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人为什么会说英语(为什么英国人总是用一些)

“That wazzock dared to gazump me; I'm gobsmacked by this sticky wicket full of codswallop that's gone pear-shaped!”(丫竟然敢跟我抬价;这简直让人抓狂,道理都歪曲到外太空去了),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英国人为什么会说英语?以下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英国人为什么会说英语(为什么英国人总是用一些)

英国人为什么会说英语

“That wazzock dared to gazump me; I'm gobsmacked by this sticky wicket full of codswallop that's gone pear-shaped!”(丫竟然敢跟我抬价;这简直让人抓狂,道理都歪曲到外太空去了!)

这样的句子听起来没什么毛病,但是描述的形势就有点奇奇怪怪了。把这样的句子转换成标准英语,大意就是That idiot dared to offer more money for the house after my offer already had been accepted; I'm shocked by this tricky situation full of nonsense that's gone awry!(“那个蠢货竟然还要我加钱,我之前的价格都谈妥了;这种伎俩毫无道理,疯了,吓死我呀!”)

莎士比亚风?完全不是。第一句话对某些人来说或许十分耳熟,不仅是因为内容部分的模糊不清。 这句话里也满是起源于十八世纪至八十年代的词汇,它们有两个共同点:一是听起来都很傻,二是全是英式英语。

英式英语充满了这些古古怪怪的词。它们反映了英国对智慧在文化层面的鉴赏力,也是英国文学创造力的悠久传统 ——以及几个世纪以来英国的全球影响力,时而大时而小。

这些稀奇古怪的词形成的方式各式各样,包括合成词(例如牛津和剑桥的“Oxbridge”);叠音或词语重复('higgledy-piggledy');逆构词(即去除原始词的词缀,如'kempt'源自'unkempt'); 当然纯粹无意义的(就像罗尔德达尔的发明'gobblefunk')。

这类的造词法并不是英语独有,更不是英式英语专属。不过,明尼苏达大学语言学教授,牛津大学出版社词源学博客作家安纳托利·利铂尔曼(Anatoly Liberman)认为,英语单词相对简单的特征可能适用于这种构词游戏。“英语基本上是一种单音节语言(如'come','go','take','big','laugh'等等),”他说。“这使得这样的单词的组合游戏变得简单”。

英式英语的这些构词法的特点反映出英国人的某种幽默特质。通俗人类学家凯特·福克斯(Kate Fox)曾撰写过英语的“禁止认真”(即很讨厌正而八经地对人对事)以及幽默在社交中的普遍性。这种幽默是一种特殊的方式:自嘲和擅长有意低调和反讽。

英国的这种民族特征渗透到英语,这很正常。浪漫行为(如'snog'和'shag')用幼稚的语言说出来。 经典菜肴的名字听故意听起来让人倒胃口('dead man's arm'(死人臂蛋糕)和'Eton mess'(伊顿乱点)分别指带果酱馅的蛋糕卷和混有蛋白甜饼、草莓和奶油的甜点)。英国出奇地喜欢这样看似无聊而莫名其妙的感觉。举个例子,'ladybird'(瓢虫)会让美国迷惑不解却脑洞大开,虽然美国英国里的这个词更明晰一些 —— “为什么是瓢虫?为什么不是七星瓢虫?”

这表明英国人喜欢玩文字游戏。例如,食物类的词汇就富有这样的特征。 “Fairy cake”(仙女蛋糕)、'toad in the hole'(蟾蜍在洞里)和'jacket potato’(夹克马铃薯),这些东西其实与仙女、蟾蜍和夹克毫无关系。

儿戏

英国英语有一个悠久的传统,就是为了好玩而创造词语。著名语言学家大卫·克里斯特(David Crystal)在《100个词写的英语故事》中写道:a gaggle of geese(鹅群一般),an unkindess of ravens(像乌鸦一样不友善),以及其他类似的集体名词都是在15世纪发明的。他推测这是故意要为喜剧效果而创造的,致使“修女过多”(故意造成双关效果)。

虽然各个时代里都有古里古怪的英式词语,不过,在某些时代,这一类词则特别丰富。克里斯特称,语言的创造力,特别那类文字游戏类的,似乎在伊丽莎白时代最为鼎盛。一是由于文字巨匠,如莎士比亚及其他戏剧家的深远影响。与此同时,克里斯特还表款,彼时“有越来越多的人从事写作,为了写出新剧来满足剧院的日常需求,倍感压力。当时市面上没有字典作为创作的稳定影响力”。这种情况为词汇创造提供了条件,对此,我们要感激,因为出现了类似'balderdash'这样的词(balderdash的意思是“一个无意义的词或想法”)。

以下是七个最为人喜欢的搞怪单词:

Codswallop: noun, nonsense

Gazump:verb, to supersede some in an offer

Gabsmacked: adjective, to be surprised

Kerfuffle:noun, fuss, commotion

Odds and sods:noun, miscellaneious items

Snog: verb, to kiss and cuddle amorously

Tiz-woz: noun, a state of confusion or excitement.

自莎士比亚以来,从英国作家查尔斯·狄更斯('一级棒')和刘易斯·卡罗尔(mimsy, '一本正经')到J.K.罗琳(muggle,'麻瓜'),这些作家无一不在为英语词注入新的活力。正如利伯曼指出的那样,这并不是说这些作家垄断了童趣。 相反,从历史上看,英国英语的“影响力主要来自伟大的作家”,他说。 “英国英语的乐趣和魅力必须在各个时代的伟大智者的作品中寻求。 相比之下,在美国,在这个方面,唯一的可比拟的是马克·吐温。”

当然,也存在对文化与词汇之间关系进行过度解释的可能性。在各类英语中都能发现古古怪怪的词语:语言学家还曾写过“face like a dropped pied”(像摔在地上的馅饼一样的外貌)和“cultural cringe”(文化压抑)这样的词反映澳大利亚的非正式性和“伴侣”(mateship)文化。

更为复杂的是,英式英语和美式英语之间的边界 —— 两种最有影响力的英语—— 相当模糊。事实上,许多普遍认为源自一个国家的词语实际上起源于另一个国家。

萨塞克斯大学的林恩·墨菲(Lynne Murphy)在他的博客以及即将出版的有关美式英国和英式英语差异的图书中指出,许多美国人错误地认为'bumbershoot'和'poppycock'是源自英式英语。 她表示,原因很简单,因为“很多美国人有这么一种成见:愚蠢的词都是英国人的”。符合这种想法的词则是这一类海外广泛流传的词。

也确实有一些听起来奇奇怪怪的词汇是由于与美国词有一样。 墨菲解释称,美国人喜欢有个短“o”音(非平舌音)的俚语,比如“cosh”, "bollocks"以及“dogsbody”,因为“这是这个音美国人发不出来”。

如果一个词足够英式且为人们所熟悉的话,即便平淡无奇也可能会显得很迷人。例如,有报道称,在詹姆斯·科登开始在美国主持深夜脱口秀之前,他所在电视台提示他,美国人接受“shag”(粗俗)和“squiffy”(敏捷),却不接受类似“knackered”等令人费解的词语。

混合体

如今,大量的英语新词来自多语种地区,通常是英国的前殖民地。一种惯用的方式是改变英式或美式英语词的含义(例如,“deadwood”(枯木)在指博茨瓦纳英语里的意思是“无所作为的公务员”(unproductive civil servant))。 另一种方法是创造新词来描述当地的具体情况(如新加坡英语中的“killer litter”(杀手垃圾),指的是危险的高楼抛物做法)。

并非所有这些“新式英语”都是意在幽默。 以尼日利亚英语为例。它以'go-slow'(慢行)代替'traffic jam'(堵车)。美国肯尼索州立大学的法鲁克·科博洛基(Farooq Kperogi)就针对尼日利亚英语写了大量的文章。 他表示,像'go-slow'等幽默词(“men of the underworld”<黑社会分子>的旧时新义而不用'crminal'<罪犯>)是无意的。“尼日利亚英语遵守的一个特征是构词形态过度,即便是在非正式语境中也是如此。这在非母语者的耳中无意中形成了滑稽效果,”他强调道。 “在尼日利亚英语中,没有任何故意而为之的幽默。”

不过,陌生和意外可以给这种英语词的创造有了喜剧性。科博洛基解释,在尼日利亚英语里,“当根植于英式英语的尼日利亚英语与美国英语相冲突时,几乎总是出现无意的幽默”。

然而,鉴于英式英语和美式英语仍然占据重要位置,来自其他类型的英语的有趣词汇一直在缓融入全球主流之中。不过,这种情况可能出现变化。例如,在尼日利亚和印度电影的影响力日益增加的情况下,印度英语中的postpone(推迟)的反义词“prepone”进入英式英语只是时间问题。

作者:克里斯汀•罗(Christine Ro)

编译:winnie07

编辑:翻吧君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