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阳新县是哪里(安徽阳新县概况)

阳新县,隶属黄石市,为武汉城市圈重要组成部分,位于湖北省东南部,地处长江中游南岸,幕阜山脉北麓,南与江西接壤,素有“荆楚门户”之称。境内国土面积2800平方千米,辖22个镇场区,总人口109万(2016年)。县政府驻地兴国镇。[1]

阳新区位优越,交通便捷。地处武汉“1 8”城市圈、长江经济带紧密层和“中三角”腹地,长江黄金水道过境50公里,106、316国道横贯东西,武九铁路纵穿南北,大广、杭瑞、黄咸、麻阳四条高速境内纵横交汇,随着武阳一级公路、黄阳快速通道、富池长江大桥及棋盘洲万吨深水码头等一系列交通枢纽工程的实施及建成,阳新基本形成以高速公路、国省干线、长江水道、富河航运、快速铁路为主骨架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中心城区可实现5分钟上火车、15分钟上高速、1小时上蓝天的快捷交通需求,阳新作为湘鄂赣毗邻地区重要物流商贸聚散地的优势进一步凸显。[2]

2019年1月9日,阳新县凭借阳新布贴入选2018—2020年度“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名单。[3]

2019年3月6日,中央宣传部、财政部、文化和旅游部、国家文物局《中央宣传部 财政部 文化和旅游部 国家文物局关于公布《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分县名单(第一批)》的通知》阳新县名列其中。

阳新县位于长江中游南岸,幕阜山脉北麓,湖北省东南部,地处东经114°43'-115°30′;北纬29°30′-30°09′,东西横距76.5千米,南北纵距71.5千米,国土面积2780平方千米。最高处为七峰山南岩岭,海拔862.7米,最低点富水南城潭河床,海拔8.7米。县境东北与蕲春县、武穴市隔江相望,东南紧邻江西省瑞昌市,西南接通山县和江西省武宁县,西北连咸宁市、大冶市。

地形

阳新县属鄂东南低山丘陵区,处幕阜山向长江冲积平原过渡地带,西北、西南、东南部多低山,且向东、中部倾斜,构成不完整山间盆地。富水自西向东南横贯县境,自湄潭以下,两岸湖泊星罗棋布,岗地坡度平缓,分布在山丘河流湖泊之间。

气候

阳新县属北亚热带气候区,年均气温16.8℃,极端最高气温41.4℃(1966年8月10日),极端最低气温—14.9℃(1969年2月1日),无霜期263天。年均日照时数1897.1时,日照率44%。年均降雨量1389.6mm。由西南向东北呈递减趋势,年均降雨日147个,夏季最多,4-7月平均降雨量739.9㎜,雨量多,强度大,常造成洪涝灾害。

水文

阳新县东临长江,有狭长小平原,中小湖泊较多,被誉为“百湖之县”。总集水面积6771.4平方千米,其中客水3991.4平方千米。境内独自流入长江水系6条,以富水为主,其次是湋源湖、海口湖、菖湖、袁广湖、上巢湖。按5千米以上河流统计,全县大小河港365条,河道总长度985.5千米。有大小湖泊250处,总面积349.32平方千米。

富水水系

富水流域面积5310平方千米。干流长196千米,河道总落差613米,平均宽约43千米。流域内5千米以上支流有130条,其中一级支流30条,二级支流52条。

海口湖水系

海口湖流域面积168.5平方千米,流域起点在筠山半山董,河长20千米,河流落差187米,平均坡降9.3‰。流域内的水由重建的海口闸流入长江。

袁广湖水系

袁广湖发源于筠山峨眉头。自豹坑王流经小港李、蔡家湾、竹林赵、冯家畈、石家畈、张良畈,入袁广湖,又连接郝矶湖,在老渡口西北侧注入长江。1972年以后,郝矶围垦,改经沙村、郝矶之间的新港入江。湖底高程16.6米。流域面积67.6平方千米,河沟长16.4千米,落差139米,平均坡降8.5‰。

菖湖水系

菖湖发源于凤凰山、牛角山北麓,流经沙港冯、牛角垅后入菖湖,来水原经菖蒲港注入长江。1965年以后,改经菖湖闸入长江。流域面积15.6平方千米,河沟长8千米,落差288米,平均坡降12.2‰。湖底高程16.1米,常年水位18.00米。

上巢湖水系

上巢湖发源于江西省瑞昌市贤金邓家山。入上巢湖后,经鲤鱼山东北麓山脚注入长江。流域面积6.6平方千米,客水面积1.6平方千米,河沟长4.4千米,落差41米,平均坡降9.3‰。

矿产资源

阳新县地处长江中游多金属成矿带鄂东南成矿东端,富藏金、银、铜、锌等金属矿藏,煤炭、石灰石、大理石、膨润土等外生矿储量亦丰,具有矿种多、分布广、储量大等特点。现已探明的矿产有35种,其中金属矿19种,非金属矿产16种,矿产地112处。金、铜、煤炭等矿产资源储量位居湖北省前列,其中金探明储量8万余公斤,居中国第3位;铜探明储量130余万吨,占湖北省已探明储量的35%,是中国八大铜生产基地之一;煤探明储量8140万吨,是中国百个重点产煤县之一。

建材资源以水泥用石灰岩为主,其储量大、分布广,开发利用前景广阔。有色金属、贵金属矿床20多处,其中共、伴生矿占35%。主要共伴生矿产有钨、钼、铅、锌及伴生有益元素铼、镉、硒、碲等,具有分布集中,含量高、资源储量大的特点。阳新县水泥用灰岩矿产,含矿层位稳定、厚度大,矿石质量好,常构成大中型矿床;此外熔剂石灰岩、白云岩资源蕴藏量大,开采技术经济条件好。

阳新县主要矿产资源储量表

序号 矿产名称 资源储量单位 基础储量(保有) 资源量(保有) 资源储量(保有) 资源储量(累计查明)

1 煤 煤炭千吨 19368.1 16410 35778.1 52238.1

2 铁矿 矿石千吨 180 255 435 1272

3 锰矿 矿石千吨 146 240 386 1045

4 铜矿 铜吨 259027 302206 561233 1120703

5 铅矿 铅吨 5392 54876 60268 99630

6 锌矿 锌吨 8387 195552 203939 270182

7 钨矿 WO3吨 4568 21055 25623 40867

8 钼矿 钼吨 1111 3325 4436 9623

9 金矿 金千克 33855 7614 41469 67478

10 银矿 银吨 757 369 1126 2024

资料来源于官网

水利资源

湖北省富水水库

湖北省富水水库

阳新县总集水面积6771.4平方千米,其中客水3983.4平方千米。境内独自流入长江水系6条,以富水为主,按5千米以上河流统计,全县大小河港365条,河道总长度985.5千米。有大小湖泊250处,总面积349.32平方千米。有大中小型水库145座,总库容24.7亿立方米,其中大型水库有富水水库、王英水库2座,中型水库有蔡贤水库、青山水库、罗北口水库3座。

生物资源

植物

阳新县常见和比较重要的品种主要有以下几类:果品类有梨、桃、李、柿、杏、枣、柑桔、樱桃、石榴、枇杷、板栗、核桃、葡萄、猕猴桃等20余种;经济类有桑、油桐、油茶等10余种;药材类有吴茱萸、半夏、天麻、穿心莲、桔梗、黄姜等300余种;蔬菜类有大白菜、小白菜、菜苔、莴苣、萝卜、辣椒、湖蒿、黄瓜、南瓜、苦瓜、豇豆、扁豆等90多个品种;花卉类有玫瑰、桂花、菊花、月季花、金银花等近200个品种。

阳新县200年以上珍稀大树有82株,其中400年以上的有重阳木、枫香共2株、侧柏、杉木各1株,樟树3株、银杏5株。

农作物

阳新县主要种植的农作物品种有20多种。粮食作物有水稻、小麦、红苕、高梁、玉米、洋芋、蚕豆、蜿豆、绿豆、红豆、饭豆等;经济作物有油菜、芝麻、花生、向日葵、苎麻、棉花、甘蔗、茶叶、烟叶等。

动物

阳新县动物种类繁多,常见的有400多种。饲养动物有牛、马、猪、羊、免、鸭、鹅、狗、猫、鸽、蚕、蜜蜂等20余种;兽类有豺、狼、豹、野猪、獐、鹿、刺猬、野兔等30余种;鸟类有麻雀、喜雀、布谷、野鸡、雁、燕、猫头鹰、鹭、八哥、啄木鸟等90余种;鱼类有鲢、鲤、鲫、鳜、青、草等80余种;两栖爬行类有螃蟹、甲鱼、青蛙、蛇、鳝鱼、乌龟等20余种;节足类有蜈蚣、蝎、蚂蚁、虾等60余种;其它有老鼠、蚂蝗、壁虎、蜘蛛、蚯蚓、蜻蜓等120余种。

林业资源

阳新县林业用地面积124千公顷,占国土面积44.8%,森林覆盖率为43%,全县林木活立木蓄积量197.5万立方米,其中森林蓄积量190.6万立方米。全县年木材采伐量6500立方米,楠竹采伐量200万根。年产油茶籽2500吨,油桐籽200吨,茶叶250吨,棕片130吨,竹笋130吨。年产各类水果7200吨,其中柑桔6450吨,板栗500吨。

  • 七峰山

湖北阳新县是哪里(安徽阳新县概况)(1)

阳新七峰山

七峰山旅游区位于阳新县西北角,处于长江中下游地区武汉、庐山、九宫山、赤壁等环状游圈的中心地带,交通便利。武九铁路、106国道穿场而过,距黄石市36千米,离阳新县城18千米。七峰山、三教山、秦家山、香炉山、南岩峰群山竞秀;琵琶洞、仙人洞、天狗望月姿态万千;南岩观日、七峰林海、含风口远眺风光各异。有千年古刹七峰禅林,有佛教净地观音阁,有太平天国古城墙,还有罗北口水库、青山水库存、陈家湖古民居等自然景观。可泛舟、可垂钓、可攀岩、可狩猎,是休闲、度假、旅游的胜地。

●仙岛湖

仙岛湖位于阳新县西城王英镇境内,因湖畔山崖上悬有一块“灵通仙岛"的古匾而得名。这里自然风光旖旎、人文古迹众多,是湖北省政府批准的省级生态旅游风景区,鄂赣边境的一处旅游度假胜地。

仙岛湖坐落在幕阜山系北麓,1002座小山头浮出水面,错落有致地点缀在碧波之中。仙岛湖的245平方千米范围内,全是深山峡谷,植被繁茂,地广人稀。湖水晶莹剔透,常年透明度7米以上,部分水域达10米,属国家一级水质;空气的负离子浓度每立方米101个;日平均气温,盛夏时约25℃,隆冬时约8℃。仙岛湖四周峰峦起伏,山山翠绿,山上奇洞密布,洞中泉水淙淙,戏子洞、仙牛洞、双龙洞、仙人洞、董家洞,洞洞幽险深奇,蔚为壮观。

湖北阳新县是哪里(安徽阳新县概况)(2)

阳新仙岛湖风光

网湖湿地

东临长江,西临县城3千米,是典型的淡水湖泊泛水沼泽地,是浅湖和沼泽地草甸相连续的湿地生态系统。网湖自然资源十分丰富,森林覆盖率高,动植物种类繁多,现有鱼类74种,还盛产中华绢丝丽蚌。网湖现有鸟类152种,其中国家一级保护动物4种,二级保护动物29种、省级保护动物41种。每年候鸟迁徙季节,在此栖息的大天鹅种群达3600只、小天鹅种群达400余只、鸿雁种群达6000余只,是中国仅存的大天鹅种群栖息地之一。2006年8月21日,被列为湖北网湖湿地省级自然保护区。

  • 后山(后垴山瀑布漂流景区)

后山原名后垴山,风景秀丽,宋代大文学家苏轼曾到此游历。

后山瀑布是阳新县最大的瀑布。距县城约38千米。瀑布的源头是一口泉,名曰“仙姑泉"。瀑布的一侧峭壁如削,岩欲坠;一侧古藤盘结,荆棘丛生。荆棘中隐藏着一个溶洞。洞内有无数钟乳石,还有石柱、石笋、石屏等,洞内还有许多小洞。

  • 湘鄂赣边区鄂东南革命烈士陵园

湖北阳新县是哪里(安徽阳新县概况)(3)

湘鄂赣边区鄂东南革命烈士陵园

湘鄂赣边区鄂东南革命烈士陵园,座落在阳新县城风景秀丽的竹林塘湖畔的伏虎山上。整个陵园占地面积四百二十七亩。陵园座北面南,整个建筑随山势自然分布,按主峰两翼布局,取中轴对称形式,分7级高低平台组合,由264级台阶串连,将具有民族精神,现代风格的主体建筑安建在750米长的主峰上。烈士陵园于1989年被民政部命名为第二批全国重点烈士纪念建筑物保护单位,1995年被民政部命名为“全国爱国主义革命传统教育基地”,2002年被湖北省政府命名为湖北省首批十五个省级国防教育基地之一。

  • 龙港新区

龙港镇,处阳新县城西南50千米,西南与通山县交界,南与江西省武宁县接壤,东与瑞昌市毗邻。有“龙潭红橘"、“步云塔影"、“朝阳晨曦"、“金竹云峰"、“岩泉飞瀑"、“陵园松涛"等风景名胜。1925年,阳新县第一个中共支部在龙港成立,相继领导了茶寮、朝阳、黄桥三乡农民大暴动。1930年,彭德怀、何长工等率领中国工农红军第五军进驻龙港,开辟了以龙港为中心的鄂东南革命根据地,成立了中共鄂档南特委,鄂东南苏维埃政府,组建了军校、报社、银行、医院、兵工厂、纺织厂、军校厂等48个机关单位,成为湘鄂赣边境鄂东南苏区21个县的政治、军事、经济、文化中心。彭德怀故居、鄂东南特委机关、彭杨学校等40余处革命旧址尚保存完好,其中有36处已列为中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还埋着中共鄂东南特委书记吴致民和3011名红军将士的忠骨。

  • 富水水库

富水水库位于阳新县西南部,距阳新县城34千米,位于龙港革命旧址群与仙岛湖的中部。富水水库为湖北省第二大水库,水面达8万余亩,总库容17.64亿立方米。水库大坝长941米,高65米,雄伟壮观。大坝北端建有富水发电厂,年均发电量1.4亿千瓦时;南端建有8扇9X12米钢质弧形闸门的泄洪闸。富水水库内原是一座古老而繁华的市镇——阳辛镇。阳辛镇三国至隋代的300多年间,先后为阳新县、富川县县治(即县城)所在地。景区内有凤栖洞、钟繇洗墨池、孟嘉墓、王质墓、望夫山、明代牌楼、明代古墓等遗迹和景观,供人游览。

  • 文峰塔

文峰塔位于兴国镇东4千米宝塔湖西部横泊洲上。清嘉庆二十四年(1819年)建。塔为六方七层,通高21米,砖石结构,造型典雅。塔基周长33.6米,塔身自下而上递减,底层高4米,用长主块石砌筑,二层以上全部砖砌,壁厚2.2米,顶有铁铸塔刹。各层皆有出檐,均为砖迭涩砌成,檐上覆盖筒瓦,檐角各置石雕鱼尾翅起,檐下刻有装饰图案。底层南面有一拱券门,第二层以上每方各设一券门。1938年9月日军向文峰塔开炮,击破塔身中部东南面塔壁。但塔异常坚固,仍巍然屹立。1986年重修,复原如初。

  • 七峰禅林

湖北阳新县是哪里(安徽阳新县概况)(4)

阳新古民居

七峰禅林(七峰寺)位于七峰山北麓,有公路直达。建寺1200余年。史载,唐德宗元年(公元780年),来自青海百衲祖师向山主欧阳毕高化缘一袭袈裟之地,结庐而住,始奠禅林之基。占地60多亩,建筑面积1964平方米,为两层楼房两幢。第一幢为天王殿,殿上层为藏经阁,藏大量佛教经典和佛教刊物,为寺内众僧研究佛学之所。往前为第二幢大雄宝殿,建筑雄伟,正中供一尊高1.5米佛祖释迦牟尼坐像,其弟子阿难、迦叶分立左右。与佛祖并排的左右小龛内,左有普贤,右有文珠。佛祖大龛后为一尊观世音菩萨站像,左有善财童子,右有龙女小侍。大殿两壁佛台上塑有十八尊形态各异的罗汉坐像。

●李清古民居

李清古民居位于笔架山北麓,为李姓村民村落,始建于明代。其间的李家祠堂精雕细镂、飞金重彩,气度恢宏。保存完好的64栋明清时期民居建筑群内,古木参天,石径通幽,与李清塔、老虎双洞等景观相对应,形成一个艺术整体。

  • 大王殿

大王殿(吴王宫)位于大王镇境内大王山腰,为当地百姓为祭祀三国吴王孙权所建,始建于宋朝,后经多次整修、扩建。现有两重建筑。第一重为两层,东西看楼2间。第二重有大殿,俱是单檐歇山顶,面阔5间,进深6架。殿内立孙权塑像1尊,殿外有接天亭等景观8处。周围茂林修竹,四季成荫。

  • 望夫山

望夫山位于富水水库大坝下6千米处大桥村,山上竖立一望夫石,高约10米,占地约15平方米。石上布满青苔,生气勃勃,酷似妇人携子翘首东望。魏文帝曹丕在《望夫石》一文中记载:“武昌阳新县北山上有望夫石,状若人立者。传云昔有贞妇,其夫从役,远赴国难,妇携弱子,饯送此山,立望而形化为石。”古代文人墨客多有题咏。

●李蘅石故居与李氏宗祠

李蘅石故居与李氏宗祠位于浮屠镇东六千米玉堍村李姓湾。

李蘅石故居建于光绪三十一年(公元1905年),建筑面积1380平方米,有过堂、正堂、祖堂、厢房等680平方米居室;有供管家、佣人、厨师用700平方米次间。室内结构精巧,皆以间距对称木柱为支点;横梁大小一致,以匀称弧形木料承力。过堂以雕刻的门板间隔。门框户扇精雕细刻,彩绘金描。大门上槛石雕横匾刻“光禄大夫”四字。居室集实用与观赏为一体。

李氏宗祠建于光绪二十六年(公元1900年),建筑面积1680平方米,主体建筑为戏台、看台、正堂、过堂、祖堂,进深五幢。另建正厅、义学、茶酒厅、碾房等860余平方米次间。皆以青石、青砖、布瓦、木材为建筑装饰材料。屋面布瓦堆饰曲龙图案,承接雨水归集于室内天井沟排出;柱础石为宝瓶状,精雕细刻;大梁依木材自然形态加工,弯曲有致。祠堂集公祠、义学、戏楼为一体。

  • 陈献甲墓

陈献甲墓(又名献甲花坟)位浮屠镇西南五千米陈献甲村,建于明万历年间,建筑面积200平方米,由牌坊、前室、祭坛、墓室、墓碑、护栏等组成,均以青石为料,雕有“双凤朝阳”、“犀牛望月”、“鹿鹤同春”、“鱼跃龙门”等鸟兽虫鱼图案。石牌坊高7米,三门,宽约15米。墓主陈献甲为当时富甲一方商人,乐善好施。其祖陈任远于明正德年间施谷2万余担赈灾,受明武宗正德皇帝嘉奖,赐金匾一块,书“旌表义民陈任远之门”。匾尚存。该墓以其历史文物价值和艺术价值被湖北省人民政府列为湖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宝莲寺

宝莲寺坐落在龙港镇区西约3千米的福隆山。寺庙占地2万平方米,规划建筑面积1万余平方米。据现存的清光绪二十年(公元1894年)《佛祖灯会》勒石记载,该寺于光绪年间由高僧宏珍祖师住持,常住僧众50人。1938年秋被日军纵火焚毁,仅存石礅、化钱炉、小石亭等。1991年,受戒于归元寺的青年和尚演觉在旧址上重建佛寺,更名为宝莲寺。2000年秋,在武汉、温州广东等地居士的热心赞助下,远赴缅甸购进价值40多万元的32尊玉石佛像。其中释加牟尼、阿弥陀佛等3尊大佛高达6米,每尊近20吨,为鄂东南地区所罕见。

  • 圣旨坊

圣旨坊(又称圣旨牌楼)位于富水大坝北端石角村牌楼湾,建于明英宗正统六年(公元1441年)。楼高14米,宽12米,木质结构,上下两层。下层4柱3门,中门宽6米,门楣有“旌表义坊”四个大字,为明英宗手迹;上层宽8米,高6米,中悬“圣旨”牌,“圣旨”二字1米见方,结体严谨,笔力遒劲;上方有100个鹤形斗拱,鹤形斗拱上托“圣旨”牌,寓意“百鹤朝圣”;牌下一横匾,上书“旌表杨昭仗义之门”,亦为明英宗手书。据《杨氏宗谱》记载,明正统六年,时值荒年,杨昭购买1000余担稻谷,送交州府赈灾。英宗皇帝闻之,下旨建牌坊,以旌表杨昭义举。“圣旨”牌楼高俊新颖,工艺精巧,是罕见明代建筑。

  • 基督教堂

基督教堂坐落于荆头山九十九座山包西部朝北的山坳内,建于1998年2月,同年4月30日被黄石市民族宗教事务局批准登记为基督教聚会点。建筑物三面环山,北临富河,三面山上桔树成林,四季常青。附近基督教徒们每到星期天下午都在此聚会诵经做礼拜。

  • 铁佛寺

铁佛寺坐落于荆头山99座山包的中部偏北,风景秀丽,气候宜人,建有寺庙两座高耸于山顶,气势雄伟,1998年被阳新县定为佛教重点保护寺庙,成为佛教信徒朝拜和群众观光游览场所。

  • 枫林坡山

枫林坡山位于县城东南20.5千米处,枫林镇区西南侧,东与庐山横亘相接,西与大德山连绵逶迤,北与鸡笼山对峙。主峰碧云海拔491米,山势突兀巍峨。主峰北侧,悬崖峭壁;峰顶平如楼台。坡山原名碧云山,因北宋学家苏东坡于元丰年间由黄州赴筠州,途经此地,登山游览,因而改名。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