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云斗笑社老郭把他儿子请回来了(从德云斗笑社看老郭对徒弟们的态度)

《德云斗笑社》看起来是个团综,其实对内它是个团建,对外它是个路演。

第一期开篇,训徒。

老郭明明白白地告诉娃们:你们的毛病,我门儿清。

不管从镜头上看,老郭的话是对谁说的,表达的都是老郭的态度。不是说指出了谁的问题,别人就没这个问题。德云社越做越大,徒弟越收越多,能得老郭亲自提点的机会越来越少,《斗笑社》几乎可以算是一个老郭公开教徒弟的综艺,希望徒弟们可以“重重关卡生金鳞”:没要求你们一定化龙,只希望你们一次比一次能有长进。

德云斗笑社老郭把他儿子请回来了(从德云斗笑社看老郭对徒弟们的态度)(1)

该偏袒的偏袒,该敲打的敲打,该回应的回应,把一切都摆在明面儿上。态度给你们亮明了,顺便回应了一下19年的口舌纷争,后面该怎么做,看你们自己的悟性。

就后续几期来看,效果挺好,孩子们的心思又正回来了,该表态的表态,该行动的行动。

第二期的金手指,亮明了对于捧谁不捧谁的回应。

捧谁,是因为谁到了这个高度,还差点人气,老郭可以捧一把,帮徒弟扬腕。

不捧,是因为资源有限,有更合适的人去用资源。

师父能点拨,能给资源,然而点拨了能不能懂,给了资源能不能接住,就得看自己了。

这里其实是三个梯队的问题。

第一梯队,自己的高度已经够了,比如现在的小岳、九辫和祥林,既有业务高度又有人气流量,不需要老郭用扒马褂这样的方式来捧。

2020年初封箱带壮壮的扒马褂,更多的是运营方向的表态,不是业务方向的帮助。

第二梯队,比如当年的小白、烧饼、玲珑,和今年的九熙。自身有一定的业务水平,有观众群,在往第一梯队努力的路上,值得老郭捧一把。

第三梯队, 是还在努力的孩子们。

资源有限,给谁不给谁,不是老郭的随心所欲。

第九期是很有意思的一期,除了带全组人哄大林,老郭也隐晦表达了对徒弟们的期望。

我们来看守护关系。

首先,老郭让爱徒儿徒一块儿面试,并且说了一句话:“异姓有情非异姓,同胞无义枉同胞。”

德云斗笑社老郭把他儿子请回来了(从德云斗笑社看老郭对徒弟们的态度)(2)

这一句,就是对徒弟们的期望,尤其是期望爱徒儿徒做好表率。

爱徒耿直、有能力,儿徒是能干活的牲口(于大爷语),让有脑子的爱徒守护住有力气的儿徒。

爱徒和儿徒的“争斗”颇有历史渊源,从铁饼还是小饼子的时候就开始了。俩人持续较劲这个优良传统保持了下来,栾队从师父那得到水果也得去给烧饼显摆显摆,有行程也要去戳戳烧饼。

德云斗笑社老郭把他儿子请回来了(从德云斗笑社看老郭对徒弟们的态度)(3)

儿徒守护的是九郎和大林。一方面,这一期的戏核就是九郎大林和老郭对决,另一方面,这也是对烧饼的期望:保护好这俩少爷。

以前曾有人开玩笑说烧饼是德云内卫,现在看看,还真有几分道理。

杨九郎守护的是九熙。九熙有学历有阅历,有态度肯努力,头脑清楚,有潜力,不错。现在九熙有知名度,有一定的业务水平,又开了专场,但是搭档是个大问题。这个关键档口如果没走好,就太可惜了。

九熙和杨九郎走近,既接近了少班主的核心圈,又能让九郎扶持一段。

九熙的业务还不成熟,但是他始终是追求艺术、追求业务、追求包袱。只要方向是对的,老郭就乐意叫到家里,和儿徒陪着一起给上私教课,乐意带着九熙扒马褂。

这是明确表态:德云社要的不是一时流量,是能吃一辈子饭的真能耐。只要你们爱的是相声而不是其余,我们就会给机会。

德云斗笑社老郭把他儿子请回来了(从德云斗笑社看老郭对徒弟们的态度)(4)

大林守护的是小白。小白是业务骨干,有创作能力,当队长也尽心尽力,肯推新人。在业务风格上,有自己稳定的一套,虽然不符合年轻女性的审美,但是在糙老爷们堆很有市场。

市场是在变化的,有真能耐才是根本。希望小白能稳住,以后能为少班主所用,不要被眼下一时的市场需求弄晃神。

小四守护的是大林,相当于饼四一块儿,护少班主。

饼四感情深厚,共同进退,从团综第九期小四说自己“只好当好二把手”来看,饼四已经定好了未来的职场方向。

从《德云斗笑社》来看,老郭有意要让少班主回来管理德云社,他自己的工作重心半是向上向外拓资源,半是抓德云社的后续人才储备。

现在的流量环境、短视频软件,虽然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德云社的传播,但是,对于演员的心态是个巨大考验。

是追求可传播的片段?还是钻研如何结构包袱、如何组织整块活?规规矩矩说相声,比不过一个聊闲天片段的传播度,演员还能静得下心沉得住气么?

这是德云社的管理层在思考的问题。

值得欣慰的是,从团综第十期的侧拍长花絮来看,他们是真的很爱相声。

这个花絮第一个打动我的镜头,小岳岳抱着柱子,看得全情投入。

德云斗笑社老郭把他儿子请回来了(从德云斗笑社看老郭对徒弟们的态度)(5)

小白和九郎演完下场,师兄弟们鼓掌喝彩,两个人都通体舒泰满面红光,兴奋满意愉悦之情扑面而来。

下了场,这几位迫不及待地开始讨论,小白也不管那是不是个坐处,一心只想赶紧坐得离小岳近点,好方便讨论。

小岳:“九十分!九十分搁他(杨九郎)身上了。我说你是攥弄的也不错,挺好的。”

小岳、大林、小白和九郎四人围坐,说九郎“有表现欲”,“能发挥”,小白还郑重地肯定“这是夸人”,“一般捧哏的他不爱来这些”,九郎“是特别适合这类”,“放这个活特别合适”。

这才是我喜欢的那个德云社呀!一切的一切,都是为了节目好,为了包袱响,为了观众笑,不管什么资历什么咖位,大家两眼放光我说你笑有什么说什么,说这是他的功劳,你不别扭;说这是你攥弄的好,他为你鼓掌;说他冠军,你高兴地说我也跟着露脸——这才是大家向往的那个德云社呀!

说到底,我们只是观众,你们回家关上门是打是闹,那是你们的事儿,我们想看的,就是大家在正事儿上不下绊子不小心眼,拿出来的节目一个比一个漂亮,对出来的活一个比一个瓷实。我们不需要你们喊口号发微博,团魂俩字儿不是秀出来的,是干出来的。

你们爱说相声,我们爱看相声,有这个前提,咱们就是“观众演员心连着心”!

说完一伙儿,再来说一对儿。

把相声说好是目的,怎么样说好,是相声演员自己磨合试炼出来的。万人迷用三个捧哏,牛群冯巩几乎分不出谁捧谁逗,唐杰忠捧姜昆,说话少,多是用表情、情绪跟着走:不一样的搭档有不一样的方式。

小白和九郎这一场,两个人都演得过瘾,从花絮来看,这个活不是死纲死口,俩人是对好了,底“落在一思密达上”,至于具体怎么使,要看现场观众的反应:“你说的越尖越牛越好,越尖番越多,粘的尖越多,我就只接你这个思密达。”

小白希望九郎尽情发挥尽管使,说得好,观众的掌声就越多。

德云斗笑社老郭把他儿子请回来了(从德云斗笑社看老郭对徒弟们的态度)(6)

其实这一段是九郎抖包袱,小白在给九郎量。这就是成熟优秀的相声演员所拥有的眼光和胸怀,相信合作伙伴的业务能力,也对自己的业务能力有信心,可以临场发挥,根据现场反应收放:“第一个思密达我没接,我看他后面好像还有,他还给我第二个思密达,我得接了,我怕没有。”

看出来小白是演过瘾了,后仰着身体晃着腿,高高兴兴美不滋儿。

大林越来越有少班主的范儿了,不仅是个优秀的相声演员,也是一个优秀的管理人员。了不起!

希望未来在少班主的带领下,德云社能越来越好,给观众表演更多、更好的相声。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