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年代外国木偶动画:木偶动画的起源

文|深海里的星

(原创不易,侵权必究)

如果提起童年记忆,我想很多人都能回忆起神笔马良这一人物形象,布满传奇色彩的故事背景,让那时候的很多人都渴望也能有一支画什么就有什么的笔,以此闹出的笑话也从来不在少数。

《神笔》是上世纪五十年代创作出的动画短片,作为木偶动画的代表作品,除了成为我们童年里印象深刻的一个环节,更重要的是其背后的文化底蕴,同样有太多值得赏析的细节。

人性之贪婪总是经不起推敲,马良从得到神笔之初提出的那句“我就是要为穷人画画”贯穿了整个短片的始终,而妄图用肤浅的眼光得到神笔背后力量的县官,最终也只是自食恶果。

可以说这一部正能量十分突出的作品,无论是技巧方面的创新还是故事方面的延伸,都代表了在当时那个年代来看,非常巅峰的状态。

而它的创作背景,是在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还未成厂之前,却因为那份鲜明的“前卫意识”,让它直到如今依然屹立在木偶动画行列非常重要的地位。

80年代外国木偶动画:木偶动画的起源(1)

艺术风格:木偶动画鲜明的时代特征,代表了一段无法替代的历史风华。

我们说的木偶动画,它与我们平常接触到的手绘动画最大的区别就在于它是介于二次元和三次元之间的,它的立体感非常明显,却并非虚构出来的建模人物,而是实实在在有实体存在的。

而以它的制作过程来看,其实也就是国际上更鲜为人知的一个专业名词,定格动画的一种。

  • 定格动画的前世今生

定格动画在国际上有很多非常出色的代表作品,比如英国放映的《小羊肖恩》,它就是黏土动画的代表。

而这一艺术风格本身就有其鲜明的特征,最明显的就是那份动作的迟缓与笨拙,虽以现代眼光来看会很难再有带入感,但同样因为这份赋予童趣的呈现,反而更加能被小孩子接纳和喜爱。

很形象的讲,初生婴儿来到这个世界,他们认知一切的轨迹,其实也是与定格动画的表现形态非常贴合。

那么对于其创作的奥秘,也是以如今的技术标准,不再是什么新鲜事儿,首先,制作出木偶的形态,然后拆解各个动作组成,最后通过逐格拍摄的技术手段,将动作连贯起来,形成动起来的效果。

而我们的木偶动画可以说是当时对于定格动画的一种本土化改编,但早期由上海电影制作厂美术片组所制作的作品,还是受东欧国家的影响很大。

比如捷克木偶片《皇帝和夜莺》、《仲夏夜之梦》等都曾是国内美术学生观摩学习的对象,而《神笔》导演靳夕,就曾在五十年代远赴捷克向木偶片大师特伦卡学习。

可属于我们的木偶动画的发展,又离不开对传统民间艺术,木偶戏的借鉴。

80年代外国木偶动画:木偶动画的起源(2)

  • 对木偶戏的借鉴与传承

木偶戏是中国传统戏剧艺术之一,在古代也被称为傀儡戏,是一种由艺人操作木偶完成故事的演绎的一种戏剧形式。它的整个发展历史源远流长,也带有非常深刻的时代烙印。

当然,比起木偶动画来说,木偶戏的呈现和分类是更加细致的,比如杖头木偶,提线木偶等,它有非常精确的分工,也是划分出如何通过肢体语言来控制动作的呈现的标准。

而对木偶戏来说,最难的部分就在于他对于时间的消耗是非常巨大的,比如从它的制作之初,要让木偶的整体形象立体,就必须运用到非常专业的雕刻知识。

除此之外,木偶的造型也向来讲究三分雕刻七分绘画,如果说雕刻是基础的部分,那么绘画就是点睛之笔,对传统木偶来说,最神秘也是最传神的地方,就在于与他的头部,我们目前能看到的那些以脸谱为区分的面具也曾是他非常特别的风格。

早期它的演绎具有祭祀的作用,通常是在丧葬仪式上使用,也因此对其发展的局限性非常明显,直到木偶动画的出现才将它运用到了娱乐方面,这也是对木偶戏来说应对新时代的一种文化创造性传承。

木偶动画所借鉴的,正是木偶戏的那份标准和形韵,这一门古老的中国传统民间艺术,本身就具有非常强烈的民族风格和生活气息,在《神笔》的具体呈现中,从支线人物的庞大和细节之处的人物形象和面部表情就能思索 ,这在当时技术层面来说,有多少难以克服的难题。

最具代表性的就是老神仙出现的时候,那份闪闪的金光,虽然目前来看不过是最基本的特效,但对于处于当时那个年龄段的小孩来说,其内心的震撼难以言表,还有如何通过画面,让笔下的动物真的活起来,也是无法设想完全没有电脑技术加持的背景下,其耗费的时间和精力有多巨大。

而对整个故事的整体呈现来说,除了这份来自技术层面的突出,更重要的是它所刻画的人物形象非常的富有感染力,也代表了当时人们纯朴的内心对美好和善良的执着追求

80年代外国木偶动画:木偶动画的起源(3)

叙事手法:运用别致的浪漫主义,塑造了马良淳朴善良的艺术形象

整部短片借鉴的是具有神话色彩的“神笔马良”的典故,也是运用浪漫主义的手法,塑造了一个理想化状态的艺术形象。

马良是一位典型的故事型人物,他身上也带有非常鲜明的性格属性,也是以当时的背景来看,既弘扬了正能量,同时抒发了人们对于淳朴善良的那份信仰。

  • 扬善惩恶的根本,是为了传递“他值得被奖赏”的理念

整部短片对于善恶对立面的刻画非常明显,最后回归到惩恶扬善的主题,但本质上也是为了烘托一份真善美的引导。

这也是那个时期的各类影视作品都下意识会带有的政治标准,历史告诉过我们,过去的先辈从怎样一个艰难的时代走来,当作品的目的是为了向更多普通人传递一份态度的时候,也一定是希望将那份美好传承下去。

而马良身上所带有的那份纯真,让他始终坚守着自己的底线,仙人将神笔赠送于他,并且只能通过他的手画出的作品才能展现这份神力,说到底也是为了强调“好人有好报”的主题。

因为他的善良所以他值得被奖励,这也是整个故事的中心

80年代外国木偶动画:木偶动画的起源(4)

  • 支线人物的淳朴,代表的是“性本善”的具体体现

另一方面,如果说马良的形象代表了一份绝对的善,而县官的贪婪,代表的是千千万万个普通人,那么短片中刻画的各种小人物,他们就像一面镜子,也是对善更细致的体现。

他们羡慕马良有一支画什么是什么的笔,却并不是忌惮或妄图吞为己有,而是因为他会为百姓造福而认定他是一个好人。

短片最美好的一个片段就是当马良摆脱县官一行人,回到小村里的时候,乡亲们招呼他,并且他们一起讨论田里的庄稼长得有多好的那一瞬间,就如同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那份善意的呈现,也让我们心甘情愿陷入这一场梦境当中。

而短片的这种设定,很明显是将坏人这一行列孤立出去,呈现出一种“邪不压正”以及坏人“孤立无援”的形态,也是为了突出“人性本善”的美好品德。

整个故事带有强烈的正向引导作用,也是主创团队希望通过这样一个真善美的故事,去抒发人们心中对于善良的追求,更是为了引导人们对于美好的探索,而对于数量相当庞大的几代人来说,这部动画一直是属于我们的童年里,非常有纪念意义的一部作品。

遗憾的是,如今木偶动画还是慢慢淡出了我们的视线,这份运用了中国传统木偶戏的技艺,最近一次出现在我的记忆里,还是上个世纪80年代的《阿凡提》系列。

但那份辉煌却是一直存在的,美影厂一直遵循着不重复,不断创新的宗旨。比如在另一部作品《峨山道士》中,除了运用木偶风格为基础,就曾尝试加入了中国山水画作为背景,也让整体风格更加具有艺术美感。

对于木偶动画的传承与发展,曾经的艺术前辈一直是融洽了中国传统艺术的多种表现手法,而对美影厂来说,无论是剪纸动画,折纸动画,木偶动画或是水墨动画,他们所想要实现的,始终是如何将美术与动画完美结合,这也让我们对其背后文学魅力有了更深层次的感受。

80年代外国木偶动画:木偶动画的起源(5)

文学魅力以及现实延伸:利用美术片的形式和动画片形成一个全方位的结合,终究成为新时代难以实现的遗憾。

动画片的基础是美术,属于美影厂过去的辉煌,就是穷尽一切美术手段,打造当时的那个动画王国,而如今,即使是我们更普遍接触到的是CG动画,其实也始终带有过去的影子。

可以说,木偶确实是最早拥有这种立体性质的动画,也是作为当时的社会背景来说,非常伟大的一项创举。

而这种利用美术片和动画片完美结合的形式,是属于曾经一代又一代的老艺术家们留给我们最宝贵的财富,但如今我们的整个动画行业,其实还是让它的语言呈现逐渐变得单一了起来。

这一方面就不得不提一个非常现实的原因,国内大环境下的审核机制,让动画制作成本具有很大的未知变故。

它从来没有给予创作者一个充分开明的环境,更多时候即使一部动画制作出来了,同样会因为情节或许会有不值得呈现的地方而被夭折。

但他整体所谓的标准却是非常模糊的,也始终将动画的尺度把握在儿童低龄化版本。

可是动画本身是一个非常丰富的艺术形态,它是完全可以囊括所有年龄段的人,过度的审核机制注定是对文化最大的桎梏。

80年代外国木偶动画:木偶动画的起源(6)

另一个因素,国家对动画行业的补贴政策让更多人看到了投机取巧的商机,于是整个市场不乏有批量生产的流水线作业,其目的只是为了实现资本的累积,却一点都不专业,这也是造成动画发展停滞不前的根源之一。

这一方面我们随便点开一个视频网站就能很明显的感受到,那种粗制滥造的低成本片,一直充斥在整个市场之内。

最后一个因素,国内对于拥有原创剧本能力的人才缺失,或是专业分工不够明确,也直接造成了动画制作所消耗的成本更加巨大。

国内通常一个动画制作公司,他必须实现脚本制作,画面呈现,或是配音等多方面的工作的融合,所以他们完成一部作品的时间,除了会产生巨大的未知性,同时还要忍受短期内无法收回成本的落差,这也让无数动画人坚持不到胜利的那一天就早早放弃了。

但我们看其他国家,比如日本,那种专业的声优以及编剧人才,会有非常明确的分工体系,而所谓术业有专攻,在节约时间的成本的同时,也是让整体呈现更加专业,却也始终是我们依然还缺少的那一部分。

80年代外国木偶动画:木偶动画的起源(7)

结语:时间带走了无数经典,却终究把创新的接力棒放到了我们的手里。

最近一直在回顾属于国漫巅峰时期的经典作品,那时候哪怕只是一个简单的短片,都能为我们留下非常多的文化内核,如今的整个市场确实过于浮躁,以前那份经典的味道,也总是很难再体会。

但是童年曾做过的那一场梦,谁都设想过那个答案,如果我有马良的笔,我会画些什么?

这份对于美好的流失,始终是我们这个时代最大的遗憾,而对于凝聚着中华民族形与魂的瑰宝,无论是抢救性保护,还是让更多人传承,都应该赋予它新时代的内容,并且容纳进新的时代精神,也许与时俱进的创新,也终究才能成为他们的的出路。

最后想说,世界优胜劣汰的速度早已超过了我们的想象,无数新事物降临,也有无数经典陨落,却还是由衷的希望更多人愿意将这份美好传递下去。

感谢阅读。

图片来自动画短片《神笔》。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