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保健按摩的正确方法(特定部位的养生保健之口腔保健)

口腔是人类进食、发音和呼吸的器官,也是身体健康的一道重要防线。古云:“百病养生,莫先口齿。”重视口腔卫生,75%的口腔和牙疾患能得到有效控制。世界卫生组织与国际牙科联盟提出:“到2000年人人享有卫生保健的同时,也享有口腔卫生保健。”中医学在口腔保健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值得我们继承和发扬。

口腔保健按摩的正确方法(特定部位的养生保健之口腔保健)(1)

中医认为,口腔与脏腑关系密切,主要生理功能是进水谷、辨五味、泌津液、磨谷食、出语音。如《灵枢·忧恚无言》说:“口舌者,音声之扇也;舌者,音声之机也。”又如《世医得效方》云:“口为身之门,舌为心之官,主尝五味,以布五脏焉。”脏腑的生理及病理变化,常反映于口腔的不同部位。反之,口腔保健也能作用于脏腑,促进脏腑功能的强健。

一、固齿

肾主骨,齿为骨之余。肾气衰,发堕齿槁;肾气强盛,骨髓坚固,则齿牙莹白璀璨。牙齿松动、脱落、齿枯、齿槁、龈肉退缩等症多为肾气虚损所致。所以,保护牙齿不仅能预防和治疗牙病,也是强肾补肾的措施之一。

(一)叩齿

叩齿法最早见于晋代葛洪《抱朴子》,云:“牢齿之法,晨起叩齿三百下为良。”北齐颜之推在《颜氏家训·养生篇》中说:“吾尝患齿摇动欲落,饮食热冷皆苦疼痛,见抱朴子牢齿之法,早朝叩齿三百下为良,行之数日即便平愈,今恒持之。”《养生四要·慎动》也说:“齿者,督之标也,齿宜数叩,叩则不龋。”

叩齿可以促进牙体、牙龈和牙周组织的血液循环和组织代谢,锻炼肌肉,促进唾液腺的分泌和清洁口腔,达到增强牙体稳固性和牙周功能的目的。

叩齿的方法:口微闭,然后上下牙齿有节律地互相轻叩作响,用力不能太大,所有牙齿都要叩,每日晨起叩齿1次或早晚叩齿2次。每次叩36下,或每日叩5分钟。

叩齿搅舌法:先叩上下门牙及犬齿,再叩击上下边牙(犬齿、磨牙)。叩击边牙时,可先叩一边,再叩另一边,每边叩击约20次。最后将舌头上下左右搅动并舐齿。本法具有固牙坚齿,防龋齿,助消化,防止牙齿松落之功效。

(二)咀嚼

咀嚼是另一种形式的叩齿方法。咀嚼具有促进唾液分泌、健脾益胃、促进消化、强肾固齿、洁口防龋的作用,还有益智健脑、抗老防衰、减肥美容、润肤明目等作用。

咀嚼有有物咀嚼和无物模拟咀嚼之分,两者均能对牙齿及口腔起到保健作用。

有物咀嚼:是指日常的进食咀嚼。有物咀嚼应细嚼慢咽,让食物在口腔中嚼细,充分刺激唾液的分泌,并与唾液充分拌匀后再下咽。除三餐进食时咀嚼外,平时还可适当咀嚼一些干果,以促进对牙齿的锻炼和唾液的分泌。

无物咀嚼:是一种模拟咀嚼,是在口中无食的情况下所进行的类似嚼食过程的运动,这是古代一种独特的传统养生保健方法,在我国流传甚久。无物咀嚼时要注意所有牙齿的参与。

咀嚼胶姆糖法:包括咀嚼泡泡糖和口香糖。此法除了可起到咀嚼叩齿,刺激唾液分泌,增强局部血液循环,促进牙齿正常发育,延缓面部衰老作用外,还可清洁口腔,强筋健脑,增强记忆力。

(三)按摩

每天早起用食指按摩牙龈10分钟,配合早晚按摩颊车、手三里、合谷穴各1分钟,可预防牙齿松动。或晨起端坐,用食指、中指、无名指三指逐齿叩三下,循环三次。入睡前,端坐,同法叩齿。

二、漱口洁齿

漱口能除去口中的浊气,清洁牙齿。我国在公元前1100年西周时期的《礼记》中记载:“鸡初鸣,咸盥漱。”说明当时已有早起漱口的卫生习惯。唐代孙思邈在《千金要方·道林养性》中指出:“食毕当漱口数过,令人牙齿不败口香。”《金丹全书》云:“今人漱齿每以早晨,是倒置也。凡一日饮食之毒,积于齿缝,当以夜晚漱刷,则垢秽尽去,齿白不坏。故云晨漱不如夜漱,此善于养齿者。今观以齿者,每以饭后必漱,则齿至老坚白不坏,斯存美之功可见矣”。意识到早晚两遍洁齿,尤其晚上更为重要,同时强调了饭后必须漱口。《琐碎录》说:“热汤不可漱口,损牙。”提出漱口水的温度要适宜,以免损伤牙齿。苏东坡提倡用茶水漱口,“惟饮食后,浓茶漱口,既去烦腻,脾胃自清,且能坚齿消蠹”。《永类钤方》则曰:“盐汤漱涤,叩啄,永卫生之道也。”提出用盐洁口。

刷牙同样是保持口腔卫生的重要措施。成人一般每日应刷牙两次,早晚各一,有条件的午饭后也要刷牙,无条件的饭后要漱口。婴儿可用棉花棒蘸冷开水清洁口腔,儿童刷牙要选用儿童牙刷。牙膏的选择,一般用日用牙膏,有病可选择药用牙膏,儿童宜用儿童牙膏。

三、咽津

咽津,即吞咽唾液。中医又称唾液为金津玉泉、琼浆甘露、华池神水等。孙思邈在《千金要方》中写道:“玉泉者,口中唾也。朝旦未起,早漱津令满口乃吞之。”又道:“人当朝朝服食玉泉。”并告诫:“不欲多唾”,应该“数数叩齿饮玉浆”,以保身体健康。陶弘景在《养性延命录》中指出:“勿咳唾,失肥液。”肥液即唾液,因其有营养机体的作用,故称肥渍。明代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记载:“故修养家咽津纳气,谓之清水体的作用,故称鼎不唾,则精气常留,颜色不槁;若久唾,则损精气,成肺病,皮肤枯涸。故曰远唾不如近 唾,近唾不如不唾。”可见古代医家早已认识到唾液对人体健康的重要性。

唾液中含有许多血浆中存在的物质,如黏蛋白、球蛋白、氨基酸、尿素、尿酸等。唾液中的无机物包括钠、 钾、钙、硫氰酸、盐、氯、氨等;还含有多种酶,其中主要为唾液淀粉酶,另有少量的麦芽糖酶、磷酸酯酶,还含有延缓衰老的腮腺素、微量元素等;此外还有水分和一定量的氧、氮和二氧化碳气体。消化是唾液的主要功能,还具有溶媒、润滑、帮助食物下咽、清洁杀菌、中和缓冲、免疫、解毒敛疮、修复损伤、保健防衰作用,所以不能随意吐唾。人们可以用细嚼、鼓漱来刺激耳下腺,使唾液分泌增多。咽津包含适当增加唾液分泌和如何下咽两个环节。常用方法有:

梁代陶弘景咽津法:“清旦未起,先啄齿二七,闭目握固,漱满唾三咽·····百病皆除。”明代冷谦咽津法:“平明睡起时,即起端坐,凝神息虑,舌抵上腭,闭口调息,津液自生,渐至满口,分作三次,以意送下。”

明代臞仙咽津法:“每日鸡鸣时,便可起坐床上,拥衾调息,叩齿,聚神良久·····华池水生,神气满谷,便当大漱咽下,纳入丹田,以补元阳。”

搅水津:即舌搅口腔,闭唇鼓腮漱唾36下,分3口咽下,意送丹田。常行之能增液补肾强身,防治口咽和胃肠疾病。

搅海咽津:用舌在口腔中,牙齿内外轻轻搅动,以增加唾液,称“赤龙搅海”,也称“翻江倒海”。然后将唾液吞下。

四、防口腔外伤和毒伤

防止口腔外伤和毒伤,如口齿唇舌遭碰撞、打击,鱼刺骨梗损伤,跌扑损伤,沙石硬物伤等;接触化学有毒物品,如碱、酸、苯、铅等,经呼吸或误入口腔造成损伤。还要防止药毒,如久服某些中西药物可导致牙齿、牙龈变色,如年幼久服四环素,造成牙齿枯黄、发育不良;久服中药黑锡丹可造成齿龈发黑等。

五、防治口腔病变

口腔病变也会给口腔造成损害。常见口腔病变有牙周炎、龋齿、口腔溃疡、口腔霉菌感染等。首先要预防这些病变的发生,当病变发生后要及时治疗,以免造成进一步的损害。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