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方式(思维角度)

从管理角度,人与人其实没多大差别,对管理人员培养和选拔,我比较看重对一个某事物、问题有自己的理解判断。这个差异点其实就是有无正向的独立思考和判断力。

人对某个事物的判断,有外部因素影响,也有自己的经验积累。外部如接触的信息、教育程度,内部如性格、阅历,但都离不开思考和判断。

思维方式(思维角度)(1)

思考,所思所想,得出预感或结论,然后根据这个做出判断和行为表现。思考角度就来自于他的思维方式。举一个例子:

早上出门到公交车站,一个车刚走,一个车刚到,哪个让人心情更好?正常肯定是第二个。没错,第二个说明今天运气不错,没有耽误时间。但是第一个就一定不好吗?这就看你的思维方式了。如果思维是抱怨今天出门运气就不好,那么接下来肯定会有更多的不好出现。如手机没电、公交挤了、走路撞到人了。不是他今天真的运气不好,而是思维决定了他的情绪和行为。抱怨情绪还会反过来影响他的思维,所有正常的事都会被负面情绪放大。那么这一整天可想而知。那如果用正面的、积极的思维去思考:公交车刚走,还好,下一辆就没这么挤了,也许还能碰上个偶遇。那他的心态就会完全不一样,表现出的行为也会不同。

思维方式(思维角度)(2)

以上,结果并没有改变,也改变不了结果。唯一能做的就是调整自己,用积极思维去思考,这样带来心态和行为也是正面的。

借用天道那句话:你之所以是你,因为你不知道你,等你知道你,你就不是你。

思维方式(思维角度)(3)

用不是你的角度来看你自己,这个思维要想突破很难。觉悟也好、顿悟也罢,都需要“格”。佛道修行,修的也是心,用不同思维去参透事物的本质。

思维方式(思维角度)(4)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