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剧名家童祥苓近况(京剧名家童祥苓)

《智取威虎山》是现代京剧中的精粹,也是当年的八大样板戏之一。

唱响它的童祥苓,经历过先结婚后恋爱的浪漫。

现实中,他或许没有甘洒热血写春秋的悲壮,

但人生不乏曲折,提到妻子内心有愧,晚年为两个儿子操心。

京剧名家童祥苓近况(京剧名家童祥苓)(1)

01

1935年,童汉侠与陈倩颖生下了他们的第六个孩子,取名为童祥苓。

童陈两家经济条件都不错,童汉侠和陈倩颖都上过大学。

后来家道中落,童汉侠经常失业,平时靠给报纸写稿子赚取一点稿费。

家里的主要经济来源,靠在小学教书的陈倩颖。

为了更宽裕些,陈倩颖在学校兼教多门课程;

下班后还要去给好几个学生做家教。

每天劳碌奔波,舍不得花钱坐公车,出入都是步行。

走得多了,脚底生下许多鸡眼。

小时候,童祥苓经常看到母亲,用热水泡脚、修脚的情景。

京剧名家童祥苓近况(京剧名家童祥苓)(2)

童祥苓有三个哥哥,两个姐姐。

按照他们家的大排行,依次是:

大哥童侠苓、二哥童寿苓、三哥(夭折)、四姐童芷苓、五姐童葆苓;

四个哥哥姐姐年纪相近,童祥苓比他们小十几岁,年龄差很明显。

原来,陈倩颖打过三次胎,四十多岁又怀有一胎。

和丈夫商量后决定留个小的,于是生下最后一胎。

这便有了后来的童祥苓。

京剧名家童祥苓近况(京剧名家童祥苓)(3)

童祥苓懂事后,每每想到父母当年的决定,都不自觉为自己捏一把汗:

“如果母亲早几年怀上我,我很可能就到不了人世。”

也许是由于这个原因,他的人生满是曲折。

02

童汉侠与陈倩颖酷爱京剧,几个孩子在耳濡目染之下,都成了小戏迷。

赶上家道中落,经济拮据,童寿苓与童芷苓进入北平中华戏曲学校,正式开始学艺。

他们一个12岁,一个10岁。

小小年纪便开始为家庭分担。

童芷苓很聪明,吊嗓子练功非常卖力。

京剧名家童祥苓近况(京剧名家童祥苓)(4)

戏校的先生比较严厉,对学生体罚是常有的事。

动辄打骂,让这对兄妹苦不堪言。

于是给父母写信,将在戏校的经历如是说了。

父母心疼孩子,便把一对儿女接回家。

之后,他们请先生来家里,教孩子们学习。

有时候请不起先生,童芷苓便自己跑到剧院“偷戏”。

一年后,便能登台演出《女起解》和《武家坡》,显露出非凡的艺术天赋。

又经过几年舞台历练,十五六岁便成为津门一带的名角儿。

京剧名家童祥苓近况(京剧名家童祥苓)(5)

1939年,童芷苓成名,有了可以自己挑班的实力。

于是一家人张罗着成立了“苓社”,也就是后来被人们所熟知的“童家班”。

有了这样的家庭环境,童祥苓在童葆苓之后也想学戏,却遭到了父母的反对。

但童祥苓却很痴迷。

有一次,他迷上了李万春的《武松》。

头一晚看完戏,第二天一早醒来,满脑子装着戏。

为了模仿武松,他抄起家里的扫把舞了一会儿,觉得不过瘾,

又抄起桌台上的水果刀,跑到院子里,拔剑扬眉、豪情快慰。

他只顾兴奋,竟把家里两辆自行车的四条轮胎,都给划破了。

为这,他没少挨父母数落。

京剧名家童祥苓近况(京剧名家童祥苓)(6)

此外,他不去上课,偷偷溜出去看戏。

逃学半个月,老师找到家里,父母才知道一切。

父母始终认为,读书人总是要好过唱戏的。

他们盼着最小的儿子,将来谋一份体面的工作。

可现实还是跟他们开起了玩笑。

原来,他们的大儿子童侠苓,虽然上过南开大学,后来又到北平读过土木工程,但最后还是学了戏。

读书的尽头还是学戏。

这让童汉侠与陈倩颖,不得不为小儿子的未来重新规划。

京剧名家童祥苓近况(京剧名家童祥苓)(7)

为了童祥苓的未来,他们专门开了一次家庭会议。

父母点头的那一刻,童祥苓乐得发狂。

自此童家少了一个读书郎,却多了一个不平凡的艺术家。

正是因为自己选择的这条人生道路,童祥苓遇到了同样唱戏的张南云。

03

为了培养童祥苓,童芷苓赚的钱,有一半都用来请先生。

京剧名家童祥苓近况(京剧名家童祥苓)(8)

教文戏和武戏的两位先生,都住到了家里,额外还要付学费。

为了给8岁的儿子配戏,童汉侠又多招了十几个徒弟,也都住在家里。

童祥苓是童芷苓抱着长大的。

姐弟情深,弟弟花销大,姐姐从不会介意。

再者,童芷苓认为,自己终将是嫁出去的人,童祥苓才是童家的未来。

京剧名家童祥苓近况(京剧名家童祥苓)(9)

家人如此付出,童祥苓学戏特别能吃苦。

每天天不亮,便跟姐姐童葆苓去北海公园喊嗓子。

不论严寒酷暑,从不退缩。

到了十几岁,便与哥哥姐姐们一起登台,为童家班扬名梨园。

京剧名家童祥苓近况(京剧名家童祥苓)(10)

解放以后,童祥苓随一家人,到上海京剧院发展。

那时候,童祥苓年纪轻轻,便能拿到350元的月薪。

而一位普通工人的月工资,也不过只有几十块钱。

这足以说明,童祥苓年纪轻轻,在圈里已颇有名气。

事业初成的他,也收获了自己的爱情。

1956年,童祥苓听从父母安排,在一张订婚书上写下了自己的名字。

有一天,父亲把他叫到跟前,拿出一张订婚书。

京剧名家童祥苓近况(京剧名家童祥苓)(11)

父亲不由分说,用命令的语气让他在上面签字。

童祥苓看着订婚书上,写着“张兰云”的名字,这才明白父亲的意思。

张兰云是大连人,与童祥苓同年同月生。

她也是自小学戏,师从梅兰芳,比童祥苓名气大;

十五六岁便已成角儿,在鞍山京剧团挂头牌。

京剧名家童祥苓近况(京剧名家童祥苓)(12)

后来给高层演戏,领导为她改名为“张南云”。

那时候,她很单纯,满脑子装的都是工作。

与童祥苓见面,也是听从家里人的安排。

两个人第一次见面是在鞍山。

京剧名家童祥苓近况(京剧名家童祥苓)(13)

04

童祥苓穿着姐姐童葆苓的一件蓝布大衣,装扮显得比较中性化。

单看样貌,张南云对眼前的未婚夫并不满意:

“我要是以貌取人,可能看不上他。”

她像一朵羞答答的玫瑰,婉约地站在原地,与他保持着一段距离。

双手揣在兜里,然后弯腰鞠躬,只为避免他跟自己握手。

眼前的张南云,两条乌黑的长辫。

辫尖俏皮地在腰际跳动着,好像一对热恋时打情骂俏的情侣。

女孩儿的芳华,在她身上一览无余。

京剧名家童祥苓近况(京剧名家童祥苓)(14)

童祥苓看得痴了,不由冒出一句:

“太美了!”

直到看到张南云,童祥苓再不想留她的照片。

因为照片没本人漂亮,留着没意思。

一对璧人,被单独安排在一个房间里。

童祥苓坐在床边,隔着一段距离与张南云聊天。

陌生感作祟,两人对坐无言,童祥苓便无话找话。

聊了一会儿突然停电了。

张南云稚气未脱一般,紧张地喊“妈妈”。

结果来电灯亮起来,张妈妈不知何时来到房间,怀里搂着女儿。

京剧名家童祥苓近况(京剧名家童祥苓)(15)

尽管“婚姻”对于张南云而言还有些陌生,但还是在父母的包办下,跟童祥苓走到了一起。

成家以后,因为工作原因,两个人经常分居两地,最久的一次长达八个月。

童祥苓抵不过思念,雇一辆马车跑到长春见妻子。

一见面,忍不住搂着张南云,却被一把推开:

“严肃点!”

京剧名家童祥苓近况(京剧名家童祥苓)(16)

刚结婚那阵,张南云还没有摆脱掉羞涩。

平时在家不好意思喊丈夫的名字,出口便用“哎、哎”代替。

童祥苓见状,便让她喊自己的英文名,并告诉她英文名是“I Love you”。

张南云不懂英文,叫了一段时间。

后来,一位懂英语的人听后笑得捧腹,她才知道发生了什么。

这样的浪漫,在他们的婚姻里随处可见。

京剧名家童祥苓近况(京剧名家童祥苓)(17)

05

婚后,童祥苓的事业,也迎来春天。

1958年,上海京剧院开始排演由《林海雪原》改编的《智取威虎山》。

这部戏几经修改,于1965年再次跟观众见面。

经过层层筛选,童祥苓成为了杨子荣的扮演者。

之后,张南云回归家庭,一心支持丈夫的事业。

放弃前途,默默付出,只为成就丈夫。

每每提及妻子的牺牲,童祥苓总会陷入内疚。

凭借“杨子荣”一角,童祥苓成为上海京剧院的头牌。

然而荣誉加身的他,还是没能躲过那次动荡。

京剧名家童祥苓近况(京剧名家童祥苓)(18)

先是童芷苓被揪出来,没多久又轮到了童祥苓。

他一下失去了生活的勇气。

有一次从单位回家,半路却往外滩的方向走去。

本来是打算跳黄浦江的,结果让张南云给拽住了:

“你一走了之,我和孩子该怎么办?”

被妻子拉回来的童祥苓强打精神,用微笑冲淡苦涩。

那几年,他拿不到工资,连存款也被冻结。

张南云握着每天6分钱的生活费,艰难度日。

京剧名家童祥苓近况(京剧名家童祥苓)(19)

1969年,《智取威虎山》要被拍成样板戏电影,童祥苓得到了“将功赎过”的机会。

但这唯一能让童家翻身的机会,又在一场误解中消失得无影无踪。

那两年间,他除了要拍戏,还要接受劳动改造。

进棚录制前后唱近20遍,嗓子受不便往脖子上打针坚持。

不拍戏的时候,要洗几百个人的碗筷。

除去吃饭睡觉,几乎没有休息时间。

戏好不容易拍完,他再次被“雪藏”起来。

直到那段特殊时期结束,童祥苓才看到了生活的曙光。

京剧名家童祥苓近况(京剧名家童祥苓)(20)

1976年,电影《智取威虎山》的放映,让童祥苓成为了那个时代的明星。

然而,在波折中遍体鳞伤的童家班,却再也回不到往日的风光。

到了80年代,电视机开始走入千家万户。

看电视剧、电影的人多了,京剧爱好者越来越少。

童祥苓放不下挚爱的戏曲,携妻子承包起了京剧团。

虽然挣到了一点钱,但因为历史问题无缘评先进。

童祥苓只能忍气吞声,默默承受着命运的捉弄。

看着丈夫心里苦,张南云心疼地安抚:

“既然这么难,干脆不要干了!”

京剧名家童祥苓近况(京剧名家童祥苓)(21)

但这些,比起两个儿子的难题,都不算什么。

06

1993年,童祥苓决定提前退休。

这一年,他58岁。

大儿子下岗,小儿子学无所成。

为了两个在家待业的儿子,童祥苓决定开面馆。

在舞台上耕耘多年的老艺人,成为另外一个领域的门外汉。

童祥苓带上全家,选地段,找门脸。

兜兜转转,终于开起了一家只有二十多平米的小面馆。

面馆开在小马路边上,里面只能摆得下五张小桌子。

京剧名家童祥苓近况(京剧名家童祥苓)(22)

面馆规模虽小,却凝聚着童祥苓的心血。

他放下面子,四处参加各种演出,用一年才攒够了房租。

因为没经验,开张两个月,亏了几千块。

于是辞掉了厨师,带着老伴亲自上阵掌勺。

那段时间,他们全家一起备菜、洗碗。

怕被观众认出来,只好戴上口罩。

但最终还是被老观众认出来,由此上了新闻。

一家人的生活曝光于媒体。

京剧名角,沦落至此,不胜唏嘘。

京剧名家童祥苓近况(京剧名家童祥苓)(23)

观众通过热线,表达着他们的关切。

童祥苓感动得老泪纵横。

有一位八旬的老观众,走几个小时来看他。

店门口挂着休息牌,他便一直坐着等。

童祥苓上前问过,才知道老人家是想他了,所以专程来看看。

有一次台风来袭,一家人怕塑料屋顶被刮跑,童祥苓带着两个儿子,上屋顶抢修。

担心从屋顶滑落,便用绳子拴住脚腕。

最后在几位好心顾客的帮助下,才化险为夷。

面馆在风雨中挺过了八年。

日子虽然艰难,但童祥苓却很高兴。

以前演戏,一家人聚少离多。

因为开饭馆,一家人却在一起那么多年。

京剧名家童祥苓近况(京剧名家童祥苓)(24)

经营着面馆的同时,童祥苓并没有放下京剧。

2000年,他受邀到国外演出,顺便带上了老伴儿。

工作之余,他们像度蜜月一样,在公园里散步。

公园的一座雕塑旁,有一对年轻人正在热吻。

童祥苓便有样学样,用上浑身的力气抱起妻子,深情地吻了好一会儿。

连老外都纷纷停下脚步,为他们鼓掌。

那一刻,他们仿佛又回到了青葱。

京剧名家童祥苓近况(京剧名家童祥苓)(25)

07

2001年,生意越来越不景气,童祥苓便把面馆转让了出去。

晚年的张南云患上了眼疾行动不便。

她跟着丈夫一直住在60平米的老房子里。

有一次,下楼散步差点摔倒。

童祥苓心疼不已,当即决定卖掉老房子,换一个环境好点的房子。

新房子是童祥苓倾尽毕生积蓄,再加上拍广告的收入才买下来的。

那里有漂亮的花园,他可以经常搀着她一起散步。

天气好的时候,阳光暖暖地洒落下来。

温馨的色调,在他们身上勾勒起幸福的光环。

京剧名家童祥苓近况(京剧名家童祥苓)(26)

童祥苓曾说,自己的人生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戏,另一部分是妻子。

如今,他们87岁,携手走过了66个年头,爱情还在继续。

童祥苓变得腿脚不便,坐久了需要老伴儿搀一把才能站起来。

生活中,他是老伴儿的眼睛;

老伴儿便是他的扶手。

经过数十载的陪伴,只要一个眼神,或者一个动作,便能捕捉到对方的心思。

他们先结婚后恋爱,用彼此的赤诚,在一段包办婚姻里,走出了最幸福的步调。

京剧名家童祥苓近况(京剧名家童祥苓)(27)

结语:

月有阴晴圆缺,人生总有不圆满之处。

于爱情,一旦选定了,便当成一种信仰,坚持到底。

只要心中存爱,生活再苦再难又何妨?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