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汝窑杯要注意哪些问题(小常识你不知道的电影小知识)

买汝窑杯要注意哪些问题(小常识你不知道的电影小知识)(1)

电影视镜(Kinescope)

买汝窑杯要注意哪些问题(小常识你不知道的电影小知识)(2)

背景:让我们回到最初,最早的活动影像拍摄和放映设备是 Etienne-Jules Marey 于 1882 年发明的摄影枪,每秒可以拍摄 12 帧画面,最初被用于他的自然历史研究。几年后,他的创造性成果启发了 Louis Le Prince,他于 1886 年发明了 16 镜摄影枪(每扣动一次扳机拍摄一帧画面)并申请了专利,其后,Marey 于 1888 年又开发出单镜版本。

诸如 Charles-Emile Reynaud 和 William Friese-Greene 之类的其他人很快也制作出自己的系统,但真正建立起早期默片

工业标准的还是爱迪生实验室的 William Dickson、William Heise 和 Thomas Edison。电影视镜是最早的创造运动幻像的设备,打有孔的胶片载着图像序列滚动,经过光源时,由精巧设计的 48 帧 / 秒的高速遮板进行呈现。在视频和数字技术出现之前,这一系统被使用了数十年。其配套摄影机称为电影图像机(Kinetograph)。

电影视镜最初是单人观影设备,通过小孔窥看影片。而面对穆托视镜(Mutoscope)这种更便宜的手摇翻页式系统,Edison 和他的团队开始研发可以投影到银幕上的电影视镜,这种家用设备于 1912 年诞生。

代表影片:史上最早的一些影片包括《闪亮淘气鬼》(Monkeyshines)系列(飘动的白色模糊人影)、《迪克森打招呼》(爱迪生实验室科学家 William Dickson 玩帽子 3 秒钟),以及《纽约克运动员》(10 秒钟)。然而这些都是测试,并不是面向消费者。最早的公开放映的电影视镜影片是迪克森拍摄的《铁匠》(1893 年),时长 34 秒,同时这也是 " 演员 " 这个职务第一次出现。

命运:有声电影终结了电影视镜,那会儿爱迪生发明了有声电影视镜(Kinetophone),可以将放映画面与录音同步,技术人员和展览商纷纷争着要使用,不过信号增强是个问题。该系统于 1914 年被遗弃。

买汝窑杯要注意哪些问题(小常识你不知道的电影小知识)(3)

陶德宽荧幕(Todd—A0)

买汝窑杯要注意哪些问题(小常识你不知道的电影小知识)(4)

背景:技术革新在继续,人们的下一个目标是提升宽银幕的声画质量。70mm 胶片早在 20 年代就已经在福克斯的 " 壮丽 "(Grandeur)系统中出现,但直到西尼拉玛和福克斯宽银幕衰落后才重振旗鼓。西尼拉玛创始人之一、制片人 Mike Todd 发明了陶德宽银幕技术。考虑到福克斯宽银幕并未达到预期效果,他希望重新发明一种单机的、媲美 3 机西尼拉玛系统的技术。

陶德宽银幕最初目标是在大型的曲面银幕上投影,就跟西尼拉玛一样。最终经过实际考量,这一方案被摈弃,即便这么做能够保证影片将来还能在西尼拉玛影院放映。陶德宽银幕的帧率也比普通电影要高,达到 30fps,不过这一理念半途而废,因为运行速度过快的话胶片会过热,不得不专门实施冷却。陶德宽银幕不使用变形镜头,改用球面镜头。

除了尺寸和分辨率,陶德宽银幕的音质是值得一提的。跟福克斯宽银幕一样,它的声轨是记录在磁氧化物胶片上的,并且有 6 个声道(福克斯宽银幕是 4 声道),其中 5 个声道在屏幕后,第 6 个声道负责环绕声效果。

代表影片:由于其音质出色,陶德宽银幕被大量用于音乐剧。Rodgers 和 Hammerstein 对其尤其热衷,拍摄了《俄克拉荷马》、《南太平洋》和《音乐之声》。该系统还用于《坎坎舞》、《杜立德医生》、《你好多莉》等,以及《锦绣山河烈士血》、《国际机场》和《巴顿将军》等非音乐剧。

命运:80 年代,陶德宽银幕业务停滞,公司也倒闭卖掉了。

特艺宽银幕(Techni scope)

买汝窑杯要注意哪些问题(小常识你不知道的电影小知识)(5)

背景:特艺宽银幕是一种廉价的宽银幕技术,由特艺色意大利分公司开发。虽然在级别上低于其前辈福克斯宽银幕,但是它普及面广,且从 1963 年一直使用到 1980 年。

其主要创新在于胶片需求量减半,每幅画面只有两个齿孔(大多数系统是 4 齿孔)。这意味着结合球面和变形镜头:球面镜头用于垂直拉伸画面,使其恢复正常,而变形镜头则用于横向拉伸,以适应宽银幕宽高比。

无需惊讶,鉴于其诞生地,特艺宽银幕几乎是意大利西部片唯一的拍摄和放映系统,同时也很受恐怖片欢迎。在美国它也被用于低成本 B 级片,然而派拉蒙和环球却在整个 60 年代大量使用这一系统。

代表影片:Sergio Leone 用其拍摄了美元三部曲、《革命往事》和《西部往事》。该系统也被用于《伊普克雷斯档案》、60 年代《神秘博士》剧场版、George Lucas 的《THX 1138》和《美国风情画》、《双车道柏油路》、《圣山》,以及 Dario Argento 和 Lucio Fulci 的大量恐怖片。

命运:特艺宽银幕是影片制作专用格式,用于放映需要转制费用,因此命运改变,于 70 年代断绝了胶片订单。虽然它本身相对便宜,但转制费用却逐步掩盖了这一优势,因此该系统灭亡了。

潘那维申超 70 毫米(Ultra Panavision 70)

买汝窑杯要注意哪些问题(小常识你不知道的电影小知识)(6)

背景:潘那维申既是公司名,也是品牌名,许多制片厂都使用潘那维申镜头和设备。该公司成立于 1953 年,1957 年与米高梅共同开发了 65 毫米摄影机,1960 年更名为潘那维申超 70 毫米系统。

福克斯宽银幕由于可以适配 35mm 放映机,因此部署起来很快,但画面本身噪点很多,且有大量畸变。米高梅跟华纳一样,决定从福克斯购买福克斯宽银幕使用权,而不是自己发明。其与潘那维申的关系也因改进福克斯系统而确立。

潘那维申超 70 毫米跟陶德宽银幕看似相同,其实有一些关键区别。它使用行业标准的 24fps 帧率,适用于平面屏幕,而不是曲面屏幕。其画面更宽,使用了 1.25 倍的变形镜头,达到 2.76:1 的宽高比。而陶德宽银幕的宽高比为 2.2:1。

代表影片:大银幕显然是卖点,因此潘那维申超 70 毫米为我们带来了《宾虚》(在影院上映长达一年)和《叛舰喋血记》的壮观场面。除此之外还有《疯狂世界》、《罗马帝国沦亡录》、《沙漠龙虎会》,这些影片也在西尼拉玛影院放映。

命运:宽银幕电影存在的部分目的在于把观众从舒适的家庭电影中拖回来。但这是个相对短暂的时髦,一旦新奇感消失,观众不再买账,制片厂便也不会拍摄这些特殊格式。不过还有一部分原因在于宽银幕转方形电视节目非常麻烦

IMAX

买汝窑杯要注意哪些问题(小常识你不知道的电影小知识)(7)

背景:跟潘那维申超 70 毫米格式一样,IMAX 也是诞生于在单一胶片上重现西尼拉玛式壮观景象的愿望。它存在的目的是创建单一的大画幅影像,从而传递比多幅小尺寸图像更好的画质。IMAX(最大影像的简称)是加拿大人 Graeme Ferguson、Roman Kroitor、Robert Kerr 和 William C.Shaw 独立开发的,力图超越并取代所有前辈。

跟西尼拉玛一样,IMAX 也被证明是难以操作的。因此,IMAX 诞生后的几十年里都被用于地理和自然历史纪录片,并设置在科学中心、主题公园、天文馆等特殊场所。它使用 65mm 的胶片,水平通过放映机(区别于 35mm 系统的垂直输片),每分钟长度为 102.7 米,因此要实现 24fps 的帧率需要普通胶片 3 倍的长度,这也使得原生拍摄的 IMAX 影片大大少于转制的 IMAX 影片。为了在胶片上获得最大的画面,IMAX 完全使用单独的胶片作为声轨,用单独的播放设备与画面同步(跟维他风使用的随片唱盘类似)。90 年代后声轨升级到数字格式。

代表影片:17 分钟的《虎之子》是首部 IMAX 影片,于 1970 年在大阪世博会首映(首座永久性 IMAX 系统于 1971 年安装在安大略省)。该格式的技术规格使其很难用于长片拍摄,我们今天看到的绝大多数 IMAX 影片都是由其它格式转制的。不过 IMAX 曾于 1991 年被用于滚石乐队的 80 分钟音乐会记录,以及 1995 年让 · 雅克 · 阿诺的 50 分钟剧情片《勇气之翼》。最近,Christopher Nolan 使用 IMAX 拍摄了《黑暗骑士》和《黑暗骑士崛起》的部分镜头,在《星际穿越》中他甚至把一台 IMAX 摄影机绑在了里尔喷气机上。

轶事:首部 IMAX 格式发行的动画长片是迪士尼 2000 年的《幻想曲》,它打破了 IMAX 票房记录,在全球 75 座影院中收入超过 200 万美元。

买汝窑杯要注意哪些问题(小常识你不知道的电影小知识)(8)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