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良隐居到哪里(遍布隐士的不止终南山)

〖本文由“夜狼文史工作室”发布“今日头条”。谢绝转载〗

赤松子算得上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了。

张良隐居到哪里(遍布隐士的不止终南山)(1)

他在中国历史上,创造了一个第一,叫做“归隐”。

他第一个做隐士,之前没有人做过,也就开创了中国“隐逸文化”先河。

赤松子之后,在中国历史上有一位名震江湖的人,他也学了赤松子做了隐士。

这个做隐士的人,有一个让后人一听就不明觉厉的神秘名字,叫做——鬼谷子。鬼谷子教导出了孙膑、庞涓、张仪、苏秦等著名历史人物,自己却藏起来不见世人。因而,他更是受到人们的关注,比赤松子还要受到后人的景仰,名气也比赤松子大了许多。

张良隐居到哪里(遍布隐士的不止终南山)(2)

鬼谷子之后,还有一人,名字叫做张良,功成名就之后,他也成为一代隐士。

赤松子、鬼谷子,被称为世外高人;而张良被称为了以智慧保全自身的人。

张良隐居到哪里(遍布隐士的不止终南山)(3)

这三个人,在中国历史上,皆是响当当的长盛不衰人物,被后世长久的追捧。

他们在不同历史时期归隐,脱离红尘做了隐士,名气比抛头露面的人要大得多。

不过,世人并不知道他们的一个鲜为人知的秘密。

什么?

他们修行归隐的地点!在同一个地方。

在哪儿?

如果我告诉你,是——大庸!

大庸,听上去陌生、生僻,而且还挺庸俗的样子。

它是在啥地方呢?

我可以直接告诉你:大庸就是今天的张家界。

张良隐居到哪里(遍布隐士的不止终南山)(4)

张家界,这个在今人看来也是个充满仙气之地,何况是古人,当然要被迷住了!

可是,为什么三个人都选择了这样一个地方隐逸?

而且,那么优美神秘的地方,怎么会叫做“大庸”?

仔细一访问历史,其实在那一带的古地名,带有“庸”的还不少:

庸州,大庸溪,大庸滩,大庸口、庸水……

除了“庸”,就是“大庸”,听上去挺庸俗的?

不,表面上庸俗,实际上却有很深的内涵,这听上去、写出来很庸俗的“庸”和“大庸”,似乎隐藏着一段逝去的被历史的尘埃掩藏着的拥有深厚内涵的文化秘密?

是的,这儿有着中华民族的“根”,深深的扎在长江流域的沃土之上……

〖本文由“夜狼文史工作室”发布“今日头条”。谢绝转载〗

历史的镜头,拉远到公元前1046年之前。

周武王雄赳赳气昂昂,要去灭掉商朝,但他担心实力不够强大,于是,联合了别的部族。

周文王死后,他的儿子姬发继位,是为武王,迁都于镐(在沣水东)。这时,商纣王正在对东夷用兵,损耗很大,国内的各种矛盾日趋尖锐。据《尚书·牧誓》记载,在这种情况下,周武王联合西土8个部族和方国,并亲率“戒车三百乘,虎贲三千人,甲士四万五千人,以东伐纣。”

张良隐居到哪里(遍布隐士的不止终南山)(5)

这八个方国(部族)是:庸、蜀、羌、髳、微、卢、彭、濮。

领头的就是:庸国。又称“大庸”。

张良隐居到哪里(遍布隐士的不止终南山)(6)

庸国在商朝时期是群蛮之首,湖南西北部、湖北西南部的“百濮”都归它的附庸国。

所以,庸国不仅强盛,地位亦高。庸为伯爵,而楚国不过是子爵的爵位。

后代人对庸国不太了解,以为它是楚国的附属国。实际上,庸国的都城在上庸,意思是上古之城。“上”在远古是“天”的意思。庸国的附属国有麇国、倏国、鱼国、夔国等小国。它的东部含古麇属地,东南含今鄂西及湖南张家界及慈利、桑植等县,还有今巴东、兴山、秭归、建始等县;庸国的南部包含今陕西汉中大部分属地(《华阳国志·汉中志》记载“汉中郡,本属庸国,属蜀”);庸国北部包含今湖北郧西县、陕西旬阳县、商洛东部。这可是在春秋之前的西周年间,有这么大一片土地的方国,非常少有。

张良隐居到哪里(遍布隐士的不止终南山)(7)

庸国在公元前841年进入春秋之前,称雄于楚国、巴国、秦国之间,曾经打败过楚国的多次进攻。最后,楚国联合巴国秦国才打败了庸国。庸国成为楚国崛起的第一个被灭掉的诸侯大国。时间大约是在楚王熊渠(?―公元前877年)时代。不过,百度和某些出版物,貌似将这个功劳记在了楚庄王头上。楚庄王熊侣的年代比熊渠,那可是大约晚了250年以上(?—公元前591年)。

是不是记载发生了错误呢?

仔细一翻古籍,其实并没有错。

可是,熊渠是楚国第6位君主,楚庄王是楚国第22位君主,差了几百年不是太离谱了?

呵呵,原来里面有个隐秘的曲折情况。

原来,庸国在熊渠时候被灭国,可是后来又复国了。因而,过了250年以上,庸国又被楚庄王灭了一次。熊渠灭庸国的时候灭了扬粤、鄂国,而熊侣(楚庄王)灭庸国时,同时灭掉的却是麇国……

庸国是中国巫文化发祥地之一。长江三峡的巫山叫做灵山。《山海经》记载灵山有10巫,其中的巫咸、巫彭做过商王太戊的大臣,巫咸还建立了巫咸国(今重庆巫溪县一带)。巫文化相联系的是中草药文化、独特的丧葬文化、悬棺文化、铸造(青铜)文化、庸鼓(一种大鼓)文化、制茶文化、生漆文化、煮盐文化等等。庸国还是围棋的发明地,而且可以说庸人是围棋的发明者。因为尧的长子丹朱的封地就是堵河流域的上庸。

张良隐居到哪里(遍布隐士的不止终南山)(8)

今天的张家界原本是庸人的势力范围。庸人遭两次灭国之后,朝着偏远地方迁移。

最后,他们融入当地土家族的先民之中,整个庸族完全消失在历史的迷雾之中。

庸人虽然曾经有过光荣历史,但灭国较早,所以,当时的人说话往往拿庸人说事儿,只要是不太好的事情,全都拿庸人开涮,所以,中国成语之中,说到庸的,几乎都是贬义的,比如:庸人自扰、庸庸碌碌、平庸无为、昏庸无道、老迈昏庸、庸懦无能……

庸人比杞人还惨,代表了很差的人,似乎只比坏人好一点!

其实,庸人为中华民族的起源,做出过重要贡献。

最原始的庸部族,起源于容成氏。容成子是黄帝之师,又写成“庸成氏”。他是庸部族最早的祖先。所以,在五帝时代的早期,庸部落就出现了,其活动于河北容城县一带。庸部族以后逐渐南迁,到达今河南新乡(县西南32里)。接着到了商朝,庸国国君受到商封侯爵,成为商的属国,其封国名从庸加邑,转为鄘。商灭亡之后,庸国因为灭商用功,又成为周的属国。周在庸的地盘上建立洛邑,之后,庸向西南迁至今陕西山阳、安康一带;后再扩展到今湖北竹山县的群山之中。

张良隐居到哪里(遍布隐士的不止终南山)(9)

庸在最早的时候并没贬义。“大钟曰庸”,庸是指青铜大钟,庸国是以铸造大钟而闻名。

张良隐居到哪里(遍布隐士的不止终南山)(10)

在道家的经书等历史记载中,与容成子齐名的赤松子,原来是与庸人同宗同族的,所以,赤松子才选择了将归隐地选在大庸的天门山的神秘之处,这儿有他的父老乡亲们隐居

后来的鬼谷子和张良,与庸人也应有差不多的联系,才学了赤松子隐逸在了大庸。

张良隐居到哪里(遍布隐士的不止终南山)(11)

《山海经》中的10巫,加上这3人,应该算是庸人历史上值得骄傲的人物了吧!

〖本文由“夜狼文史工作室”发布“今日头条”。谢绝转载〗

《夜狼文史工作室》特邀撰稿人:悬疑大师/文(原创)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