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应对别人看人下菜碟(批评切忌看人下菜碟)

《红楼梦》第六十回有云:“我家里下三等奴才也比你高贵些的,你都会看人下菜碟”“看人下菜碟”从字面意义来讲就是看什么人、点什么菜,表示根据对方与自己的熟悉程度及身份的高低等级来处理事情,常用来比喻不能一视同仁、同等相待,不能一碗水端平、一把尺子量到底,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怎样应对别人看人下菜碟?以下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怎样应对别人看人下菜碟(批评切忌看人下菜碟)

怎样应对别人看人下菜碟

《红楼梦》第六十回有云:“我家里下三等奴才也比你高贵些的,你都会看人下菜碟。”“看人下菜碟”从字面意义来讲就是看什么人、点什么菜,表示根据对方与自己的熟悉程度及身份的高低等级来处理事情,常用来比喻不能一视同仁、同等相待,不能一碗水端平、一把尺子量到底。

“看人下菜碟”这个伎俩运用到开展党内批评上面来,表现的形式就是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不讲真话、不说实话,只讲虚话、只讲套话,缺辣味、没劲道,不红脸、不出汗、不排毒。揆诸现实,“看人下菜碟”式的批评在党内也不同程度的存在。有的对上级端荤菜,只说“不爱惜身体”、“干起来没头”,批评成了变相的表扬;有的对同级端炖菜,避重就轻、轻描淡写,只见树木、不见森林,批评泛泛而谈、草草置评;有的对下级端素菜,学习不够、思想不深、调研不足,批评清淡寡味、索然无味。

“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批评别人也好,自我批评也罢,不触动思想、触及灵魂,不揭短亮丑、见筋见骨,怎能达到强身治病、固本培元的效果。出现“看人下菜碟”这种不愿批评、不敢批评的怪象,根源在于党员干部为人情所困、为利益所惑,怕结怨树敌、怕引火烧身,甘当“老好人”、愿做“骑墙派”,说到底就是私心私欲私念在作祟,把党性原则和组织纪律抛到了九霄云外,缺乏崇高信仰、缺乏淳朴情怀、缺乏责任担当。

真正光明磊落、胸怀坦荡的人都把批评当作刮骨疗毒的一种武器,把开诚布公亮明观点当作一种态度,把不藏不掖、不躲不避当作一种习惯。当年,邓小平同志为“学习雷锋标兵”朱伯儒题词:“做一个名符其实的共产党员”,语言学专家王力看到后,便拿笔在“符”的旁边写了一个“副”字。邓小平闻讯十分高兴,连声夸赞“改得好”。面对批评,保持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的坦然与谦逊,更加见证领导者的魅力与风范。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只有经常地、虚心地、认真地欢迎批评、接受批评、勇于批评,才能不断地改造自我、提高自我、完善自我。

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经讲过:“批评比表扬还要高深,因为批评一定要讲究方法,这是一门艺术。”让批评利刃越擦越亮、越用越尖,关键要剔除“看人下菜单”的好人主义之风,使“走心”而不“走形”成为常态。各级党组织要引导党员干部甩掉思想包袱,无论面对上级、同级还是下级,都本着对事业、对组织、对同志负责的态度,讲党性不徇私情、讲原则不讲关系、讲事实不留情面,脱去“隐身衣”、捅破“窗户纸”,说真话、唱黑脸、进诤言,既要“自扫门前雪”、又要“管他瓦上霜”,亮出问题不怕丑、听取意见不怕刺、触及思想不怕痛,以诚待人、以理动人、以德服人,在拳拳见肉的批评中碰撞出团结的火花。(胡文彬)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