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缸子菜(湖南人爱吃的鱼楞子)

文/陈济身

湖南缸子菜(湖南人爱吃的鱼楞子)(1)

去年的这个时候,我曾经写过一篇《湖南人爱吃茶叶》的文章。湖南人不仅爱喝茶,而且在喝光茶水以后,还喜欢用食指刮起杯底的茶叶,把泡胀了水的茶叶也吃得精光,嚼得津津有味,一片不剩。

其实,湖南人还爱吃鱼楞子。

今天晚餐,爱心的护工又为我送来一小碟约有一二十条火焙鱼楞子炒青椒的菜。金黄黄的小鱼楞子上桌,真让我眼馋口馋。这可是湖南人真正的特色菜之一。

株洲宁康养护院食堂的潘厨师烧的鱼楞子菜,更是特别的好看又好吃。又香又脆,吃起来牙齿咬得鱼楞子格吱格吱的响。色香味声齐全。

我在湖南,工作生活了大半辈子,过去只在乡下钓鱼时,在塘主老乡的家里用中餐吃过几回。想不到那很不起眼的鱼楞子,还真的很好吃。别的地方我没见过。我很少到饭店和别人家里吃饭,可能有点孤陋寡闻。

湖南缸子菜(湖南人爱吃的鱼楞子)(2)

所谓的”鱼楞子”,其实就是杂七杂八的小鱼崽子,就是小小的幼鱼野鱼。按照我们江浙一带的说法,就是指的咪咪小,小咪咪的咪咪咪咪小鱼鱼,小的连头带尾也才一二个厘米长,二三个厘米长。烟熏火焙以后的小鱼皮皮,表面略呈金黄。有一种特有的味道,所以也就了“别有风味”,“独树一帜”的说法。

也有很多外地人闻不惯,吃不惯,我开始也有点不习惯。总是看上去怪怪的,吃起来腻腻的。因为太小,鱼鳞很细不好去除,头部和肚子里的东西,也不容易清洗干净,心里也总觉得有点脏兮兮。

每当鱼楞子上桌,我还会触景生情,心生怜悯,都会想起政府大力禁止电鱼炸鱼和休渔的事,主要都是针对大江大湖的公共水域。其实,对星罗棋布的小湖小塘,对于“定鱼””沉渔”这样一类专门针对小鱼细鱼的,我觉得也应该予以制止才好。鱼楞子看起来小,不久也会长大。把生命扼杀在摇篮里的这种做法,还真是有点可怜可惜。吃在嘴里也多少有点不存心。

湖南缸子菜(湖南人爱吃的鱼楞子)(3)

关于抓鱼楞子的见识,始于我青年时代到农村钓鱼。

我经常见到一些农家的婆婆妈妈,用一种提网式的工具,用漏水性能相对较好的旧蚊帐旧纱布做成的纱网,一般不到一米见方,用二根细细的竹子十字交叉成弯弯的弹弓状,绑着纱布的四角,再用一条绳子系着弯成弓状的二根小竹子的中间交叉处,绳子的另一头还绑着一块不大不小的白色泡沫塑料刚好半浮在水面作着浮标记号,以表示这里下面放着渔网。

纱网里撒着一些米饭糠团,以吸引小鱼进网觅食,流连忘返。这种方法,乡亲们叫做“定鱼”。意思是说,把路过的小鱼细鱼“定”在这里。过一二个小时再用带钩的竹杆提网一次。

因众多的小鱼楞子贪食,风险意识不强,就被连网一起提出水面。乡亲们把小鱼收起,再把提网重新放入水中。这样的纱网大多放在离岸不远的附近水滩。春秋时节,小鱼多的时候,一天也能“定”获好几斤小鱼崽子。现在听说这样的小鱼楞子焙干以后,市面上可以卖到二三百元一斤。也有叫作“沉渔”的,估计是把鱼网沉入水底诱抓小鱼的意思。乡音不同,一个意思。

湖南人除了爱吃茶叶和鱼楞子,还爱嚼槟榔爱吃腊鱼腊肉。

湖南缸子菜(湖南人爱吃的鱼楞子)(4)

2021.09.28于株洲宁康养护院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