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海大气湿度(航海科普不要混淆雾和霾)

航海大气湿度(航海科普不要混淆雾和霾)(1)

孔明草船借箭

三国时期,孔明(诸葛亮)有草船借箭的故事!

孔明难道有这么神通,知道三天以后长江会发大雾?其实孔明只是知晓冬天的气象规律而已!

我前天发短文说上海浦东农谚:三早迷雾发西风,就是与孔明的气象预测知识不谋而合,殊途同归!现代气象解释就是北方冷空气正在南下中的变化,从蒸发雾过渡到锋面雾的过程。

南方地表、河水的气温高,当微弱冷空气先期抵达南方时,早夜上空冷空气掠过地表温暖面,温差让上升气流凝结成水汽,就变成能见度不良的雾了。

孔明懂曹操不懂,就上孔明的当了。

不管什么季节,正常大气系统的变化,从晴天到雨天有每隔5天到7天的重复周期,但特殊天气系统下,会打破人们的固有思维。前天傍晚接孩子途中,仰望西边的天空布满了非常吸引人的卷积云,我们俗称为羽丝云,我判断昨天天早晨就有轻雾。

航海大气湿度(航海科普不要混淆雾和霾)(2)

羽丝云

昨日白天受到太阳光直射,大地相对气温较高。到了晚上,留在地表、水面上的热量自然辐射散发,空气温度骤降。但地表中温度和河流中水温因介质不同散发较慢,产生空气和地表、水面下的温差。当夜空月儿高挂天气晴朗时,就把地表上暴露在空气中、带有水分的枯草、稻柴中的泌出水分凝结成白色水珠或水晶粉末。这就是冬日早晨的地上的露或霜了。

经不住低空的辐射散热 地表、河水的热量开始补充较冷空气带走地表、水面上的热量,其形式就像水壶中的热水冒出来的水蒸气,“蒸蒸日上”来温暖低空气温。

空气中漂浮着眼睛看不出来微小的尘埃。当水蒸气在上升过程中捕获得微小尘埃,变成了水蒸气的内核,凝结成为水珠和水晶,在微风习习下越聚越多,水珠和水晶越来越浓,成为了气象学上的“蒸发雾”。

航海大气湿度(航海科普不要混淆雾和霾)(3)

河边轻漫的薄雾

当人们要开车出行前,就得把放在露天的汽车挡风玻璃上湿润的雾水擦拭干净。

由于北方冷空气在赶往南方的路上,锋前的冷空气开始微弱影响南方的晴天区域,同样道理,第二天又会形成雾,虽然天气预报说昨天早晨大雾,但今天早晨我还是看到空旷地面低空和河面上有迷雾,因为泌出的水汽较重,都停留在地面物体上了,成为了露水或霜了,判断今天公路上不会有大雾。

航海大气湿度(航海科普不要混淆雾和霾)(4)

疑似地上、瓦上霜

今天早上我拍到南方低沉的连绵乌云了,雾的性质与今天不同,为锋面雾了。

我预计明天早晨,地表和水面的暖湿空气依然蒸发成为漂浮在空气中的雾,雾又影响了能见度,而这天早晨的雾不会太浓,薄如蝉翼,甚至没有雾。

因为北方冷高压气旋前锋影响了本地区,起风了,雾被吹散了。随后天气变了,多云转阴,在中午时分开始飘雨了。

如果前期气温一直在阴沉沉地处于零度左右,上海浦东人就说捂雪了。

如果像这几天的气温,那么就下毛毛雨,到了傍晚降下中到大雨,下班的人们就得在寒风冷雨中急匆匆赶回家。

家是温暖的,但屋外的风越刮越大,寒风吹在电线杆上的电线,就像拨动了琴弦,那弦音就是寒潮的前奏曲。半夜三更雨止了,气温却比昨夜下降了10度,这标志着寒潮过境了。

第二天,早晨太阳突然变得勤快了,当人们起床上班时,窗玻璃上挂满了凝结的水珠,就是室内外温差太大的缘故。冰点温度时,就是透心凉的一层冰晶了。屋外阳光明媚了,人们出门就得穿得厚厚的衣服了。

雾形成于不同自然条件分类为:辐射雾、平流雾(主要在海洋上)、锋面雾和蒸汽雾。在此就不详细表述了。

航海大气湿度(航海科普不要混淆雾和霾)(5)

黑黑的不是建筑物,而是南方向低沉的云墙

当我把成雾原理说完后,朋友问我那霾是不是雾?

我断然回答霾不是雾,它是北方冬季冻土分化成粉尘的结果;还有就是人们无止境地燃烧岩石燃料,造成工业粉尘飘浮在空气中的结果。霾很好区别,它通过气压梯度形成了空气流动,即风将冻土粉尘、工业粉尘刮向下风,造成大范围的霾天气,经过的区域会落下厚厚的灰尘。如果正好碰上“寒潮”南下东扩的情况,上升的水汽就会捕捉粉尘,成为既有水汽又有粉尘的雾霾了。

霾横行的地方也跟雾一样,造成能见度变差,影响交通出行。还有带有水汽的霾是严重污染源,会对人类产生呼吸道疾病,影响人类健康。

简单的方式区分,雾是水珠,霾是雾中夹带的“干货”,当空气无法托举雾霾粉尘后,粉尘就洋洋洒洒地落在经过的地区,产生严重污染!

航海大气湿度(航海科普不要混淆雾和霾)(6)

霾对地球的影响太大了

在海洋上,雾霾对航海的船舶增加了碰撞的风险。

上海处于长江以南地区,雾霾粉尘在西北、偏北风输送下,经过江苏太湖、淀山湖上空时,被湿润空气“腐蚀”了,当潮湿中粉尘自甘堕落了。雾霾还没有到达上海、到浦东陆家嘴旅游一圈,大部分雾霾粉尘已经下落了,上海市区和浦东地区很幸运受到雾霾影响较轻。

航海大气湿度(航海科普不要混淆雾和霾)(7)

雾霾下的上海滩

以上分析,仅供关注的朋友参考。

作者简介:胡月祥,网名衣羊船长,高级船长职称,从事海员职业35年,船长资历25年。驾驶巨轮与天斗,与洋斗,与海盗斗,航遍太平洋、印度洋和大西洋和世界主要大港。因为经历过,所以出版了《海盗在前家在后》和《跟着衣羊船长去航海》等书籍和网络文学。2015年12月从船长岗位光荣退休。至今,作为志愿者活跃在航海博物馆、社区和学校宣传航海文化和航海科普。

声明:胡月祥发表的文字不代表任何组织,包括曾经工作过的单位,仅代表个人观点并拥有版权。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