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看中曹丕而不看好曹植(曹操放弃曹植的真相)

01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传说中的命悬一线、七步作诗,兄弟相煎的故事家喻户晓。

但是,这个故事出且只出自小说集《世说新语》。小说,三分真,七分假。

说好的要捧曹植、贬曹丕的,于是语文课本打了个配合,收且只收录了曹植的这首《七步诗》。

贬曹丕,确实一篇成功。

捧曹植,却让大多数人只知有《七步诗》,不知有《白马篇》《洛神赋》……以为曹植的才华就是《七步诗》的水平,以为曹植就是一个儒雅英俊的文弱公子模样。

这波操作,兄弟俩都冤哪。

02

"长驱蹈匈奴,左顾凌鲜卑""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白马篇》),这才是作为曹公子,纵情宴饮、洒笔酣歌之外的曹植的模样。

少年意气,横刀立马,不仅是这一时期曹植昂扬乐观、期待建功立业的自我写照,也闪烁着时代的光辉。

曹操看中曹丕而不看好曹植(曹操放弃曹植的真相)(1)

和唐代杨炯"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的遐想不一样,曹植是真刀实枪跟着曹操在马背上闯荡过。驰骋疆场的岁月,政治大势、世情百态、百姓流离,无不磨炼、激励着他。

他有理由把毕生的理想树立为"戮力上国,流惠下民,建永世之业,流金石之功",而他令人炫目的才华,那些闪闪发光的诗、文、赋,只是备选项而已。

彼时,文武双全、德才兼备、温良恭俭,最有希望继承曹操的曹昂已战死;自小聪慧过人、深得曹操喜爱的曹冲已病死。情深不寿,慧极必殇啊。

他也有理由相信,他是曹操为数不多的适龄继承人中的一个。

而且很明显,天纵奇才、当世无双、炫目耀眼的曹植和出色的曹丕之间,曹操喜欢曹植的程度远远超过曹丕。

03

可是,乱世中安天下,曹操需要的是人才,而不是天才。他给兄弟俩设置了各种各样的考题,期待他们发挥出人君应当具备的素质——谋略、军事、宽厚。

曹植,终究没有活成曹操希望的样子。

因为私人原因杀伤低级官吏,宽厚减分。

和杨修一起喝酒飙车,夜闯只有皇帝才能出入的司马门,驾着皇帝的同款马车,在禁道上尽情醉驾,谋略减分。

曹操下令让曹植出兵解救被关羽围困的曹仁,关键时刻,曹公子喝得烂醉如泥,军事减分。

这个被宠惯、赞坏了的曹公子,独缺一样——自律

机会尽失,Game over。

建安二十五年,曹操病逝。那个飞扬肆意、恃才傲物、怀揣雄心壮志的天才曹植,在这一年,也一同“死掉”了。

04

一生任性,半生抑郁。

盖世炫目的才华,贵为人君的期待,两者取一,都不会让曹植的后半生过得如此谨小慎微、郁郁寡欢。

可他是曹植啊,是连李白都甘愿俯首的才子啊。如果给曹丕写一个剧本——我的前半生,曹植才是这个剧本的男一号啊,抢戏抢得太猛了也。

"你的后半生,我来做主吧,我成为你剧本中的男一号!"这大概是魏文帝曹丕面对这个闪耀夺目的弟弟,最真实的心态吧。

身边好友、谋士悉数被害;多次迁封,地方越来越偏,面积越来越小,随从越来越少;莫名其妙就被定了罪,不被吊打,也吓起一层皮。

从此,空有才情睥睨古今,生活却再也不能浩气磅礴,笔下也不能肆意生花。

他不停地向哥哥魏文帝曹丕和侄子魏明帝曹睿上表,不仅表忠心,还明示暗示,我还有余热,让我为您出力吧。

他写"陛下长寿考,群臣拜贺咸喜悦",他写"罪责深重,受恩无量",他写"周公佐成王,金縢功不刊"。

不仅卑微,而且诚惶诚恐,连喘息都很艰难。节操,两字已经没有分量。

他终究没有等到东山再起的机会。

05

曹操看中曹丕而不看好曹植(曹操放弃曹植的真相)(2)

历史没有收获一个天才君主,却收获了一个天才文人,《洛神赋》孤篇就够。

"翩若惊鸿,婉若游龙。荣曜秋菊,华茂春松。髣髴兮若轻云之蔽月,飘飖兮若流风之回雪。远而望之,皎若太阳升朝霞;迫而察之,灼若芙蕖出渌波。秾纤得衷,修短合度。肩若削成,腰如约素。"(《洛神赋》)

洛水之神,美得摄人心魄;洛神之辞藻,华美到千古无人能及。

有人说,《洛神赋》写的是君臣,是曹植和那个与他相爱相杀的哥哥曹丕。

有人说,《洛神赋》写的是爱情,是曹植和他嫂子甄氏,那个与他相爱相杀的哥哥曹丕的老婆。

哥俩一前一后,自从在人群中看了她一眼,一个迎娶美人归,一个再也没有忘掉她容颜。

既生瑜,何生亮?既生子恒(曹丕),何生子建(曹植)?千秋功过,至今无非半宿闲话。

06

"天下才有一石,曹子建独占八斗,我得一斗,天下共分一斗。"

不知是为了夸自己搬出了曹植,还是为了夸曹植搬出了天下人,谢灵运总之是给曹植成功地贴上了一个标签——才高八斗。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