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作霖的难以启齿的秘密 张作霖的这位义兄

马龙潭马老先生,是大帅张作霖在洮南关帝庙结拜八兄弟中的大哥。翻阅马龙潭的史料,按现在的话说,满满都是“正能量”。被冠以“文韬武略”,说他怀着一颗“救国爱民之心”,在清末民初的官场中实属“凤毛麟角”。而且国格人格上都保持了气节,晚年爱民布善,人称“马善人”。

张作霖的难以启齿的秘密 张作霖的这位义兄(1)

(马龙潭)

马龙潭字腾溪,号灵源,1857年出生于河北省庆云县(现属山东省)中马庄的一个军伍之家。少年时的马龙潭不仅酷爱诗文而且尚武,喜爱骑射,迷恋舞枪弄棒。父亲马奇峰在1867年被封为振威将军,哥哥马龙文于1868年4月镇压捻军时战死,同治皇帝恤荫马家子孙世袭云骑尉,1876年马龙潭承袭云骑尉世职(相当于武教官)。

1890年,沙俄一面由北面和东面分别侵入黑龙江、吉林,一面从旅大地区沿铁路钱向北攻击,9月28日占辽阳,并逼近奉天。马龙潭加入盖子军以后,接连数日与俄军的交战,迅速显示出出众的军事才能,屡次给俄军以重创,使俄军闻名丧胆。后因保护清皇家寝陵安全,祭器无缺,被朝廷赏戴四品花翎。

(马龙潭戎装照)

马龙潭的文韬武略当时在东北有口皆碑。据传,他的结拜兄弟张作霖对他是既服气又心存恐惧。张作霖、吴俊升都是土匪出身,他们的队伍经常干些扰民欺民的事。但马龙潭治军极严,他要求手下的队伍要对居民秋毫无犯,一旦发现有扰民滋事者,一律严惩不贷。在马龙潭收编的队伍里面,也有一些人是土匪出身,有的耐不住约束,骚扰百姓,马龙潭得知后,必是亲自审讯,对于领头作恶的进行公开处决,严肃军纪,维护了一方治安。在辽宁凤城曾流传“马龙潭,治军严,抓坏人,申民冤,凤城地,有青天……”的民谣。

张作霖的难以启齿的秘密 张作霖的这位义兄(2)

有人猜测,1920年,张作霖为了防备马龙潭而解除了其陆军中将东边镇守使军职,将他调任洮昌道尹辽源交涉员并总办辽源商阜事宜。但事实上马龙潭是愉快到任,而且在洮昌任上减赋税、办学校,兴利除弊,深得百姓拥戴。

当张作霖称王东北,还欲称霸全国时,与各派势力的矛盾也日益加深。特别是义兄冯德麟与他的关系逐渐到了水火不相容的地步,奉系两派势力各不相让,内战一触即发。马龙潭以结拜大哥的身份多次居中调解斡旋,最终使双方都做出了让步,避免了一场内讧。

马龙潭晚年担任四平街红十字会名誉会长、道德会会长和直鲁同乡会会长等职。他热心慈善事业,捐资支持修建四平清云庵、永寿宫和清真寺大殿等。家乡人有事找他,他有求必应,还经常出钱购买棺木埋葬四平街上无人收殓的饿殍,被誉为“马善人”

张作霖的难以启齿的秘密 张作霖的这位义兄(3)

(演员王德顺在电视剧“少帅”中饰演马龙潭)

1940年2月,马龙潭病逝于四平寓所,享年83岁。凤城有碑纪其事,颂之曰:凤山常峙,鸭水常流,公之功德,同此千秋。

衷心感谢各位朋友阅览《掌心春秋》,如果您喜欢,可点击栏目右上角的提示“订阅”或“关注”。我们共同赏析历史趣闻,回忆历史往事…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