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分钟看懂洛阳污染防治战术(治理白色污染有高招)

“双十一”过去,又到了“剁手党”收快递,扔快递盒和塑料袋的时候,您有没有发现,小区内的垃圾箱很快被塑料袋等垃圾填满?

现在,家住吉利区东杨新村社区、西霞社区紫金花园小区的居民,对付塑料袋有了高招。来看看咋回事。

16日,吉利区东杨新村社区、西霞社区紫金花园小区可回收垃圾定点投放处多了一组蓝色收集箱,上面醒目地喷绘有“塑料袋投放箱”字样,方便居民丢弃使用过的塑料袋,避免“白色污染”。

16日上午,家住吉利区东杨新村社区的李女士整理完家里的生活垃圾,来到可回收垃圾定点投放处,将生活垃圾分门别类地投入不同的收集箱内。

一分钟看懂洛阳污染防治战术(治理白色污染有高招)(1)

“我每天要出门买菜,会用到一些白色塑料袋,塑料袋也成为常见的生活垃圾。”李女士说,不久前,东杨新村社区实施生活垃圾分类,配备了智能垃圾分类箱,让居民对垃圾分类,还能获得积分。

智能垃圾分类箱设有塑料、纸张、金属、织物等4种可回收物品的投放口。每户居民拥有一个智能垃圾分类积分卡账户,每进行一次垃圾分类,将得到相应积分,居民可凭积分兑换香皂等生活用品。

居民按照“选择账户识别方式——二维码识别(人脸识别)——选择投递种类——等待投口打开,放入可回收物——投递完成——小程序查看积分”的步骤,即可完成垃圾分类并获得积分。负责管理智能垃圾分类箱的工作人员说,以旧衣物为例,居民每投放五公斤衣物,可得到10积分。

家住吉利区西霞社区祈福花园小区的张女士发现,饮料瓶、酱油壶等塑料垃圾可投放在塑料垃圾分类箱,但是塑料袋却很难处理,“现在有了塑料袋投放箱,方便多了。”

一分钟看懂洛阳污染防治战术(治理白色污染有高招)(2)

今年9月,我市印发的《洛阳市加快白色污染治理实施方案》提出,要加强塑料废弃物回收和清运。结合实施垃圾分类,加大塑料废弃物等可回收物分类收集和处理力度,禁止随意堆放、倾倒造成塑料垃圾污染。统筹布局回收网点,增加(督促)在公共机构、社区、企业等场所设置废弃塑料制品回收设施。

记者从吉利区城市管理局获悉,截至10月底,吉利区已在中油社区、东杨新村社区、河阳新村社区、开元社区、北陈社区、西霞社区紫金花园和祈福花园等7个社区(小区)实施生活垃圾分类,配备智能回收箱14组,已有1.18万户居民参与垃圾分类。

“下一步,吉利区将按照《洛阳市加快白色污染治理实施方案》要求,加强塑料废弃物回收和清运,努力加快白色污染治理。”吉利区城市管理局相关负责人说。

(洛报融媒 记者 余子愚 通讯员 杨茹兰 曹庆 文/图)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