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嘉靖皇帝能活60岁(20多年不上朝的嘉靖皇帝)

嘉靖皇帝是明朝在位时期第二长的帝王,一共在位45年,也是实际掌权最长的帝王,在他的治理年间涌现出一大批能人异士,有的是权臣,奸臣,或者是能臣,名将。那么,为什么单单在嘉庆时期涌现了这么多名臣呢?

为什么嘉靖皇帝能活60岁(20多年不上朝的嘉靖皇帝)(1)

嘉靖皇帝

一、名臣辈出的原因

嘉靖皇帝年轻的时候,勤政爱民,处理国家大事一丝不苟,后来他迷信上了炼制丹药,20年不上朝,寻求长生不老。20年不上朝自然而然导致朝政荒废,而朝政出现问题,国家也容易出现危机。当一个国家出现重大危机的时候,也是能人辈出的时代。比如张居正、戚继光的出现都是为了解决明朝一些隐患问题,只有面临大事,才是考验人的时候,对不?

激烈的竞争把那个时代优秀的人才推到了社会的前沿。在风口浪尖上去考验,用真才实学和战绩去定位。是骡子是马,实践中看,有成果时才下定论。在反复的较量中,结局是让优者胜出,劣者淘汰。比如抗倭战争,走后门进来想浑水摸鱼的人肯定不敢去,因为是真刀真枪的战场,能上的都是人才。

其次是嘉靖皇帝的治国方略,可以从他一生的作为中梳理出以下几条:用老臣,明孝纲,除旧弊,振朝堂等。更难能可贵的是,嘉靖本人也是身体力行的。他自幼博览经史子集,论学问心机,堪称明代皇帝里的牛人,政治手腕高超,驾驭起那些老于世故的文官重臣,那是轻车熟路。

为什么嘉靖皇帝能活60岁(20多年不上朝的嘉靖皇帝)(2)

海瑞也是嘉靖朝的官员

第三,嘉靖执政时间长,许多前代的人才至此“开花结果”,大放异彩;同时又提携本朝的新星交相辉映,真是一时之选。嘉靖登基之后,满朝上下读书之风盛行,当时通过科举考得进士功名的人才尤其的多,属于前后数十年政坛、文坛之最,基数增加了,人才的数量也就比例增加了。以上三点,共同助推了嘉靖一朝人才济济的繁荣局面。

二、驾驭大臣的三步棋

嘉靖皇帝20多年不出深宫,不上朝,但是他通过自己高明的帝王术仅用“三步棋”就牢牢掌握住朝堂格局,安稳执政45年。这三步棋是什么呢?

第一步棋:大礼议事件

嘉靖帝即位时年仅15岁,是少年天子,还是仓促中登基的,然而这却是一个少年老成、心机深沉的果决之人,有着与年龄不相匹配的权力欲。即位第六天,嘉靖帝借礼部尚书毛澄上书请更易父母称呼以孝宗皇帝(明武宗朱厚照的父亲)为爹的机会发怒。要内阁重新商议自己父母亲的封号,遭到以杨廷和为首的内阁率领百官坚决反对,拉开“大礼议事件”序幕!这个事件历时三年之久,最终,嘉靖帝获得了胜利,也因此达到了初步集权的目的,以杨廷和为首的文官集团败下阵来。

第二步棋:重用锦衣卫

下一步,嘉靖帝要让大臣们敬畏自己,他效法朱元璋设立锦衣卫,朱棣设立东厂,也设置了一个能帮自己夺得生杀大权的机构——锦衣卫。嘉靖三年,因为“大礼议”之争他巧立名目让锦衣卫抓了100多位官员,当庭杖打,当场被打死者多达十六个人!锦衣卫提高了皇权的集中程度,提高了皇帝的权威和话语权。从此以后,嘉靖帝的决定再无人敢跳出来反对了,哪怕他躲在皇宫中沉迷修道炼丹,也无人敢多说一句。

为什么嘉靖皇帝能活60岁(20多年不上朝的嘉靖皇帝)(3)

不得不说,锦衣卫这身衣服挺帅的

第三步棋:控制内阁

嘉靖帝善于制造并利用内阁乱斗,从而控制内阁,将权力牢牢掌控在自己手中。比如张璁等人被内阁首辅杨一清打压时,嘉靖给了张璁两枚银章,即“密折专奏之权”!这让张璁不再需要通过首辅杨一清就能奏请皇帝。而后他如法炮制,赐予桂萼、严嵩等人银章。通过给予阁臣银章和密折专奏之权,同时提高次辅的权力以掣肘首辅,将本来已经变弱的内阁首辅的权力,进一步削弱,而且还加剧内阁乱斗。嘉靖帝自己则稳坐钓鱼台,坐山观虎斗,他再不用担心朝臣架空他的权力。

三、群星闪耀的朝堂

最后咱们看看嘉靖朝堂上那些熠熠生辉的名字吧,鉴于篇幅有限,仅挑选一部分。虽然里面也有一些奸佞小人,但也正因为正邪两种力量的存在,才让嘉靖这个时期充满魅力。

杨慎:杨廷和之子,“明代三大才子”之一,谋略家,书法家,画家,文学家,后因大礼议事件而被贬谪于云南。还记得那首经典的《临江仙》吗?“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就是他的作品哦。

王守仁:成名于正德年间,死于嘉靖六年,明朝思想家,同时也是文学家、军事家、政治家,心学创立者。他的另一个名字你可能更加熟悉,那就是王阳明,“知行合一”和“事上练”等理论都是他提出的。他的思想还漂洋过海,引发了日本人的追捧,日本企业至今信奉阳明的“良知”体系。

为什么嘉靖皇帝能活60岁(20多年不上朝的嘉靖皇帝)(4)

王阳明

张璁:嘉靖初年第二任首辅,这位身世很有传奇色彩,本来多次科举落榜已经灰心丧气。但在朋友的鼓励下,再次参加科举。偏巧正德皇帝驾崩,嘉靖皇帝因大礼议事件得不到支持,张璁支持嘉靖皇帝从而获得嘉靖的支持,接着改革大明内政,使大明焕发生机。

严嵩:嘉靖年间首辅,明代奸臣与权臣,因大礼议事件后期上述支持嘉靖帝,为人贪得无厌,善于迎合上意、铲除异己、陷害忠良,间接导致庚戌之乱时鞑靼入犯。秉政二十余年,国库空虚,内忧外患,更使得无数忠良被冤屈陷害,最后被徐阶等弹劾下台。他还是书法家,北京酱菜品牌六必居,“六必居”的三个大字就是他题写的。虽然是个贪官,但贪官不等于不干活,所以这里也把他算进来了。

胡宗宪:浙直总督,担任东南封疆大吏。任职后一心抗倭,知人善任,提携俞大猷、戚继光、王崇古等名将,杀徐海、陈东、麻叶、汪直等倭寇首领,为平息东南倭乱立下巨大的功劳。后来因为严党的身份遭弹劾下狱,最终在狱中自尽而亡。

戚继光:明代将领,民族英雄,军事家,世袭明威将军。他成立戚家军,运用独特的武器与战法,成为对倭寇最有杀伤力的部队,最终平息东南倭乱。后来担任蓟州总兵,拱卫京师十余年,修长城等防御设施,使北方鞑靼从此不敢来犯。军事上,撰写了两部重要兵书,《纪效新书》和《练兵实纪》。

徐渭:“明代三大才子”之一,谋略家,书法家,画家,文学家。曾获得宁王的邀请到府中当幕僚,在发现宁王谋反的诡计后,靠装疯躲过一劫。曾为胡宗宪幕僚,为平定东南倭寇之乱出谋划策,后胡宗宪下狱,穷困潦倒十余年,最终在饥寒交迫中去世。

为什么嘉靖皇帝能活60岁(20多年不上朝的嘉靖皇帝)(5)

严嵩题写的“六必居”

徐阶:明代权臣,政治家,年轻时曾与张璁不合而被谪戍福建,后因夏言赏识而重回朝廷为官。与严嵩一起在朝十多年,一方面谨慎对待,一方面曲意逢迎,故能职位安稳。执政后大力整顿政务,并提拔张居正等多位名臣,改变严嵩执政期间颓废的朝局。不过徐阶晚年名声不佳,退休回家后,自己的子弟横行乡里,大量购置田产,徐家占地多达二十四万亩,加上他的子弟、家奴为非作歹,致使告他的状纸堆积如山。我们看到的《海瑞罢官》,就是以徐阶为原型而创作的。

张居正:内阁首辅,上任后即大刀阔斧进行改革,即“张居正改革”,实行“考成法”,增加官员工作的积极性和工作效率,使大明王朝重新焕发生机。实行“一条鞭法”,缓和明朝后期的土地兼并问题。同时,任用戚继光、李成梁等名将镇守边疆,扭转了边防的败坏局势。经过改革和整顿,明代从内忧外患的局面走向了中兴,为后来万历年间经济大繁荣奠定了基础。

海瑞:这位不用多介绍了吧,明代清官,性格刚毅,进入朝廷后不久就抬棺骂嘉靖皇帝从而名闻天下,不久嘉靖帝病死,成为东南封疆大吏,在任期间打击世豪大户,保护底层群众利益,张居正担任首辅期间没有得到重用。张居正死后又上任,成为南京都察院右都御史,后死于任上,遗产仅有自己的几件旧衣。

嘉靖皇帝在位的这些年,是个群星璀璨,缤纷多彩的时代,但偏偏皇帝不珍惜这些大臣,导致明朝并没有因此中兴,反而到了濒临亡国的地步。幸好他的继任者隆庆帝朱载垕,刷新吏治,重建明朝军队,短短几年就扭转了嘉靖晚年数十年的积弊,才为“隆万中兴”奠定基础。如果人才出现在这个时代,可能会发挥更大的价值吧。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