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最喜欢什么兄弟(雍正情有独钟的十三爷)

作为夹在康乾盛世中间的皇帝,雍正总是缺乏存在感,而且还经常被黑,最重要的是因为雍正对待自己的兄弟过于残酷,当然这也不能怨雍正,竞争皇位工作,残酷无情是最基本的政治素养。

其实皇帝的这个工作本来是不用争夺的,如果中间没有变故,皇帝的位置应该是,二阿哥胤礽,胤礽2岁的时候就被立为皇太子,但皇太子的基本素养胤礽没有领会,就是装孙子,懂事之后就开始骄纵与蛮横并结党营私,尤其与索额图关系很密切。

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康熙杀索额图,父子关系趋于紧张。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在木兰围场的布尔哈苏行宫,康熙皇帝以皇太子胤礽“不法祖德,不遵朕训,惟肆恶虐众,暴戾淫乱”的理由,下诏废黜皇太子,之后众多阿哥开始了对于皇位的觊觎。

开始了各种各样的明争暗斗,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三月再立胤礽为皇太子,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九月再次下诏废皇太子,二度被费太子后,各个皇子们就更加的来劲。

康熙一共有二十四个皇子,其实的九个参与了争夺皇位的斗争。九个儿子分别是:大阿哥爱新觉罗·胤禔、二阿哥爱新觉罗·胤礽、三阿哥爱新觉罗·胤祉、四阿哥爱新觉罗·胤禛、八阿哥爱新觉罗·胤禩、九阿哥爱新觉罗.胤禟、十阿哥爱新觉罗·胤䄉、十三阿哥爱新觉罗·胤祥、十四阿哥爱新觉罗·胤禵。

首先三阿哥感觉竞争太过残酷,首先退出了争夺,安安心心地当自己的王爷去了。八阿哥支持十四阿哥,九阿哥和十阿哥跟着八阿哥走,十三阿哥跟着四阿哥混,四阿哥原来支持太子,是太子党。

后来二次被废之后看到了二阿哥胤礽不会有希望了,开始结党,争夺皇位,最后形成了以胤禛为首的四爷党和以胤禩为首的八爷党两大势力。成功者流芳千古,失败者会被丢进垃圾堆里。

四爷党:雍亲王胤禛、十三阿哥胤祥、十六阿哥胤禄、十七阿哥胤礼、张廷玉、隆科多、年羹尧、马齐、戴铎、鄂尔泰、田文镜、李卫。

八爷党(十四爷党):多罗贝勒胤禩、九阿哥胤禟,十阿哥敦郡王胤䄉,十四阿哥抚远大将军胤禵,裕亲王福全、满都护、景熙、吴尔占、苏努、阿布兰、佟国维、阿灵阿、揆叙、王鸿绪、阿尔松阿、鄂伦岱、何焯、秦道然、张廷枢、普奇、马尔齐哈、常明、徐元梦、巴海、法海、查弼纳、萧永藻、高成龄等等。因毙鹰事件,八爷党转为十四爷党,支持胤禵当皇帝。

张廷玉、隆科多、年羹尧、田文镜、李卫这些人都是鼎鼎大名,而失败的八爷党里面最起码我是一个也不知道,唯一的法海,那也是因为《白蛇传》里面的坏和尚叫法海,没人知道八爷党里面的法海。

雍正最喜欢什么兄弟(雍正情有独钟的十三爷)(1)

《雍正王朝》里的雍正

胤禛能够获得最后的成功,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四阿哥始终不去表现的对权力的过度的欲望,而是踏踏实实地去帮助康熙排忧解难,四阿哥胤禛自称“天下第一闲人”,定力很足,不随意的行动而是静静的仔细观察。

十四阿哥被任命大将军去平定边关,不久康熙病危,等到康熙皇帝驾崩以后,理藩院尚书隆科多口传遗诏,命皇四子胤禛继位,是为雍正皇帝。也有研究说是隆科多故意把十四阿哥说成四阿哥,说得有鼻子有眼,当然真正的真相现在也没有人知道。

四阿哥走向皇位的道路,十三阿哥胤祥一直是他背后坚定的支持者,之所以他们感情这么深厚和他们从小的成长经历有着密切的关系,胤祥的出身非常的低微,他的母亲章佳氏只是一个宫女,因为受到康熙的临幸,才被纳入后宫,但是并未册封,仅仅是一个没有名分的庶妃。

根据清朝的规定,“嫔”以下的后妃,是没有资格养育孩子的,即便是你亲生的,也要送给“嫔”以上的妃子来养育。所以,胤祥从小是由雍正的生母德妃养育的,而德妃生雍正的时候,也是一个宫女,所以,雍正是由皇贵妃佟佳氏养育的。

所以十三阿哥和雍正小时候的经历有些相似,两个相似的灵魂有所吸引,所以他们也走得更近一点,康熙四十七(1708年),因为太子胤礽着急抢班夺权,放出狠话:“你们有谁见过当了40年太子的”。康熙皇帝第一次废太子,并把他圈禁了起来,一同被圈禁的还有十三阿哥胤祥。

十三阿哥的这次被圈禁,后世研究的更多说法是胤祥替胤禛背了黑锅,其实虽然四阿哥表面隐藏得很深,其实最开始四阿哥可是太子党的成员,胤祥为这次的圈禁付出了很大的代价,首先是自己身体出现了问题。

他的腿部生了疮,好多年都没有痊愈,从康熙五十年(1711 年)开始,根据能够找到的些许记载,胤祥至少在这一时期是身体出现了问题,胤祥腿部生了一种毒疮,并且“起白泡,破后成疮,时流稀脓水”。

结束圈禁之后的十三阿哥也不再受康熙的喜爱,所以获得皇位之后的雍正对胤祥是非常充满感激的,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十一月十三日,康熙帝在北郊畅春园病逝,他继承皇位,次年改年号雍正,获得了成功的雍正开始对八爷党进行清算。

雍正最喜欢什么兄弟(雍正情有独钟的十三爷)(2)

《雍正王朝》里的胤祥

雍正登基的第二天,胤祥被封为和硕怡亲王,后又出任议政大臣,处理重要政务。胤祥在辅助雍正处理政务上,发挥着重要的中流砥柱的作用,其理事之才,识人之明达,手段之老练,完全不像个从未与政的皇子。

康熙晚年,经济、军事、赋税、刑狱等均已出现危机,哪一件都极为棘手,雍正初年到三年,胤祥开始担任总理事务大臣、处理康熙、孝恭仁皇后丧事,总管会考府、造办处、户部三库、户部,参与西北军事的运筹,办理外国传教士事务。

雍正三年底,会考府解散、总理大臣卸任,胤祥除了继续以前的各项兼职外,任议政大臣,总理营田水利,领圆明园的八旗禁军,办理胤禛藩邸、陵寝事务,密谋筹办军需,还要承担皇帝临时交办的审断案件,代行祭祀等诸多差务。

所以相似的人总是相互吸引的,和雍正一样都是工作狂啊,后任出任户部,勤奋理政,不敢有丝毫的懈怠,最终长期的积劳成疾的胤祥身体最终还是垮了,雍正八年,胤祥病故,年仅四十四岁。

面对唯一的好兄弟的去世,雍正悲伤欲绝,他下令,封怡亲王的爵位“世袭罔替”,也就是我们俗称的“铁帽子王”。清朝共有12位铁帽子王,前8位都是大清朝的开国元勋,都是用命在战场上换来的,后面4个,都是“恩勋”,也就是凭借和皇帝之间的恩情获得的,胤祥是第9个铁帽子王,也是第一个“恩勋”。

坦白说,雍正一朝的功臣不都是有好的下场,年羹尧、隆科多等都没有得到善终,这当然跟雍正的脾气是有关系的,雍正是爱一个人,爱的极深,然后爱的过度产生矛盾,不知道如果胤祥活的时间如果要是长的话会不会跟雍正产生矛盾,这就不好说了,但最明确的是,雍正和他的十三弟共同经历的时光是好兄弟和好战友,这就够了。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