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条名门家训(富贵自诗书中来)

原题:《名门望族好家风 文明家庭当传承 ——槐常辉、代金喜老师新著《<密水家风>——高密历代名人家风集萃》读后 | 赵廷河》

20条名门家训(富贵自诗书中来)(1)

近日,槐常辉、代金喜老师新著《<密水家风>——高密历代名人家风集萃》已由中国石油大学出版社出版。当我有幸接到槐常辉老师签名、历经3年才出版的《<密水家风>——高密历代名人家风集萃》新书后,就专心致志地拜读起来。通读全书,从中可以看到高密籍历代文人名儒、达官显贵,人才辈出,后先辉映,留下了良好的家风。我认为该书不仅是一本关于高密家风建设的宝贵文献资料,而且是一枚高密争创全国文明城市、争做文明好人、争创文明家庭的道德和文化的品牌。

高密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历朝历代也出现了不少各有千秋的世家大族和历史文化名人。该书仅选取了50个名门望族的家风故事,精挑细选创作出的代表性作品54篇,共30万字。山东大学、山东师范大学、烟台大学兼职教授及研究生导师孙敬明先生,在百忙中认真阅读了这些文章后,欣然为该书撰写序言。

高密文化名人邹长春老先生欣然为该书题跋。该书中的家风故事,一个共同特点,就是上可以追溯其父祖,下可以涉及其儿孙甚至其曾孙、玄孙,乃至更远,这样不仅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家风链条,让读者了解其家风由来及其后人传承沿袭的状况,而且让这些家族彰显出相对明确的家风体系。既有通过诗词、楹联、家书、箴言、格句、著作体现出来的家训、庭训、祖训等,也有祖孙代代接力式的恪守家训、庭训、祖训,流风余韵,代代不绝,从而形成了一个家族鲜明的道德风貌和审美风范。这样,读者就会感到这些家风故事丰厚而充实。

高密三贤,家风宝典。槐常辉、代金喜老师在新著的《<密水家风>——高密历代名人家风集萃》一书中,阐述了“高密三贤”的家风。其中,开篇阐述了高密三贤之一——名相宴婴的家风,有三条:“第一,闲处从容,不谈义,则疏;第二,出不相扬美,入不相削行,则不与;第三,通国事无论,骄士慢知者,则不朝也。”其意思是:其一,平时闲居中从容不迫,但处事没有原则道义,就疏远他;其二,出门在外,隐恶扬善,称誉其美;在家内劝善规过,直言谏诤。若不如此,则不与其共事;其三,通晓国事却没有建言,对智能之士傲视轻慢。对于这样的人,不能重用。宴婴的家风家规是这样的,那么,在现实生活中,宴婴又是怎么做的呢?《晏子春秋·内篇杂下第五》记载了一个关于“晏婴逐高纠”的故事。

高纠是晏子的管家,虽然做事尽心尽力,但他因三年来从未有“劝善规过,直言谏诤”之举,一味逢迎求“同”而最终被辞退。由此可见,宴婴家风之严谨,治家之严格。书中还阐述了高密三贤之一——郑玄写给儿子郑益恩的《戒子益恩书》,是传颂1800多年的家训。郑玄嘱托儿子绍续家学,勤俭持家,立志立德,不堕清名。此外,书中还以5个篇幅阐述了高密三贤之一——刘墉的家风包括学风、宦风、孝友、简风、仁风,可谓高密家风建设的宝典。

李氏一族,自成诗派。该书中,有多篇阐述李氏家族以诗明志,以诗明节,诗传家风。有清一代,高密老木田李家先后出了8位进士,成为继明朝弘治、正德年间李介、李昆父子兵部侍郎之后,又一个家族人才兴旺的高峰,衣冠簪缨,从容文翰,风流蕴藉,后先辉映。其中的杰出代表就是李元直和他的儿子李高和“三李先生”即:著名诗人李怀民、李宪暠、李宪乔。他们家族留下了为官清廉爱民、为人名节彪炳、为诗自成流派、世守家法的良好家风,为后世所景仰。

此外,清代嘉庆道光年间,著名诗人李怀民的族侄李诒经也留下了良好的家风。李诒经是一位布衣诗人、寒士诗人,领袖高密诗坛30余年。他清寒自守,品高望重。李怀民很欣赏李诒经的诗品和人品,认为他就是古代的高士、隐士、仁者,曾为他饱含深情地撰写了《高士裘并序》这首千古名篇。李诒经也对李怀民这位老师感恩怀念不已,写有几十首关于李怀民的诗歌。李诒经知行合一,留下了孝友的美名。

单氏家风,堪称一流。该书中家风篇什最多的姓氏当是单姓家族,有14篇之多,占全书1/4强。其中有:“富贵自诗书中来,家业自勤俭中来”的单若鲁的家风;“崇德愿勿虚,文章又其余”的单务孜的家风;“传家遗训期绳祖,报国深恩在爱民”的单含的家风;“积学算来皆有后,敦行没去亦登仙”的单赓的家风;“侠肠堪对日,傲骨不随时”的单畴书的家风;“勿染纨绔习,孝义绍家声”的单德谟的家风;“孝悌著于桑梓,诗书赓续联芳”的单云荐的家风;“为人多大节,历仕有循声”的单作哲的家风;“守先人之遗训,勉忠厚以裕后”的单烺的家风;“富贵亦淡泊,贪贱不憔悴”的单可惠的家风;“与人无患世无争,家无豪产足闲情”的单襄棨的家风;“门来问字三千客,案累传家万卷书”的单紫诰的家风以及“门风长肃穆,家国满情怀”的单庭兰的家风。

当我拜读完这些单氏家风后,我方明白单庭兰的孙女、当今著名画家单应桂为什么会把自己毕生创作的精品画作分别捐献给了山东艺术学院、山东美术馆、祖籍高密和沂蒙山区。山东美术馆为此义举奖励她200万元,她为什么又将这笔巨额奖金捐献出来,成立单应桂艺术基金会,以奖掖齐鲁优秀学子和举办各种学术公益活动。我想,单应桂教授的义举不能说不与她的祖父单庭兰留传下来的家风有关。

王氏家风,高密荣耀。该书中阐述王氏家风的有9篇,占全书的1/6。其中,王文煌一族,殊为荣耀。清乾隆年间,大学士刘墉亲笔为山东高密城律王氏老祠堂撰写了一幅对联:“槐阶培世德,乌巷焕家声。”城律王氏之所以家声远扬,是因为该族先后出过6位进士,8位举人,太学生、贡生、监生143位。其中开启家族荣耀先河的是王文煌。王文煌,字自昭,号简庵,明朝进士,官至知县。

三世祖叁秀公长子九臣次子诰命之孙,父讳翰,字垣东,增生。翰公有七子,文煌最幼。生于明末高密城律,文煌祖籍是城律,生卒年不详。清顺治十四年丁酉科中举,顺治十八年辛丑科会试进“贡士”。文煌公授官景宁县(今景宁畲族自治县)知县。景宁地处浙江省南端,洞宫山脉中段。境内除峡谷地带偶有小块平原外,余属中低山丘岭。彼时百姓生活困苦。

文煌公莅任,召百姓询问疾苦,百姓说:“收入太低,缴不上赋税。”文煌公查知实况后,报奏上官,使赋税得到一次豁免。文煌公因病归里,百姓手把车辕相送,送行者遮道,达数千人。文煌公归里后,在王家林(待鸿)住了下来。王家林原来是王家的原始林地,住着几户人家。“南楼”就是文煌公的住所。王家当时有九支,其中七支无后,一支小妾生子,分居他处。李元直家族来王家林后,用地置换王家的楼住了下来。在这里连生三子即“三李先生”。并将王家林更名为“待鸿庄”。文煌公卒后葬(待鸿)菜园东北。

槐常辉、代金喜老师新著的《<密水家风>——高密历代名人家风集萃》一书中,还阐述有邓禹、鞠仲谋、綦崇礼、仪智、邱橓、张福臻、傅钟秀、王飏昌、任玥、任垓、邹龙友等名门家风。他们通过“教之孝友,教之谦让,教之立品,教之读书,教之择友,教之养身,教之俭用,教之治家、教之爱国”等方式,使后世子孙实现个体幸福、促家族绵延、保社稷安宁。

总体来看,《<密水家风>——高密历代名人家风集萃》一书是一部历史性强、语句平实、思想深刻的传世家训,既蕴含了立德为先、与人为善、廉俭礼让、耕读传家等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也蕴含了言传身教、修身养性、肯定鼓励、循序渐进等科学的教育方法;还蕴含着重视家庭和睦、追求亲近自然、为官做人、热爱国家的人生态度。所有这些都反映出两位作者的人生认知和真切感悟,给读者以诸多启示。相信《<密水家风>——高密历代名人家风集萃》一书,将会成为众多家庭教育子孙的当读书目,也会在中国家教家训史上拥有重要地位。


作者简介

赵廷河,中国散文学会会员、山东省作家协会会员、山东省散文学会会员、中国散文网会员。作品见《中国纪检监察报》等各类报刊及新媒体。入选《山东散文选》《美文天下•中国旅游散文优秀作品集》《中华情•全国诗歌散文作品选集》《相约北京•全国文学艺术精品集》(第四、五、六卷)、《中外诗歌散文精品集》等书籍。《吾心深处乃故乡》等10余篇散文获国家、省级奖项。《天寒又见梅花开》《黎明静心听鸟语》《一株棕榈》等散文被选为中学语文考题或高考语文限时集训专题。散文集《梅岭翠竹》于2020年12月由团结出版社出版。2021年1月,个人词条被列入中国作家库。2021年9月,获高密市第二届“红高粱文学之星”荣誉。2021年9月,入选《当代散文家美文日历(2022)》。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