阻抗的概念(关于阻抗的知识点)

1、电容阻抗计算公式

容抗公式:Xc=1/ωc

(100 j200-j400)/(100 j200)*(-j400)=-32 24j。这个就是复数的计算,反复变形就能算出来。

实验证明,容抗和电容成反比,和频率也成反比。如果容抗用Xc表示,电容用C表示,频率用f表示,那么正弦交流电下的容抗

Xc=1/(2πfC)

Xc = 1/(ωC)= 1/(2πfC)

Xc--------电容容抗值;欧姆

ω---------角频率(角速度)

π---------圆周率,约等于3.14

f---------频率,我国国家电网对工频是50Hz

C---------电容值 法拉

阻抗的概念(关于阻抗的知识点)(1)

(1)阻抗计算公式扩展资料:

①容抗产生原因:

电容器接到交流电源时,实际上自由电荷也没有通过两极间的绝缘介质,只是由于两极板间的电压在变化,当电压升高时,电荷向电容器的极板上聚集,形成充电电流;当电压降低时,电荷离开极板,形成放电电流。

电容器交替进行充电和放电,电路中就有了电流,表现为交流“通过”了电容器。问题是在给电容器充电的同时,积累在两极板上的电荷又会排斥将要到达两极板的电荷,因此对交变电流也有阻碍作用。

②类比-感抗:

交流电也可以通过线圈,但是线圈的电感对交流电有阻碍作用,这个阻碍叫做感抗。交流电越难以通过线圈,说明电感量越大,电感的阻碍作用就越大;交流电的频率高,也难以通过线圈,电感的阻碍作用也大。

实验证明,感抗和电感成正比,和频率也成正比。如果感抗用XL表示,电感用L表示,频率用f表示,那么其计算公式为:

XL= 2πfL=ωL

感抗的单位是欧。知道了交流电的频率f(Hz)和线圈的电感L(H),就可以用上式把感抗计算出来。电感的单位是“亨利(H)”我们可利用电流与线圈的这种特殊性质来制成不同大小数值的电感器件,以组成不同功能的电路系统网络。

2、电阻的计算公式是什么?

电阻计算的公式:

(1)R=ρL/S (其中,ρ表示电阻回的电阻率,是由其本身性质决定答,L表示电阻的长度,S表示电阻的横截面积) 

(2)定义式:R=U/I

(3)串联电路中的总电阻:R=R1 R2 R3 …… Rn

(4)并联电路中的总电阻:1/R=1/R1 1/R2 …… 1/Rn

(5)通过电功率求电阻:R=U²/P;R=P/I²

说明:

物理学中,电阻表示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的大小。导体的电阻越大,表示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越大。不同的导体,电阻一般不同,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特性。

3、电抗的计算公式

阻抗即电阻与电抗的总合,用数学形式表示为:

阻抗的概念(关于阻抗的知识点)(2)

其中Z为阻抗,单位为欧姆,R为电阻,单位为欧姆,X为电抗,单位为欧姆,j是虚数单位。

当X>0时,称为感性电抗;

当X=0时,阻抗为纯电阻;

当X<0时,称为容性电抗。

一般应用中,只需知道阻抗的强度即可:

阻抗的概念(关于阻抗的知识点)(3)

对电阻为0的理想纯感抗或容抗元件,阻抗强度就是电抗的大小。

一般电路的总电抗等于:

阻抗的概念(关于阻抗的知识点)(4)

其中

阻抗的概念(关于阻抗的知识点)(5)

为电路的感抗,

阻抗的概念(关于阻抗的知识点)(6)

为电路的容抗。

现实中,大部分负载都是电感性,例如:变压器和电动机。定义感抗为正,容抗为负,可以避免负数出现,方便计算。

阻抗的概念(关于阻抗的知识点)(7)

(3)阻抗计算公式扩展资料:

因为电路中存在电感电路(如线圈),由此产生的变化的电磁场,会产生相应的阻碍电流变化的感生电动势。这个作用称为感抗(

阻抗的概念(关于阻抗的知识点)(8)

) 。电流变化越大,即电路频率越大,感抗越大;当频率变为0,即成为直流电时,感抗也变为0。感抗会引起电流与电压之间的相位差。感抗可由下面公式计算而来:

阻抗的概念(关于阻抗的知识点)(9)

其中

阻抗的概念(关于阻抗的知识点)(10)

是复数单位,

阻抗的概念(关于阻抗的知识点)(11)

就是感抗,单位为欧姆,

阻抗的概念(关于阻抗的知识点)(12)

是角速度,单位为弧度/秒,

阻抗的概念(关于阻抗的知识点)(13)

是频率,单位为赫兹,

阻抗的概念(关于阻抗的知识点)(14)

是线圈电感,单位为亨利。

容抗的概念反映了交流电可以通过电容器这一特性,交流电频率越高,容抗越小,即电容的阻碍作用越小。容抗同样会引起电流与电容两端电压的相位差。当频率等于零,容抗无限大,即直流电不能流过电容器。

容抗可由下面公式计算而来:

阻抗的概念(关于阻抗的知识点)(15)

在交流电的复数分析中,容抗表示为:

阻抗的概念(关于阻抗的知识点)(16)

其中

阻抗的概念(关于阻抗的知识点)(17)

是复数单位,

阻抗的概念(关于阻抗的知识点)(18)

是容抗,单位为欧姆,

阻抗的概念(关于阻抗的知识点)(19)

是角速度,单位为 弧度/每秒,

阻抗的概念(关于阻抗的知识点)(20)

是频率,单位为赫兹,

是电容,单位为法拉。

4、阻抗计算公式

阻抗公式:Z= R j ( XL–XC)。

阻抗Z= R j ( XL –XC) 。其中R为电阻,XL为感抗,XC为容抗。如果( XL–XC) > 0,称为“感性负载回”;反之答,如果( XL –XC) < 0称为“容性负载”。电感的感抗、电容的容抗三种类型的复物,复合后统称“阻抗”,写成数学公式。

5、电阻率的计算公式?

电阻率的计算表达式

ρ=RS/L

ρ就是电阻率,L为材料的长度, S为面积,R是电阻值。

可以看出回,材料的电阻大小与材答料的长度成正比,即在材料和横截面积不变时,长度越长,材料电阻越大:而与材料横截面积成反比,即在材料和长度不变时,横截面积越大,电阻越小。

拓展资料

电阻率(resistivity)是用来表示各种物质电阻特性的物理量。

电阻率不仅与材料种类有关,而且还与温度、压力和磁场等外界因素有关。金属材料在温度不高时,ρ与温度t(℃)的关系是ρt=ρ0(1 at),式中ρ1与ρ0分别是t℃和0℃时的电阻率;α是电阻率的温度系数,与材料有关。锰铜的α约为1×10-1/℃(其数值极小),用其制成的电阻器的电阻值在常温范围下随温度变化极小,适合于作标准电阻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