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词人有什么精神(以滑稽无赖词风著称的宋代词人)

曹组是北宋末年非常著名的俚俗歌词作者。据王灼《碧鸡漫志》记载,曹组每创作一篇歌词,便人人传写,广为传颂。一直到南渡初年,曹组歌词仍然是词坛上追捧的对象,是少年学习填词的榜样。然而,由于南渡政治环境的巨大变化,高宗对北宋末年的诸多政治和文化作为进行了彻底清算,曹组俗词也在被清算之列。曹组当年脍炙人口的俗词一概被销毁,加上曹组生平资料流传甚少,这一位当年走红作家在词史上基本湮没无闻。

宋代词人有什么精神(以滑稽无赖词风著称的宋代词人)(1)

曹组字彦章,后改字元宠,颍昌人。少游庠校有名声,六举未第,著《铁砚篇》自励。宣和三年,命题作赋,曹组援笔立就,文不加点,深得古风。徽宗特命就殿试,中五甲,赐同进士出身,并在玉华阁亲自召见,赐书曰:“曹组,文章之士”。任睿思殿待制,官至阁门宣赞舍人。

曹组词题材上主要涉及三个方面:歌妓、羁旅、官廷。其词风以“滑稽无赖”著称。曹组词集已遭毁版之灾,今存作品,皆出自南宋人选本,故多数都是上乘精品。如他的《蓦山溪·梅》便是难得的“咏梅”佳作。

宋代词人有什么精神(以滑稽无赖词风著称的宋代词人)(2)

《蓦山溪·梅》

〔宋代〕曹组

洗妆真态,不作铅花御。竹外一枝斜,想佳人,天寒日暮。黄昏院落,无处著清香,风细细,雪垂垂,何况江头路。

月边疏影,梦到消魂处。梅子欲黄时,又须作,廉纤细雨。孤芳一世,供断有情愁,消瘦损,东阳也,试问花知否?

此词咏梅,重在表现梅花清香之品与孤独之魂。梅花国色天香,“真态”自然,不以华丽的外表取悦于人,而以内在的芳香、孤高的标格傲然独立于芳苑。作者从不同的时空环境中多角度地展现梅花的“孤芳”:黄昏小院,江头幽径,梅花独放清香而无人理解;更有风雪,阴雨的摧残,梅花何其孤独!梅花孤高的个性与孤独的命运让人联想到人世间耿介之士的命运。作者正是从梅与人具有相同品性命运这一契合点上来把梅花比拟作佳人的。

宋代词人有什么精神(以滑稽无赖词风著称的宋代词人)(3)

上阕写野外之梅的天姿国色和幽独高雅的神韵。词一开头,词人没有因袭古诗词中委婉含蓄,欲说还休的习惯做法,直接咏梅之清纯高洁:“洗妆真态,不作铅华御”,仿佛洗去铅粉的美人,天生丽质,无须修饰。

“竹外一枝斜,想佳人天寒日暮”二句是化用苏轼诗“竹外一枝斜更好”和杜甫诗“天寒翠袖薄,日暮倚修竹”,描写在天寒日暮时,唯有梅花一枝独秀,在竹丛外横斜一枝,宛如一个美女,孤芳自赏。

宋代词人有什么精神(以滑稽无赖词风著称的宋代词人)(4)

接下来“黄昏院落”五句紧承上句,意思是无论是黄昏时刻,在无人问津的院落里,还是在寒风吹过,飞雪茫茫的江边路上,孤芳高洁的寒梅,仍独自散发出阵阵清香。这既是对梅之幽独高洁品格的进一步礼赞,也同时暗含了对志士仁人高尚品质的歌颂。

下阕由描写梅花转入以物喻人的抒情。“月边疏影”用林逋咏梅诗“疏影横斜水清浅”的意象。月映梅花,花开冷淡,疏影出现在佳人孤寂的梦中,令人为之销魂痛楚,同时它又是佳人形象的写照。

宋代词人有什么精神(以滑稽无赖词风著称的宋代词人)(5)

梅花开时亦如一梦,“孤芳一世”既指梅花,亦是“佳人”。月下疏影、销魂之梦、廉纤细雨,现实与想象交汇,造成了一种令人抑郁的气氛。多灾多难的梅花到了结果的时候还要经受连绵细雨的考验,如泣如诉。

最后五句,作者一边感叹梅花一生清真孤高却频遭摧折和弃置,过于凄凉、孤寂,令同情和喜爱梅花的有情者为之平添无穷愁伤,一边将自己与梅花、沈约视为一体,认为自己“孤芳一世”,唯有花知,而故以问花作结,词笔十分生动。明沈际飞在《草堂诗馀》中评点:“微思远致,愧黏题装饰者,结句清俊脱尘。”沈约为文学家、史学家,曾为东阳太守,参与萧衍机密,后为衍所嫉忌,忧郁而死。

宋代词人有什么精神(以滑稽无赖词风著称的宋代词人)(6)

“消瘦”三句词人以多情瘦损的沈约自比,讲我而今为伊(梅)“消瘦损”,梅花你可知否?词人以惜梅、爱梅的多情者自诩,亦以梅之品格、境遇映衬自身,显然是有所寄托的。

唐代诗词文人多写牡丹,宋代诗人词家则多写梅花,更多借梅自喻,尤其是仕途失意,人生坎坷者,更是寄情于梅,抒发心志。曹组的这首《蓦山溪·梅》词用清丽淡雅的笔墨,抒独赏清芳之情,表孤高自傲之志。在赞赏梅花飘逸脱俗的风骨时,又隐隐带有一种不甘寂寞、渴望被人赏识的愿望,是古诗词众多咏梅之作中的一篇佳作。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