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甲战争十级主战坦克排名(装甲风暴系列之二)

1942年的斯大林格勒保卫战是二次世界大战苏德战场的转折点,苏德双方都付出了惨重的代价,双方伤亡至今都没有一个准确的数字,最少估计有近200万的伤亡(包含俘虏),历史上的1942年的6月28日至1943年的2月2日,一个血肉磨盘没日没夜都在消耗着大量鲜活的生命,成就了斯大林格勒保卫战的赫赫威名,其中,尤以坦克战的激烈和规模程度而被称为历史上最伟大的坦克战。

先来介绍一下双方出战的坦克:

苏军:T-34坦克,1940年定型投产,全重32吨,时为铸造型炮塔,发动机功率500马力,最大公路速度75千米/小时,最大越野速度30千米/小时,最大行程400千米,装备一门76毫米坦克炮(43年后改为85毫米坦克炮),创造性地采用带有倾斜度的装甲,增强了其防护性能,是一型火力、防护力和机动性都很突出的坦克。76毫米坦克炮为F-34型L/42加农炮,F-34型加农炮使用普通穿甲弹时,500米距离上可穿透69毫米均质钢板,1000米距离上可穿透61毫米钢板,当时的德国坦克没有任何一款型号能够抵挡这样猛烈的火力。F-34加农炮还可发射高爆和破片弹攻击软目标,因此具备支援步兵进攻的能力。一辆T-34坦克通常备弹77发,包括19发穿甲弹,53发高爆弹,和5发破甲弹。斯大林格勒保卫战时T34还采用空间狭小的双人炮塔,一般为炮手兼任车长,或者装填手,驾驶员的情况,战斗效率不高。

KV-1坦克,1939定型生产,战斗全重44吨,最大速度公路/越野:35/12千米/小时,最大行程公路/越野:225/151千米,同样装备76.2mm F34坦克炮,弹药111发,装甲35-110mm,前装甲75mm,是当时装甲最厚的坦克。

装甲战争十级主战坦克排名(装甲风暴系列之二)(1)

德军:四号坦克,1934年研制,1939年装备,战斗全重25吨,装有一门75毫米的短管坦克火炮,使用穿甲弹时初速达375米/秒,在500米距离上可以击穿55毫米厚的垂直装甲。主炮右侧的同轴机枪,可以通过炮手脚下的电钮控制击发,主炮弹药包括榴弹、穿甲弹和烟幕弹,共携弹122枚,机枪弹3000发。使用高爆炮弹时,对步兵和敌方工事都具有很强的杀伤能力。装甲厚度为30毫米(后期增加到50毫米),机动性能强,越野时速可以达到40千米,最大行程300千米。该坦克最大的优势在于它装备了车载无线电,当苏军的坦克还要通过旗语进行指挥的时候,德军已经可以轻松完成车内指挥和战术协同。

装甲战争十级主战坦克排名(装甲风暴系列之二)(2)

这场空前激烈的坦克战实际上包含数次不同时间和地点的战斗,双方参战的坦克数以千计,还包括反坦克炮,反坦克枪等等的投入,呈现给我们的是经典的二次世界大战时期坦克战的各种战斗形态、战斗艺术,现在让我们以时间为轴线一一进行描述。

1942年7月,希特勒制定了意图攻占斯大林格勒的“蓝色计划”,往顿河方向进击的德军第六集团军,拥有30万精锐步兵,3000门火炮,300辆坦克,为迟滞德军攻击斯大林格勒的步伐,以利组织斯大林格勒的防御,斯大林调集部队进行了顿河阻击战,苏军第一、第四坦克部队,拥有20万士兵,100门大炮,258辆T34,40辆KV-1重型坦克,7月27日,双方坦克部队投入战斗,当绿色闪光灯打响,苏军开始发起坦克冲锋,以KV-1为首,凭借最厚实的前部装甲,横冲直撞的KV-1在被数次击中后还可以率领T34径直杀入德军纵深,予敌以大量杀伤,德军组织了大量反坦克炮和四号坦克进行围攻,战斗持续进行了一个月,苏军两只坦克部队虽然几经补充,近30万战士,1000辆坦克还是损失殆尽,到8月23日,德军剩余的几百辆坦克终于渡过顿河。

德军坦克部队前出到斯大林格勒郊区,苏军采用另一种办法进行了阻击,派出英勇的步兵利用反坦克枪打击四号坦克的薄弱部位,反坦克枪有2.5米长,可以以隐蔽状态从不同角度对坦克进行打击,如果击中油箱,就足以击毁四号坦克,还有可能击中乘员,这给德军造成了很大的麻烦。虽然苏军打得顽强,但德军还是占领了斯大林格勒的北部,在这附近,有一座生产T34坦克的拖拉机厂,一旦这个工厂落入德军手中,后果不堪设想,拖拉机厂的工人们立即进行了组织,他们驾驶自己生产的坦克,和幸存的苏军一起,从工厂开向了战场!在伏尔加河河边,工人坦克部队发动了猛烈的进攻,击退了攻击工厂的德军,虽然T34能够轻易击毁四号坦克,但由于机动性及协同性不如德军,在给予德军沉重打击后,斯大林格勒还是被三面包围了。

装甲战争十级主战坦克排名(装甲风暴系列之二)(3)

到了9月,崔可夫临危受命,接手组织斯大林格勒保卫战,他精心组织,将城市的每一条街道,每一栋建筑都变成了死亡陷阱。希特勒为快速攻占斯大林格勒,派出大量飞机对城市进行了轰炸,然而效果适得其反,轰炸造成的残垣断壁反而为苏军开展狙击战提供了绝好的战场,甚至苏军把坦克也开进弹坑,只露出炮管,打起了埋伏战,用德军的话说,这个时候的斯大林格勒已经成了一座巨大的“马蜂窝”。德军强大的装甲部队无法在遍布废墟的城市里进行机动,反而成为步兵及埋伏的苏军坦克的猎物。一天,德军坦克群在步兵配合下,沿着勉强可行的街道排成纵队向拖拉机厂攻击前进,早已埋伏在有利地形的T34坦克及步兵一开火就击毁了10几辆德军坦克,此后德军又组织了数次坦克攻击,最终还是无功而返,陡增巨大伤亡。

11月,苏军制定了“天王星行动”,调集800辆坦克,100万士兵,组织对斯大林格勒地域德军的围攻,19日,攻击开始,仅仅两天,快速攻击的坦克部队就攻占了战略枢纽—卡拉奇,完成了对德军第六集团军的包围。

希特勒为了解救第六集团军,制定了“冬季风暴行动”,调集250辆坦克和5万名士兵试图突破苏军包围圈,打通第六集团军逃跑路线,12月12日,行动开始,为了粉碎德军计划,苏军派出快速装甲部队进行拦截,在上库姆斯基,德军的劳斯将军在探知苏军部署后,设下陷阱,充分发挥了四号坦克机动性强的优势,对在山谷中成纵队行进的苏军坦克部队进行了拦腰攻击,轻易地消灭了苏军这一只快速装甲部队,并前出到离被围部队不到70公里的地域。

苏军马上再次调集预备坦克部队进行拦截,这次苏联人得到了眷顾,他们先敌到达德军必过的河边,在河沿找到了一个U型沙滩,将坦克悉数埋伏起来,当德军坦克到达,并整理队伍下河坦克调整方向时,苏军坦克抓住有利时机,果断开火,四号坦克侧面薄薄的装甲被轻易地撕裂,一时间大量德军坦克被击毁,苏军乘胜追击,组织了400多辆坦克试图攻克战略要点——上库姆斯基,于是双方参战坦克近千辆的坦克大战终于打响,上库姆斯基村外开阔地带到处是起火的坦克,硝烟弥漫,连原本白雪皑皑的地面都烧成了黑色,战斗进行了三个昼夜,最后剩余的苏军坦克趁夜色冲进了上库姆斯基村,他们开着大灯,一路直行,驻守在村里的德军还以为是自己的部队,结果被打了个措手不及,一辆苏军坦克炮管被击断,最后开足马力撞向了德军坦克,英勇的苏军尽到了最大的牺牲,还是没有阻挡住这只增援的德军,德军距离打开包围圈只有区区60公里了。

苏军统帅部敏锐地抓到了德军的一个弱点,就是为这只增援部队提供后勤保障的机场在苏军坦克部队的攻击范围之内,于是制定了“土星计划”,12月16日,苏军坦克部队长途奔袭,攻击了德军的后方机场,在机场,苏军坦克和德军的反坦克炮发生了激烈交火,在付出了重大代价后,德军反坦克炮和飞机悉数被击毁,苏军终于打垮了希特勒的脊梁!德军增援部队眼看自身难保,只好撤退了之。

1943年2月,随着保卢斯率领第六集团军全体投降,斯大林格勒保卫战取得了伟大胜利,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

您的鼓励是作者创作的动力,谢谢您的阅读,可否请您顺手给个赞哦。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