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媳斗恶婆婆电视剧(熬成婆婆的童养媳又为傻儿子买媳妇)

1993年2月22日,包括张艺谋在内的柏林电影节评委团颁出史无前例的“双黄蛋”——两位导演的作品同获殊荣捧得金熊,一是李安的《喜宴》,一是谢飞的《香魂女》。

儿媳斗恶婆婆电视剧(熬成婆婆的童养媳又为傻儿子买媳妇)(1)

谢飞导演长期任教于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是第四代导演的领军人物,早在1990年就凭借《本命年》提名柏林金熊,最终摘得最佳艺术成就的银熊奖。他的作品风格沉稳,内涵深厚而极富悲悯,从早期作品《湘女萧萧》到《香魂女》再到收山之作《益西卓玛》,构成了独特而动人的女性电影谱系,其中,《香魂女》更被业界认为是中国女性电影的标杆之作。

直至今日,谢飞导演仍活跃在一线,做评委、当监制、全力扶持新人,口碑炸裂的《万箭穿心》、摇滚崔健的《蓝色骨头》都是由他监制。假如你现在去豆瓣搜索“谢飞”,会发现这位八十岁的老人家2020年看片共140余部,读书不停,笔耕不辍,眼界和思维始终保持开阔与活跃,实乃我辈之楷模。

重温《香魂女》,其流畅的叙事、恰到好处的镜头语言、精湛准确的表演、鲜明可信的人物形象、引人深思的艺术化处理,无不彰显出大师的人文修养和艺术底蕴,其探讨的“社会观念与女性命运之悲歌”的主题,在今天仍被争论得如火如荼。

《香魂女》根据茅盾文学奖得主周大新的中篇小说《香魂塘畔的香油坊》改编,由斯琴高娃、陈宝国、伍宇娟、雷恪生主演,讲述了中国改革开放初期一座乡村油坊女主人“二嫂”的半生挣扎以及试图挣脱命运枷锁的自我救赎:

身为童养媳的她多年熬成(富)婆,却在为傻儿子娶妻的过程中,不自知地成为恶制度的拥护者和延续者,将贫穷纯净的少女环环强纳为媳,逼她重复自己当年的悲剧命运。最终虽有女性觉醒意识的萌芽,然而婆媳二人的未来却依旧是“道阻且长”。

儿媳斗恶婆婆电视剧(熬成婆婆的童养媳又为傻儿子买媳妇)(2)

作为妻子的二嫂:童养媳有性无爱的婚姻,是中国传统女性艰难处境的缩影

二嫂七岁那年被父母卖给腿部残疾的丈夫做童养媳,十三岁被逼圆房。痛苦的初夜过后,少女跑到香魂塘边,想要投塘自尽,却被跟踪而至的婆婆救下,从此无奈地继续着有性无爱的婚姻生活。

二嫂生性倔强聪颖,吃苦耐劳,同时又极其看重他人眼光。她一边忍受无爱婚姻的孤独寂寞,一边极力在外人面前经营和维护着家庭的虚假和睦。这种要强好面子的性格特征,为她日后强娶儿媳的行为埋下了伏笔。

像无数对婚姻绝望的女性一样,二嫂将全部精力倾注在事业,也就是香油坊上。经过多年奋斗,终于用一己之力养大傻儿子,用香魂塘水和歪嘴芝麻打造出品质过硬的芝麻香油,甚至引来了一位日本女企业家的青睐与投资。

影片的开头对香魂塘做了浓墨重彩的渲染:脸盆大的荷叶上挺立着粉色的大荷花,光屁股的娃娃们在塘中尽情玩耍;环环青春的笑容像塘水一样清澈,她与同村小伙子金海的爱情正在香魂塘畔逐渐发芽。

然而,通过二嫂对日本女企业家的介绍,我们了解到,香魂塘在孕育生命的同时,也在吞噬生命——相传在乾隆年间,有一位财主家的女儿和一位穷人家的女儿在十七岁时先后投塘自尽,原因不明。她们化作蝴蝶飞入长空,只留下两缕袅袅香魂供后人凭吊。

从清代流传至今的故事,象征着中国无数女性共有的悲剧性命运,也为主人公二嫂的故事铺上了一层浓重的阴影:

粗暴、懒惰的瘸二叔,平日对油坊的事不闻不问,全丢给二嫂打理;晚上去听戏喝酒,半夜回家在二嫂身上发泄兽欲,稍有反抗就是一通暴打。

肉体/精神残缺的男人享受着女人免费的劳动成果,依仗暴力来表现所谓“男子气”。这种情形非但不受管束,相反还在传统文化意义上被原谅,被宽恕,甚至被看做习以为常——这种情况即便放到今天的中国农村,又有了多少改变呢?

儿媳斗恶婆婆电视剧(熬成婆婆的童养媳又为傻儿子买媳妇)(3)

作为母亲的二嫂:为傻儿子强娶环环,是从受害者主动变为施害者的集体无意识的体现

当婚姻不幸的女人成为母亲,孩子就成为她生命中唯一的寄托,即便孩子呆傻残疾,母性的力量也仍支撑着她们去与生活和命运对抗。

墩墩天生残疾,长到22岁上,在香魂塘边开了心窍,闹着要媳妇。出于母爱,二嫂开始为墩墩物色能够照顾他的女人。心思不纯贪图金钱的不要,独眼不健全的也不要,二嫂要的是健康美丽、纯净如水又勤劳能干的环环。

二嫂先是托媒人去提亲,没想到环环却不乐意,打听下来,原来中间隔着个小伙子金海。二嫂接下来的一番操作,凸显了这个人物的矛盾与复杂性:

她先是用高薪引诱金海去香油坊在镇上的门市工作,前提是两年不能搞对象,因为怕分心耽误了买卖;然后把信贷社的人请到家里吃饭,暗示加明示地要对方去环环家里催债,还不上就用房子抵押。。

二嫂是生意人,也是十里八乡有名的富婆,尤其是日本人找上门来合作之后,她的香油坊已经是中外合营的大买卖,她一发话,别人都忙不迭地言听计从,事情在金钱的威力下办得异常顺利。

面对公家债主,环环主动提出嫁给墩墩,开价一万二。二嫂则大手一挥,又给加了三百,在她眼中,没有钱搞不定的事,环环在她眼里,也只是一件可以随心买卖的物品而已。

她似乎已经忘了,几十年前,七岁的自己也是这样,以一袋子苞谷和一沓子毛票的价格被卖给了瘸二叔。

至此,两代女性的命运“环环”相扣,自私的母爱令二嫂失忆,她这种不自觉的、主动的“自我物化”与“物化他人”,也令历史呈现出一个令人哀叹的死循环结构。

儿媳斗恶婆婆电视剧(熬成婆婆的童养媳又为傻儿子买媳妇)(4)

婚后,二嫂因为对墩墩的疼爱和不放心,对环环百般挑剔,严格管教,全然不顾自己儿子根本没有性能力,而一味要求环环配合隐忍。

一天夜里,墩墩犯了癫痫,死死掐住环环肩膀发出怪叫,然后就是一连串的拳打脚踢。被吓破胆的环环逃回娘家,二嫂立即上门追讨一万五,再次将无力还钱的环环拖回畸形的婚姻当中。

明明是一个看尽人事凉薄的童养媳,一个饱尝畸形婚姻之苦的妻子,却在母爱中迷失、癫狂,不惜报复性地去戕害一个与过去的自己一模一样的穷苦少女。二嫂的“这一面”就像香魂塘的“另一面”一样,呈现出幽深与黑黯的气息,正在一步步地将环环拉入塘底,一同承受没有出路的千年苦楚。

而作为一个长久浸淫在无爱婚姻中的孤寂女人,二嫂和健壮的送货男人任忠实暗通款曲,从见不得光的交往中,徒劳地寻求灵肉合一的慰藉。在原著小说中,墩墩的妹子就是二嫂给任忠实的骨肉,二嫂因为担心生出健康的孩子引起村人非议,还费了好一通口舌制造舆论,生怕事情败露,毁了自己的好名声。

当环环进门后,家里平添了一双女人的眼睛,二嫂和任忠实之间的秘密,也即将浮出水面,二嫂在媳妇面前的“强势婆婆”人设,面临前所未有的危机。

儿媳斗恶婆婆电视剧(熬成婆婆的童养媳又为傻儿子买媳妇)(5)

作为婆婆的二嫂:为老不尊颜面扫地,被儿媳撞破的地下情却意外成为和解的桥梁

瘸二叔在一切事务上的惫懒不经心,使得二嫂与任忠实的偷情进行得很顺利。在他们俩的身上,我们不难预见,环环就是未来的二嫂,金海就是未来的任忠实。两个被强行嫁给残疾的女人,她们自身的生命力和情感需求,会自动将她们推向健壮、健康、健全的男人。

这也不得不让人感叹原著作者的匠心布局,用“二嫂--瘸二叔--任忠实”与“环环--墩墩--金海”这两组三角关系,清晰地呈现和强调出二嫂与环环“被卖--被辱--渴求”的“环环相扣”的命运。这样的写作手法如同音乐中的复调,在反复的吟唱中爆发出张力十足的力量,对读者和观众的情感造成强烈的冲击。

香魂塘作为时间的“证人”,见证了环环与金海在塘边的情窦初开,也见证了二嫂和任忠实在塘边的抵死缠绵,回荡在香魂塘上的主题歌,以悲凉的歌词唱出了无限循环的历史感:

“芦苇青青水清清,秋去春来还是这光景,鸟在天上飞呀,船在水里行,没有路,没有路,也得奔前程。”

随着“没有路也要奔前程”的本能驱动,二嫂和任忠实从香魂塘转移到自家卧房。一夜,瘸二叔突然间提前推开了院门,眼看就要把任忠实堵在屋内。

二嫂惊慌之下推开后窗,却赫然与出来收衣服的环环面面相觑。任忠实跳窗而去,然而后院除了环环的房间,并无其他藏身之地……

二嫂真是惊得魂飞魄散,竟假称生病不敢出门。在她的臆想中,一直被她苛待的环环肯定已经将这丑事在村中散播,她这辈子算是彻底被毁了。

然而一连几天,家里家外都是风平浪静。二嫂忐忑问环环,为什么没说出去?

环环的一句话让二嫂泪崩,她说:“为什么要说出去?娘,我懂得,你这辈子心里也苦。

小说中这样写道:

“二嫂手按锅台一动不动地站在那里,她觉出有一股暖而热的东西在胸中弥漫,一阵轻微的震颤在向四肢伸延。她知道有泪水开始溢出眼眶,她想抬手去抹时,它们已经砸向了锅中,她静静地听着泪珠砸下去的声响。

她久久地站在锅前……”

这次对话之后,墩墩又一次犯病了。二嫂帮环环一起安顿了墩墩,累出了一身汗。

婆媳一起到香魂塘边擦洗。二嫂轻声唤着环环的名字,说:“你和墩子离了吧。一辈子太长了……再找个人,娘给你准备嫁妆。过年过节了,回来看看我,等于我还有个儿媳。”

环环叫了声娘,哽咽着抱住二嫂的肩膀。

香魂塘上照了几千年的月影,仍在缓缓移动……

影片中,谢飞导演却并未将镜头停留在这个颇有些温情的画面。他让环环悲愤地反问了一句:“可是谁还会要我啊!”

这一句问话,问出了中国女性被践踏了价值之后普遍的自我怀疑,当纯真已被毁灭,渴求已被扼杀,她们又有多少勇气,多大空间,去为自己寻求一片自由自在的天地呢?

儿媳斗恶婆婆电视剧(熬成婆婆的童养媳又为傻儿子买媳妇)(6)

影片中,来自日本的女企业家,是二嫂内心深处的向往,也是作者和导演为他们的主人公特意留下的光明出口。

女企业家代表着摆脱了传统枷锁、跨越国家疆界自由贸易往来的独立女性形象,或许也是二嫂将来的努力方向。

但当二嫂将女企业家送给她的丝巾系在女儿脖子上时,我们又会恍惚地感到,这个行为似乎代表的是二嫂仍然放弃了通往自我解放的道路,而将改变的希望寄托在小女儿身上。

从经济层面‬来说‬,二嫂‬是‬完全独立的‬;但从‬观念意识‬上来说‬,她‬仍是‬保守‬甚至‬认同传统‬之‬恶‬的‬。‬

老舍曾说:“悲剧就是和命运抗争而争不过。”《香魂女》中的二嫂和环环,都曾试图用自尽的方式抗争,却都失败了。好在婆媳二人在影片结尾已经达成情感上的和解,未来的路,需要她们彼此扶持,共同寻找。

希望她们都能冲破重重束缚,找到真正的出路。


—END—

在影视与文学的倒映中做梦,在梦境的倒映中写作。欢迎关注@勤翻篇儿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