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邦项羽楚汉之争解析(输在起跑线上的刘邦)

曾国藩曾说过人不要信命。而刘邦早已用行动证实了这一点。小人物逆袭大战西楚霸王项羽那真是有看头。“无赖皇帝”就这样闪亮登场了。

刘邦项羽楚汉之争解析(输在起跑线上的刘邦)(1)

大汉开国皇帝刘邦之所以能够打败贵族精英项羽,并不是因为他读过多少书,也不是他有多么天赋异禀,完全是因为他懂得做人,善于拉拢人心,并出手大方。如果让刘邦跟项羽说一句话,那就是:兄弟,做人不能太小气。

刘邦项羽楚汉之争解析(输在起跑线上的刘邦)(2)

从前的刘邦究竟是何许人也?用他爹的话骂他就是一个整天不学无术,只知道瞎混的地痞小流氓。当时刘邦就是个小亭长,像现在的城管一样,整天在街上瞎逛,无所事事,但朋友却交了不少,并且大多都是出身不好的社会最底层的小人物,就像樊哙最早的时候其实是屠狗的,张良则是个落魄的贵族,韩信的故事大家就更不陌生了,曾受人胯下之辱至终不得重用的小人物。

刘邦项羽楚汉之争解析(输在起跑线上的刘邦)(3)

故事一:

韩信之前跟项羽混的时候只是个站岗放哨的小卫兵而已。心怀大志的韩信怎能甘心?于是经萧何引荐,跟着刘邦打遍天下!刘邦与韩信曾有过一段很经典对话,流传至今。当两人聊到关于将军的带兵才能时。

刘备便问韩信,“在你看来我能带多少兵?”韩信说,陛下嘛也就最多带十万人吧。

刘邦又反问韩信:“那你能带多少兵?”

韩信大笑之后说:“给我多少兵我就可以带多少兵,越多越好!”

刘邦听后也笑了说:“你这么厉害的大人物,怎么还跟我混啊?”

韩信非常认真地说:“为您打工并不是因为陛下善于带兵,而是陛下善于统领众将。

韩信说得没错,刘邦爱才惜才,善于整合资源,借力发挥,这确实是他成功的捷径。

刘邦项羽楚汉之争解析(输在起跑线上的刘邦)(4)

故事二:

刘邦当上皇帝之后,一次闲来无事便跟谋士陆贾聊天。而陆贾却频频向他传授《诗》和《书》,以及过去的治国之道。但是刘邦出身底层,根本没读过什么书,文化素质较低,所以他根本不喜欢听,也根本听不懂陆贾在说什么,越听越费劲,便不耐烦地跟陆贾说:“我的天下都是马上打下来的,你跟我说的这些,对我来说根本没什么用,这些东西能帮我得天下吗?”这时的陆贾也生气了回怼道:“马背上确实能得天下,但能帮你治理天下吗?从前的商汤和周武便是用武力夺取了天下,但也用仁治理了天下。文武兼并,相辅相成才是能够长久统治天下的方法。如果秦朝兼并六国之后,能够效仿前圣,陛下也就不是陛下了。躺着的刘邦一听立马坐了起来,面露愧色,并跟陆贾道歉。虚心地听取陆贾给他传授的治国之道。

刘邦项羽楚汉之争解析(输在起跑线上的刘邦)(5)

故事三:

秦末时刘邦想要起兵反秦,于是前往高阳。一位智者郦食其是高阳人,在谋略方面胜人一筹,得知刘邦喜欢招揽能人,并且惜才爱才,必能成就一番大事业,便在同乡的引荐下才有机会一见刘邦。在刘邦召见郦食其之前,其同乡便提醒他说:”见刘邦千万不要穿儒服,因为刘邦本就没有什么文化底蕴,也不喜好儒学,对于一些迂腐的儒生甚至会大发雷霆。

刘邦召见郦食其,谁知当郦食其见到刘邦的时候,却看见两位女侍者正在为刘邦洗脚。刘邦见他进来仍然继续洗脚,并没有搭理他。

郦食其心中不悦便问刘邦:“您是打算助秦攻打义军呢,还是要助义军攻秦?”

刘邦大怒道:“你真是迂腐,天下快要被秦给毁了,你还问这个?莫名其妙!”

郦食其说道:“既然要联合起来对付秦国,这就是您对待贤士的态度吗?”

刘邦见他有勇有谋,气质不凡,便立刻停下洗脚,起身道歉,款待郦氏为上宾。

刘邦项羽楚汉之争解析(输在起跑线上的刘邦)(6)

故事四:

刘邦登基之后,便在洛阳南宫设宴招待群臣。

席间,刘邦问群臣:“在座各位请大家如实告知你们所想,我之所以能够打下天下,而项羽却丢掉天下,其中的原因何在?

高起和王陵回答说:“虽然陛下有时骄傲自大,并且脾气火爆,但是陛下的大度是无人能及的。每次战事过后,陛下总能赏罚分明,从不独占利益,并且善于体恤贤能;项羽却刚愎自负,目中无人,妒贤忌能,疑心过重,不得人心。这就是他失去天下的根本原因。

刘邦说:“你们说得只是其中的一个道理,最重要的是:”若要论运筹帷幄,我不如张良;国家的后勤工作,安抚百姓,军粮供给,我不如萧何;指挥百万大军,战无不胜,我不如韩信。因为我重用了这三位豪杰,这才是我能夺取天下的重要原因。而项羽唯一的谋士,他还心存怀疑,失去了唯一能辅佐他的贤臣范增,这也是他败在我手下的重要原因。”

刘邦项羽楚汉之争解析(输在起跑线上的刘邦)(7)

欢迎关注“史妹儿”,本订阅号图片来自网络,文字原创,禁止未经许可的转载,欢迎转发到时尚圈、名流圈、朋友圈、马桶圈、谢谢!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