腿】连二杆,小腿胫骨。比喻地位低的人总拗不过地位高的人

【脸抹来揣在包包头】表不做事说话不顾羞耻,是不要脸的委婉说法。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