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天瘦成一道闪电(我要瘦成一道闪电)

14天瘦成一道闪电(我要瘦成一道闪电)(1)

前两天在网上看到一句话:我要瘦成一道闪电,照亮所有的胖子。嗯,看着挺励志的。不料今天看到一幅图片,上面赫然写着:那些天天喊着要瘦成闪电的姑娘们,你们知道闪电的直径是5米么?

14天瘦成一道闪电(我要瘦成一道闪电)(2)

那么哪种说法科学呢?我来说说自己的观点:

首先科普一下导致云层带电的两种解释(适合中学生)

一是摩擦起电,云层内部物质在剧烈的运动中摩擦起电,较轻的带正电的氢离子聚集在云层上部,较重的带负电的氢氧离子聚集在云层下部。

二是电磁感应,地球周围存在磁场,云层的导电性、云团对流强度等满足一定条件时,产生感应电压。

14天瘦成一道闪电(我要瘦成一道闪电)(3)

其次介绍闪电产生的过程

大多数的闪电都是接连两次的。第一次叫前导闪接,是一股看不见的电离空气柱,一直下到接近地面的地方。这种电离气柱(梯级先导)逐级向地面延伸,每级是直径约5米、长50米、电流约100安培的暗淡光柱,它以平均约150公里/秒的高速度一级一级地伸向地面,这一股带电的空气就像一条电线,为第二次电流建立一条通路。在前导闪接接近地面的一刹那,一道回击电流以5万公里/秒的更高速度从地面驰向云底,发出光亮无比的光柱,历时40微秒,通过电流超过1万安培,这即第一次闪击。就是我们通常所能看到的闪电了。第一个脉冲放电过程结束之后,只隔一段极其短暂的时间(百分之四秒),又发生第二次脉冲放电过程。第二个脉冲也是从先导开始,到回击结束。但由于经第一个脉冲放电后,"坚冰已经打破,航线已经开通",所以第二个脉冲的先导就不再逐级向下,而是从云中直接到达地面。这种先导叫做"直窜先导"。直窜先导到达地面后,约经过千分之几秒的时间,就发生第二次回击,而结束第二个脉冲放电过程。紧接着再发生第三个、第四个……直窜先导和回击,完成多次脉冲放电过程。由于每一次脉冲放电都要大量地消耗雷雨云中累积的电荷,因而以后的主放电过程就愈来愈弱,直到雷雨云中的电荷储备消耗殆尽,脉冲放电方能停止,从而结束一次闪电过程。

14天瘦成一道闪电(我要瘦成一道闪电)(4)

最后告诉大家,闪电确实是很瘦的!!!胖瘦得综合长度与直径来看:一般闪电的长度从几百米到几十公里(几万米)不等;而直径则从几厘米到几米(几百厘米)不等。取其极限,最瘦的闪电长度几十公里(取50000米),直径几厘米(取5厘米),长度直径比为1000000:1。最胖的闪电长度几百米(取100米),直径几米(取5米),长度直径比为20:1。当然此比例不严谨,因为最长的闪电不见得有最窄的直径,最短的闪电也不见得有最宽的直径,在些仅是取其极限。以身材高挑姑娘为例,其身高170公分,最窄处腰部约为34公分(方便计算而已,莫深究),则其长度直径比大约是5:1。所以瘦成闪电不仅有诗意,而且还是很科学的呦。

14天瘦成一道闪电(我要瘦成一道闪电)(5)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