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幅传世名联(神奇而倔强的联城楷树)

神奇而倔强的联城楷树

说联城楷[jiē]树先从“楷模”说起,大多数人没有想到的是,楷和模其实是两种树,所以这个木字偏旁是有合理来源的,不是凭空加上的。

十幅传世名联(神奇而倔强的联城楷树)(1)

清人学者所著《广群芳谱》和清代刘献廷著《广阳杂记》中都记述了这两种树。楷树俗称黄连树,树干刚直挺拔,自古是尊师重教的象征。相传孔子去世后,七十二贤徒之一的子贡手拄着哀杖痛哭,哀杖插进土里拔不出来,后来竟然慢慢生根发芽了,子贡“结庐”守墓六年,两棵小树长得很快,但树形十分罕见,子贡就叫它们“楷树”,以表达孔子流芳千古之意,所以人们常说楷树最早长在孔子坟前。

十幅传世名联(神奇而倔强的联城楷树)(2)

相传模树最早生长在周公墓旁,树叶随季节变化,春碧绿,夏赤红,秋变白,冬变黑。其色泽纯正,不染尘俗,为诸树表率,与楷树并称为楷模。

十幅传世名联(神奇而倔强的联城楷树)(3)

楷树,树干皆疏而不屈,刚直挺拔。

联城的这株在边家城子村西最高处,此树名气很大,从某种程度上说是联城镇的精神之树也不为过。1979年8月8日,蒙阴县革命委员会将其公布为第一批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树很高大,树围周长4.37米,高15米有余,树冠遮阴约60余平方米。根据县林业局测定,该树树龄2000多年,属漆树科。

十幅传世名联(神奇而倔强的联城楷树)(4)

树西南面有被火焚烧后留下的巨大树洞。有人说是当年日军侵华时与一棵老松柏同时被炮火点燃,所幸的是火后来自己熄灭了,而松柏燃烧了8昼夜化为灰烬;也有人说是20世纪九十年代被外地不明来源的人纵火所致。虽然千疮百孔,这棵古树而今仍然郁郁葱葱,枝繁叶茂。因为不结果实,村民说这是一棵“公”树。因为所处位置高,2018年夏天时,雷电从它的树干上划过,像武林高手用剑划过一样,在树上留下了几道闪电状的伤痕。过去的2000年里它还不知道遇到过多少凶险,神奇的是,它顽强地活到现在。村里十分重视对它的保护,经常给它浇水、施肥、治疗虫害等。为了弥补树干烧伤带来的供应养分不足的问题,还经常给它“挂吊瓶”。

十幅传世名联(神奇而倔强的联城楷树)(5)

这种树在当地很少见,我一直疑心联城楷树为方圆数百里独有。或许此树象征意义浑厚,仔细查询之下,竟然也找到了一些,都是千年以上的沧桑古树。邻镇常路的王莽峪村有一棵树龄1500年的;日照市五莲街头镇房家沟村村子最高处有棵1200年的;济南平阴县孔村镇高路桥村也有一棵树龄达2500年,可惜是剩下半截的残树。它们无不是经历了诸多磨难,见证了历史的变迁的。

十幅传世名联(神奇而倔强的联城楷树)(6)

关于联城楷树有一个神奇的传说。孔子怒批季氏欲伐颛臾,而止戈于未然,历代颛臾王均感其德。孔子故去后,有一天颛臾王派王子去孔子墓祭拜。王子在墓前正行大礼参拜,忽然狂风大作,下起了大雨,从墓边的树上刮断了一截笔直的树枝,掉落到面前。王子知是圣人所赠,就去掉杂枝,做成简单的手杖带了回来。返回时恰逢颛臾国被齐军攻打,国王见守城无望,就让王妃、王子和公主分别逃走,以图他日东山再起。

十幅传世名联(神奇而倔强的联城楷树)(7)

王子知此一去,不知还有没有机会再回来,临行前就去村中高台,取一抔故乡土带在身上,取完后就顺手把那截笔直的手杖插在了刚刚取土地的地方。此时齐军杀到,王子赶快沿着向南的山岭一路逃到蒙山主脉,在大山的掩护下最终西走。两位王妃和九位公主向西南逃去,到了山跟,她们再度分开。九位公主不幸在大关前被齐军袭杀,为了纪念她们,这里就被叫做九女关。两位王妃则死在了向西的关口前,因为她们一个姓白,一个姓马,人们就把这个关叫白马关来纪念她们。

十幅传世名联(神奇而倔强的联城楷树)(8)

神奇的是那截插到土里的树杖竟然活了过来,慢慢长成了一棵大楷树。人们说因为是树枝扦插而成,所以它不结种子,是一棵“公树”。它的主人,那位颛臾王子相传就是秦国的名将蒙骜,他为秦国开疆拓土,忙于军务。那一次远去,这位主人再也没有回来,楷树就一直在高台上守望,2000多年来,不管经历怎样的沧海桑田,它都努力地活着,孤零零地守护着这片土地。

十幅传世名联(神奇而倔强的联城楷树)(9)

现如今,经常有善男信女奉以香火、供物,来树下求平安,求丰收,求去病等。2018年6月,来自全国各地的蒙姓数十人来此寻根,在古树下感触良多。于是捐资建“千古贤君颛臾王”鼎,方便供奉者使用。2019年6月,参与首届“蒙恬文化论坛”的蒙氏代表举行了简约的祭祖活动。期间单独来的蒙姓更是数不胜数,古树也一次又一次地迎接着它主人的后裔到来,如果它有心的话,想必一定得到了很多的安慰。

十幅传世名联(神奇而倔强的联城楷树)(10)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