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搭配粗粮更营养(粗粮细做易损失营养)

"粗粮"正成为健康的代名词,主要是相对我们平时吃的精米白面等细粮而言的,包括玉米、高粱、燕麦、荞麦以及各种干豆类,如黄豆、红豆、绿豆等。因为加工过程简单,其中保留了许多细粮中没有的营养成分,比如丰富的膳食纤维及B族维生素等。但因为“粗粮”吃起来不像“细粮”那样顺口,感官性状也较差,消化吸收率亦相应下降,而“粗粮细做”可以解决这个问题。

粗粮细做,不是把粗粮进行精加工,研磨得很精细就可以了。精加工过的粗粮其实和精加工的大米一样,营养成分损失比较多。粗粮细做,是指把粗粮与细粮搭配,并采用科学的烹任方法,保留粗粮中的维生素、矿物质和膳食纤维,保持其原本的健康特性。与细粮搭配食用,更有助于营养平衡。

怎么搭配粗粮更营养(粗粮细做易损失营养)(1)

粗粮细做要避免油炸或油煎。油炸或油煎会破坏粗粮的营养价值。比如做玉米饼,传统做法多用油脂来煎;在制作薯类的时候,不少人喜欢把它们打成泥状,做成饼等,然后油炸。这样做成的食物,已经不能完全保有粗粮的营养价值。

粗粮细做要避免加入大量油脂,大量糖,大量白面粉、米粉、纯淀粉等,否则粗粮的保健优势就不复存在了。比如做玉米饼,有的人用精白面粉和淀粉来加强细腻感,用糖来改善口味。加工薯类,在其中加入糖、奶油制成甜食,这样做让粗粮变成了高能量食物,失去其原本的营养特点。

粗粮细做要邂免反复加工。比如有的人做红豆沙馅,将红豆反复煮几次,丢弃煮豆的水,再把豆皮全部去掉,把红豆沙做得特别细,甜味特别重,然后用精白面粉做成精细的豆沙包,这样会损失豆包本身的健康特性。用整粒的红豆一次煮烂后碾碎制作成馅,保存了皮中的大量膳食纤维以及多种抗氧化成分,维生素保存率更高,甜味还很淡,这样的主食对健康更有益处。

不论哪种粗粮,都以蒸、煮等少油、少盐的烹饪方法为佳,最好发酵或用高压锅烹任。发酵可以大大提高粗粮中微量元素的吸收率,使其更加容易消化吸收;高压烹饪可以使粗粮中的膳食纤维充分吸水软化,减少对肠道的刺激。粗粮还应与细粮亲密合作,比如薏米粉可以和大麦粉混合,制成面条、包子等;荞麦面粉中可以加入一些小麦面粉以增加其弹性,制成面食。对于血糖不高,又喜欢甜味的人来说,还可以加入一些增香配料来替代白糖,比如玫瑰酱、桂花糖酱、果酱、豆沙等,来增加食物的可口性。在小米中加人红薯、大枣、莲子、百合等熬成粥,既营养又美味。

吃粗粮有诸多好处,但不能有“吃粗粮越多越好,精米白面没啥好作用”的误区,粗粮的健康,在于它富含膳食纤维,而脂肪、糖分很少。但是粗粮吃得过多会影响消化和食欲,过量食用还会导致腹胀、反酸,甚至贫血。因此,吃粗粮关键要合理搭配,膳食指南推荐,每天每人摄入主食250~400克,其中粗粮的量每天50克比较合适。超过这个量,很多人会出现不适感;儿童、青少年、老年人、消化不好的人要在此基础上适当减量。

作者:陈长久

责任编辑:李雅琴

医学审核:姜峰

出品人:胡丽丽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