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厌炎痊愈后嗓子反复疼(有一种嗓子痛)


近日,云南的严女士因为“嗓子痛”差点丢了性命。她从咽喉疼痛到突然呼吸困难,病情发展迅速,一下子就昏迷了,幸好及时送到医院切开气管,才抢救过来,而她所患的正是“急性会厌炎”。为何只是一个小小的嗓子痛,会发展成危及生命的疾病呢?急性会厌炎,是耳鼻咽喉科的急重症之一,若对这个疾病没有及时诊断和治疗,容易发生阻塞上气道而窒息死亡。今天,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耳鼻喉科副主任医师曹现宝就来告诉大家,“会厌”是怎么回事,它为什么会发炎?怎样及时识别凶险的“急性会厌炎”?


会厌炎痊愈后嗓子反复疼(有一种嗓子痛)(1)

曹现宝

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

耳鼻喉科 副主任医师

出诊时间:周一下午


会厌炎是种什么病?


会厌,处在我们喉的上方,形状类似一个树叶状。

它的功能是在我们吞咽的时候,往后倾倒把喉的入口遮住,防止食物误咽到喉和气管里面去。

会厌炎,就是会厌这个部位发炎了。

它是属于急性喉炎的一个特殊类型。


什么原因引起会厌发炎?

主要有4方面的原因。
·炎症。细菌感染,病毒感染。这两个类型个比较常见。

·过敏。有过敏体质的人,过敏以后,出现会厌症状。

·外伤。喉部受到外力的创伤,或者吸入高热、有害气体,损伤到我们的会厌。

·肿瘤。会厌本身长了肿瘤、囊肿等病变,突然合并感染,也会引起会厌的急性改变。


会厌炎都有些什么症状?

·早期:咽喉痛,就是急性咽喉痛。它跟一般的咽喉痛还不一样,一般会伴有吞咽痛,会严重影响吞咽功能,甚至口水也难咽下,吃饭时会加重。

·再重:会出现呼吸困难的症状。

部分患者会合并有全身性的症状,包括发热,全身疲惫无力,吞咽困难,呼吸困难等情况出现。


怎么来发现和识别会厌炎

会厌炎的症状比较典型,就是患者突发咽喉痛,同时伴有吞咽痛。

这时,医生经过检查,会发现口咽部粘膜的炎症并不太明显,扁桃体也没有明显发炎,口咽部的炎症也不明显,这个病人如果同时伴有吞咽痛,就是流口水的时候,或者吃饭的时候会加重,这种情况一般是首先考虑会厌炎。

急性会厌炎比较凶险,属于耳鼻喉科的急症之一,它会造成比较重的症状,有一定的死亡率。

急性会厌炎有两种类型。

·缓慢进展型:危害不是特别大。

·快速进展型:症状比较重,病情发展非常快。一般从起病,到发生呼吸困难,比较快的有4~8小时,就会发生急剧的呼吸困难。会厌周边的区域,喉入口都会严重水肿,这种会厌炎症状非常重,会影响我们的呼吸,造成呼吸困难,产生致命性的危害。

会厌炎痊愈后嗓子反复疼(有一种嗓子痛)(2)


哪些人好发会厌炎

会厌炎在冬春季节高发,发病的人非常多,而且多半是在晚上才起病。
这几类人特别容易发急性会厌炎。

·身体体质偏差、抵抗力较弱的人,或者合并糖尿病的患者,特别容易得急性会厌炎。

·小孩子。小孩的会厌周边组织比较疏松,炎症容易扩散,也容易得急性会厌炎。

·有过敏体质的人。

·生活习惯不太好,经常熬夜,喜欢吃辛辣刺激、容易上火食物的人。辛辣刺激的食物会影响会厌的周边,诱发会厌炎。


发现会厌炎怎么办

当你发现咽喉痛,经过治疗无效,或者同时出现了吞咽痛、吞咽困难,甚至呼吸不了的时候,那就要首先想到:“我可能得了急性会厌炎”!

小孩子自己不会表达,家长要帮助孩子识别会厌炎。

小孩子如果出现这些症状,有急性的咽喉痛,同时吃饭吃不下去,不想吃饭,一吃就痛,这种情况出现了,家长可以先选择用压舌棍和手电筒照一下,看扁桃体大不大,咽腔有没有充血,如果扁桃体咽腔都没有充血,炎症不明显,这种情况就很可能是会厌炎。

这时,要赶紧来医院就诊了,千万不要在家里自己处理。

医生通过喉镜,就可以发现它,做出及时的处置。


会厌炎容易误诊

以前有过报道,美国总统华盛顿就死于急性会厌炎。他骑马淋雨之后出现了咽喉痛,以后就呼吸困难,经过抢救之后还是去世了。因为当时的医疗条件比较差,没法发现会厌炎症并且还那么重。后来,医学家分析他的病因,发现他就是患急性会厌炎去世的。

会厌炎的特点是容易误诊。患了急性会厌炎,一定要及时发现并到大医院来就诊,这样才能避免误诊,得到比较好的治疗结果。

如果急性会厌炎发生了,首先是使用大量的抗生素,用广谱抗生素输液,同时也要用激素类的药物辅助治疗,另外还有雾化治疗,这样一般都可以控制。

对于已经有三度以上呼吸困难、经积极抗炎,雾化等治疗无效的病人,需要紧急切开气管,保证病人通气。


怎样预防会厌炎

·增加运动,增强体质和抵抗力。

·有过敏体质的人,过敏症状出现的时候,同时并发了吞咽痛,就可能会因为过敏造成急性会厌炎,注意远离过敏物质。

·注意口腔卫生,因为扁桃体炎、咽炎等会厌周边的炎症,治疗不及时,也会引起会厌炎,所以我们预防会厌周边的炎症发生。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