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物理网课(万向思维教育考试论坛第131期-2022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

作者:初中物理—夏朝

主办:万向思维商学院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与《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旧课标)相比有以下几处明显的变化:

一、课程性质

《新课标》指出: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课程,与小学科学和高中物理课程相衔接,与化学、生物学等课程相关联,具有基础性、实践性等特点。

二、课程理念

1、《旧课标》课程理念是提高学生科学素养,以提高学科素养为目标,《新课标》明确提出培养和提升全体学生核心素养,逐步形成的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核心素养包含物理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科学态度与责任四个方面。

2、《新课标》指出:以主题为线索,构建课程结构,注重科学探究,倡导教学方式多样化,发挥评价的育人功能,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

三、课程目标

立足学生全面发展,依据核心素养内涵及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确定课程目标,体现物理课程独特的育人价值。从三维物理课程目标提升为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物理核心素养是三维目标的整合提炼与发展。

1、物理观念→知识、技能

2、科学思维→过程、方法

3、科学探究→过程、方法、技能

4、科学态度与责任→情感、态度、价值观

四、课程内容

1、优化了课程内容结构:基于核心素养发展要求,由《旧课标》的“物质”“运动和相互作用”“能量”三个主题,变为《新课标》的“物质”“运动和相互作用”“能量”“实验探究”“跨学科实践”五个主题。

2、转变了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各一级主题在原来的内容要求新增了学业要求及教学提示,学业要求反映学生完成一级主题的学习后,在物理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科学 态度与责任方面应达到的学业成就。教学提示旨在引导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转变,围绕一级主题给出教学策略建议、情境素材(实验器材)建议。

五、学业质量

学业质量是学生在完成课程阶段性学习后的学业成就表现,反映核心素养要求,同时对学生学习活动、教师教学活动、教材编写等具有指导作用。

六、课程实施

1、围绕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设计教学目标。

2、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式。

3、确保物理课程实践活动教学质量。

人教版物理网课(万向思维教育考试论坛第131期-2022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1)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