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故事虎头蛇尾(成语故事畏首畏尾)

畏首畏尾这个成语故事出自于《左传·文公十七年》:“古人有言曰:『畏首畏尾,身其馀几』又曰:『鹿死不择音』小国之事大国也,德,则其人也;不德,则其鹿也,铤而走险,急何能择?命之罔极,亦知亡矣将悉敝赋以待于鯈,唯执事命之”,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成语故事虎头蛇尾?以下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成语故事虎头蛇尾(成语故事畏首畏尾)

成语故事虎头蛇尾

畏首畏尾这个成语故事出自于《左传·文公十七年》:“古人有言曰:『畏首畏尾,身其馀几。』又曰:『鹿死不择音。』小国之事大国也,德,则其人也;不德,则其鹿也,铤而走险,急何能择?命之罔极,亦知亡矣。将悉敝赋以待于鯈,唯执事命之。”

畏首畏尾,比喻一个人胆子非常小,顾虑特别多。

在公元前611年,晋灵公在扈(hù)和许多诸侯会盟。郑穆公想参加这一盛会,主盟人晋灵公却不想与郑公见面,理由是:郑国和楚国勾结,对晋国怀有坏心。

郑国的大臣子家给晋国大夫赵盾写了一封信,信中说,郑穆向来对晋国是友好相待的,在楚国强大的压力下,也从来没有产生对晋国的二心。

信中用强硬的口气说:古人说:畏首畏尾,身其余几(怕头怕尾,剩下来的身子还有多少)?还说:鹿死不择音(鹿到临死前顾不上发出好听的鸣声)。

小国归顺大国,假如大国以德相待,那它就会像人一样恭顺这个大国……如果大国以非礼待之,小国就会像绝望的鹿一样铤而走险,怎么还顾得上选择?

贵国说话不讲信义,我们也知道即将灭亡,我们的军队只好严阵以待。应该如何做,就由您自己决定吧。

赵盾看信写得非常有道理,立刻去劝晋灵公收回拒绝郑穆公参加会盟的成命。

每天学习一个成语故事, 读史明智,长知识。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