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最亲的人是谁 纪念我们最亲的人

我们最亲的人是谁 纪念我们最亲的人(1)

我们最亲的人是谁 纪念我们最亲的人(2)

我们最亲的人是谁 纪念我们最亲的人(3)

“蓼蓼者莪,匪莪伊蒿。哀哀父母,生我劬劳。”清明时节,让我们潜入汉字的世界中,追寻纪念我们最亲最爱的

清明节,纪念我们最亲的人

文 / 卜师霞

我们最亲的人是谁 纪念我们最亲的人(4)

“子欲养而亲不在”,近几年的清明,每次坐在归乡的列车上,这句话总会在我的头脑回响,伴随而起的是无力的空落……父母是所有生命的开始,是万千众生中,离我们最近的人。

甲骨文“父”

我们最亲的人是谁 纪念我们最亲的人(5)

金文“父”

我们最亲的人是谁 纪念我们最亲的人(6)

小篆“父”

“父”的甲骨文和金文,象手拿石斧之形,是“斧”的本字。在远古社会,男性的美在于孔武有力,这一点,“王”的构意也有清楚的体现。“王”的金文字形有的作

我们最亲的人是谁 纪念我们最亲的人(7)

,像一把横过来的斧头。“父”是对男性的美称和尊称。古代男性字后多加“父”,如“邾仪父”“燕仲父”“古公亶父”“仲山父”等,类似于我们今天的“某某先生”。这个意义后来也作“甫”。大诗人杜甫,字子美,“美”和“甫”意义相关。文献中,“父”和“甫”也常通用。《方言》中也记载:“凡尊老,南楚谓之父,或谓之父老。”如《楚辞》中的“渔父”。现代汉语中还保留着“父老兄弟”的用法。

“父”用于亲属称谓,常指父辈的通称,并不专指父亲。这是早期社会婚姻关系中,氏族之间同辈男女彼此通婚的历史在语言中的遗留。文献中有“诸父”一词,可见“父”并不专属一人。何晏注《论语》曾引马融注曰:“箕子、比干,纣之诸父。”“箕子”“比干”都是商纣王的叔伯。《诗经·伐木》:“既有肥羜,以速诸父。”孔颖达正义:“言诸父为父党。”为体现父辈的差异,“父”前加“伯、仲、叔、季”作为排行,就有了伯父、仲父、叔父、季父等称呼。如《史记》中有“其季父项梁”、“周公戒伯禽曰:我文王之子,武王之弟,成王之叔父。”在汉代以前,是不可以只称“叔”“伯”的,后来,当“父”专指亲生父亲后,“叔”“伯”就可以单独表示称谓了。

我们最亲的人是谁 纪念我们最亲的人(8)

青年孔子阖家守岁讲古过年图 作者:郭德福

《说文解字》对“父”的训释为“矩也,家长之率教者也”。“率教者”就是引导和负责教育的人。这和中国传统中一贯的“严父慈母”的父亲形象是相吻合的。实际上,“父”和“教”的确在字形和词义上都有关联。“教”的古文字形

我们最亲的人是谁 纪念我们最亲的人(9)

,上方是两个算筹的“爻”,下面是子,右边是攴。象手里拿着棍棒在教育小孩子学习。“攴”的构形和“父”极为相似。词义上,在谈到师生关系时,《论语》有句话叫“有酒食,先生馔;有事,弟子服其劳。”这大概是“先生”“弟子”两个词对举的较早文献用例了。但还原上下文,这句说是在“子夏问孝”前提下,孔子的回答,还不能严格等同于今天的师生。汉代的大经学家马融注为“先生,父兄也”,也就是说,此处的“先生”是指早于你出生的“父”“兄”。“父”和“子”相应,“兄”和“弟”相应,晚出生的自然是“子弟”或“弟子”了,后代也称“后生”。

吕思勉先生讲古代的婚姻制度时提到汉民族的早期“将上一辈的人统称为父兄,亦称父老”,“下一辈的人统称子弟”。以此来看,最早的“先生”与“弟子”,更类似于族内的父辈和子辈。《孟子·滕文公上》:“设为庠序学校以教之。”其中,“庠”“序”和“学校”同义,都是指早期的教学场所。而“庠”“序”最早的功能是族内老人居住之地,也是他们教育、训练青少年的地方,后引申为学校。“先生”“弟子”,也就成了实际上的教育者和被教育者,这应该是它们演化为“师生”之义的来源。

到了后期的家庭私有化的产生,“父”同样承担着家庭教育的职责,所谓“子不教,父之过”。许慎以“矩”释“父”,指明了教育过程中“父”的示范作用。用我们今天的话说,以身作则是最好的教育。在每个个体成长的过程中,父母的言谈举止、行为习惯,无疑都会在下一代身上打下深深的烙印。

我们最亲的人是谁 纪念我们最亲的人(10)

《孔子曰》漫画 作者:黄亭颖

我的父亲是军人。十岁以前,我对父亲的印象很模糊,他每年只回来探亲一次。从地质大学毕业后,一直在部队从事地质勘探工作。晚年时,他时常给我们讲起,在内蒙、川藏地区野外作业时,如何被困在树上与狼对峙,等待着战友救援;如何从山顶摔下来,被送去做了气管改道手术;如何坚持己见立下军令状,并多次获得军功。讲这些的时候,他的眼光异常明亮,仿佛在那段岁月里,他才是真正的自己。

儿时,我和父亲相处的日子不多,但我会唱的第一首歌是《打靶归来》,会背的第一首诗是叶剑英元帅的“攻城不怕坚,攻书莫畏难。科学有险阻,苦战能过关。”时至今日,每次吟诵,依旧心潮起伏。这些富有军人色彩的故事和启蒙,是父亲对我最好的教育。

汉字中,还有几个和“父”相关的字,如“爹、爷、爸”等。《广雅·释亲》:“爸,父也。”王念孙疏证:“爸者,父之转声。”从语音发展来看,上古没有轻唇音“f”,鱼部字的拟音类似于今天的“a”。通俗地说,就是“父”原来的读音就是“ba”,后来字形分化出“爸”。“爷”“爹”在表示父亲意义时,多认为是来源于方言,此处不再赘述。

“母亲”

我们最亲的人是谁 纪念我们最亲的人(11)

甲骨文“母”

我们最亲的人是谁 纪念我们最亲的人(12)

金文“母”

我们最亲的人是谁 纪念我们最亲的人(13)

小篆“母”

“母”甲骨文象一个温婉的女性,用两点指明哺乳的功能。和“父”一样,从文献来看,“母”也不专指母亲。与“诸父”类似,典籍中也常出现“诸母”。

一般是对老年女性的尊称。例如:《史记·淮阴侯列传》:“信钓于城下,诸母漂,有一母见信饥,饭信。”《汉书·高帝纪下》:“沛父老诸母故人日乐饮极欢,道旧故为笑乐。”“父老”和“诸母”连用,足以看出其意义特点。此义后又可写作“姥”,读音与“母”相同。现代汉语中表示“外祖母”的“姥姥”则来自方言。

在表示亲属称谓时,“母”也常用于女性长辈。既可以指和父亲形成婚姻关系的其他女性,即庶母,如《谷梁传·桓公三年》“父不下堂,母不出祭门,诸母兄弟不出阙门”;又指同族中父辈之妻,如《礼记·内则》“子师辩告诸妇诸母名。”孔颖达正义:“诸妇,谓同族卑者之妻;诸母,同族尊者之妻。”

我们最亲的人是谁 纪念我们最亲的人(14)

《孔子曰》漫画 作者:黄亭颖

“母”在构成其他的汉字时,多表示“养育”。如:“育”(毓),金文字形作

我们最亲的人是谁 纪念我们最亲的人(15)

(班簋),上为母形,下为倒子,象母亲在生育孩子。因此,如果说“教育”这个词中,“教”更加体现了规矩、惩戒的男性威严,“育”则更具有温顺、亲密的母性光辉。宋代的徐锴说“母主爱,而父尚严。故曰父义而母慈。”教育子女是每个父母都无可逃避的责任,父亲是引导教育的榜样,母亲则应在其长养过程中,用爱和陪伴,撒下为善的种子。如《说文》所云:“育,养子使作善也。”

母亲生我的时候难产,大夫说,大人孩子只能保一个,劝母亲引产。母亲说,她奔着我来一回,还是保住她吧。于是,在东北农村最简陋的卫生所做了手术。器械不全,父亲远在川藏。我出生在早晨,外边的阳光和屋里的血色,红成一片,她就给我起了“霞”。母亲因此而贫血,父亲说,如果他在,我就不会来到这个世界了。

在我怀小高的时候,每个人都盼望着他是男孩,只有母亲说:“我希望是个女孩,那样可以看着你再长一遍。”这世上,可能只有母亲,才会把养育的辛苦当做幸福,总是甘之如饴……

我们最亲的人是谁 纪念我们最亲的人(16)

汉字中,和“母”构成同义关系的还有“娘”“妈”等词。“娘”本有两字,“孃”“娘”。前者才表示母亲,如《木兰辞》中“不闻爷孃唤女声,但闻黄河之水声溅溅。”后者则表示“年轻的女子”。如《乐府诗》有“见娘喜容媚,原得结金兰。”后期文献中常有“娘子”一词,就是这个意义。段玉裁注《说文》说“唐人此二字分用画然,故耶孃字断无作娘者。”后来,两者在用法逐渐混淆不清了。“妈”则起于方言,方以智《通雅》:“江南曰阿妈,或作姥,皆母之转也。”

在中国几千年浩瀚的典籍中,歌咏“父母”之作不可胜数。《诗经》说“哀哀父母,生我劬劳”,《礼记》云“父母虽没,将为善,思贻父母令名,必果。将为不善,思贻父母羞辱,必不果”,《论语》曰“父母在,不远游”。

我从十七岁离家读大学、工作、成家,一直不在父母身边……回去看他们的间隔总是越来越长。每次走的时候,父亲从不下楼,只是站在阳台的一角,远远地看着我挥手;母亲总是送到上车也不忍离开,我走后的几天,她在家里待不住,常到街上走,看着往来不息的人流,在电话里向我感慨:为什么没有一个人是你呢?如今,离家时,再无法看见父亲的手和母亲的眼睛,但他们一生“踏实做事,朴素做人”的精神和品质却留给我们姐弟几个,我也愿以此来影响我的小高,算是在父母身后的孝道。时值清明,归乡祭典,以此小文,纪念远在天堂的双亲。

我们最亲的人是谁 纪念我们最亲的人(17)

《城南旧事》插图 作者:关维兴

我们最亲的人是谁 纪念我们最亲的人(18)

我们最亲的人是谁 纪念我们最亲的人(19)

文章作者

卜师霞,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

从事训诂学、词汇语义学研究。

我们最亲的人是谁 纪念我们最亲的人(20)

栏目主持

董京尘,北京师范大学文学博士。

特别鸣谢

书院中国文化发展基金会

敦和基金会

我们最亲的人是谁 纪念我们最亲的人(21)

章黄国学

有深度的大众国学

有趣味的青春国学

有担当的时代国学

北京师范大学章太炎黄侃学术研究中心

北京师范大学汉字研究与现代应用实验室

北京师范大学古代汉语研究所

北京师范大学古代文学研究所

zhanghuangguoxue

文章原创|版权所有|转发请注出处

公众号主编:孟琢 谢琰 董京尘

美术编辑:张臻 孙雯 高佳玉

责任编辑:李敏婧

专栏画家:黄亭颖

部分图片来自网络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