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到周末作业的管理和监督(第二部分安排掌控)

第二部分:阐述“安排(掌控)陌生事的正确方式”:敬畏、求知、牢记和行动,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如何做到周末作业的管理和监督?以下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如何做到周末作业的管理和监督(第二部分安排掌控)

如何做到周末作业的管理和监督

第二部分:阐述“安排(掌控)陌生事的正确方式”:敬畏、求知、牢记和行动

(全文30000字。本人公众号成信财商,公众号头像是我发表在《汉江文艺》上的文章《灵魂的引路人》)。

态度和知识决定命运,本人比东郭先生更迂愚,因而命运坎坷。如果本文观念若有糟粕之处,敬请谅解!

目录:

第一小部分:敬畏陌生

第一章:敬畏的含义

第二章:我们“主要”该敬畏哪些方面(该求知、牢记、行动哪些方面)

第三章:为什么要敬畏陌生

第四章:敬畏的作用(为什么要敬畏)

第五章:如何培养敬畏心

第二小部分:求知陌生

第一章:知识的概念

第二章,为什么要求知

第三章:知识的价值

第四章:知识的作用

第五章:知识的来源

第六章:如何求知一件事

第七章:如何提高求知效率

第三小部分:牢记陌生

第一章:牢记的作用

第二章:如何高效牢记

第四小部分:行动于陌生

第一章:行动的作用

第二章:如何高效行动

!美丽分割线!

!美丽分割线!

!美丽分割线!

!美丽分割线!

!美丽分割线!

正文:

——自卑者对人生有“畏难”情绪,逃避问题甚至逃避人生。《小马过河》说明没有尝试怎知自己不行!所以他们永远都对问题感觉陌生、复杂、困惑、迷茫、畏难、恐惧。

安排陌生事的逻辑是四个阶段(“四刻”):我们对每一有可能接触的“陌生”人、事、物,做到(刻骨)敬畏、(深刻)求知、(时刻)牢记和(即刻)行动。

贤者畏惧(畏难恐惧),然无忧虞。本意是指因为敬畏,所以做事小心谨慎,有底线,有原则,然后才不会出大问题。

我的理解则是——因为害怕,所以我们去求知,求知之后就并不害怕了。 比如打雷让小孩子害怕,当他求知了,就知道应付了,然后就不害怕了。

人生的过程就是认清上帝和死神的过程,但求知并不复杂。下棋不过几十种常见杀法。万事如棋——疾病不过几百种常见病,坏的人性不过几种套路,天气不过几种变化……。

超级真理——人生并不难,提前做好了预防就尽可自信、从容的生活——《暴风雨来临的那个晚上,你是否能够安然入睡》。

觉得人生难不是我们笨,只是我们“暂时”无知,不懂提前预防!然后伤痕累累时感叹人生好难!

相信你从看到我的这篇文章起,你就会从此改变命运,然后多年以后用“事实”证明:人生其实很简单。

战略上藐视敌人,战术上重视敌人(1948年1月18日,毛泽东在为中共中央起草的决议草案《关于目前党的政策中的几个重要问题》中又说:“当着我们正确地指出在全体上,在战略上,应当轻视敌人的时候,却决不可在每一个局部上,在每一个具体问题上,也轻视敌人。”这些论述后来被概括为“战略上藐视敌人,战术上重视敌人”口号,成为毛泽东战略和策略思想的集中表达)。因此,求知要深刻。

真理——下棋高手之所以是高手,是因为他们求知更多或更深刻。人生如棋,所有在社交、健康和技术方面的悲剧,都是源于我们没有求知,或没有真正做到深刻求知。欣赏好学的刘强东说的一句话:“所有的失败都是(源于)人的失败!”

命运不好的人,无非两种情况,第一种是无知,第二种是一知半解,再用赌徒思维。

用赌徒思维生活,而不是详细计算和安排生活的人。他们也有辉煌的时候,但那只是运气。有这样一段话:“没有人能赚到认知以外的钱,靠运气赚来的钱往往又会凭实力亏掉。”

《人生的智慧》告诉我们如何获得幸福。

“我们当初并没有想过时间在我们身上所发生的变化,我们不可能在一生中始终保持创造能力和享受能力”。这就是叔本华对人生“健康”方面的深度考虑。

“经常预想那些有可能发生在我们身上的重大祸害,对我们会有好处,因为……我们可以承受那些无暇顾及,而实际发生的轻微不幸”。这是叔本华对人生广度和深度的综合考虑并计算。

以上四个步骤也可以说是如下四个阶段(步骤):叔本华说人生实在是一件很糟糕的事,我必须首先要把人生搞懂,为此他穷尽毕生精力,写出了《人生的智慧》(此书叔本华也研究了复杂的人性问题)。所以,年轻人的命运就是简单、相信、听话、照做这四个步骤。意思是我们首先要简单而不多疑,其次要相信叔本华这样的智者(还有聪明的家庭前辈),再次要听话、最后要照做,如此而已!

(叔本华的观念尽可相信,因为叔本华说:“真理是我的唯一指路星辰!”他寻找真理只从现实中寻找。他是善于从现实中总结真理的大师!)

刘强东大咖说:成功就是“快速学习,大量行动”。八个字也涵盖了以上四个步骤的精华。

!美丽分割线!

!美丽分割线!

!美丽分割线!

!美丽分割线!

!美丽分割线!

第一小部分:敬畏陌生

第一章:敬畏的含义

敬畏就是处世认真而非玩世不恭。敬畏美好就是珍惜美好;敬畏丑恶就是恐惧丑恶。

第二章:我们主要该敬畏哪些方面

我们主要该敬畏的依次是社交、健康、职业技术(财富)。在这三个方面敬畏两个方向:既敬畏美好,珍惜美好;又敬畏丑恶,恐惧丑恶。

第三章:为什么要敬畏

第一小章,每个人来到世界都是陌生的,靠态度、知识和行动求生存

叔本华说:“人生是一件很糟糕的事,我必须首先要把它搞懂。”说明任何人来到世界都是陌生的,都要恐惧陌生,哪怕智商很高。

第二小章,陌生是把双刃剑

第一节:机会答案:机会大多来自陌生人,因为熟人圈子往往无秘密可言

陌生的人、事、物包含有利或有害两个方面,我们要做的就是探索“陌生”,然后利用其中有利的方面——上帝的棋子,推动人类进步;避开其中有害的方面——避开死神的伤害。

第二节:陌生隐藏机会也隐藏风险

一个陌生的人、事、物没搞懂,就不能接触,因为很多人、事、物都有两面性或中性。比如,得病具有潜隐性。

(两面性:同一事物身上同时存在的两种互相矛盾的性质或倾向。

中性:处于两种相对性质之间的性质。比如,阳性、阴性、中性)。

生活的对手就是死神,它时刻对我们虎视眈眈。叔本华说:“变故无时不在发生……;我们就像被屠夫注视的羔羊……”

《站在生者和死者之间》有句话是打橄榄球危险。别说是橄榄球,就是打篮球,羽毛球,也有意外死亡的事情发生。网上有劣质羽毛球拍伤人致死的案例。

第三小章:因为世界潜隐而生命脆弱

无知和悲剧成正比,但是有些悲剧初期看得到,有些悲剧初期看不到。也就是说,人眼没有放大或透视功能;所以人、事或物都有潜隐性。

比如,人有虚假难猜,病有潜隐发展。潜隐性是命运最阴险可怕的杀手。

第四小章:虽然有些事物没有潜隐性,但复杂多变且变化快

生活有时风和日丽,瞬间又会狂风暴雨。心胸狭窄的人,翻脸比翻书还快。

第五小章:事物只有一定程度的潜隐性(看下面案例),但思维有坐井观天的单纯局限性,有“先入为主”的惯性

漆黑的夜晚只是有一定程度的潜隐性,因为用灯光可看清;而人体内的病变,潜隐性更大。

请看《事发武深高速!三男子春节回家遇堵车,先后离奇消失,结果两死一伤》。文中三位因为“先入为主”的惯性思维而跳下去出意外。雷先生也差点翻越栏杆,但幸好往下看了看——任何事不能“马虎”“看一眼”就确定,而是“仔细”“多看几眼”再确定!!!

又如,《“人贩子”当街强掳女孩,男子正义出手,救下女孩,却被赔偿“人贩子”8万》说明,“不敬畏生活之棋”(此事中涵盖人性和健康之棋),会好心办坏事。

“人贩子”因为“我抢孩子关你屁事”这句“莽撞”话而丢掉性命。见义勇为者因为“不问原由”的一拳而赔偿八万。

人贩子先入为主地以为对方不会动手。见义勇为者先入为主地以为一拳不要紧,殊不知对方有病。

——因此!人生如棋,每一言一行都是对命运的一步棋,都要谨慎!!!

第四章:敬畏的作用:因为敬畏,我们才能珍惜陌生中隐藏的美好,同时防范陌生中隐藏的风险

为什么敬畏和敬畏的作用好像有点雷同,我下面用一个比喻来说明它们的区别。为什么怕病?我们强调的是病的可怕——折磨人等。

怕病的作用(好处),我们强调的是身体可以享受快乐。又如,贤者畏惧,然无忧虞——懂规则的孩子更有安全感,懂交通规则的司机更有安全感。

如此一来它们并不雷同。

第一节:态度和知识的作用

第一小节:对生存来说,知识最重要,态度次之(敬畏是一种态度),但二者缺一不可

比如,下棋高手有些轻敌,但比赛赢多输少;低手很虔诚,但比赛赢少输多。说明知识比态度更重要。

——孔孟先贤之道告诉我们知识和态度缺一不可:

《诗经》中说:“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

孔子说:“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孟子说:“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忧患意识并非杞人忧天,相反,是一种有责任的表现。任何人或多或少都要承担一定的责任。保持忧患意识(牢记责任),是对自己,对他人负责的一种表现,也是一个企业得以成功,并走向卓越的保证。

第二小节:缺乏知识(包括完全无知或一知半解两种情况)就要靠态度求生存

——小孩靠听话照做,成人靠敏感感知再自律。!!!

世界的可怕在于潜隐性,人性潜隐、疾病潜隐、天灾人祸潜隐。如果我们有丰富的知识,那再怎么潜隐我们也能预防!可用扁鹊三兄弟的故事来说明知识的价值。“大哥医学最丰富精深,可以治未病;二哥知识稍微差点,只能治病初;扁鹊知识更差只能治病末”。

对生活缺乏知识,就要靠敏感谨慎的态度求生存,那就要养成防微杜渐的“态度和习惯”。!!!

因为对于疾病,身体会有——初级症状;对于天灾或人祸,自然界或坏人也有——初级现象或初级言行反应。

这些“初步症状或反应”,就是死神对我们的——温馨提示(轻度警告)!

比如,《站在生者或死者之间》里,“父亲”敬畏一切“陌生”事物——连蝴蝶也难逃嫌疑。“父亲”的九个孩子比同龄人的死亡率低,并不是他们的知识多,而是他们的态度好。

陌生是死神的唯一“有效”出招,如果能够做好每一件陌生的事,我们就接好了死神的每一次有效出招。

人生若对“陌生”无知,永远得病,被欺或骗,不学技能永远贫困。万事皆像下棋一样,皆是算得到的事!世世代代不学习,世世代代只有被欺骗,贫困,疾病。

一个孩子出生时是一张白纸,他的学习需要十几年的一段时间,所以,一个孩子有父母养育的条件,就绝不能踏入社会,因为社会永远是比斗兽场更残酷的社会。澳大利亚的考拉,在母亲的袋子里呆的时间越长,独立生存时存活率越高,人类的孩子也是这样。

对于年轻就因家庭贫困而踏入社会的孩子,我们要时刻担心他如叔本华所说的被环境中伤或污染——交往圈单纯无害。而不要考虑他是否挣钱。

《人生的智慧》指出盲人和儿童因为交往圈狭窄而幸福。这一现实现象实际上符合一个真理:如果缺乏知识(比如是儿童),那么,交往圈子越狭窄越好,无论是人、事、物的圈子都是此理——所有陌生人、事、物都可怕,都有潜隐性(都潜伏隐藏着伤害)。

——完全无知者容易懂得敬畏陌生!!!

比如,不会游泳的人,他怕下水,反而没事。

——一知半解的人不懂敬畏“陌生”。他自以为熟悉了,其实是“半生不熟”!!!

比如,淹死的多是那些懂得些许游泳知识的人。其实抽筋时仰泳就没事,而多数人会选择赶紧地快速地往岸上游,然后越游越累,越游越沉…。

棋艺不“精”,就不可去参赛,否则必败。

生活不由分说的裹挟着我们前行,随着长大,会给我们带来一个个关口,上学、参加工作、结婚、教育孩子等。不懂敬畏,“一知半解”,闯关必败。比如,踏入社会,有人生存也有人死亡。踏入商海,有人暴富也有人巨亏。亲人之间,婚姻悲剧,教育悲剧也比比皆是。

——一知半解的人还容易顽固。他的“半生不熟”,使得他自以为是。湖北有句土话:生苕甜,熟苕粉,夹生苕没得整。

就是说“半瓶子起波浪”的人难以沟通。完全无知的人反而好沟通。

因此,搞懂是彻底搞懂——深刻求知,一知半解反而会自以为是,丢掉小命;或者连累家人。又如,庸医误人!

电影《死神来了》指出:死神具有潜隐性或错觉性。智者苏格拉底说:“我只知道自己的无知。”

由此可见,我们对日常生活很容易产生错觉——自以为是,以为自己已经熟悉了,实则一知半解而已。只有如苏格拉底的智者才能明白学无止境。

第三小节:知识比态度重要,但是有知识没有态度,还是不能生存

比如,《扁鹊见蔡恒公》里,扁鹊已经告诉他知识,但是他就是态度不改。

第二节,态度和知识的关系

人生是由态度和知识决定,且是先有态度,后有知识,这就是态度和知识的逻辑顺序关系。

贤者畏惧,然无忧虞!有了敬畏的态度,我们才会去认真求知,才会听话、照做,从而有好命运!也即,敬畏态度产生后面三个逻辑阶段(求知、牢记和慎行)。

圯上老人先端正张良的态度(任何陌生的事首先要有“刻骨敬畏”阶段),再传授知识。

张朝阳说:当这个世界对你太好的时候,你就不会成长,而痛苦是成长的代价。所以,有敬畏“态度”,我们才能去求知,去成长。

圯上老人就代表生活,代表上帝,他带给我们痛苦,才能端正我们的人生态度!

第四章:如何培养敬畏心(该如何敬畏)

第一小章:学会珍惜

《人生的智慧》第三段告诉我们要学会珍惜,实际上就是告诉我们对“拥有物”要有敬畏心!

古代人因为对自然界和医学无知而不能掌控命运,经常犯错,所以他们迷信是祈求菩萨保佑,另一方面也是为了培养敬畏心。西藏人朝圣,也是为了培养敬畏心。

当然,古代人在人性方面是不需要信迷信。《人脉真的那么重要吗?》说明:古人并不相信有所谓的真命天子,他们能够了解人性,靠“工于心计”而掌控自己的命运。

第二小章:学会恐惧

第一节:一次重大伤害可以培养敬畏心(恐惧感)

古人是怎么培养敬畏态度的:顺道者昌,逆道者亡。

古人解释道的含义:刽子手有意提着人头把血滴在路上,这条路就是警醒世人之道。

道就是真理,代表客观规律,代表伦理道德,并不代表态度。人生命运=人生态度 人生知识。也就是=人生态度 求道(深刻求知)

孔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孔子肯定是有态度的人,但是他缺的是知识。

由此可见,古人为了让大家产生敬畏之心,才如此用心良苦。

“道”培养了人的敬畏之心,那杀鸡骇猴,则是培养了猴子的敬畏之心。

第二小节:多次轻度伤害叠加可以培养敬畏心

杜云生讲营销知识说过:一次重大车祸,或多次轻微车祸的叠加,都可以促使一个人换掉有毛病的车。

“人是贱骨头,不见棺材不落泪”,家长说好话不会听。痛苦的滋味没尝够,就不会行动,这是一种人性——《听听上帝的主意》。

只有被某种疾病反复折磨过的人,才会敬畏此种疾病的苗头。或者他看到过这种疾病的病患者的痛苦状况,也有一定的“威慑”作用。

比如,我的腰肌劳损反复发作我才敬畏它。

《站在生者和死者之间》的作者说:像父亲一样,我学会了恐惧。

也即,他通过“反复”见证别人的悲剧,也学会了敬畏!

我们也要通过“反复”作用,培养敬畏心。要把疾病的“微小”原因每天念叨,每天恐惧;每天念叨,每天恐惧。直到我们恐惧到谈之色变的程度。

以下建议大家每天念叨一遍:

怕近视,不要在光线暗的环境下看书,哪怕看一会。

怕干眼症,不要让屏幕对着眼睛,哪怕看一会。更不要晚上看手机,哪怕是一会。

怕颈椎病,不要低头看手机,那怕是一会。

怕高血压,不要多吃一口盐,多吃一滴油。

怕龋齿,不要吃甜食,哪怕是一口。不要残留食物残渣,每餐饭后立刻用牙线清理牙齿。

怕神经衰弱,不要熬夜,哪怕是一会。更不要陷入人际关系的烦恼,哪怕是多结交一个不必要的人。

第三小章:防微

防微杜渐一词,说明我们该敬畏的是微小和缓慢。

电影《死神来了》指出,死神往往就藏在我们熟视无睹的细微之处。

千里之堤,毁于蚁穴。一个马掌钉,失去一场战争。这就是微小带来的蝴蝶效应。

《每个人只错了一点点》,故事不是隐喻说轮船的小洞不补,大洞难堵,因为那只是一个“微”的“单向”发展壮大。而是说许多“微”加起来,就是“大”,正是大家的错误都叠加,才导致沉船事故发生。

或者说21个人就是21道环节,21道保险杠,所有保险杠都失效才会导致沉船悲剧。

敬畏美好方面的“微”: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美好的事物,微小也能壮大!

第四小章:敬畏“慢”

敬畏丑恶方面的“渐”:《扁鹊见蔡恒公》,蔡恒公不懂敬畏缓慢。植物的生长是肉眼看不到的,但过几天就看得到开花结果。身体就是一株植物,它的病变也是肉眼看不到的,但过几天也能看到病变的恶果。

敬畏美好方面“渐”:看好隐性收获。

!美丽分割线!

!美丽分割线!

!美丽分割线!

!美丽分割线!

!美丽分割线!

第二小部分:深刻求知陌生

第一章:什么是知识——知识的概念

人和动物有固定的性格;身体是植物,有固定的物理属性;事有固定规律。

特别提醒——性格、属性和规律就是客观规律,就是知识!!!

比如,棋理就是事的规律。

第二章,为什么要求知

达尔文指出:最能生存的动物,既不是最聪明的,也不是最强壮的,而是最善于变化的,也即是最有智慧的。

达尔文提出的观念是:更适者生存,而不是最适者生存。因为这个世界永远不变、唯一不变的就是变。永远是“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更好的才能生存。

①,物竞天择,不求知我们就不能生存!

我们的命运是上帝(客观规律)掌握的,求知就是认识上帝。请看《站在生者和死者之间》:“可是父亲却从那些婴儿、幼童和少男少女的遗体上,看到了上帝依照自然法则存在并依从自然法则的明证,不管这法则是何等残酷。孩子们因为重力、因为物理学和生物学的原理,因为自然的选择而夭亡。”

②,物竞天择,求知就能生存且知识和生存质量成正比

《能力就是机会,机会就是能力》说明只有马云才能抓住互联网机会。

一辆好车给生手,他还是会翻车。

李嘉诚说,读书并不能增加财富,但是能增加我们发现财富机会的能力。

机会属于有准备的人,也即属于知识更多的人!

第三章:知识的价值

第一小章:“知难”说明知识的价值

知难行易把它拆开讲:“知难”反映了知识的价值,“行易”反映了知识的作用。

第二小章:生存质量只和知识成正比,与品德、意志不一定成正比,所以相比其他,知识最有价值

一,善良

东郭先生好心没好报。

上文提到的《“人贩子”当街强掳女孩,男子正义出手,救下女孩,却被赔偿“人贩子”8万》,说明善良但无知,会好心办坏事!

二,谦虚

对奴隶谦卑,奴隶也会对你不屑(叔本华提到的谚语)。

三,勤奋

过劳死现象。

四,节俭

节衣缩食有损健康现象或使用旧工具效率低下现象。

五,意志

勤奋、顽强会导致神经衰弱,严重神经衰弱会导致抑郁症(有人研究证实所谓的抑郁症其实就是严重的神经衰弱),出现自杀的现象。

六,自律

心理学家提醒我们要远离诱惑。也就是说,普通人很难抵抗诱惑。很多吸毒的人,就是以为自己自控力强,和诱惑较劲而最终无法自拔,所以不是靠自律精神,而是靠智慧、知识战胜诱惑。

正确的做法是:避免看到诱惑,不慎接触或看到了诱惑,要在诱惑之初就离开,因为此时不是诱惑力度最小,而是我们的反应最弱(生理或心理),也即我们此时最容易战胜自己——人生最大的敌人,其实是自己。

比如,我们都喜欢追剧之类,浪费大好时光。因此,如果我们想查阅资料,应该使用浏览器而不能使用百度、今日头条之类,因为其有很多诱惑性的新闻。假如我们不慎点开了百度,在意识到的那一刻,就要立刻切换到浏览器。

所以,没有以智慧为前提的品德和意志都是南辕北辙!

七,知识

唯有知识和命运成正比,唯有知识对命运的影响最大!

比如,庸医误人,说明错误的知识带来悲剧,反证知识决定健康。

又如,《一条粉笔线值1万美元》的故事说明体力行动只值一美元,知识价值9999美元——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再如,蔡志忠的画画做法说明我们工作的第一目标是不断提高认知,其次才是为了挣钱。因为如果工作只为挣钱图“量”而不图“质”——不断提高认知,那终究会被淘汰。

《蔡志忠:努力没有用,要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并做到极致,就会很有钱,又会很有名》 里有说:“很多人刚开始都会很努力,长期没有结果就会放弃。我每次都要求自己比上一次画得更好、更快、卖得更贵。”

可见蔡老每次画画都认真学习和复盘总结“知识”。

生存不仅仅要靠劳动积累量,还要靠劳动积累质。成功不是靠低效努力,而是靠高效成长。马云创业没有定目标,也正是为了更好的成长!

我们走人生、社交、健康和事业之棋,都要像蔡老画画一样不断提高认知或能力。达尔文提出了更适者生存理论——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因为世界总在变化,世上根本没有最适者生存之说,下一个总会更好。

第三章:知识的作用

第一小章,求知可让我们守住“拥有物”

网上流行一句话:靠运气赚到的钱最终会凭实力亏掉,因为世界有一万种方法收割你,直到你的财富和认知水平成正比。

不懂棋理,胜势无法守住,对手会反攻。

起一手好牌,未必能打一手好牌!

人生同理,与生俱来的幸福(亲情)、健康是我们的运气,要守住它们也和我们的认知成正比。

古人云:打江山易,守江山难。因为打江山者多爱学习,守江山者多昏庸堕落。

知识让我们拥有生命:天道规律是物竞天择,进化(发展)才是硬道理。达尔文说:“最能生存的动物就是最善于变化的动物。”而善于变化就靠知识判断!

解释:万事万物变化的是表面的形势,本质永不变。比如,棋的形势会变,但棋理永不变。人性规律永不变。商业规律永不变。物理属性永不变。也就是“道”永不变!

第二小章,知识和生存质量成正比

“但是,小考拉的身体越来越大,再也不能将头部伸进育儿袋中,于是,母考拉的奶头会伸长,并突出于开放的袋口。小考拉会继续与母考拉一起生活,直至下一胎的小考拉出生为止。这时,小考拉就不得不离开母亲,寻找属于自己的领域。”

——从“育儿袋”到“母亲身边”,到“彻底远离母亲”。说明动物的活动范围大小应和它的认知能力成正比。

“如果母考拉不是每年都繁殖的话,那么,小考拉会与母亲一起生活更长时间,当然,小考拉成活的机会也就越大”。

——此段说明知识多少和成活率大小成正比。

第三小章,知识让我们失意时永远拥有自信和好心情

下棋以求知棋理为乐,不在乎一时得子或失子。不懂棋理,胜会骄,败会馁,尤其与水平相近的对手对弈时,心情会随得失而起起落落、反反复复地变化(人生现象也如此,庸人的生活悲剧多于欢乐。庸人也害怕非议)。懂棋理,任凭观棋者如何非议,也会处变不惊!

人生以求知情理、事理为乐,不在乎一时情场、商场的得失,更不在乎肉欲的享受。懂人生之理,永远自信从容,处变不惊!

第四小章,求知是一种精神乐趣

“就其意义而言,则从做书生入手到成为圣人结束。真诚力行,这样长期积累,必能深入体会到其中的乐趣,学到死方能后已。所以学习的教程虽有尽头,但进取之愿望却不可以有片刻的懈怠。毕生好学才成其为人,反之又与禽兽何异?”

孔子读书,三月不知肉味。孔子的故事证明了叔本华的话:一个能体会到的快乐,由他的认知决定;真正能体验到求知快乐的人,是会忽略肉体欢娱的。

第四章:知识的来源

知识来自学习或研究,学习来自环境,选择大于努力。

《孟母三迁》和《印度狼孩的故事》说明环境决定认知和命运。换环境才能且就能换命运!下棋要纵观全局,才能找到最有力的那步棋,人生也要满世界去寻找才能找到获取情感、健康、技术和财富的最好方法!

愚劣的环境是命运的大敌人,所以财商教父周文强讲:“要换命运必须换圈子!换圈子!!换圈子!!!要找“你的行业”的前一二三名学习。”人脉就是智脉、钱脉和命脉。

第五章:如何求知一件事——怎样把一件事搞清楚

任何事要设定正确目标——《从设定目标开始》,然后找到最好方法达成——实施目标的手段。

找目标和手段的过程就是求知。

求知无非求知事物的广度和深度,然后择优而行。

任何事都有广度和深度。从甲地到乙地是目标,那有多条路(一条路代表一种做事的方法)是“广度”,路况是“深度”。

人生之棋的广度主要是人性、健康(事或物的属性)和技术三种棋的广度。如果人生过程是死神对我们的一次考试过程,那是三科综合性考试,三种题目交替,甚至同时出现。因此死神出招时我们要随“机”应变,一味偏科会有其它科目的悲剧。

下棋同理,车马炮会轮番上阵,所以我们对三大兵种要样样精通。对手出招时要见招拆招,偏爱运用一个兵种,必定不能成为高手。

人性的广度是贤愚善恶。坏人性格(或套路)的广度是精神或物质上的自私。其广度细分为:虚假、傲慢、凶恶、心狭和愚顽。虚假和凶恶是巧取豪夺,殊途同归。傲慢和心狭是一根之源。

下棋高手和低手的区别就在于他们平时练习的程度不同。对棋技的广度和深度“求知并牢记”的经验越多,越能在比赛的规定时间内看到更多机会或危险。

思维的方式决定事物的命运。下棋要三思而行就是指要尽量地从全面(广度)和长远(深度)的角度考虑。人生也如此!

《中国象棋专业大师讲座:中局战术》讲广度和深度是计算的本质,因为广度或深度漏算就会使计算缺乏精度。

!美丽分割线!

!美丽分割线!

!美丽分割线!

!美丽分割线!

!美丽分割线!

第六章:如何提高求知能力(如何提高学习效率)

特别提醒——知难行易,所以一个人学习的能力决定了他的生存质量!!!

如何提高求知能力包括六大方面:

一,树立高度自信。

二,大脑精力旺盛,思维角度灵活。

(前两条是根本)

三,学习目标高远。

四,最佳学习方法。

五,珍惜并高效利用时间。

第一小章,树立高度自信

人和人的智商天生差不多,知识来自于后天的学习。一万小时定律适合任何人!

《遇见大咖》里,刘强东、张磊、李斌都是高考状元,其他大咖则都是学霸。所以,无论是学习或创业,能够成功的,都是那些像雷军一样拼命努力的人!

《遇见大咖》的记者说,从大咖的身上,我们见证了这句话:这个世界上最可怕的事,是比你成功的人还比你更努力。

目录:

第一节,自信的作用

1,自卑使人失败

2,自信使人成功

①,——只有自信,我们才会去做。

②,越自信越会坚持不懈的去做。

③,自信激发潜能

第二节,如何正确地看待自负、自信和自卑

自负或自卑是主观感觉;有自信是拥有一种客观思维角度,或者说是拥有一种对自己的客观认知。!!!

1,自负或自卑这些主观感觉产生的原因:

①,随着对事物的熟悉或陌生而变化

②,随着跟别人对比而变化

​​③,随着别人的表扬或批评的变化而变化。

​2,真正的自信并非主观感觉,而是能客观看待自己的智商,或能客观看待自己做陌生事情时的笨拙表现

①,从客观角度看待自己的智商

​②,客观看待自己做陌生事情时的表现

​第三节,自信或自卑的真实案例分析

第一节,自信的作用

1,自卑使人失败

最大的伤害是对自尊自信心的伤害,因为自尊自信是每个孩子不可被摧毁的精神堡垒,自卑会使人一事无成,甚至自杀。

人生如棋,命运是自己选择的结果,所以,正确的选择,再难,我们也不能自卑,也要去尝试。比如,科技发明很难,但我们也要去尝试。

错误的选择,再容易也不要去做、去碰。比如,温水青蛙选择了好逸恶劳。《央视夜线妻子的报复》里,吴某就因为自卑,不敢离婚,最终选择了危险却容易做的事——杀人。

2,自信使人成功

①,——只有自信,我们才会去做。

比如,《小马过河》一文中,小马有自信就去做,一做就知深浅。“一夜暴富、一举成名、一鸣惊人”,说明有些事只要一做就能成功。

沈南鹏的赛道理论和卖油翁之说,说明人的智商和勤奋度都差不多,贫富和赛道成正比例。赛道成绩和熟悉成正比例。

②,越自信越会坚持不懈的去做。

选好赛道需要坚持,一回生二回熟,直到如沈南鹏说的“唯手熟尔”!

水滴石穿证明水的力量并不大,但是自信、坚持的力量无穷大——复利效应。我们每天的劳动就如同一滴水的力量一样微小,但我们一生的劳动却能成就我们的人生。

停止自信,就停止收获。因此,即便我们天生智商差,即便我们贪玩浪费了大好的青春年华,我们也要想到,我们不能失去自信,我们要笨鸟先飞,勤能补拙。或者浪子回头,重新开始。

《劝学》: 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

③,自信激发潜能,甚至创造奇迹,自卑磨灭潜能,甚至被人歧视为“神经病”(本人亲历)

一个人对普通知识都缺乏自信去学习,那他必定不如普通人。一个人如果对顶级知识有自信去探索,那他就会成为发明家、创造者。经商能挣大钱,源于能解决社会大的问题。一个学生如果对难题缺乏自信,那么他就始终成不了尖子生。

周文强老师说:“人生的过程就是经营自信的过程。自信最重要。比如,做销售拥有成交信念比成交方法更重要。因为有自信你可以生出万千法(有目标和信念,就会生发出诸多手段);没有自信,给你再多方法你也不敢用。”

英国知名心理学者哈德菲尔德说:人在自信的情况下,能够把自己的潜力发挥到500%以上,而没有自信且自卑的人,只能发挥自己能力的30%。

德国教育学家斯普朗格曾说过:孩子一旦得到了更多的信任和期待,内在动力就会被激发,会更聪明、能干、有悟性。

爱尔兰剧作家萧伯纳说,有自信心的人,可以化渺小为伟大,化平庸为神奇。

巴尔扎克说:发明家全靠了不起的盲目自信,才有勇气在不可知的天地中前进。

第二节,如何正确地看待自负、自信和自卑

自负或自卑是主观感觉,自信是客观认知。

1,自负或自卑这些主观感觉产生的原因:

①,随着对事物的熟悉或陌生而变化

越去做,越熟悉;越熟悉,越自负。熟悉和自负会形成循环,因为自负会犯错,所叫恶性循环。

比如,陌生的小城市,刚开始你会自卑,不敢出门游玩;但若干年之后,你会自负的说:我闭着眼也能出门游玩。

特别提醒——越熟悉,越自信——越能客观地看待问题。这是良性循环!

反之,越不做,越陌生;越陌生,越自卑。

陌生和自卑会形成恶性循环。循环到极点时就是负重太多之时,就如同压垮骆驼最后的一根稻草一样,一点点刺激都会否定人生,绝望自杀。

因此,俞敏洪说过,自负的人有救,自卑的人没救。

②,随着成功或失败的打击而变化

一,随着跟别人对比而变化

《美女16岁就考上清华,却为何自卑抑郁甚至轻生,妈妈咪呀》说明“对比”导致精神受打击而自卑,并有可能导致精神压力。(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

《如何克服自卑》指出人自卑是因为与人相比后不满意自己后天获得的物质条件、知识或技术能力,进而怀疑自己天生的智商和潜能。比如一个学生在小地方可自信,换到大学校就可能立马自卑。我们和别人有差距,要找客观原因,而不是在主观上否定自己。

二,失败打击导致习得性无助

《精神崩溃的老鼠》和“习得性无助实验”说明了同一个道理,就是人失败几次,就会产生惯性思维。不再在客观上继续找原因,而是主观上开始否定自己,放弃继续尝试。

“当狗门被打开,电还没来的机会来临时,狗放弃尝试”。同理,一个不自信的人下棋,当他想了多种方法还失败之后,他就会彻底否定自己,放弃继续尝试。

其实,也许他只要再去尝试一两种方法,就能获得成功。就能把“事物的广度或深度”全部彻底搞清楚。就像挖井,也许他只要还多挖几锹就能出水了,但是他选择放弃!

③,随着思维角度变化而变化

自卑的人喜欢用一个短板全盘否定自己,会把一个点的惯性思维扩大到其他所有的点。反之,自信的人喜欢从自己的熟悉之处找自信,即从擅长之处全面的肯定自己。

上面提到的“随着对比变化而变化”,也可以看成是随着思维角度变化而变化。(智者会对孩子说:比上不足比下有余嘛)。

④,随着别人的表扬或批评的变化而变化。

《自卑与超越》说明越聪明善良的人越容易自卑。因为善良的人“无刺”,众“豪猪”会吞噬善良人的自尊而喂饱他们自己——最大的伤害是对自尊心的伤害。叔本华叫我们不要做他人意志的奴隶,要学会化解精神吞噬——不要在乎他人的评价,如果实在影响我们的生活,可以反唇相讥。

2,自信是因为能够从客观的角度看待自己的智商或做事情时自己的笨拙表现

①,从客观角度看待自己的智商

在“看待自己方面”,要坚信智商(潜力)是客观存在的,自负或自卑只是一种主观感觉。别人的表扬或批评也许能让我们自负或自卑,但不能改变我们客观存在的智商——大脑的健康。

事实证明,人和人的智商有区别,但区别不大(记忆力上的区别而已),生而为人,就要自信。

马克思说过:哲学家和搬运工的智商实际上是一样的。

叔本华话说:环境造就人,聪明的人之所以聪明,是因为他有更多的闲暇去学习,闲暇是人生的宝贵财富,除此之外,我们都必须为生活奔波。

《1万小时定理》说明没有所谓的天生就会,所有的知识都是前人付出时间摸索而来的。

人脑如电脑,记忆力负责储存,理解力负责编程(《人类有两大学习能力,即记忆力和理解力》)。人脑记得越多,推理能力就越强,也即“灵感就越多”,就越显得聪明而已。

《伤仲永》里,仲永小时候爱学习,大脑储备多,所以推理能力强,于是显得聪明。长大缺乏学习,于是变成“常人”。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无论写作还是数理化难题皆是如此。

为什么大脑的记忆能力(电脑储存)决定推理能力(电脑编程)?因为若平时见多识广,则遇任何事都可触类旁通。

——触类旁通就是推理能力!!!

因此,面对人生的任何难题,善于学习或积极研究者总能比别人找到更多更好的出路!

②,客观看待自己做陌生事情时的表现

我们做一件陌生的事,刚开始会表现笨拙或出错,但是随后会变得越来越熟练,这就是客观看待自己做陌生事情时的表现。

做事时要从客观角度看待事情,要相信客观规律,要抛弃庸医或庸师甚至迷信的错误知识,还要抛弃自负或自卑的主观感觉。

《听听上帝的主意》提到:“一份耕耘,一份收获,只是有些收获是隐形收获而已。”

所以我们要自信的去做事情。相信只要付出劳动,上帝(客观规律)就会奖赏我们。

那么有人说:一份劳动,一份收获,如果你是一份错误的劳动,也有收获吗?

我的答案是:对熟悉的事,错误的劳动,我们肯定不能做,但对陌生的事,即便有可能是错误的劳动,我们也要去尝试。

或者说对陌生的事,一份耕耘,一份收获,绝对是真理,不管这份耕耘是错是对,都是有收获的。

飞机的“黑匣子思维”就是人类的探索精神,没有千万次飞行失败的尝试,哪有越来越成功的方法。

爱迪生如何看待实验失败?他说每一次失败不是表明失败,而是表明我知道这种方法行不通。

也就是失败具有积极的意义——失败是成功之母。失败越多,代表你离成功越近,就像爱迪生,假如一种新发明有一万种思路是错的,只有一种思路是对的,那么在他一万次失败之后,他就要想到,成功马上就要到来了。

教育孩子,固然要避免他因为“习得性无助”而自卑,所以家长要制造成功的机会,让他增加自信。

但是,这样的孩子心理是脆弱的。许多读书一路顺风,考上名牌大学的孩子,在高手云集的大学里因突然落差巨大而自卑甚至自杀,就是例证。

其实,我们在刻意制造成功借以鼓励他的同时,更要让他明白:失败的越多,离成功越近,且得到成功后越会珍惜。!!!

所以,当一个孩子从童年进入——青少年阶段时,不妨减少刻意制造成功的机会,而是刻意制造困难,让他去克服。(我把这种锻炼方式叫延迟成功,区别于延迟满足。延迟成功是锻炼孩子对自信的认知能力,而延迟满足是锻炼孩子的自控能力)。

然后,他经历的失败越多,他对自负和自卑这两种主观感觉,就会有更深刻的体会。同时,他对自信这种“客观思维角度”的认知,就有更高度的认知。

人生的过程就是如何看待失败和成功之间的关系的认知过程。我们要用“正确积极的思维角度”来正确积极看待失败——不同的角度看问题就会得出不同的答案,来看待我们暂时失意的人生。因为我们生下来原本一无所知,我们成长的过程就是探索陌生的过程。

很多人不是不堪一击,而是“死在明天晚上”,源于他们从“消极的思维角度”看待失败。

《38岁FB中国程序员自杀背后:够不到前1%,就是失败》说明在“精神吞噬”盛行,“狗咬狗”的社会,更要自信客观地看待自己,更要正确积极地看待各个方面的各种失败——更要相信在社交、健康和技能方面,只要我们坚持,那么我们失败越多,离成功越近!

第三节,自信或自卑的真实案例分析

《十年二十人》之徐小平。视频03:10处,吴晓波说:创业者都不会自杀,都是盲目乐观主义者(创业者不会放弃成功,脆弱者才会轻易放弃成功,就好像生活中脆弱的人,他们容易自杀,容易放弃生命一样)。

视频22:42—24:00处,90%只看人,不怎么看项目的徐小平说:我投的是理想是激情,至于这个路有多遥远,我不管,那是创业者的事。而且无论谁创业,都有失败的时候。比如,马云、张一鸣创业都是如此。

也即:徐小平只投自信的人!

事实证明,徐小平投有自信,有信念的人都能投资成功。为什么有志者事竟成?因为自信者能客观看待事物,知道学而识之;或者是研究而识之。知道一回生二回熟,失败是成功之母,这个客观道理。

雷军也说过:什么样的人都适合创业,最重要的是勇气和决心(自信)。

第四节:如何培养自信

①,客观上分析身体结构

聪明和愚笨只是学未学或学多少的区别而已,所以要从客观上肯定每个人智商平等——“客观上”每个人大脑结构一样,大脑组织一样。对弱者,生而为人,就要自信,对强者,若想傲慢,就要承认自己不是人养的东西!

②,早期培养自信和单一训练培养自信

自信=命运。

自信决定命运,而自信需要从小培养。

A,《窗边的小豆豆:豆瓣评分8.7,风靡全球39年!看哭无数人》(春芽札记2020-06-04 15:42)。文中有句话:幸运的人一生都被童年治愈,不幸的人一生都在治愈童年。

意思是:幸运的人童年就建立了“坚定”的自信。不幸的人童年就被“彻底”摧毁了自信。

——人生的关键就是尽早建立自信!!!这样你就能尽快获得幸福和事业,否则一辈子得不到幸福和事业!!!

我们可以这样想:即便造卫星火箭我们做不来,但至少很多事我们也做得来。即便我们天生记忆力差,但是达尔文生存论告诉我们天道酬勤,勤奋上帝也会眷顾我们!!!

心不唤物,物不至!如果不这样想,我们一生就没有分辨善恶的自信,没有勇气寻找最好的爱人。同理,自卑也不敢确立一件事当事业目标,然后一事无成!!!

B,《美国人的素质教育》(《读者.人文读本》)一文中指出:“自尊自信是每一个孩子生存的精神堡垒,容不得半点摧毁。”——需要从小树立精神堡垒!

C,苏联某教育家指出:越年少无知的人,他的自信心越像“荷叶上的露珠”一样,易滑落,易破碎。

所以培养自信心要趁早。

D,动物越有能力越不容易被奴化,雄鹰比野鸡就更难驯化,因为雄鹰更有能力。

同理,越自信、越聪明的人越不容易被奴化。

反之,越无能越自卑。

E,我们必须让孩子学会“一技之长”,然后把此事的自信心放大到其他事情方面。

比如,当他对琴棋书画有一个爱好时,我们就培养他成高手。然后告诉他,做其他任何事,只要坚持就都可以成功。

财商教父周文强说人生的过程就是经营自信的过程。他还说:“朗朗学钢琴行,读书成绩并不好,但这不影响他的自信。因为聪明人懂得把一个点上的成功之星放大到其他事情上,而胡德则会把一个点的失败自卑放大到其他事情上。”

如果孩子一种爱好中途放弃,就要鼓励他。如果任由他不断“换频道,换爱好,换游泳池”,他将什么都是“半瓢水”。

附:《窗边的小豆豆》:豆瓣评分8.7,风靡全球39年!看哭无数人

(春芽札记2020-06-04 15:42)

一个人的童年,对他(她)的人生影响有多大?

我想,如果黑柳彻子没有遇到小林先生,也许她成年后就不会有现在自信阳光的样子,而是深陷自我怀疑,内心悲凉。

就如曾经的我一样。

幸运的人一生都被童年治愈,不幸的人一生都在治愈童年。

你永远想象不到,也许在你眼中一个微不足道的小事,对有过心灵创伤的人来说,就是一场足以让情绪倾覆的灾难。

而这本书,就是让我们拥抱那个内在小孩的桥梁。

“校长先生对我做的事没有生气,很信任我,把我当作一位很有人格的人来尊重”。

正是这种不断的鼓励和尊重,让小豆豆渐渐从一个旁人眼中的“怪孩子”,一步步走向正轨,为自己一生的幸福打下了坚实的心理基础。

除了对小豆豆说“你真是个好孩子”,小林先生对身材矮小的高桥君也常常说“你绝对能做到”这句话。

“你真是一个好孩子啊!”这句话被深深印刻在小豆豆心里,伴随她走过艰难困阻,成为她一生自信的源泉。

她在后记中这样写道:

“如果我没有进入巴学园,没有见到小林先生,恐怕我无论做什么,都会被贴上‘坏孩子’的标签,被自卑的心理包围,不知道该怎样做才好。可能就会怀着这种无所适从的心理,直到长大吧?”

③,只用肯定鼓励方式,杜绝抱怨方式,鼓励是灵魂的氧气,批评是灵魂的杀手

希望每位父母,都能像呵护荷叶上的露珠一样,小心地保护孩子的心灵,让自信的种子,在孩子的心中生根发芽,让孩子更有底气地面对往后的人生。”

“我们身为教育工作者我们要牢记并践行苏霍姆林斯基的这段话:教师要像对待荷叶上的露珠一样,小心翼翼地保护学生的心灵。晶莹透亮的露珠是美丽可贵的,却又是十分脆弱的,一不小心露珠滚落,就会破碎不复存在。教师的爱虽然只是一种外部条件,但它能促使学生产生积极的情绪体验,从而可以转化成学生接受教育的内部动力,所以我们要用全部的爱去教育学生。”

《读者人文读本》共十二册,其中有篇文章是《美国人的素质教育》,文中有句话充满哲理:自尊、自信是每个孩子不容摧毁的精神堡垒。

美国老师如何培养孩子像荷叶上的露珠那样,容易滑落(根基浅)容易破碎(脆弱)的自信的种子呢?

在美国幼稚园,老师让一个孩子对一棵树仅仅只用一句话赞美一下,然后让会画画的孩子配上插图,如此就夸奖这两个孩子完成了一件伟大的作品。

这个故事值得每个不懂教育的家长深思。

《人这样成长》指出环境使人自信或自卑。引导、鼓励和赞扬让孩子生发自信。与之相反,放任、抱怨、批评让孩子产生自卑。所以,如果没时间引导孩子,那么我们看到孩子做错事,也不要抱怨,保持沉默为好。

④,换角度看待自己

换位思考说明换角度思考那么想法就会完全颠倒(《给瞎子点灯笼的故事》)。

众人追求肉体快乐,换个角度看,从叔本华、孔子、鲁迅、季羡林的角度看,你就会鄙视肉体快乐。

强者通过成功的事找自信,弱者通过失败的事找自卑。看自己优缺点的角度不同,自信或自卑的感觉就不同。

因此,自卑时要换个角度看自己,要看自己做成功的事。

本人读高中被称为“霉鬼”,但是在村里却被称为“神经病”。可能高中成绩好,别人并不敢轻视,只是瞧不起我的迂腐,但是在村里家破人亡时,被冠以“神经病”。

我从小就自卑,很多人称我是“羞姑”,被村里人说神经病更自卑。但是看了林森浩和马加爵的故事,特别是看了叔本华书有关人性的见解。才明白我只是被众人精神吞噬而已,我的智商原本还优于众人。

马加爵和林森浩就是我高中时代的缩影,品学兼优,因迂腐被欺负,为人际关系痛苦却又只能是迷茫!

叔本华被当代哲学家闭口不谈,且书卖不出去时,也曾怀疑自己,发出了“要么是我配不上这个时代,要么是这个时代配不上我”的感叹。直到后来他的书在国外发表才一举成名。

所以,站在众人的角度,你会自卑,甚至想自杀。那站在少数人角度,你会自信,会鄙视众人。

知识决定命运,知识来自学习,学习需要自信。自卑是人生的死敌,最大的伤害,是对自尊心的伤害!!!

比如,我从小自卑,高中饱受被同学欺负的打击,怀疑自己特笨,以及患上严重的神经衰弱,更认为记忆力不好。辍学时母亲就说:“我徐洲失了志气!”

07年得病想去我哥工地看仓库,说我有神经病的堂姐,同样说我可能干不了,我也缺乏自信。

记得09年,遇到我哥工地上一个初中生和一个只读过小学二年级的人,他们教我上QQ,我说我怕学不会!

所以这就是自卑的代价!自卑会一事无成!!!

从小自卑是读一年级羞于开口,但是成绩至少中等偏上。

这是一个精神吞噬的世界,读书好别人会在生活方面打击你,比如马加爵、林森浩和高中时代的我。

鲁迅说:“哀其不幸,怒其不争(湖北话叫失了志。美国人叫被攻破精神堡垒的人)。”还说:“我看到的都是吃人。”

叔本华说:“人就是吃人的狼!”我的直白说法是:“最大的伤害是对自尊心的伤害,那些对我们精神吞噬的庸俗大众,就是“吃”我们的人——吞吃我们的自信喂饱他的自信。这些人就是杀我们,要我们性命的人。”

特别提醒——自卑是心理上失去自信;另一种失去自信的情况是失去了生理上的自信——抑郁症自杀者,也就是顽固性神经衰弱者。

神经衰弱无论轻重都可怕。如果不可逆转就是顽固性神经衰弱,对不想平庸的人来说,只有自杀。比如《24岁围棋八段范蕴若上海跳楼自杀?抑郁症失眠五天五夜,柯洁怀念》、

《自卑与超越》指出:越是天性聪明善良的人越容易自卑,而世人喜欢精神吞噬,所以他会更自卑。

他本可成伟人,但是自卑让他平庸甚至被戏弄为“霉鬼”甚或“神经病”(本人遭遇)。他本是雄鹰,可是自卑让他不敢学习,变成了无能蠢笨的丑小鸭。

而无能和自卑会恶性循环。反之,能力和自信,会成正比例的良性循环,比如雄鹰就比野鸡更自信,更难驯服,因为雄鹰更有能力(《读者人文读本》有训鹰的故事)!

每件事都是越陌生越自卑,越熟悉越自信。盲目自信,你就越来越熟悉和真正的自信。

盲目自信对原本心理强大自信的科学家有用(巴尔扎克名言),对普通人更需要。

盲目自信包括敢于尝试和坚持尝试。

愚公移山是显性收获,虽然问题艰难,但我们还是有自信。缺乏自信往往是隐性收获的事情。

比如,水滴石穿的事情,如果你没见过,肯定觉得不可能,不敢尝试哪怕只一次。

就算你尝试了几次,“毫无”效果,你也会放弃。

对很多事,你相信你就是“水”,困难就是“坚不可摧的石头”,你在主观上自卑,而客观上水是“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对于经历上万次失败才取得成功的发明实验也属于隐形收获过程。有人问爱迪生如何看待每次失败?他说我不认为是一次失败,它能让我知道这种方法不行。普通人失败上千次就肯定会想:这个设想原本不成立,于是放弃。

坚持有时好像毫无作用,但可能是“隐性收获”——《听听上帝的主意》,你可能看不到。

所以有信念,你才能坚持,才能像水滴石穿那样创造奇迹。

困难像弹簧,你(信念)弱它就强,你(信念)强它就弱。自信的人越挫越勇,反复尝试,所以问题只会越“啃”越少,就像愚公移山一样。

每当我们自卑的时候就想想水滴石穿的现象吧!想想失败是成功之母的道理吧!然后坚信我们的努力,会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所以,自卑的时候不要放弃“信念”——自信。

“人生犹如一盘永远也下不完的棋,对手是别人更是自己,战胜自己往往比战胜他人更重要。经商与下棋在某些方面是一样的,有一个逐渐学习的过程(刘殿中和胡荣华的评价,说明他的棋风是——遵循逻辑而不是好高骛远)。人只要去努力,就一定有回报。对任何事情都要有耐心,不能轻易放弃。”李来群表示,这一点是他转型成功的重要原因。——《自信人生一局棋》(专访李来群)。

抛弃“天性”的迂腐和自卑,对所有说我是“神经病”的人,包括家族的人,来一句“草…马”!!!

⑤,培养盲目自信——敢学习或敢研究

周文强老师说:凡事会就简单,不会就难。凡事学习就会,不学就不会。

凡事越熟悉越简单,凡事越熟悉越自信,获得熟悉的前提是盲目自信,敢于学习或研究。

有不良惯性思维的人认为自己天生就笨,天生对任何事都做不来,那我们就要鼓励他敢于尝试。

对陌生事业,普通人常常想:我很笨,所以我不学。

殊不知应该反过来这样想:我不学,所以我才笨。

你不去学,你永远也不会;你去学了,你就一定能够学会。盲目自信也叫天生自信。李笑来则叫“自证预言”。

自信是一种与生俱来的潜能,潜能需要通过尝试激发出来,没有尝试,怎知自己不行。

杜云生老师说:“我年轻时得出的最大人生经验是宁可做错也要去做。”鲍威尔成交法鼓励客户:“拖延一项决定比做错一项决定更浪费时间和金钱,因为拖延只会让机会白白流失,付出更多的机会成本。”

A,通过“尝试学习”获得熟悉

为什么马克思指出搬运工和哲学家的智商天生平等,因为每个人出生都是一张白纸,对任何简单事物都是“学而识之”。“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正可谓“学则难者亦易矣”。“不积奎步,无以致千里”说明任何看似复杂高深的学问或复杂的棋局,只要我们肯学习,就能一步一步地逐步搞懂。同样,只要注意定点和坚持两个条件,滴水可穿石。

B,通过反复的“尝试研究”获得熟悉

飞机的《黑匣子思维》说明,在没有学习对象,只能自我摸索的情况下,如果我们每次的尝试都做记录,都复盘,那每次尝试都有它的意义!发明家正是靠不断尝试,不断试错的方法而成功的。

同理,做销售,“富爸爸”对罗伯特·清崎说:“成功的人都是被拒绝次数最多的人。”马云说:“失败会成为你成长的养料!”

特别提醒——越尝试越熟悉,越熟悉越自信。尝试“学习或研究”,关键是走出尝试的第一步。我们的第一步哪怕再幼稚可笑,也不要自卑。因为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而儿童的自信心像荷叶上的露珠一样易滑落!!!

我的小儿子从小爱劳动又自信。他第一次看见我削铅笔,就说:“爸爸,让我来!”拿起铅笔就几乎从中间部分开始削。尽管笨拙,但有尝试的勇气!我也没有批评他,假如批评,肯定会打击他的自信心。

还有第一次看我播撒菜籽,也是夺过我手里的菜籽就照着我的模样往地里一行行播撒。

⑥,用智慧避开“习得性无助”,避免不良惯性思维

不良惯性思维,我们也叫习得性无助。当我们明白发明家尝试1万次以上才取得成功时,我们就要在尝试几次出现习得性无助时鼓励自己。

对陌生事业有三种做法:一,不学,比如不学下棋。二,不学会就实操,比如下棋不很会就到处找人下棋。三,学很会再实操。

普通人常常选择前两者,导致“受打击”而“习得性无助”。

⑦,不要盲目和人对比,不要自设鸿沟

技不如人时不要自惭形秽且自设鸿沟,而是应该从基础上、从根本上找原因——也即从客观上找原因。

也就是学习任何技能都是做好“环节和细节”而已——这就是客观原因。

比如别人写作很厉害,我们不要自叹不如而放弃,应从头开始检查原因。

我读小学时,一年级学拼音,二年级学汉字,三年级学组词,四年级学造句,五年级学写作文。本人在《汉江文艺》发表文章《灵魂的引路人》,就是每个年级(相当于每个环节)都打好了基础而已。

⑧,从外形上树立自尊自信

比如,有篇文章说过,哪怕你穷的只剩一件破旧衣服,也要把它洗的干干净净,让它有做人的尊严。——让孩子从小爱整洁,目的就是培养其自尊心,因为自尊自信是每个人赖以生存、不容摧残的精神堡垒,穿着脏兮兮会招致别人摧残精神堡垒。

第二小章,物质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人生的智慧》第一段指出:避免重大祸害的最有效途径就是…尽可能降低生活要求。

《你一生的资本》说明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大脑健康更是。神经衰弱就是最重大的“重大祸害”,所以我们要劳逸结合,要像明白身体累了要休息一样,“脑神经”也要休息并用文娱活动放松它。参考我的文章《安排命运的基本能力——健康能力,健康棋谱》

《清华研究生自杀调查:抑郁症成校园杀手(图)》一文:唐登华表示,大学生患抑郁症主要有三方面的原因:社会学的,心理学的和生物学的。社会学的,就是某些生活事件可能会带来外在的压力,比如学习、就业、情感上的问题;心理学的,则与个人心理素质、性格有关;至于生物学的,他认为人大脑中的神经介质如果含量发生紊乱,也会导致抑郁症的发生。

关于上一段“神经介质紊乱而自杀”,有人调查总结说:抑郁自杀,真正原因不是自卑的情绪,而是重度失眠带来的心身痛苦和绝望。比如,《清华女硕士一家三女性自杀 老父状告女婿》,文中女硕士肯定是自信的,只是失眠可怕。

脑力(神经是否衰弱)决定命运!因此,我们要:

一,交往圈子单纯

人际烦恼最有害大脑。请看《人生的智慧》第三段。

二,劳逸结合,放松大脑

人生的一切都是脑力和体力创造的。首先我们要爱惜大脑和眼睛。脑力和体力应劳逸结合!神经衰弱轻则导致偏头痛,重则导致抑郁症——刚才提到的“神经介质紊乱而自杀”。

神童记忆力好,所以他们过目不忘,节省大量时间。普通人如果记忆力衰退,想学习就要比以前花费成倍的时间。

所以充分睡眠,避免忧愁烦恼,对人生至关重要。

三,除了放松大脑,还要愉悦身心

监狱里的犯人一两个月关闭在号子里做手工活,就会反应迟钝,思维能力下降;大脑会有膨胀难受的感觉,大脑组织也受到损伤。而他们并没有从事任何脑力劳动。反之,风景区让人心旷神怡,可以营养大脑,激励灵魂。

四,除了愉悦身心外,还要锻炼思维灵活能力

反应敏捷和灵活是锻炼的结果。农村风景优美却单调的环境,还是会让人思维呆板!

我们遇到新事物要先求学,同时一边学习一边思维角度灵活地思考,这样才能迅速找到正确答案(学而不思则罔——不思考会迷茫)。

普通人都是头脑呆板,常常在先入为主的观念里,一辈子不断地钻牛角尖(思而不学则殆——“殆”古同“怠”,不学习而思考,终究倦怠无所得)。若能学习并尝试用新的角度看问题,就一下子豁然开朗。

人常说要合群,要团结,要合作,要感化等等,叔本华独辟蹊径提出孤独论,提出对一只狗都不能太好,何况对人!

叔本华对快乐的见解:世人所谓的辉煌人生,不过是欲望的囚徒。

对于鸡血满满的世界,叔本华说:我们提醒自己不要向生活提出太多要求,因为遭遇变故的机会增多了。

很多象棋残局看似无解,而专业大师能独辟蹊径地用新的角度来解决!

温馨提示——爱惜大脑不仅可以精力旺盛,更可以保持大脑清醒,而只有大脑清醒才能思维更灵活,才能发现事物的新角度——灵感很重要,要及时记录灵感,因为灵感往往是一闪而现的。(叔本华:如果我们不和心爱的女人结婚,就难逃失败的命运)。

所有人类的创造发明,都是头脑灵活的人发明的!

!美丽分割线!

!美丽分割线!

!美丽分割线!

!美丽分割线!

!美丽分割线!

第三小章,学习目标高远

第一节:求知要树立正确的目的

“君子之学也,以美其身;小人之学也,以为禽犊”。君子学习是为了完善自我,小人学习是为了卖弄和哗众取宠,将学问当作家禽、小牛之类的礼物去讨人好评。

君子的求知,是为了掌控自己的命运,同时也是为了拯救苍生。如同鲁迅,弃医从文。叔本华一生未婚,自费出版文章,告诉人们如何幸福的过一生。

小人求知,是为了虚荣,甚或是为了制造“纳粹分子的毒气”。

第二节:目标高难

是指要像孙中山、周总理、叔本华和鲁迅那样,从小立志做伟人,为解决天下苍生的痛苦而学习。目标越高远,压力越大。压力越大,动力越大——喷泉的高度超不过它的源头。

除了目标高远,还要选择难度大的目标学习。本人成徐洲读初中不喜欢搞难题,一天到晚死记硬背基础知识,既不能拿高分,又不能锻炼思维能力。

《遇见大咖》王小川说,自己成功要感谢母亲的“高要求、严要求”。有的孩子哭管用,所以会经常哭,有的孩子离家出走管用,所以经常离家出走,而我的母亲死活不妥协,所以我只能逼迫自己改变。王小川小时候成绩优异,受过国家领导人接见。

王小川长大公司市值50亿。别人采访他的母亲,他母亲还是不满意。采访结束,王小川对记者说:也感谢曾经努力过的自己!

第四小章,最佳学习方法

刘强东接受美国记者采访时,说成功法则就是快速学习,大量行动。

也就是高效学习,大量行动。如何高效学习:

第一节:求知要专注专一

我们的时间和精力有限,所以“目不能两视而明,耳不能两听而聪”。“蚓无爪牙之利……用心躁也”。小孩上课就要认真听讲。

人生就是社交、健康和技能的三科考试,天文地理等知识只有当做职业时,才能花精力和时间去了解。

——台湾漫画家蔡志忠一生不用手机。手机的诱惑是成年人也抵挡不了的,所以远离诱惑是智者!!!

第二节:求知要讲轻重缓急的原则——《最重要的事只有一件》

生活的主次目标依次是情感、健康和技能等。社交和医学知识比技术知识更最重要,因为人祸或病灾是人生的主次杀手和主次痛苦来源。

拥有身心健康就能生存,学技术只是可让我们的生活更轻松富有而已。在遵循应试教育前提下,还要让孩子学习社交和医学知识。

第三节:只找高人学习

学习的捷径是寻找新的角度看问题,需要找高人,因为高人思维更灵活。当然,集思广益也可,三个臭皮匠抵一个诸葛亮。相比而言,找高人来得快!

庸医误人,庸师更误人——叔本华说劣质书是毁坏人精神的毒药。

“学莫便乎近其人”。亲近老师,老师才愿意把更多的知识更快地教给我们。

另外我们要即时记下灵感,以和其“缔结婚姻”。

第四节:求知要积极或灵活

积极就是多方面多渠道求知。有全局观才能找到最好的学习途径。“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学习要会借力。

高效学习,我有一个体验,就是听音频不如把音频转成文字,归纳总结后再记忆。因为听音频很多遍,也记不住,浪费时间,还影响脑子的休息。

第四节:学习要注重思考

“学而不思则罔”,学习时加以思考才能理解作者的观点。叔本华强调读书只是跟着别人的思路跑,学会读书和“读自然之书”相结合的思考则能去伪存真或有所创新。

第五节:求知要复盘

复盘与工作总结的差别:

总结:对事件结果进行梳理,对已经发生的行为和结果进行描述分析和归纳,它关注一些关键点和里程碑。

复盘:除了有总结所包含的所有动作外,它还对未发生的行为进行虚拟探究,探索其他行为的可能性和可行性,以找到新的方法和去路,这一动作就是“推演”。

复盘=总结+推演。

第六节:求知要循序渐进并注重效果

一个学生只有真正打好基础,才可更轻松地学习新知识。凡事都有环节和细节,环节不可颠倒,细节决定成败。

注重效果就是找到事物之“道”。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这句话的表达的究竟是什么意思?》(作者杜象应):

那么该如何理解“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这个问题,其实庄子巳给出了答案:“以有限随无限,殆已!己为知者,殆而已矦!”言下之意:我们将有限的生命去追随无限的知识,自己的身心就疲惫了。若再不思考一下,老是这样地下去,岂不是永远疲惫么!

乍一看来,似乎是庄子反对求知,没有必要将有限的付诸于无限的。事实上,我们深入地思考一下,并不是这回事。他说的应该是有所选择,不必盲从,而要找出规律地进行学习。

本人理解:我们要用有限的生命去学习“道”。因为很多知识只在特定的环境下才有用,而“道”这种知识是世界运营的普遍知识,是万变不离其宗的核心规律。所以孔子说:朝闻道,夕死可矣。

“君子知道学得不全不精就不算是完美,所以诵读群书以求融会贯通,用思考和探索去理解,效仿良师益友来实践,去掉自己错误的习惯性情来保持养护”。《劝学》告诉我们能融会贯通的道理就是“道”。

我本人认为:学习只要能找到万变不离其宗的核心规律就行了,至于是否要经过“诵读群书”方式而找到这个规律并不重要,我们只需要找高手学习,甚至只找一个高手就能学到万变不离其宗的规律,因为高手已经“悟道”。

比如学下棋,只找特级大师,找九段八段高手只是浪费我们的时间,甚或误导我们。 学人生、人性规律只学叔本华;学健康知识只学张大春;学营销只学刘克亚;做公司只学刘强东。

我们学习完这个高手之后,然后不断进步的方式,就是不断研究细节、发掘细节、完善细节!

温馨提示——记住!求知最怕浅尝辄止,因为社交、健康和技术,任何一方面的知识,都不是我们一天、一月或一年两年就能彻底搞懂的。一知半解,自以为是,正是悲剧的根源,因为无知状态时你反而肯定不会去做。

湖北老家有句土话叫:生苕整,熟苕粉,夹生苕无整。就说一知半解的人最难教育他。

纸上谈兵,失街亭都是“夹生人”造成的。

普通人皆是井底之蛙,摸象盲人,思想局限却自以为是,所以悲剧多!

第七节:求知永无止境

《乔布斯的人生忠告》指出乔布斯和球王贝利一样,都是追求: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永远是下一个最好。

附:如何研究

研究需要按照事物逻辑做事,且不要定目标,因为没有熟悉此事的人能告诉你每个阶段需要具体花多少时间,所以只能不定目标摸索。

“马云说,我没有任何商业计划,这样遇到新的问题,我们就随时有时间去解决。

我认为,计划写得再漂亮,遇到环境变动便失去意义,有没有实时应变的能力才是重点。计划写得再好、再仔细,商场情势却未必如你所想——《马云畅谈阿里巴巴成功之道:缺钱没技术不做计划》。”

马云和刘强东做事业都不定“具体”目标。马云不定具体目标是想到有意外情况时有时间去研究。刘强东说,如果我们按照正确的思路去做,那一定会产生离理想目标差不远的结果,所以也没必要定具体目标。

定目标只能对熟悉的事,一来可以避免贪玩,二来可以鼓励自己的信心。比如,马拉松比赛日本选手说“用智慧战胜对手”,他就是用距离来分解目标,避免因心理作用而产生消极情绪。

!美丽分割线!

!美丽分割线!

!美丽分割线!

!美丽分割线!

!美丽分割线!

第五小章,高效利用时间

每个人的智商都差不多,同一环境,同一学习方法的两个人有贤愚区别,就只在于对时间的利用。包括两个方面:

第一节:首先是高效利用时间

一天不高效学习,就是一天没高效成长。

第一小节:最高效方式是按照逻辑顺序做事

按照逻辑顺序做事,避免失败了重来。比如,做房子基础不牢,倒塌了就要重来。

学知识,因为打好了基础,可以更快速理解下面的知识。

第二小节:利用时机性

有些事时令性强,没有踩对点就会事倍功半。比如,远事记忆最难忘,那童年就是学习的黄金时代,就是“踩对点做对事”。

第三小节:规模化利用时间

时间越碎片化,产生的效率越低(台湾漫画家蔡志忠谈利用时间)。碎片化学习,我们要经常换频道,换频道就是浪费时间。碎片化学习,我们的理解也不深刻,因为难以深入思考。

第四小节:套用时间

第五小节:每天按照事物的轻重缓急安排时间

《重要的事只有一件》。

第二节:其次是珍惜时间

第一小节:聚焦时间

时间是一张网,撒在哪里,收获就在哪里。且撒的时间多少和收获多少成正比。

比如,是撒在学习上还是贪玩上。一份付出,一份收获(分显性收获和隐性收获两种)!爱学习的孩子,成绩更好。爱玩的孩子,游戏更好!比如,会下象棋游戏比其它游戏更容易锻炼智力,更容易明白人生道理,但会下象棋的孩子不一定成绩好。

真理——教育孩子,时间除了用在学习人性,健康和技术三个方面,用于其它方面都属于贪玩。想生存,只能学这三个方面的知识,就像荀子说的:用心一也!

比如,我童年爱捉鸟,爱做踢毽子等各种游戏。初二还睡午觉溜出去打麻雀,成绩严重下滑。

第二小节:自律

台湾漫画家蔡志忠不用手机。我们也要这样——不和诱惑较劲。

第三小节:利用碎片化时间

叔本华:富人之所以富有,因为他们有大把的时间学习。闲暇是穷人的宝贵财富,因为除此之外,我们必须为生活奔波,所以要利用闲暇学习。

下棋或生存的本质都是实力的竞争,而实力来自学习,学习又来自于时间。时间,哪怕是零碎时间,也是我们慢慢积累实力(知识和能力),战胜死神的最好朋友——《把时间当作朋友》(李笑来)。

!美丽分割线!

!美丽分割线!

!美丽分割线!

!美丽分割线!

!美丽分割线!

第三小部分:时刻牢记陌生

第一章,为什么要牢记

因为世界有——“因果律”,所以我们要听话、照做,而“听到话”之后,还必须要牢记。

对于个人:不牢记就是好了伤疤忘了痛,悲剧会继续发生。

对于民族:鲁迅说善于忘记的民族,是注定要有悲剧的!

辛苦求知不能牢记等于白学了。比如,我曾学过一盘街头残局,但下棋招法没有牢记,几年后再到汉川车站,遇到对方摆此残局,对弈时我中途还是输棋。

《人生的智慧》第四段:通常,我们只有在失去某物后才能深刻地认识到它的价值。比如,失去亲人和健康。——这就是人性!

通常,我们只有“多次”经历过少流血流泪才能认识到牢记住有害人、事、物。——这也是人性!

所以要让孩子反复体验痛苦,加深牢记!

对暗藏急性灾难的事,我们还要时刻牢记,丝毫不可分心。《站在生者和死者之间》一文中的父亲指出:“数不清的死亡都是因为’一不小心’导致的”。

“一不小心”就是“一不留神”。所以,注意力不容易集中的人,要牢记:自己是不能从事开车等高危行业或活动的!

第二章:牢记的作用

第一节:增加人生实力

人与人之间的实力(价值)对比,不是所学知识的多少对比,而是所牢记知识的多少对比。棋手参赛靠的是记忆量而不是学习量。

第二节:增加人生价值

一个智者记忆力衰退,逐渐得了老年痴呆症,那他的价值就逐渐变为0。

第三节:牢记增加了我们的推理能力

牢记最重要的是可以增加我们的推理能力,因为所有的灵感产生都不是凭空产生的,都是源于我们有相关资料的记忆。

《中国象棋专业大师讲座:中局战术》里,大师说:我们平时要对各种开局布局熟悉……。

也就是要:

牢记各种开局布局,

牢记各种中局谋子方式,

牢记各种残局杀法。

超级真理——下棋最重要的是搞懂并牢记万变不离其宗的原理。所有布局方法、谋子方法或杀法都是一种具体方法,都必须遵从这些原理。

比如,下棋争先手和争实力就是下棋“基本的、核心的”原理。开局出动大子、抢夺要塞、子力通畅、子力协调是在此“基本原理”上“生发”出来的“开局原理”。中炮局、仙人指路、飞相局等是从“开局原理”生发出来的具体方法或手段。

基本原理(生发)→开局原理→开局具体手段。

做一件陌生的事要寻找逻辑、阶段性“目标”和手段。其中的“目标”就是“方向”,引申为“指导方向”,进一步引申为“指导原理”。所以做陌生的事就是寻找“指导原理 具体方法”。

超级真理——我们做其他任何事情,也是要搞懂并牢记“基本原理”(也就是前文讲的“道”),至于搞懂并牢记具体方法或手段,是次要的。

当我们牢记了“道”,那么我们下棋遇到相同情况,就可以立马套用应对;遇到类似情况,则可以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我们牢记象棋知识的多少和我们的推理水平成正比。

超级真理——任何事都是“熟能生巧”。“巧”就是推理能力,牢记越多,推理能力越强。

第四节:牢记增加了我们的自信

牢记和自信成正比。比如,象棋初段和十段的区别就是牢记的象棋知识的多少区别——布局和谋子技巧等。

第五节:牢记可以抓住稍纵即逝的机会

机会属于有准备的人!

李嘉诚说:看书虽然不能直接带来财富,可是它让我们增加发现机会的能力。

下棋比赛有时间限制规则。如果你没有牢记足够多的运子方法或杀法,你就在短时间内看不清机会,会因比赛时间催促而错失机会。

同样情况,商业竞争中,顾客往往会同时面对几个销售员,如果你拿不出好的成交方法,顾客不会等着你,会被别人成交。

顾客不等人,商业机会也不等人。商业机会有时机性。初学经商者,往往看清机会时已经错过趋势,因为趋势早已被高手看清并抢走了。

所以,只有有准备的人才能抓住机会,“平时”要在社交、健康和技能方面成为理论加实践的高手,才能尽快抓住人生机会或尽快避免踩坑。

第六节:牢记可以节约时间

善于牢记还可以节省我们的学习时间,如过目不忘。所以请看下文第四章。

第三章,人生要牢记哪些知识

人生必须求知或牢记的并不多

第一节,牢记重要的知识

高效利用时间就是分轻重缓急,所以我们要在社交、健康和职业中,牢记最有危险的人、事、物,牢记危险产生的原因。

对重大祸害要牢记。《人生的智慧》指出:经常预想重大祸害……,我们可以承受无暇顾及而实际发生的轻微不幸!

比如,牢记最可怕的疾病和发病原因。

第二节,牢记“发生快”的事情

《好客人的心》说明小动物只要踏出洞穴就充满了危险,我们也是走出家门就会遇到危险。

比赛给棋手长考的时间有限,更不会让棋手去请教他人。

同理,踏入社会这个生命的战场,命运给我们长考的时间也有限。所以平时多磨枪(学习并记忆),战时就少流血。

对可能会产生急性伤害的事情,需要我们用“平时在家牢记”的知识迅速作出正确的判断。比如,突然遇到车祸或抢劫,稍有迷茫犹豫或判断失误,就会失去宝贵的逃生时间。

地震之类相当于人生的快棋赛。遇到地震,在室内无法出去,要选择墙角,有一定空间躲避。

遇到车祸,总结:当汽车不幸落水时,应抓紧时间逃生,直接打开车门即可,不会游泳的车主,一定要深吸一口气后,屏住呼吸让身体漂浮起来,争取逃生机会;而车体发生翻车时,要先熄火、固定好自己后再单手解开安全带,从车门或者车窗逃生。

马路上遇到的车速度越快越要躲远点,因为有失控情况出现。体型越大的车越要躲远点,因为它的盲区更大。

第三节,牢记常见情况——高频发生的事

任何事求知并牢记都不复杂,因为只需求知并牢记“该事件”固有的“常见情况”。

比如,《人生的智慧》开头提出预防健康:种种情况不一而足。结尾提出预防重大祸害:我们采取防范措施,我们就能庆幸那些重大祸害毕竟没有发生,而我们可承受无暇顾及而实际发生的轻微不幸。

下棋博弈本质之一是谋子,我们需要牢记常见谋子方法(和杀法)。比如,抽将、拦截、腾挪、牵制、捉子、围困、闪击、封锁、堵塞、引离、顿挫、解杀还杀、谋子、弃子、先弃后取、兑子和运子战术等。

社交博弈本质是避免伤害或矛盾,我们需要牢记虚假、傲慢、凶恶、心狭和愚昧,五种常见恶劣性格。

健康本质是趋利避害或劳逸结合。我们要牢记常见病的发病原因。

比如,失眠问题,要牢记引起失眠的原因,要牢记可以制造入睡的条件。

商业的本质是交换,我们需要牢记如何寻找精准客户,如何建立信任,如何挖痛点,如何塑造价值等——《绝对成交十大步骤》。

高手低手分胜负,原因是他们牢记的知识点数量不同。棋艺相同的高手分胜负,原因只是下棋时谁更认真而已。——也就是说,知识和态度决定胜负,除此无它!

高频复发的事要牢记。比如,我的慢性支气管炎就是容易呛入水或食欲引起。所以我得牢记!!!

我的迂腐(对人太好)和谦卑常激发陌生人的傲慢,所以走到哪都要牢记!!!

第四章,如何提高牢记效果

第一节:牢记要求精求少

牢记比求知更重要!

《听听上帝的主义》:每个人都是自己命运的编剧、导演和主角。

人生只有一次,看似不能打草稿再重活一次。但人生的事情可以彩排。比如先求知再行动。人生的事也可以失败了重来。比如离婚再结婚就是。

玩手机经常“复发”的眼痛和手痛,经常借钱被骗,说明我总是好了伤疤忘了痛。所以安排人生,比“求知”更重要的是“牢记”!!!

下棋比赛,比的不是你学的知识的多少,而是你能牢记的知识的多少!

为减轻大脑的压力,我们只能牢记对人生最关键的知识。

不要每天大量学习而不去牢记,那样学了也是白学,浪费时间,也浪费大脑的精力,甚至容易导致神经衰弱。

我认为,在透支健康用脑的情况下,学习时的思考比牢记时的背诵,对大脑的伤害会更大。

第二节:好记性不如乱笔头,尤其是记忆力不好的人应如此。

学习到好的资料通过提炼精华,然后分类收藏。能够百度查的知识可不必收藏。

平时有灵感要及时记下来。叔本华说:灵感如果不及时记下来,就像心爱的女人一样,不结婚就不属于自己。

提高记忆力的方法:

第二节,保持充足的睡眠,并且减少人际关系的烦恼

神经衰弱最可怕!发展到严重程度就会偏头痛,也是抑郁症,是自杀的根本原因。

身体不能感觉渴了再喝,饿了再吃,那样已有轻微伤害,所以饮食有规律。

同理,大脑不能感觉累了再歇,困了再睡。作息要有规律,严格的设置闹钟。

中午必须午睡半小时,让紧张的脑神经舒缓一会,也可让身体各个器官放松!

或者中午看一会笑话,笑话能舒缓脑神经。

第三节,先理解,后记忆

阅读一篇文章,我们先把文章按照事物的逻辑顺序整理出条理,这样就便于我们理解和记忆。

第四节,发散记忆法

我理解的发散记忆,就是当我们记住一个点之后,我们就可以随之而来的发散出一个面。

一篇文章,我们记住几个“中心点”之后,我们就可以发散出这几个面。如果不用这样的记忆方法,而是整篇文章去背诵,那就很难背下来。

秘诀就是总结的“中心点”,就是有经验人总结的定理、公式、口诀、师训。

生活中,时时处处,秘诀不同。

比如,过马路,我们就要念:一慢二看三通过。在小区散步,我们就要念:眼观六路,耳听八方。

下棋开局,要念《中国象棋专业大师讲座:中局战术》讲的:三大原则,五大禁忌。

中局要念:审局、广度、深度,精度。

残局要念:杀法残局和实力残局。

《站在生者和死者之间》的父亲指出死亡秘诀:所有的死亡都是一不小心造成的。

《筑起我们的健康长城》指出死亡秘诀:安全健康来自强烈的意识 丰富的知识。

无论下棋、散步、或工作,念着秘诀生活,就是既有意识又有知识。

人们祈求上帝保佑,其实就是要祈求自己“念着秘诀生活”,因为秘诀就是上帝,就是护身符,就是智者对客观规律的总结。

总之,对人、事、物,生活中的时时处处都要养成念着秘诀生活的习惯。这样子才算是“听话”——听上帝的话,听智者的话,听上辈的话。

第五节,联想记忆法

发散记忆是直接对应的发散,而联想记忆是无关联的东西跨界联想。

记忆力专家讲了如何用数字宫殿背诵36计。比如,6像手枪,所以对应词语是:声东击西。数字6和手枪,本是逻辑上不关联的东西,但是它们的形象有点像,所以我们就是跨界联想!

第六节,谐音记忆法

半小时漫画中国史:六国灭亡顺序是什么?答案:“喊赵薇去演齐秦。”

第七节,实操记忆法——经得起实操检验才算真正的牢记

只有下过棋的人才能明白这种情况:就是我们看棋谱,往往觉得棋谱对局中的棋手(国手、特级大师)的水平还不如自己,但是自己去公园下棋,却又下不过很多普通人。

出现这种情况有两个原因:

一,思维惯性

湖北有句俗语:生苕整,熟苕粉,夹生苕没得整。意思是生苕脆甜,熟苕粉甜,夹生苕不好吃。

“半瓶水”又自以为是的人,我们称为夹生苕,称为“二货”。

有些人向高手学下棋后,实操时还是先入为主,自以为是,任性地按照固有的惯性思维走棋。也即还是走原路!

二,理解不透彻或记忆不牢固

还有一种情况,我们如果对高手总结出来的定理、公式、规律理解或背诵的不是很熟悉,走棋就只能因迷茫而随手落子。

纸上谈兵的自信,不如实操检验后的自信!实操,可检验真理;也可检验是否理解或牢记,可用这种方式加深记忆。

第八节:遗忘的规律是先快后慢,初学时段要勤于复习

功到自然成,任何东西反复记忆必可耳熟能详。能背圆周率或字典者皆如此而已,也皆是普通人!

第九节:掌握特殊的记忆方法从外部因素上提高记忆力

除联想记忆法外、还有分段记忆、规律记忆、形象记忆等方法。其中通过联想引发出记忆内容是记忆的本质,分段记忆是记忆的最好捷径。记忆方法如同使用体力时的借力打力等技巧,掌握记忆技巧可事半功倍。比如天生记忆力平平的陈育娟通过学习记忆技巧成为记忆冠军。

!美丽分割线!

!美丽分割线!

!美丽分割线!

!美丽分割线!

!美丽分割线!

第四小部分:最后即刻或及刻行动于陌生

行动包括两个方面:照做和不做(禁忌)。

第一章,为什么要行动

“行动有行动的结果,不行动也是一种行动”——《听听上帝的主意》。这句话是针对那些拖延、懒惰的人说的。

下棋只有落子,对方才会产生反应,同理,下社交之棋,健康之棋,技术之棋,唯有行动,人、事、物才会产生反应,唯有行动才会产生结果。

不行动就不成功!

爱情方面,听话照做才能被人爱。《终极之爱》讲“公公”对“婆婆”如何言听计从。爱一个人就是听他的安排,并宽容他的瑕疵;而要得到一个人的爱,必须听话照做。虽然听话照做不一定会得到一个人的爱,但是那些被爱的人,一定是听话照做的。

教育方面,要让孩子明白大人的心理规律。所有大人都喜欢听话的孩子。而懂事的孩子也会经常问家长:“我乖不乖?”最懂事的莫过于佘艳艳——《我来过,我很乖》。

在对人方面,《底线决定你所拥有》告诉我们要拥有底线,那我们也要听话照做。虽然这样我们不一定会得到幸福,但是至少可以避免悲剧。

第二章:行动的作用

第一小章:一份耕耘一份收获

当看不到收获时,我们要明白有隐性收获——《听听上帝的主义》。

“听话照做”的前提是自己的大脑保持简单、相信。灯为什么会亮,你不用管,反正你只需要拉开关就可以了。

自卑的人如果懂得“听话照做”,也大可不必自卑,因为听话、照做,必有收获,行动和结果成正比!

事在人为,有志者事竟成。

曾国潘说:一勤天下无难事。

刘强东说:成功就是快速学习,大量行动。

优秀者模仿,伟大者剽窃。——乔布斯。触摸屏和鼠标都不是苹果发明的,但是苹果懂得为我所用。

学习的本质就是模仿,学习的捷径,就是按照学习的本意去做。——《核聚》考霸训练营。

《牛人来自模仿牛人 学习=模仿 刻意练习》列举:

爱因斯坦:牛顿、麦克斯韦、玻尔兹曼。

巴菲特:格雷厄姆、费雪(巴菲特的投资理论都是依据他们而来,只是根据实际情况做些微调而已)。

马斯克:乔布斯、福特、洛克菲勒。

稻盛和夫:王阳明、松下幸之助。

孙正义:坂本龙马、松下幸之助。

刘强东:沃尔玛的山姆•沃尔顿。

第二小章:不能做的事做了有副作用

很多产品有使用说明书,告诉我们正确做法,同时又提出了禁忌做法。禁忌做法可能带来徒劳无功的结果,甚或带来悲剧。

第三章:如何行动

第一小章:正确的行动如何更高效

第一节:三思而行

《想和做》说明要谋定而后动。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凡事要从广度和深度进行精确计算,然后再付诸行动。

第二节:按照逻辑顺序做事

(下文有章节详解)。

第三节:踩对点才能做对事

有些事情有时间性或时效性,所以要即刻或及刻照做。

重大的事要即刻做。记忆力不好的人,大事小事都需要即刻做。

对于有害人、事、物(死神的棋子),一旦意识到危险,就要“立刻远离”,因为如果我们不重视,就会因为疏忽大意或遗忘,然后产生悲剧。

我在合肥看到一个新闻,某人将一桶硫酸“长期”放家门口,有次邻居少妇抱小孩经过,突然听到砰的一声响,她下意识的一回头,结果是汽车把硫酸桶撞破了。就在她回头那一刻,硫酸液体飞溅到小孩眼睛上,结果可想而知。

还有不好的人也要立刻马上远离。

第四节:照做要一丝不苟,认真执行

差之毫厘,缪以千里!不要因为马虎或诱惑而失败。细节决定成败说明少一个马掌钉,就失去一场战争!

第五节:复盘思维——黑匣子思维

我们在照做的过程中,要积累摸索到的经验教训

第六节:培养好习惯

孙云晓:教育就是培养好习惯。

教育孩子,首先告诉他敬畏某个问题。其次帮他“搞懂”你的观念。再次让他反复背诵而牢记。第四步督促他立刻行动并督促他强化训练,反复行动,养成习惯。

第二小章:如何更好的不做——严格预防错误做法

第一节,改变坏习惯

有些事你本来不想做,但是由于坏习惯的存在,有时候你就会不知不觉地做了某个动作。

第二节,抵御诱惑

(完)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