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头台风受灾(从卢碧联想到一个世纪来的两场特大风灾)

汕头台风受灾(从卢碧联想到一个世纪来的两场特大风灾)(1)

从早上5时开始,就十分关注有关台风“卢碧”的移动路径。刚刚从网上看到来自汕头市气象局发布的消息,今年第9号台风“卢碧”已于11时20分前后以热带风暴级在汕头南澳县沿海登陆,登陆时中心附近最大风力9级(风速23米/秒),中心最低气压为985百帕。

近些年来,汕头这块海滨邹鲁之地是十分幸运的。记忆中,自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一次稍大一点的台风正面袭击以来,二十多年间无数次大大小小的台风几乎都绕着走,不是西去海南、湛江、珠三角,就是北上漳浦、厦门、福州,无一前来骚扰我们。

历史上的潮汕,是一个天灾人祸频发的地方。很多年轻的潮汕人实际上很不清楚这些充满悲情色彩的故事。据可查阅到的,仅仅在明代,发生的严重风灾就有27次。在吕宋岛附近产生的热带低气压,形成了热带风暴以后,动辄就是朝着潮汕方向直奔而来。

一个世纪前经历过被称为“开千百年未有惨劫的“八二风灾”的老一辈人,现在基本上已经离开人世了。那是1922年7月27日,在加罗林群岛附近形成的一股热带低气压,随后向西北缓慢移动,逐渐增强成为台风,并于7月31日越过吕宋岛进入南海北部。在进一步增强之后,于8月2日正面吹袭汕头。

这场“八二”台风登陆前后罕见的在近海徘徊,8级以上大风维持36小时,12级大风持续24小时,同时产生特大风暴潮,海水陡涨3.6米,沿海150公里海堤溃决无数,海水倒灌,汕头城区平均水深3米,沿海村镇一片汪洋。一时间,汕头市区房倒树折,轮船倾覆,大雨倾盆,巨涛席卷而来,低洼之地顿成泽国,风声、雨声、潮声、呼喊声响成一片。潮汕大地田园淹没,堤围崩塌,到处人畜漂流,船筏荡析,“衣履系于树杪,轮船溘于山上”。汕头气象台资料记录,晚9时风速增大至8级,并一直持续到4日上午9时。狂风维持时间之长,是广东有风记录以来所仅见。时逢天文大潮骤至,潮高达十余米,潮借风势,风助潮威,平地水深丈余至数丈,沿海乡村多被卷入狂涛暴雨之中,房屋倾塌者不可胜数。受灾最重的澄海县,沿海有10个村庄全部被夷为平地。外砂村更遭灭顶,全村人命财产化为乌有,东里镇头冲乡原有人口千余,幸存者仅百余人。“八二”风灾人员损失没有确切统计,最高估计共死亡8万多人,创造了民国年间一次风灾死亡的最高记录,中央气象台将这场风灾列为20世纪十大气象灾害之首。

我们这些古稀老人半个世纪前都经历过“七二八”强台风,时至今日仍历历在目,记忆犹新。1969年7月28日这一天,强度相当1922年的一次台风正面袭击汕头。历史上被称为6903号台风的“维奥娜”,上午11时在远离牛田洋的惠来县客鸟尾临海一角登陆。瞬时间,汕头最大风力达到16级,潮水陡涨3.14米,海水倒灌入韩江,沿海150公里堤防悉数溃决,狂浪如瀑布入城,一时飞瓦倒墙之声不绝于耳。汕头城平均水深3米,沿海村镇一片汪洋。那一天,整个潮汕大地白天天空昏暗,仿佛回到了洪荒时代的世界末日。

在牛田洋这个曾经成为“人定胜天,征服自然”光辉典范的地方,当时,部队的营房都是由树干搭棚,泥糊墙壁,茅草盖顶搭就。在“维奥娜”的肆虐中,自然显得十分脆弱。台风肆无忌惮的时候,每一间房子都不堪重负,屋顶一个个被掀翻,飞得无影无踪……树倒了,房塌了,电线杆拦腰折断……狂风所到之处,无坚不摧,残骸遍地。随着正午高潮时分的来临,榕江和韩江的潮水迅速上涨,一浪高过一浪地向简陋的海塘凶猛地扑来。崩岸、决口、溃堤……在突如其来的自然灾害面前,人们显得多么的脆弱、可怜。有人被飓风卷起重重地摔下,有人被倒塌的房子压在其中,有人被飞来的异物砸得头破血流……狂涛肆虐,三米半高的大堤被狂潮削去了两米,仅剩残缺不全的废墟,决口处的海潮滚滚而来,堤内尽成泽国。台风肆虐之后,整整数天时间,在不知原是陆地还是大海的水面上,到处漂浮着原木、竹子、稻草……还有尸体。

回顾潮汕历史上两次特大的风灾,使人越发觉得汕头这些年来确实是上天眷顾。尽管东海岸的海浪已经比平时大了很久,一些街道已经紧急转移一批群众进入应急庇护所,一些景区已经提前暂时关闭,有些路段也实现了交通管制,不过,从媒体披露的情况来看,受九号台风“卢碧”影响的,大多还是路旁的树木倒伏,施工围蔽受损和隔离栏被吹倒而已。尽管“卢碧”与“八二风灾”和“七二八”强台风出现的时间都七月底八月初的时段,毕竟,风力仅有9级而已,破坏力不是很大。

汕头台风受灾(从卢碧联想到一个世纪来的两场特大风灾)(2)

汕头台风受灾(从卢碧联想到一个世纪来的两场特大风灾)(3)

汕头台风受灾(从卢碧联想到一个世纪来的两场特大风灾)(4)

汕头台风受灾(从卢碧联想到一个世纪来的两场特大风灾)(5)

汕头台风受灾(从卢碧联想到一个世纪来的两场特大风灾)(6)

汕头台风受灾(从卢碧联想到一个世纪来的两场特大风灾)(7)

汕头台风受灾(从卢碧联想到一个世纪来的两场特大风灾)(8)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