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子推临终前的一首诗 一个国君为尽孝

从2008年开始,清明节成为法定假日,初衷是通过提倡孝道,来促进实现老有所依、老有所养的和谐社会

一定程度上,清明节可以说是中国的感恩节,人们通过祭拜先祖,表达哀思与感念。

宋代诗人高翥(zhù)曾在清明作诗《清明日对酒》:

南北山头多墓田,清明祭扫各地纷然。

纸灰飞作白蝴蝶,泪血染成红杜鹃。

日落狐狸眠冢上,夜归儿女笑灯前。

人生有酒须当醉,一滴何曾到九泉!

然而,中国的孝道文化,源远流长,向来不缺孝顺的典范。其中有一位国君将孝顺做到了极致,他的故事在清明这个特殊时节,读来令人动容。

郑庄公曲折的继位过程:

介子推临终前的一首诗 一个国君为尽孝(1)

郑庄公因出生难产,继位前不受母亲喜欢

  • 郑武公十四年(前757年),郑武公夫人武姜生下嫡长子,即后来的郑庄公。生嫡长子时是难产,武姜受到了惊吓,因此给他取名叫“寤(wù)生”,意思就是“倒着生出来”。
  • 在古代难产是被视为不祥之征兆的,所以武姜很不喜欢这个孩子。54年),武姜生下嫡次子叔段,因生叔段时是顺产,所以武姜很喜欢叔段,并多次请求郑武公立叔段为太子,但郑武公没有同意。
  • 郑武公二十七年(前744年),郑武公患病,武姜请求郑武公立叔段为太子,但郑武公仍没有同意。
  • 同年,郑武公病逝,太子寤生继承君位,史称“郑庄公”。

郑庄公继位后,面临母亲武姜和弟弟叔段的挑衅,先礼后兵:

介子推临终前的一首诗 一个国君为尽孝(2)

郑庄公继位,平定叔段叛乱,立誓:“不到黄泉,不再相见”

  • 郑庄公元年(前743年),武姜看大局已定,就想为二儿子(叔段)争取更多利益。她请求郑庄公(孽生)把制邑分封给二儿子(叔段)。郑庄公以“制邑地处险要,虢叔就死在了那里”为由拒绝了,表示其他地方可以任选。武姜就选了京邑,庄公不好再拒绝就同意了。
  • 对此挑衅一,大夫祭仲进谏道:“按照制度,大的城邑城墙不能超过国都的三分之一,中等的不能超过五分之一,小的不能超过九分之一。京邑比都城还要大,不合法度,恐怕会对您不利。” 郑庄公却说:“这是母亲武姜的要求,我有什么办法呢”。
  • 不久后,叔段让郑国西边和北边的边邑在服从国都命令的同时,也听从自己的管辖。
  • 对此挑衅二,公子吕进谏说:“国家不能有两个国君。您如果打算把郑国交给叔段,那么我就去辅佐他;否则就请除掉他,不要使百姓们产生疑虑。” 郑庄公却说:“对君主不义,对兄长不亲,土地虽然扩大了也会自取灭亡的。”
  • 郑庄公二十二年(前722年),叔段一通筹备,将要偷袭郑国都城,而武姜计划在城内接应,为他打开城门。郑庄公得知后说:“可以动手了。”
  • 于是发兵讨伐叔段,在平定了叔段的叛乱后,郑庄公气愤不过,便把母亲武姜安置在城颍,起誓:“不到黄泉,不再相见!”。

颖考叔动之以情,婉劝郑庄公,成就“黄泉会母”的佳话:

  • 城颖的长官颍考叔,素有孝名。见庄公把武姜夫人安置在颖地,也了解事件的先后曲直,便有意劝谏。
  • 于是打了几只鸮(xiao)鸟,假借献野味之名,面见郑庄公。郑庄公问他:“这是什么鸟?”颍考叔回答说:“这叫鸮(xiao)鸟,白天连泰山这样的大山也看不见,但夜晚却能明察秋毫;只能看见小的,却看不见大的。而且这鸟在小的时候,由母鸟喂养,长大了就会把母鸟当做食物吃掉,这是不孝之鸟,所以才捕来吃。” 庄公听后沉默不语。
  • 有一次,郑庄公宴请颖叔考,却见到颖叔考吃得很少,而是把大部分的肉包起来。郑庄公问其缘由,颖叔回答道:“臣的母亲一直吃臣的供奉之食,却从未尝过御用之物,臣想带回去给母亲尝尝。”此话勾起了郑庄公的伤心事,说:“你有母亲可以奉养,能够尽子女的孝心。可我贵为国君,反不如你啊。” 颍考叔装作不知情,故意问到:“武姜夫人尚在高堂,怎么会没有母亲呢?”庄公就把武姜与太叔段密谋偷袭新郑的事情详细说了一遍,并说:“已经立下了黄泉之誓,我现在也是后悔莫及啊!”
  • 颍考叔说:如果是因为黄泉之誓,我有个主意可以为主公解忧。”郑庄公说:“什么主意”?颍考叔说:“主公可派人挖一个地道,直到有泉水涌出,再在上面建造一座宫室,把武姜夫人接入宫室,既全了主公的母子之情,又不违背誓言。” 郑庄公欣然同意。

颍考叔就让人挖了一条隧道,一直挖到地下水,郑庄公和武姜分头进入隧道,在水边相见。抱头痛哭后,母子如初

介子推临终前的一首诗 一个国君为尽孝(3)

孝道与智慧的结合,成就了“黄泉会母”的佳话

后来这一举动被后世评议为:"既逐叔段,又未留不悌的骂名;既惩罚了母亲,又未留不孝的骂名。" 足见郑庄公的胸怀与才智。

介子推临终前的一首诗 一个国君为尽孝(4)

周代郑国第三位国君,春秋初期政治家,史称“郑庄公”

郑庄公执政期间:

  1. 政治上,攘外安内,使得郑国出现了比较稳定的局面;
  2. 经济上,重农兴商,积极发展商品经济,不断增强国家经济实力;
  3. 外交上,远交近攻,借强制弱,远交齐国、鲁国,近攻宋国、卫国、陈国、蔡国,最终使得郑国称“小霸”于诸侯。

难怪毛主席也曾高度评价了郑庄公:“春秋时期的郑庄公,此人厉害。他很懂得国内斗争和国外斗争的策略。”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