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绒衫起球是怎么回事(羊绒衫起球的原因分析及评定指标)

羊绒衫以其非凡的风格和高雅的气质,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但羊绒衫起球问题普遍,严重困扰了消费者的使用。羊绒衫起球与羊绒纤维特点、面料结构和消费者穿着习惯都有关系。国家标准规定,只要羊绒衫起球等级不超过允许的范围就是合格产品,即使质量最上乘的羊绒衫,在刚开始穿着时也会在的适度的范围内有轻微的起球现象。本文为您做详细分析。

一、羊绒衫起球的原因

羊绒衫起球是怎么回事(羊绒衫起球的原因分析及评定指标)(1)

1、纤维纱线

羊绒纤维的细度、长度、卷曲是重要的工艺特征,羊绒与羊毛相比,首先是细度小、长度短、卷曲数少,这样纤维在纱中抱合力小,外露毛羽多,再加上纤维滑糯在外力的作用下从织物中滑移而产生掉绒起球。其次是其纤维的缩绒性和磨擦系数均小,纤维间的磨擦阻力减少,但因羊绒纤维的鳞片结构,使得羊绒纯纺或是与羊毛混纺的织物,羊绒易从织物中滑移出来,当纤维的集合体受到无定向性外力的作用,逆鳞片受力的纤维容易不断向根部移运,产生掉绒,由于鳞片之间的棘锁和纤维体的弹性,纤维相互交错缠结起球,也引起了动物纤维所特有的毡缩。

3、染整工艺的影响

纱线或织物经染色及整理以后,对抗起球性将产生较大影响,这与染料、助剂、染整工艺条件有关,以绞纱染色的纱线比用散毛染色或毛条染色的纱线易起球;以成衫染色的织物比纱线染色所织的织物易起球;织物经过定型,特别是经树脂整理后,其抗起毛起球性将大大增强。

4、穿着条件的影响

起球现象需要从纺织品起球的机理说起。羊绒衫在穿着过程中,由于外罩(如外衣)施加的摩擦等作用,纱线中较短的纤维的一端滑移出来,在织物表面相互缠结成球。而羊绒纤维比羊毛的纤维细而短,加上一般的羊绒衫为粗梳产品,羊绒纱中的短纤维含量较高,更容易“呲”出来彼此缠结。

因此羊绒衫在内穿时,与其配套的外衣里子最好是光滑的,不能太粗糙、坚硬,内袋勿装硬物或插笔等,以免局部摩擦起球;在外穿时,袖子与桌面、袖子与沙发扶手、背部与沙发等不要长时间摩擦。穿着时间不宜太长,要注意间歇、交替穿着,使其恢复弹力,以免纤维疲劳损伤。

羊绒衫出现起球现象之后,切忌用手生拉硬扯,正确的方法是在洗涤后用剪刀将起的绒球轻轻地剪下,在经过几次洗涤之后,随着一些松散的纤维脱落,羊绒衫的起球现象是会逐渐消失的。

二、羊绒衫起球的评定

羊绒衫的起球测定方法主要采取GB/T 4802.3—2008《织物起毛起球性能的测定第3部分起球箱法》。产品标准有FZ/T 73018—2012 《毛针织品》和FZ/T 73009—2009《羊绒针织品》,具体的评定等级见表1。

表1羊绒衫起球评定指标

羊绒衫起球是怎么回事(羊绒衫起球的原因分析及评定指标)(2)

注:低于二等品的为等外品。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