浚县高油酸花生高产高效栽培技术(河北廊坊高油酸花生高效栽培技术)

河北廊坊高油酸花生高效栽培技术

_郭东凯

1 地块选择

选择地势平坦、通透性好、易于排涝、耕层25 cm以上,中等肥力的沙壤土地块。地块忌重茬,2~3年轮作1次,种植前进行土地深翻,深翻30 cm以上。

2 品种选择

选用良种,选择优质、高产、抗病性强、适应性广的品种,如冀花11号、冀花13号、冀花16号、冀花18号等。冀花11号,油食兼用型小果花生品种,生育期126d,中抗叶斑病,籽仁为椭圆形,呈浅红色;冀花13号,普通型小果花生,生育期129 d,抗旱性、抗涝性强,中抗叶斑病,籽仁为椭圆形,呈粉红色,无油斑,无裂痕,种子休眠性强;冀花16号,普通型大果花生,生育期129 d,抗旱性、抗涝性强,中抗叶斑病,籽仁为椭圆形,粉红色,无油斑,无裂痕,种子休眠性强;冀花18号,普通型小果花生,生育期126 d,抗旱性、抗涝性强,中抗叶斑病,籽仁为桃圆形,呈粉红色,无油斑、无裂痕,种子休眠性强。

3 茬口安排

河北地区的主要茬口有春播、麦茬套种和夏直播花生3种模式,春播地膜花生栽培采用一年一季种植模式,4月中下旬—5月中上旬播种;麦茬套种,在麦收前15 d播种,一般是5月20日—25日播种,最晚5月底,主要种植在冀中南平原地区;夏直播花生主要是与小麦、大蒜轮作,小麦、大蒜采收后再播种花生,实现一年两熟制栽培,6月中上旬播种,最晚不宜超过6月20日。

4 播前准备

4.1 种子处理

高油酸花生种子处理包括晒种、选种、种子包衣或药剂拌种等。

4.1.1 晒种 剥壳前选择晴天晒种2 d,晒种不但可以促进种子萌发,还具有杀菌消毒的作用。

4.1.2 选种 晒种后,选择饱满的花生进行剥壳;选择粒大饱满、无病斑、无破损的种子,剔除秕粒、坏粒、破粒。注意高油酸花生种子纯度必须达到100%。

4.1.3 种子包衣或药剂拌种 1)种子包衣。种子选好后,使用种衣剂包衣,可选用25%噻虫·咯·霜灵悬浮种衣剂和10%嘧菌酯悬浮种衣剂,阴凉通风处晾干后即可播种。2)药剂拌种。可以防止种子腐烂、防治病虫害等,严格按照用药安全,可使用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杀虫剂等拌种。注意不同高油酸花生品种要分别处理,处理完成后要将工具清理干净;机械播种时,装种或换种后,要彻底将播种工具清理干净,以免种子混杂污染。

浚县高油酸花生高产高效栽培技术(河北廊坊高油酸花生高效栽培技术)(1)

4.2 整地施肥

前茬作物收割后,及时粉碎并清理秸秆,同时进行土地深翻。测土配方施肥应根据地力条件,有机肥和化肥合理配施,一般地力条件,亩施圈肥4 000~10 000 kg,生物有机菌肥50 kg,尿素15 kg,过磷酸钙60 kg,硫酸钾15 kg,微量元素适量。注意如果播种前墒情不足,要提前造墒,使田间持水量保持在70%为宜。

5 播种

5.1 适期播种

高油酸花生不耐低温,5 cm地温连续5 d稳定在15 ℃以上时播种。不宜过早播种,尤其春播茬口,要适当晚播,避免倒春寒。

5.2 播种方法

机械化播种,一次性完成起垄、施肥、播种、喷药、覆膜、膜上压土等工序。播种深度,一般黏土3 cm为宜,砂土5 cm为宜,膜上压土2 cm。

5.3 合理密植

播种2粒/穴,大果品种0.9万~1.0万穴/亩,用种量20 kg/亩左右;小果品种1.0万~1.1万穴/亩,用种量17 kg/亩左右。

6 田间管理

6.1 前期管理

出苗后,及时检查出苗情况,缺苗严重时及时补苗。春播地膜花生顶土出苗时,及时破膜放苗,以防烧苗。苗期一般不浇水,浇水原则是“不旱不浇水”,适当干旱有利于“蹲苗”。

6.2 中期管理

6.2.1 中耕除草 春播地膜花生和夏直播花生,出苗后及时中耕松土,给花生生长创造良好的条件。注意喷施除草剂、土壤松散的花生田不需中耕,未喷施除草剂的花生田,化学除草与人工除草相结合,防治杂草丛生。麦套花生在麦收5~7 d后,及时中耕除草,破除土壤板结,注意如果无地下害虫,花生生长期间则不需要铲除麦茬。

6.2.2 合理浇水 整个花生生长周期的浇水原则“两头少,中间多”,浇好2次关键水。开花期浇水,增加有效花数,初花期(花生田有1朵花开放为初花期)是浇水适期;结荚期适量浇水,保证水量充足,提高单果质量增加产出率,但也不能过多,防止烂果。

6.2.3 科学施肥 底肥充足的地块,基本不用追肥;底肥不足的,亩追施尿素10 kg,花生下针前后,追施氮磷钾复合肥10 kg。

6.2.4 精准化控 为了防止花生秧苗徒长,在植株长到30 cm左右时,叶片喷施植物生长调节剂,延缓植株生长,注意最佳喷洒时间是上午10点前或下午3点后。

6.3 后期管理

花生生长后期,主要是防止叶片早衰,亩喷施0.2%~0.3%的磷酸二氢钾水溶液 0.5%~1%的尿素溶液50 kg,每隔7 d喷洒1次,连喷2~3次。

7 病虫害绿色防控

花生的主要虫害有蛴螬、金针虫、蚜虫、红蜘蛛、棉铃虫、蓟马和菜青虫等;主要病害有根腐病、冠腐病、茎腐病、根结线虫病、黑斑病、褐斑病、网斑病、疮痂病、花生锈病和矮化病毒病等。

7.1 防控原则

预防为主,综合防控,优先采用农业防治、物理防治及生物防治措施,合理采用化学防治措施。

7.2 农业防治

选择抗病品种,深翻土地,合理轮作,并且适时播种,合理密植,科学平衡施肥等农业措施。

7.3 物理防治

采用杀虫灯、粘虫板、性诱剂诱杀等方式进行物理防治,防治虫害发生;或在花生田边种植蓖麻、红麻、二月蓝和荞麦等植物,诱集棉铃虫等有害生物的天敌。

7.4 生物防治

推广普及生物农药防治病虫害,利用天敌防治病虫害,减少农药对天敌的杀伤力。

7.5 化学防控

生长期病虫害严重时,一定要采用高效低毒的药剂,严格按照国家用药安全使用。始花后35 d左右可以喷施杀菌剂和微肥,防治叶部病害。

8 收获与贮藏

8.1 收获

植株由绿变黄、主茎保留3~4片绿叶、大部分荚果饱满成熟时,及时收获。

8.2 贮藏

收获后,尽快晾晒或烘干,荚果含水量降到10%以下时入库,防止被黄曲霉素污染。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