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福建莆田中状元有哪些人(科举奇迹莆田21状元)

历史上福建莆田中状元有哪些人(科举奇迹莆田21状元)(1)

自隋朝开创科举制度,到清末科举废止(1905年),莆籍进士2482人;莆籍状元21人,其中正奏文状元9人,正奏武状元2人,释褐状元2人,特奏名状元8人。莆仙历代正奏文举状元有徐寅、黄仁颖、徐铎、黄公度、郑侨、吴叔告、陈文龙、林环、柯潜等9人,正奏武举状元有黄仁沨、薛奕等2人。以诸科魁天下者,嘉祐八年(1063)刘景旸;以特奏魁天下者,宣和三年(1121)郑测、绍兴十五年(1145)林洵美、淳熙十四年(1187)方镐;以武举魁天下者,特魁,绍熙元年(1190)陈从龙;端平二年(1235)王声叔、淳祐七年(1247)彭彝甫、开庆元年(1259)林济孙。” 宋代莆仙共有特奏名状元8人。释褐状元林自、谢候善。

正奏文状元(9人)

历史上福建莆田中状元有哪些人(科举奇迹莆田21状元)(2)

徐寅,生卒年不详,一作徐夤,字昭梦。莆田县常泰里延寿村(今城厢区龙桥街道延寿村)人。唐开元、天宝间(713-755)以文章擅名的徐彦伯七世孙。徐彦伯于天宝末年由瑕丘避乱入闽,居莆田县崇仁里徐村。唐末至五代间著名的文学家、诗人。唐乾宁元年(894)苏检榜进士第四名。据徐寅故里延寿徐氏于清乾隆二十六年重刊之家传《延寿徐氏族谱》记载:“时,昭宗闻渤海人得公赋,家家珍宝之,诏赐号‘状元’,授秘书省正字。早岁生活寒苦,聪明好学,博通经史,尤长于骈语律赋,时人目为锦绣堆。应省试作《斩蛇剑赋》,远近传诵。唐景福元年(892),赴长安再应进士试,题为《止戈为武赋》,一支烛点完,文已成。赋中有“破山加点,拟戍无人”句,试官礼部侍郎李择奇之,拔取登第,遂以善赋名满京都。尝作《人生几何赋》,人竞相传抄,长安因之纸贵。后其赋传到渤海国(唐代东北靺鞨族所建政权),家家户户都把徐寅的作品用泥金书写在屏风或障壁上,以供鉴赏。登第后,授职秘书省正字,过了八年“十二街前楼阁上,卷帘谁不看神仙”的春风得意日子。唐天复年间(901-903),游大梁(今河南开封),进谒梁王朱温,时值天上无云而雨,朱温命徐寅以此为题赋诗,徐寅应声道:“若教阴郎都相似,争表梁王造化功?”朱温听此谀词大喜,延为上宾。在一次宴会上,徐寅酒酣之际,言语偶触朱温的隐讳,朱温忿怒变色,徐寅知其惹祸,欲逃又怕不能脱身,便作《大梁赋》,讨好朱温,中有“千金汉将,感精魄以神交;一眼胡奴,望英风而胆落”。前句指朱温自诩曾梦韩信授以兵法事,后句讥诮朱温的死敌、一目失明的沙陀人晋王李克用。

历史上福建莆田中状元有哪些人(科举奇迹莆田21状元)(3)

朱温读后大喜,发下军中广为传颂,送徐寅五百匹缣,谓:“古人酬文士,有一字千金者,军府费用多,且一字奉缣一匹。”唐天祐四年(907),朱温废唐哀帝李柷自立,国号梁,是为后梁太祖。朱温认为徐寅以前所作《人生几何赋》中的“三皇五帝,不死何归”两句,对帝王不敬,要求改动。徐寅答曰:“宁可无官,不可改赋。”朱温大怒,削其名籍,徐寅便回归闽中。适闽王王审知正在延揽人才,便请徐寅入幕府掌书记,与黄滔、翁承赞等同受礼遇。后梁龙德三年(923),李克用之子李存勖兴兵灭后梁,建立后唐,是为后唐庄宗。闽国遣使者贺新主登极,庄宗记起徐寅所写《大梁赋》曾讥诮李克用,便对使者说:“徐寅无恙乎?归语尔主,父母之仇,不共戴天。寅指斥先帝,尔国何以容之?”使者回闽,向王审知报知此事,王审知道:“如此则上直欲杀徐寅尔,今但不用可矣。”吩咐门卫,此后徐寅来见,不必替他通报。徐寅不满,埋怨说:“丈尺之水,前陂后堰,安能容万斛之舟乎?”便偕同妻子月君 ,归隐于家乡莆田延寿溪畔。村北有桥名微露,徐寅常去那里垂钓,遂名此处为钓矶,潭名钓潭。所作“赋就长安振大名,斩蛇功与乐天争。归来延寿溪头坐,终日无人问一声”就是描写归隐后的生活,也道出其心中的郁愤。王审知之兄王审邽,时任泉州刺史,听说徐寅南归莆田,便招其入泉州招贤院。王审邽死后,子王延彬继位,对徐寅愈加礼遇,常邀徐寅同游名胜,并为其葺建新居。徐寅的《贺清源太守》诗云:“蕊珠宫里谪神仙,八载温陵万户闲。心地宽于云梦泽,官资高却太行山。姜牙北寄熊罴内,陶侃文成掌握间,应笑清溪旧门吏,年年扶病掩柴关。”既赞扬王延彬的治绩,也反映其与王延彬的亲密关系。晚年,徐寅往来于泉州、莆田两地,诗酒酣乐十余年后卒。一生著作颇丰,著有《探龙集》、《钓矶文集》、《雅道机要》等传世。其诗267首被收进《全唐诗》,编为4卷,为唐五代闽人之冠。《全唐文》、《唐文拾遗》收其赋各1卷。《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称其赋“句雕字琢,不出当时程试之格,而刻意锻炼,时多秀句”。其《斩蛇剑赋》、《御水沟赋》及《人生几何赋》尤为脍炙人口,远传至渤海国。其诗“亦不出五代之格,体物之咏尤多”。《崇文总目》著录《徐寅赋》一卷,《直斋书录解题》录有《雅道机要》2卷,并云:“前卷不知何人,后卷称徐寅撰。”《宋史•艺文志》记《徐寅别集》5卷、《探龙集》5卷、。顾櫰三《补五代史艺文志》则记其《温陵集》10卷、《探龙集》1卷、《钓矶集》3卷、《书》20卷、《赋》5卷、《别集》1卷、《雅道机要》8卷。今存《钓矶集》5卷、《徐正字诗赋》2卷,收入《四库全书》,又作《钓矶文集》 ,全名为《唐秘书省正字先辈徐公钓矶文集》仅存赋1卷,诗8首。各体诗一卷,计368首。元代时,徐寅裔孙徐玩又重辑为10卷本,前5卷为赋,后5卷为诗。此本也只有抄本流传。《四库未收书目提要》中,又录一种“赋五卷,凡50首”的《钓矶文集》,实际是10卷本的前五卷。此本亦收入《宛委别藏》丛书。《全唐诗》编其诗为4卷,见卷708至卷711。其赋《全唐文》卷830编为1卷,《唐文拾遗》卷45尚录其赋一卷,另外,清人席启寓辑《唐诗百名家全集》也录有《徐昭梦诗集》3卷本。徐寅在唐末五代之际盛有文名,文笔清畅。但较少反映民间疾苦的篇章。诗作中比较有价值的是入闽后描写福州、泉州、莆田一带的风物,以及反映闽中民俗与文化的诗篇。这对研究唐末五代福建的政治、经济、文化都有一定参考价值。卒后葬在城厢区常太镇北神山,今墓表已毁,墓址难考。后入祀莆田乡贤祠。

历史上福建莆田中状元有哪些人(科举奇迹莆田21状元)(4)

黄仁颖(900-972)字福佑,号潘湖翁。泉州晋江潘湖人,祖籍莆田黄巷(今涵江区国欢镇黄巷村)。唐朝御史黄滔庶孙,黄珦子,黄仁愿胞弟。幼敏慧,喜好学,善诗文。同光乙酉年(925)以明经学究会试第一,后唐明宗天成二年(927)状元及第 。荣登状元后,衣锦还乡。经月余,赶回后唐京都,参加吏部考试后始授职。初授编撰、校书郎。颇受丞相冯道赏识,曾多次获其荐辟。明宗李嗣源召黄入凤阁辅助,随即赐为护銮学士。因明宗系一介武夫,目不识丁,而枢密使安重又识字不多,遂任用黄仁颖。黄历任校书郎、迪功郎、四门学士等职。为官清廉,爱民如子,生活俭朴,一生崇奉欧阳詹的文章与德业,故为朝臣们所敬重。但遭奸相安重的排挤,被贬为中书舍人。又历末帝李从珂、石敬瑭二朝,迁主客郎中,后累官至端明殿掌院学士。后见朝政难以补救,无所建言,遂于后晋天福二年(937)十二月,辞官归家乡晋江。北宋开宝五年(972)十一月,卒于家。卒后,南唐后主李煜赏识其才,特赐谥号“文杰”,赐祭葬于狮山东侧五虎朝金狮穴。其后裔有以欧阳为氏。著有《黄状元文集》5卷。北宋重和元年(1118),潘湖乡人为纪念黄仁颖,特建潘湖仁颖书院,以志前贤。

历史上福建莆田中状元有哪些人(科举奇迹莆田21状元)(5)

历史上福建莆田中状元有哪些人(科举奇迹莆田21状元)(6)

徐铎(1051-1105)字振文,一作字振甫。莆田县常泰里延寿村(今城厢区龙桥街道延寿村)人。徐寅七世孙。徐铎小时与兄徐锐继承家学渊源在延寿万卷书楼,博览群书,研读经史,学问长进。熙宁九年(1076)状元及第。徐铎与兄徐锐同榜进士 ,时有“龙虎榜中孙嗣祖,凤凰池上弟联兄” 之称。当年武状元也被兴化县薛奕摘得,宋神宗因而赐诗:“一方文武魁天下,四海英雄入彀中。”时朝廷上以宰相王安石为首的政治集团倡言改革,实施新政﹔以司马光为首的一批元老旧臣则反对改革,抵制新法。徐铎中状元的这一年是王安石二度罢相,章惇接任相位,继续推行新法。徐铎初任签书镇东军(今浙江绍兴)判官,佐理事务,有政绩。绍圣三年(1096),以给事中直学士院,蹇序辰建议编纂《元祐诸臣章牍事状》,诏铎同主之,“凡一时施行文书,摭拾附著,纤悉不遗”。书成,擢迁礼部侍郎。徐铎为官谨小慎微,对当朝宰相章惇唯命是从,不敢违背。科举考试中,有一举人挟书进场被查获,送开封府处理,府尹蒋之奇欲从重处罚判刑。徐铎身为礼部侍郎,主管科举,认为判刑过重,蒋只得从轻发落。但此事上报后,章惇大怒,处罚蒋等开封府官员,改判举人重刑。徐铎却不敢据理力争,同僚无不讥斥,“众传以为笑”。后来,朝廷建议提升徐铎为御史中丞,一些大臣便指其攀附权贵,不敢主持正义,结果任命被取消。徽宗继位后,以龙图阁待制知青州(今属山东)。御史中丞丰稷弹劾徐铎,谓其“编类《事状》率视章惇好恶为轻重,存殁名臣”。首倡此事的蹇序辰已被罢官,而徐铎之罪不在蹇序辰之下。遭落职,知湖州(今属浙江)。崇宁元年(1102),徽宗亲政,宣布继承神宗事业,支持变法,贬斥反对变法官员。重用蔡京为宰相,立包括司马光、苏轼、黄庭坚等309人的“元祐党籍碑”,贬斥反对变法的官员。同年,徐铎被召回京,任礼部尚书。适逢廷议皇帝宗庙制度,徐铎建言立九庙,为徽宗采纳,徽宗命徐铎为修奉使,增太庙殿为十室。崇宁四年(1105年)十二月,复翼祖、宣祖庙,行奉安礼。进封吏部尚书。后卒于任上,赠开封府仪同三司,封太师吴国公。当然,徐铎历事神宗、哲宗、徽宗三朝,正处于改革和守旧两派势力斗争激烈、时有反复的年代,作为封建时代高官的徐铎,不随波逐流仍坚持改革,实属难能可贵。《宋史》论曰:士学不为己,而俯仰随时,如挈皋居井上,求其立朝不挠,不可得已。常秩在嘉祐、治平时,三辞羔雁之聘,若能隐居以求其志者。及王安石用事,一召即至,容容历年,曾无一嘉谟,而窃显位。至定之党附,亶之凶德,宜为世所指名。绾及周辅二家,父子并同恶相济,而序辰与铎编类事状,流毒元祐名臣,忠义之士,为之一空,驯致靖康之祸,可胜叹哉。

历史上福建莆田中状元有哪些人(科举奇迹莆田21状元)(7)

徐铎墓葬东陇壶山之麓。子五人皆荫补为官。紫阳朱子(朱熹)历莆阅地谶诗云:“延寿溪徐东陇徐,一徐分为两处居,壶公山下千钟粟,延寿桥头万卷书。”意指居东陇者富,居延寿者贵。徐铎延寿故居,原有尚书府第、万卷书楼、状元祠堂、状元坊、徐潭、钓矶、状元红(荔枝) 、状元井等等名胜古迹。明嘉靖四十二年(1563)岁未,府、楼、祠等等皆焚毁于倭祸,至今仅剩下一口千年古井“状元井”,原为尚书府第内的家井。相传为唐昭宗乾宁间僧涅槃为状元徐寅所凿,井口呈方形,用20块梯状面石砌成,内径1米,井内用块石分隔成两格,右清左浊。浊者为普通饮用水,清者则专供状元公烧茶用。徐铎一生勤政公务之余,又励于笔耕,著有《徐铎文集》30卷,《群书总要》100卷,《易谈集》50卷。《全宋文》卷2352录其文8篇,《莆风清籁集》录其诗《九鲤湖》1首。卒后入祀莆田乡贤祠。宋熙宁九年,在廷寿桥头为廷试第一人徐铎立状元坊,后子孙徙居城内务巷,弘治八年,副使汤泽在务巷为其重立。《宋史》有传。

历史上福建莆田中状元有哪些人(科举奇迹莆田21状元)(8)

黄公度读书处

历史上福建莆田中状元有哪些人(科举奇迹莆田21状元)(9)

黄公度涵江鳌山读书处

黄公度(1109-1156)字师宪,号知稼翁。莆田县城内东里巷(今荔城区镇海街道英龙社区东里巷)人。黄滔八世孙,黄静子。少时,曾居于今涵江区江口镇鳌山村其姑家中,在附近登瀛阁 读书。绍兴八年(1138)省元,免御试,赐进士第一人,状元 。初任平海军(今属福建泉州)节度判官 ,兼南外宗簿。时有流民数百人自汀(汀州)、虔(赣州)下,守将疑为流寇,派兵抓捕,公度力辨其非,全部释放他们,地方才赖以安定。秩满回朝,除秘书省正字。时秦桧当国,公度坐与赵鼎交好,又贻书台谏,评议时政,为秦桧报诬陷,罢为主管台州崇道观。绍兴十九年(1149),差通判肇庆府,摄知南恩州。任职期间,增学廪,择秀民,政绩斐然。南恩自唐贞观置郡,此时始有人登第,邦人像而祠之。绍兴二十五(1155),秦桧死后,公度被朝廷召回,高宗询问岭南有何弊政,公度言:“广东小郡,有十年不除守臣者,权官苟且,郡政废驰,民受其弊。”高宗当即下诏任命公度为考功员外郎,兼金部。明年入对,公度乞请高宗总权纲,厚风俗,高宗嘉纳。官终左朝请郎,同年八月卒,累赠正奉大夫。林大鼐铭其墓,龚茂良状其行 。南宋著名文学家洪迈对黄公度评价极高,在《黄考功知稼翁集序》云:“高宗一马化龙,讫于巽位。自丁未至壬午三十六年间,策进士数千计。擢居大龙甲者十有一人,科名巍峨,副以属望,视富贵歧辙,若长风挂席,一息万里。于是文靖梁公至宰相,景明陈公冠枢极。位尚书者三:汪圣锡、刘文孺、王宣子也。它侍从者五:李顺之、张子韶、赵庄叔、张安国、王龟龄也。惟莆田黄公师宪名声最卓卓,而财至尚书郎,寿不满半百。梦幻覆手,天歼此良,大车云殂,出门折轴。人到于今伤之。”墓址在今东圳水库中。其状元墓位于莆田市城厢区龙桥街道龙桥社区天马山麓枫莲塘樟林(古称状元林)。在城内石幢街有为廷试第一人黄公度立状元坊。绍熙二年,公度长子邵州知州黄沃重修。入祀莆田乡贤祠。公度最工诗,“诗文皆平易浅显,在南宋之初,未能凌跞诸家,然词气恬静而轩爽,无一切淟涊龌龊之态,是则所养为之矣。” 著有《知稼翁集》11卷 ,《知稼翁词》1卷。为《四库全书》所录。《全宋词》第二册收其词15首。《全宋诗》卷2006录其诗2卷。《全宋文》卷4577至4578收其文2卷。《莆风清籁集》卷4存其诗21首。

历史上福建莆田中状元有哪些人(科举奇迹莆田21状元)(10)

郑侨(1132-1202)字惠叔,号回溪。兴化县福兴里浔阳云顶峰前(今属仙游县象溪乡莱溪村)人,晚年迁居莆田书仓巷(今荔城区镇海街道凤山社区书仓巷)。幼而聪慧,勤奋好学。乾道五年(1169)进士第一,状元。签书镇南军节度判官。到任,适逢当地闹饥荒,即协助上司制定十多条救荒的措施,不但解决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而且成为后人效法的榜样。乾道八年(1172)召对,迁校书郎,曾奏除江右税外所取米百万斛。寻转著作郎兼国史院实录院属官,并奉命以《左氏春秋》侍讲东宫。在为太子讲解“春秋大义”时,特别阐发如何处理父子、君臣、君子与小人之间的关系,受到好评。不久,要求外放,出任提举江南西路茶盐。淳熙八年(1181),淮浙一带又遇灾荒,孝宗以常平官多不得人,特命正在为母守孝的郑侨接充。郑侨卸下孝服后,先到临安,请求孝宗拨米4万石,充实当地粮仓;到任后,宣传朝廷爱民、恤民之意,使百姓知有所恃而不再逃荒,迅即安定了局势。淮盐的赋税收入原本富甲天下,由于年年积弊,当时已出现负累亏损的局面。上任后,大力清除弊蠹,仅一年时间盐税收入增至390万缗。同时还浚治漕渠500余里。未几,调任礼部郎中兼太子侍讲。淳熙十四年(1187),高宗去世,孝宗在德寿宫欲行“终丧”之礼,缟素守孝3年。群臣上表,请还内听政,郑侨也上疏言:“丧不离次,礼也。”恳请孝宗还内听政,得到孝宗的采纳。当时,皇太子奉诏参决庶务,启拟宫僚,孝宗称:“郑侨自好。”遂授为起居舍人兼左庶子,兼权给事中。办事秉公执法,不合法度的一律拒办。时文臣出官须经铨试,武臣出官须经呈试,而婉容陈氏的父亲恃宠,不经铨试,只凭皇帝手诏便要求迁官,郑侨认为不合体制,即将原诏封还。又有进义副尉何大亨,以荫补出官,自称是初投效用,乞免呈试,并已得特旨批准。郑侨知道后,也立即反对,孝宗只得收回成命,同意依旧法施行。不久,郑侨迁官中书舍人,朝廷许多文书都出自其手笔,为皇帝写的“训词”也很得体,曾广为传诵。淳熙十五年(1188)九月,奉命出使金国,向金主祝贺金国新年。当时,金主已重病卧床,出面接待的金国官员有意羞辱,要求宋使从东阁门进呈递国书。不肯,抗议道:东阁门是金国臣子上奏章的地方,奉大宋皇帝之命来送国书使者,怎能也从此门进去投递?于是持书屹立,自晨至午,“声色益厉”。金人知其不可屈,只好移牒将郑侨遣回。其在金国的表现,受到国人一致赞扬。在归国途中,刚受禅即位的光宗即任命其给事中。回京师复命后,光宗又命其兼侍讲,撰修实录,并权吏部尚书。从此,郑侨常以“畏天进德”、“孝敬问学”、“亲君子,远小人”、“广开言路,谨惜名器”、“修政重令,爱民节用”等向光宗进言,光宗也还能接受,疏多留中。绍熙三年(1192),光宗准其再次外任,以显谟阁学士出知建宁府,后又移知福州府和建康府。所至之处,均针对当地情况,或认真救荒,或疏请蠲赋、招商,有政声。熙五年(1194)七月,宁宗即位后,被召为吏部尚书;十二月,拜同知枢密院事。庆元元年(1195)又拜参知政事。庆元二年(1196)正月,进知枢密院事。当时,朝廷厉禁程朱理学,斥之为“伪”学,并将朱熹等人或降官,或送往州、道编管。郑侨曾上疏请留朱熹,但不报。因此,进知枢密院事才3个月,便上章求退。宁宗曾亲笔慰留,谓:“卿忠诚重厚,朕所倚毗,累乞退闲,殊弗眷意。”但郑侨仍要求辞位。 庆元三年(1197)正月,遂以资政殿大学士再知福州。陛辞时,谓宁宗道:“平国论而无偏听,严边防而无轻信。”语甚恳切,宁宗嘉纳之。后来,宁宗要郑侨移知建康府,坚辞不赴,遂以原官提举洞霄宫。后又连续三次上疏告老,终以观文殿学士致仕。嘉定八年(1215)病逝,宁宗闻讯,追赠太师、国公,赐谥忠惠。宋乾道己丑在旧县为殿试第一人郑侨立“状元坊”。卒后分别入祀莆田、仙游乡贤祠。墓在兴化县兴太里教忠寺后。工书法,尤其擅长行书。一生著述颇丰,有历官表、奏议等多卷,《书衡》3篇,《西垣词稿》10卷和《锦机诗话》等。《全宋诗》卷2573录其诗1首。其文收入《全宋文》卷6184。《莆风清籁集》、《闽诗录》丙集卷10收录诗《题夹漈草堂》1首。《兰陔诗话》云:公居二府端重清静,不市恩,不植党,不私好恶。使金时寝疾,馆伴趣令就东上阁门进书。公捧书屹立,扼守不可。乃传命遣回。可谓不辱使命矣。

历史上福建莆田中状元有哪些人(科举奇迹莆田21状元)(11)

莆田黄石吴叔告状元

历史上福建莆田中状元有哪些人(科举奇迹莆田21状元)(12)

吴叔告故居

吴叔告(1193—1265)字君谋。莆田县水南村(今荔城区黄石镇水南吴厝村)人。曾祖吴诩成,成忠郎;父吴元度,累赠至中散大夫。宋端平二年(1235)一甲第1名进士,状元。授五经考官、秘书郎。学博才优,深受理宗器重。未及一年,特命为校书郎,兼国史院编修官、实录院检讨官,累迁秘书郎。精通传统诸子百家沦义,竭尽忠贞,多次上疏,指出朝臣“默默容容者多,慷慨许国者少”。国难当头,针砭时弊。再三疏请皇帝整肃吏治,发展农业生产。所言皆中时弊,时论称为直言。所提治政策略,深得理宗支持。皇帝下令,全国“兴治化之道”,被称为“贤臣”。嘉熙二年(1238),封礼部郎官;嘉熙三年十月,授秘书郎;嘉熙四年五月,差考公试,迁著作佐郎兼权都官郎官。以“勤学典礼,以训天下”之治世方针,向皇帝建议,得理宗采纳。时有五载,天下咸宁,国家号称“盛治”。宝佑元年(1253),被特封为功臣。嘉熙四年(1240)十月,以双亲年老为由,请求到地方任官,任抚州(今属江西)知州。任间,“以正风教、扶善良为先”,端正社会风气,解除民间疾苦,抑除社会邪恶,政绩卓著。为官清正,独善其身,世人皆知。不久,被召回京师,授刑部侍郎。性情狷介,落落寡合,曾因“不善迎合”朝中权贵,且直言不讳,遭受中外权奸攻击,被贬一秩。淳佑三年(1243),官复原职。淳佑六年,差任袁州(今属江西萍乡)知州。后皇帝召见奏事,再拜吴叔告为刑部侍郎。先后又被调任为漳、衡、常三州知州,后改任严州(今属浙江建德)知州。治州有方,伸张法纪,清除积弊,振肃百僚,重任贤良,恪职尽责,百姓安居乐业,称有“凤凰来仪之祥”,深受世人称颂,并得理宗表彰,赐其黄金百镒。景定二年(1261),复召回京师,授礼部右郎官,继而任左郎官。对理宗提出“治弱国、安生民”之主张,建议皇上“每患难变异则有悔惧”,应常反思而不应一味“处安乐中”。吴叔告居安思危,公忠谋国,事君有道。景定三年升为宝漠阁待制,提举浙西平章事。景定四年,被拜为大理寺少卿、尚书左郎官。官至大理寺少卿。好学不怠,任州官时重视兴教,收徒讲学,弟子多有成就。晚年以“冗员不可增”为由,奏请引退。诏准后,欣然而回,两袖清风,品性高洁,为官清正,心系国计民生,其一生受皇帝褒奖“诰敕八道”。德佑元年(1275),病逝于家,谥文忠。葬于兴化军合浦里笏石山凤凰岗。后入祀莆田乡贤祠。学问渊博,为世人所景仰,著有《秋畦集》。《全宋诗》卷3117录其诗1首。《全宋文》卷7725收有其文。《莆风清籁集》卷6存其诗1首。事迹见刘克庄《吴君谋少卿墓志铭》 。《兰陔诗话》云:文忠性狷介,落落寡合。为真西山、王曜轩二公所器重。归田后,筑书楼于文光岺,著述颇多。遗集元时已散失,其裔孙亦轩缀拾重锓,今亦不传。“状元吴叔告祠堂”旧在连江里望江岭上,后废为文峰庙。永乐十二年,族人在黄石澄塘故居重建之。

历史上福建莆田中状元有哪些人(科举奇迹莆田21状元)(13)

陈文龙(1232—1277)初名子龙,字德刚,一字君贲,别号如心。莆田县玉湖(今荔城区镇海街道阔口村)人。陈俊卿五代从孙。咸淳四年(1268)陈文龙榜进士,廷对第一,状元及第。出生于名宦世家。宋代,其先辈有过“一门两丞相,九代八太师”之显赫。自幼“苦学不厌”,未及弱冠之年,即以工赋、律而名噪郡庠。21岁入乡学,后补进太学,以“能文章,负气节”而著称。咸淳四年(1268)状元及第,度宗御笔改其名为“文龙”,字“君贲”,并被破例加官,授为宣义郎、镇东军节度判官,治所在越州(今属浙江绍兴)。到任后,秉公处事,“不挠不屈,不可干以私,人皆惮之”。因而受到镇军元帅刘良贵之器重,“政无大小,悉以询之”。因有才能受皇帝赏识,并为丞相贾似道器重。先后从镇东军节度判官升为崇政殿说书、秘书省校书郎、监察御史。咸淳九年(1273)上疏极言奸相贾似道之过,被贬出知抚州(今属江西临川)。到任后,为官廉正,治民宽恕。后受诬告,劾罢归家。咸淳十年(1274)七月,度宗病死,贾似道立4岁的赵㬎为皇帝,即恭帝,由皇太后临朝听政。德祐元年(1275)春,元军直逼首都临安,急召入京,起为左司谏,寻迁侍御史。离家赴阙时,曾对其族叔陈瓒道:“是行也,某必死之。”决心以死报国。同年十二月,陈文龙累迁参知政事。元军攻破临安北之独松关,“邻疆守者皆望风而走,朝廷大惧”。十二月二十八日五鼓,文天祥、陈宜中、陈文龙、张世杰等文武大臣,集于漏院等待面君,商讨国事。陈文龙对张世杰曰:“宋家天下,被人坏了,今无策可支,愿太尉(张世杰)收拾残兵,出关一战,大家死休,报国足矣!”因朝廷决定议和,抗战无望,壮志难酬,便以母老为辞,请求归养。同年五月,益王赵昰即位于福州,是为端宗,改元景炎,复为参知政事。正值有人在漳州反叛,端宗以陈文龙为闽广宣抚使前往征讨,继又命其知兴化军。十一月,元军直逼福州,知府王刚中献城降。张世杰、陆秀夫等护送端宗由海上退往泉州。陈文龙尽散家资,募兵死守兴化。因泉州招抚使蒲寿庚和知府田真子已献城降元。端宗逃往潮州,兴化顿成孤城。仍意志更坚,多次斩杀前来劝降的使者,发动民兵守城。元军见劝降不成,合水陆兵并进;同年十二月二十五日,陈文龙部将林华导元兵万人至城下,诈称是家兵来援,通判曹澄孙开城门投降,陈文龙遂被执。被俘后开始绝食,押往杭州。景炎二年(1277)四月二十五日,陈文龙要求拜谒岳飞庙,当天傍晚卒于庙中。骸葬于西湖智果寺旁。宋端宗闻讯赠太师,谥“忠肃”,赐所祀庙名为“昭忠”。文龙殉国,邑人为其立“宋丞相里第”坊,并于玉湖祠立像奉祀,建“二忠祠”祭祀陈瓒和陈文龙。明孝宗时追封为福州府城隍庙主神。明清两代,朝廷三次敕封陈文龙为“水部尚书”。清康熙帝为褒扬陈文龙在发展中琉两国友好关系上之贡献,在原有明初“三次敕封水部尚书”的基础上,又加封“镇海王”(见阳岐尚书祖庙乾隆四十七年碑刻),陈文龙乃由内河保护神升格为海上保护神,加封“镇海王”。福州等地先后建五座水部尚书庙纪念他。文龙以文知名,《论学绳尺》载其文2篇,评其《王道之端如何论》云:“话语多用经句,抑扬开合,斩截顿挫,无烦难冗杂之病,亦可为后学之法。“(卷9)《隐居通议》卷21载其启二首、诗一篇,称其“孝于母,忠于君,可历百世,非特以文章重”。陈献章《题宋状元陈文龙画像》也有“文章甲天下,气节愧当时”之句。《宋诗纪事》卷35录《元兵俘至合沙诗寄仲子》一诗,慷慨悲壮,视死如归。《全宋诗》卷3543收录。《莆风清籁集》卷6存其诗1首。《兰陔诗话》云:公被俘北去,即不饮食,拘于太学,其夕卒,葬知果寺旁。墓即生竹,竹皆有刺,人谓公为武穆后身。岳墓树不北枝,公墓竹尽生刺,如出二节。今游西湖者必谒岳墓,而公墓鲜有知者。黄忠裕《岳墳》诗云:“犹有孤臣埋骨地,淡烟荒草没荒村。”为公发也。经福建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民族英雄陈文龙研究会”“民族英雄陈文龙纪念馆”。宋咸淳间,在阔口街为进士第一人陈文龙立状元坊,后圯。宣德八年,五世孙户部照磨陈颉重立。《宋史》有传。

历史上福建莆田中状元有哪些人(科举奇迹莆田21状元)(14)

林环(1376-1415)字崇璧,号絅斋。莆田县城关赤柱(今荔城区英龙社区赤柱巷)人。唐九牧端州刺史林苇后裔,祖林弃。幼时聪敏过人,阅书多成诵,尤精伏氏经,倜傥洒脱,好饮酒赋诗,方在学宫时,文章已为人所重。登永乐三年(1405)福建乡试杨端仪榜第六名举人,次年廷试第一,钦点状元。授翰林修撰,永乐五年(1407)十一月,升侍讲,预修《永乐大典》,为《书经》总裁官。两考礼闱会试,举贤荐能,多取名士。声望甚著,素负才学,识略过人,通晓事务,升经筵讲官,因语洪亮,为成祖所器重,一时儒硕,亦与厚望。成祖每出巡,均让其随从。永乐八年(1410),成祖亲征鞑靼,击败阿鲁台;次年六月,再征鞑靼,凯旋告庙,上《平胡诗》1200言。永乐十年(1412)冬,帝狩阴山武岗,“甘露”降,上《甘露颂》,得旨赏赐。永乐十三年(1415) ,随从成祖征瓦刺,途中染病,至北京卒,卒年40岁,诸臣无不悼惜。工诗,清思异质,藻而不浮,朴而不枯,得诗家音色之妙,《明诗综》卷21存诗一首《题林泉清致》。著有《絅斋诗文集》22卷 ,今传。成化间,孙林师召始刻其集,泰和欧阳熙《序》云:“先生廷试第一人,自修撰升侍讲,未及十年而卒。然以文行老成受知于文皇帝最深。修《永乐大典》,则拔为总裁;遇宾兴取士,则两典文衡;兼值车驾北巡,再列扈从。一时文学侍从之臣,隆遇宠眷未有出其右者。先生之诗文,本之以理,充之以气,惜其稿散佚,令子考城教谕绍,遍加寻访,有志刻板,未有而卒。而诏之三子师游、师召、师参,皆以科目而主教席。信乎先生家学之有源委也。师召承先志,以先生诗文锓传于世,属某为序其概如此。”按:是科,莆田陈实亦第进士,疏论状元不公。帝诘之,对曰:“臣百问百对。”帝命解缙发策,以圣斗七十二贤,贤贤何德?云台二十八将,将将何功为问。帝临轩试之。顷刻条对详悉,文采可观。环亦悉对无遗。帝乃罪实戍边。永乐年间,通判孙旼在城内石幢街为廷试第一人林环立“状元坊”。弘治九年,赵教谕嵩重修。弘治十年,布政使陈瑷在后街为林氏修撰林环及其子教谕林继、孙教谕林偃、助教林伋,曾孙教谕林禋立“世科坊”。

历史上福建莆田中状元有哪些人(科举奇迹莆田21状元)(15)

柯潜(1423-1473)字孟时,号竹岩。莆田县安乐里(今城厢区灵川镇柯朱村)人。曾祖柯均实;祖父柯德平;父柯原朴;母戴氏;娶戴氏;子柯宗文,以荫授中书舍人。明代文学家,书法家、工草书。永乐二十一年(1423)十二月初六日生。自幼机警敏捷、嗜好学习,幼时尝师从林庭芳做文学,十岁,喜赋诗,十五,能够背诵朱子注释的《四书》,作八股文。为人仪观修整,峭直耿介,刚正清廉,高介有节,不趋炎附势,少时,邻郡有贵人,郡士竞相入门求仕,唯独柯潜不往,贵人喜其之文词,屡欲屈致一见,将有所求,而潜亦不往,天下学士大夫仰之,以为异人。正统九年(1444)福建乡试第31名举人,入太学,为国子生,礼部会试第12名,景泰二年(1451)三月廷对第一,赐状元及第。授翰林院修撰。相貌俊伟,仪容举止典雅整饬,翰林诸老均爱重之。次年(1452)四月,提升为春坊右中允兼修撰,参修《历代君鉴》、《天下郡志》,书成后,屡受嘉奖。景泰五年(1454),主持应天乡试。命参修《寰宇通志》,景泰七年(1457),书成,五月,升为司经局洗马,仍兼修撰,加赐白金、文绮;七月,被命为应天府乡试主考考官。同年,明英宗复辟,改元天顺,按例免去旧朝宫中僚属。柯潜改任尚宝司少卿,兼职如故,天顺四年(1460)二月,受命与翰林学士吕原一起主考礼部会试,后充当东宫讲官。天顺七年(1463)二月,再命主考礼部会试。天顺八年(1464),宪宗即位,以东宫侍从之恩升为翰林学士,兼经筵官。成化元年(1465)修书《玉牒》成,八月主考顺天府乡试。次年(1466)充殿试读卷官,再奉旨教习庶吉士林瀚等二十四人,命掌翰林院印。成化三年(1467)修成《英庙实录》,升詹事府少詹事兼翰林学士。成化四年(1468),被命为日讲经筵。

历史上福建莆田中状元有哪些人(科举奇迹莆田21状元)(16)

会慈懿太后之丧 ,潜与修撰罗璟上章,请合葬裕陵。廷臣相继争。未即允。潜曰:“朝廷大事,臣子大节,舍是奚所用心。”与璟皆再疏争,后颇依时等,同葬茔域之内。明宪宗成化四年(1468)十二月,丁父忧,上允守制且乞葬祭,六年(1470)母殁,赐其母戴氏受五品封。七年(1471)七月诏起用为国子监祭酒,恳求终制,不拜。成化九年(1473),服阙,将赴京,忽得疾,八月十八日病卒。士大夫惜之,上遣官谕祭营葬。卒后入祀莆田乡贤祠。柯潜其为文峭厉,工诗,冲淡清婉,有风致,不落蹊径。庶登陶、谢、王孟之堂。其文章妥整有法,著有《竹岩集》1卷,文集1卷,及补遗1卷,均收录于《四库全书》,其诗冲澹清婉,文亦峻整有法。《全闽诗录》收录其诗5首。景泰三年,刑部尚书薛希琏在大道街及安乐里为辛未科殿试第一柯潜立“状元坊”。《明史》有传。

历史上福建莆田中状元有哪些人(科举奇迹莆田21状元)(17)

正奏武状元(2人)

黄仁沨(约860-?)字仁讽,又名黄仁泽,号仓山生。黄璞第五子,侯官(今福州)人,后迁徙莆田。《重刊兴化府志》载其“擢武举”,《黄氏源流探溯》载其为唐乾宁二年(895)乙卯科武状元(系中华黄姓第一武状元) ,累官至闽谏议大夫、节度巡官。黄璞生有六子:子仁溉三史擢第,仁藻著作郎,仁渥太子正字,仁滔御史里行,仁渭秘书佐监,仁讽亦以武举状元显时。父子五人并历馆职,号称“一门五学士”。

历史上福建莆田中状元有哪些人(科举奇迹莆田21状元)(18)

薛奕(1052-1082)字世显。兴化县清源西里凤博村(今莆田市涵江区大洋乡孝池村)人。曾祖父薛峦,出身书香门第,武术世家。自小过继给叔父薛利和,随为官的叔父走南闯北,勤学苦练,精通武术,成为一个文武双全的举子。在贡院文考中,举凡孙吴韬略、行军布阵,都对答如流;在校场上,骑马拉弓,五矢五中靶心,刀、枪、 剑、戟、棍、棒、槊、鞭等十八般武艺,样样精熟。宋熙宁九年(1076)武进士第一名,状元。时同郡徐铎亦擢进士第一名,状元。神宗赐诗有“一方文武魁天下,四海英雄入彀中”之句。薛奕、徐铎双双衣锦返乡,并结为儿女亲家 。薛奕大魁天下后,被任命为凤翔府都监。薛奕克尽职守,不久,因积功升为正将。元丰五年(1082)九月,宋军筑永乐城竣工,朝廷赐名“银川寨”。永乐城对西夏构成很大威胁。为此,西夏倾全国之力,集结30余万兵力攻打永乐城,史称“永乐城之战” 。永乐城陷落,大将高永能等被杀,薛奕在一次巷战中,身先士卒,力战数敌,多次解救出被围的兵士,最后因寡不敌众,被流矢射中头部而亡,年仅30岁。神宗诏赠防御使。卒后方次彭作墓志铭,墓在清源里西里。子薛安靖,以父军功补官。薛奕卒后入祀仙游乡贤祠。

历史上福建莆田中状元有哪些人(科举奇迹莆田21状元)(19)

特奏名状元(8人)

古代单科第一名不是状元,博学鸿儒科等,如莆田书画大咖吴彬殿试头甲,才倾天下。特奏名进士为宋代科举特殊名目,其第一名称为“特奏名第一人”“特奏名状元”“特奏状元”或“特魁”。特奏名进士在宋代文化教育等方面也发挥过重要作用。古代特奏名状元亦立有“状元坊”。如《八闽通志》地理•市坊载:“状元坊,在尊贤里白杜,宋淳熙间为特魁方镐立。”白杜方氏举进士者五十六人(含特奏名),人誉八闽进士第一村。《重刊兴化府志》载:宋端平二年,知军事范镕在待贤里前王村为特奏名王声叔立状元坊。可见古代特奏名状元也是可以立状元坊的。苏州有文武状元60人,号称 “状元之乡”或“状元之城”,其统计中也包括“特奏名状元”。据《莆阳比事》卷1第29-30页载:“以诸科魁天下者,嘉祜八年(1063)刘景旸;以特奏魁天下者,宣和三年(1121)郑测、绍兴十五年(1145)林洵美、淳熙十四年(1187)方镐;以武举魁天下者,特魁,绍熙元年(1190)陈从龙;端平二年(1235)王声叔、淳祐七年(1247)彭彝甫、开庆元年(1259)林济孙。” 宋代莆仙共有特奏名状元8人。

历史上福建莆田中状元有哪些人(科举奇迹莆田21状元)(20)

刘景旸,一作刘景阳。莆田人。宋嘉祐八年(1063)特奏名第一人,特科状元。嘉祐八年(1063)三月二十二日,帝御延和殿赐进士许将以下194人及第、出身及同进士出身,诸科147人本科及第同出身,特奏名进士刘景旸以下72人,诸科程铭以下28人并同赐五经三礼学究出身,授长史、文学。

历史上福建莆田中状元有哪些人(科举奇迹莆田21状元)(21)

郑测,字孟深。莆田人。郑伯喈侄,郑刚从弟。宣和三年(1121)特奏名进士第一人,特赐同进士出身,特科状元。任赣州瑞金县(今属江西)知县。《莆风清籁集》录其诗1首。

历史上福建莆田中状元有哪些人(科举奇迹莆田21状元)(22)

林洵美,莆田县澄渚村(今荔城区西天尾镇澄渚村)人。宋绍兴十五年(1145)举特奏进士第一名,赐同进士出身。特科状元。知潮州海阳县(今属广东)。据《续资治通鉴》载,宋绍兴十五年(1145)四月癸未(初八),宋高宗赐予正奏名进士刘章等三百人以进士及第、进士出身、同进士出身,赐予正奏名张铉新科明法及第。甲申(初九),对特奏名林洵美等247人,武举正奏名应褒然等2人,特奏名3人,分别授予不同官职。宋代在澄渚为特奏名第一人林洵美立“特魁坊”。

历史上福建莆田中状元有哪些人(科举奇迹莆田21状元)(23)

历史上福建莆田中状元有哪些人(科举奇迹莆田21状元)(24)

历史上福建莆田中状元有哪些人(科举奇迹莆田21状元)(25)

历史上福建莆田中状元有哪些人(科举奇迹莆田21状元)(26)

方镐(1131-1214)字钟京。莆田县白杜村(今荔城区西天尾镇溪白)人。方辅宋孙。生而魁悟,聪敏磊落,有兼人才。少长读书,一目十行。终身能背诵,手未尝释卷。早从郑樵学。宋淳熙十四年(1187)特奏名第一名进士,赐同进士出身,特科状元。始任襄阳(今属湖北)教官,历任通直郎、广东庾幕、江西漕幕、江西漕属,寻改湖南运干。博学而详练吏事,为叶适所识,工部王居安任太守时,常与方镐谈论时事,称其天下奇才。陈谠称其“不老主人”。刘榘赞曰:“玉局老仙书万卷,皆纪实也”。淳熙间在尊贤里白杜为其立状元坊。嘉定七年(1214)三月二十日卒,陈宓铭其墓。次年八月十九日葬于陈岩山之西。配徐氏,有子三人,女一人。宋淳熙十四年,在白杜为特科第一人方镐立“状元坊”。

历史上福建莆田中状元有哪些人(科举奇迹莆田21状元)(27)

陈从龙,莆田人。陈齐鹘昆孙。早孤。甫冠,通韬略,入武学。宋绍熙元年(1190)以累举推恩,擢第一人,特科武状元。监邕州(今属广西南宁)税,卒于官。

历史上福建莆田中状元有哪些人(科举奇迹莆田21状元)(28)

王声叔,莆田县前王村(今涵江区江口镇前王村)人,因王氏族大,就以姓名其地。王寿族孙。宋端平二年(1235)特奏名进士。第一人,特科状元。特赐同进士出身。历官承奉郎,温州(今属浙江)教授。据《宋史》载:“宋端平二年(1235)六月甲申,赐特奏名进士王声叔以下同出身至州文学、助教,凡657人。”宋端平二年,知军事范镕为特奏名第一王声叔立“状元坊”。明成化二十一年(1485),九世孙致仕训导王稜重立。

历史上福建莆田中状元有哪些人(科举奇迹莆田21状元)(29)

彭彝甫,莆田人。宋淳祐七年(1247)特奏名进士,考取第一名,特魁状元。饱学诗书,博识强记,里郡称名儒。因无意仕进,授职温州府学教授,终其一身,两袖清风归家乡,里绅称奇。涵江彭大宗祠中祀五祖画像,分别为彭篯铿、彭汝砺、彭延年、彭彝甫、彭韶。

历史上福建莆田中状元有哪些人(科举奇迹莆田21状元)(30)

林济孙,字石友,号凤梧。仙游县孝仁里傅围(今仙游县赖店镇罗峰)人。自幼聪明,稍长,其父送济孙至魁斗山书院(今郊尾镇芹林村)读书,开庆元年(1259)特奏名进士第一人,特科状元。卒后与夫人蒋氏葬于西关外桂花厢(今鲤城镇洪桥街七级处)。后人在鲤城镇内街立“育英坊”纪念。民国初,因七级处盖教堂,县民国政府通知芹林林氏将其遗骨移至芹林安葬。明成化十年(1474),仙游知县黄灿特为其建立“状元坊”纪念。嘉靖元年(1522),知县萧宏鲁将县儒学左边的兴贤坊改立为宋探花邱山,元状元林济孙、林亨(林亨状元因没有具说服力资料,存疑。)的育英坊。嘉靖十二年,育英坊移到迎春亭。天启三年(1623),知县萧麟把育英坊改为“三状元坊”(郑侨、林济孙、林亨)。清雍正年间,郑侨裔孙郑远(进士,任陕西延安知府)以木制之“三状元坊”改建为石坊,移到先农祠前。而其当年在香田里芹林亲手栽植的两株古樟,如今仍郁郁葱葱,后人称之为“状元樟”(今存);还亲笔题“芹林家庙”。

历史上福建莆田中状元有哪些人(科举奇迹莆田21状元)(31)

释褐状元(2人)

宋代是科举制度改革期,科考名目繁多,按照历史上出现的说法,宋代状元有正奏文状元、正奏武状元、特奏状元、释褐状元。这几类状元,莆田人其实都中过,只是莆田历史上正奏状元多,因此对特奏状元、释褐状元,往往略去不计。

历史上福建莆田中状元有哪些人(科举奇迹莆田21状元)(32)

“释褐状元”之称号,乃宋人称呼。南宋史学家李心传《建炎以来朝野杂记》甲集卷十三收《释褐状元恩例》,略云:“旧制:太学上舍生积校已优,而舍试又入优等者,就化原堂释褐,号释元,例补承事郎。”《文献通考》卷四十二也载:“太学上舍生积校已优,而舍试又入优等者,就化原堂释褐,号释褐状元。”原来,释褐状元与宋代之教育和考试制度有关。考北宋熙宁年间,王安石实行变法,在教育方面,于中央最高学府太学颁行《三经新义》,推行“三舍法”,即用学校教育考试取代科举考试。“三舍法”把太学分为外舍、内舍、上舍三等,外舍二千人,内舍三百人,上舍一百人。初入太学的为外舍生,由外舍升内舍,由内舍再升上舍,皆以学行考查和考试成绩为依据。朝廷每年派官员到太学出题考试外舍生一次,称为“公试”。公试成绩列第一、第二等并获得校定者,方可升入内舍。内舍生每月考核行艺,每季度进行“季选”,每年给予三十名积分最多的内舍生“校定”,分为“优”“平”两等。如果公试优等、校定亦获优等者,即可升为“上舍上等”,获得者恩赐在太学之化原堂举行释褐礼,仪式极为隆重,该功名当时称之为“两优释褐”。“两优释褐”第一名者就是“两优释褐状元”,简称“释褐状元”或“释元”,其资格与进士同等。因此,当时能考得“释褐状元”者,也实属不易。故不少地方志书都记载本地之释褐状元和“释褐状元坊”,如《宝庆四明志》记载四明(今宁波)郡守黄由,于宋嘉泰三年为太学两优释褐状元宣缯建“释褐状元坊”。可见释褐状元也要立状元坊的。

历史上福建莆田中状元有哪些人(科举奇迹莆田21状元)(33)

历史上福建莆田中状元有哪些人(科举奇迹莆田21状元)(34)

林自,字疑独。兴化县马洋(今涵江区白沙镇宝阳村)人。林苇后裔。曾祖慕舜,永春县尉;祖父仲舒,国子博士。两优释褐状元。生而早慧,淹贯群经,尤邃于《易》,弱冠,再举礼部,遂游太学。元丰八年(1085)以上舍优选赐第。郡人以两优释褐状元,由林自始。绍圣元年(1094)除太学录,与薛昂等人相与党附蔡卞,推尊王安石之学,而挤排元祐,禁戒士人不得习元祐学术。尝毁国子监胡瑗祠,欲毁元祐党人司马光《资治通鉴》刻板,遭陈瓘痛斥,遂不敢毁,但密令置之高阁。任寿州(今属安徽)、润州(今属江苏)教授。召还,再除太学正。极度阿谀奉承蔡卞,引发丞相章惇不满。尝与方天若谋诛戮元祐之人,并自论奏,为哲宗所恶,遂不复用。后改任秘书省正字,迁著作佐郎,终宣德郎。著有《周易解》、《庄子解》 、《林疑独诗文集》10卷、《太学十先生易解》12卷 。据《游洋志•官宦志》记载:“马洋人林自于北宋神宗元丰八年(1085),以太学上舍生,两优释褐状元。” 又据《游洋志•坊志》“释褐状元坊。在县南广业里马洋灵惠庙左边,北宋神宗元丰八年(1085),为林自两优解褐,兴化县县令边慕贤立此坊”。

历史上福建莆田中状元有哪些人(科举奇迹莆田21状元)(35)

谢候善,莆田县(今涵江区涵东街道龙津社铺尾村)人。南宋释褐状元。进士谢斯立裔孙。谢斯立生子谢史(绍兴八年(1138)进士),有孙谢洪、谢莹(皆绍兴三十年(1160)进士),曾孙谢之任(隆兴元年(1163)进士),谢候善为来孙(曾孙之孙)。谢家科甲簪缨,奕世蝉联,有“一脉六代七进士,文武英才出谢门”之誉。龙津社铺尾村因有民族英雄陈文龙题匾而成为莆田著名的古里社之一,龙津社还于1986年开辟陈文龙纪念馆。大门镌有楹联云:护国庇民,天下更无双玉阙;取名立社,古今几见两状元。联句中的“两状元”说的是“龙津”匾题书者为“正诏状元陈文龙”,立匾者为“释褐状元谢候善”。按龙津社在文革时遭到严重破坏,文革后重修,正门悬挂重制油漆一新的“龙津”大匾,右上款书“释褐状元谢候善立,岁次丙寅桂月,弟子郑天华偕男……同敬题”字样,右下方落款为“正诏状元陈文龙书”。这块“双状元”题字的古匾原物文革时被拆下,幸好原物在涵江文化馆仓库被找到,但因损坏严重,由乡人郑天华偕子辈出资按旧匾字迹摹写仿制新匾,并增添制作时间和捐资者姓名。

历史上福建莆田中状元有哪些人(科举奇迹莆田21状元)(36)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