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六大百亿商圈(成都商圈进化史)

成都六大百亿商圈(成都商圈进化史)(1)

成都六大百亿商圈(成都商圈进化史)(2)

20岁的毛毛如今最喜欢光顾的地方是太古里。逛逛zara和无印良品,吃顿川菜或烤鱼,喝杯奶茶,再去IFS看场电影……许多成都年轻人也大抵如此。纵使互联网消费时代早已来临,但“买买买”的线上“剁手”,总取代不了“逛逛逛”的实体商圈消费体验。毛毛说,逛街,早已不单纯是为了刚需,而是为了乐趣。

承载了成都人消费乐趣的商圈,当然不止春熙路,太古里。

仲量联行成都分公司董事总经理谢凌告诉记者,随着城市化进程提速,成都已经形成“双核心 次级带 近郊”的三级商圈格局

出门不远就能逛街,成都人似乎已经习惯了“这样的生活”。只是,人们还是会忆起曾经“那样的生活”。曾经,毛毛的妈妈喜欢逛九龙和青年路,毛毛的外婆,则只逛人民商场和成都百货。

“那时候商场没几个,选择也不多。”毛毛的外婆顾爱萍见证了成都消费的变迁和商圈的蝶变。

从国营百货大楼时代到消费场景多元化的今天;从春盐商圈一枝独秀,到三级商圈百花齐放,这是一部成都商圈的进化史,是一部成都人用“买买买”书写出来的潮流志。

成都六大百亿商圈(成都商圈进化史)(3)

上世纪60年代的盐市口

商圈布局之变

春盐商圈一枝独秀➝次级商圈崛起➝三级商圈百花齐放

国营岁月

上世纪50年代到80年代

百货大楼 人民商场

“老成都”的时代记忆

谢凌说,1949年到1957年,很大程度上是成都商业中心的“空白期”。那时,供销合作社和国营商业弱化了成都各类商场和专门化市场,成都没有绝对意义的商业中心。

但很快,成都迎来了消费的崛起。于是,人民商场和百货大楼,走进了成都人早年的记忆。成都市人民商场和成都百货大楼,都诞生于上世纪50年代。那也是全国百货大楼兴起的年代。

成都六大百亿商圈(成都商圈进化史)(4)

本世纪初的人民商场

彼时,《四川日报》还记载过人民商场正式营业:全场面积约有一千三百平方尺,共有八幢场棚,一幢铺房,有二百二十间铺面……商场里经营的商品有日用百货、文教用品等,还有公共食堂、咖啡厅、茶馆、曲艺场……

著名民俗专家冯水木曾著有一文,专门写盐市口彼时的繁华,其中也提到了人民商场:这在当时的成都,算得上是最牛气的商场了。许多市民结婚时的新蚊帐、沙发等,都是在人民商场购买的,还会向人津津乐道、以此为荣。

生于上世纪50年代初的“老成都”顾爱萍,自然不会忘记那个以逛人民商场和百货大楼为“潮”的年代。“货品的柜台把售货员和客人隔开,客人选好了货品,售货员会开个单子,然后用夹子夹住。”她还记得,那时候商场的柜台上方有根铁丝,夹子的圆洞洞就穿在铁丝上,夹住了票据后,售货员把夹子一推,就顺着铁丝推到了收银处。

直到如今,“付款票据在空中的铁丝上滑来滑去”的画面,仍是“老成都”们鲜活的时代记忆。

成都六大百亿商圈(成都商圈进化史)(5)

上世纪80年代初的国营百货大楼

人民商场和百货大楼两个大型的国营商场,使得天府广场-盐市口一带,成为了彼时成都最具标志性的消费场所,甚至直到80年代,那里都是成都的消费中心。据《成都市志·商业志》记载,到1988年,成都百货大楼当年的销售额已经突破了亿元大关,人民商场当年的总销售额达到了23840万元,居全国省会城市29家重点百货商场前10名。

时尚初来

上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

穿着青年路的“皮孩”

才是整条街最靓的仔

虽然两家大规模国营商场的“核心”地位延续了很多年,但到了上世纪80年代,随着改革开放大潮的汹涌席卷,成都的消费格局还是开始了悄然改变。

比如,“70后”一代成都人最深的消费记忆,发生在青年路。连接着春熙路和盐市口的这条路,前身是清代就存在的九龙巷。1980年,青年路开始初设百货摊区,之后范围逐渐扩展,包括暑袜中街、荔枝巷和交通路,总长度800余米,进场经营者达516户,多数为个体摊户,生意兴隆,热闹不凡。

“其实最开始,只有十个八个摊位,尝试着在青年路摆。”1980年前后,顾爱萍的家就住在如今的新南门一带,步行到青年路并不远。她还记得,彼时刚刚改革开放,“开始有些个体户跃跃欲试。”

很快,青年路的摊位越来越多,“不少人都是一边上着班,一边下了班去摆摊。”

成都六大百亿商圈(成都商圈进化史)(6)

青年路老照片

冯水木曾经在文中书写过这段回忆:

1980年,青年路百货摊区初起时,摊贩都早早候在人民商场大门口。商场一营业,摊贩立马冲进去抢购紧缺商品,然后在青年路加价销售。人民商场卖9元一双的女式半高跟皮鞋,他们加价到20元……

规范经营后,青年路摊贩们开辟了京、津、沪、穗和江浙沿海一带的货源,进的货包括服饰、床单、蚊帐、皮鞋等等,款式新、品种多、花色齐,更重要的是,能砍价,许退换,于是青年路迅速聚拢了大批消费人群。

成都六大百亿商圈(成都商圈进化史)(7)

80年代青年路

时尚达人邹女士,儿时也曾追逐过青年路的“潮”。一条青年路卖20元的雪花牛仔裤,也曾是她的心爱之物。彼时的青年路,成为了成都名副其实的时尚中心。

上世纪90年代初,春熙路的夜市也开张起来,成都的消费中心演变为春熙路-盐市口,中间连着青年路,呈现出“哑铃状”。

消费体验之变

柜台隔开顾客店员➝开架式自选➝“购吃玩”一体

消费升级

上世纪90年代开始

老商场遇上百货巨头

老业态遭遇“降维打击”

上世纪90年代,是成都人消费空前升级的年代。一众百货行业巨头开始在成都布局,彻底改变了成都人的消费习惯,甚至生活方式。

谢凌说,事实上,上世纪90年代前,虽然成都各区域已纷纷初现小商品市场,但人民商场和百货大楼凭借货柜的商品组合方式以及稳固的国有企业金字招牌,其“江湖地位”仍是稳固的。

成都六大百亿商圈(成都商圈进化史)(8)

当年的太平洋百货

第一个打破这种“稳固”的,是春熙路口的太平洋百货。它1993年落户春熙路。“那时,大家才发现,原来商场可以这样逛。”邹女士还记得,那时的太平洋百货开启了成都商场开架式自选的购物体验,“货品没有柜台的隔离,消费者可以近距离看,也可以摸,可以试。”

“这可以说是对国营老商场的‘降维打击’。”邹女士的母辈一直在成都百货大楼工作,而邹女士工作后,则一直从事与商场、零售相关的领域,她说,从那时起,国营百货商场,终于开始没落。

成都六大百亿商圈(成都商圈进化史)(9)

90年代初王府井天桥

紧随太平洋之后布局在成都的百货业巨头,还有百盛、伊藤洋华堂、王府井等等。它们纷纷驻扎春熙路,也纷纷将国际化的消费模式和服务带入彼时的成都。在邹女士的记忆中,1997年伊藤洋华堂刚在春熙路店开张时,老总每天带着员工们向顾客行礼问好,服务极其温馨。再比如这些百货大楼内除了卖场,还设有餐饮,甚至超市,“可以想象,这对于市民的吸引力是极大的,而对于传统的国营商场,冲击也是极大的”。

成都六大百亿商圈(成都商圈进化史)(10)

90年代百货大楼夜景

与此同时,仁和春天、摩尔百货、新世纪百货等等民资百货,也在同期入驻盐市口,为该区域的百货升级注入了新活力。谢凌说,那时春盐商圈成为成都名副其实最具规模的中心商圈,并且,这一核心商圈的地位一直延续至今。

百花齐放

2000年以后

三级商圈格局逐渐形成

购物更方便 场景更多元

忽如一夜春风来,2000年后,大批商业项目如雨后春笋般冒出来,长起来,在成都的各区域布局。只不过,跨越过新千年之后再来布局的项目,再次进化升级。

“以2007年开业的锦华万达为代表,‘Shopping Mall’的概念被引入了成都。”谢凌说,这时期,许多商业项目不再是单一百货的落地,而是百货主力店、超市、影院、儿童游乐场、餐厅等等集中进驻,引领一站式购物。

成都六大百亿商圈(成都商圈进化史)(11)

成都万象城 图据VCG

“所以那时候起,成都人开始习惯于‘玩一天、逛一天、买一天’。”顾爱萍那时住在了建设路一带,2010年前后,建设路商圈也已经形成,除了SM广场,还有伊藤洋华堂、龙湖三千集、万象城陆续驻扎。

从2011年起,成都的次级商圈加速崛起,万象城、环球中心、来福士广场、金牛万达广场等等购物中心,陆续在次级商圈开业,次级商圈竞争力迅速增强。紧接着2014年,IFS和太古里相继开业,两个重量级的购物中心一跃成为新的城市地标,让春熙路商圈重新成为成都最强客流聚集地。

成都六大百亿商圈(成都商圈进化史)(12)

金融城商圈

谢凌说,银泰中心、悠方、仁和新城等的陆续开业,进一步加速了城南金融城商圈的成熟。如今,成都已形成了城南与春熙商圈双核心 次级带 近郊的三级商圈格局。无论住在哪里,成都人都能以最近的距离、最快的速度享受“逛吃逛吃”与“买买买”。

蝶变,仍在继续……

发展首店经济,构建多元消费场景

成都商圈,“花样”不断

成都六大百亿商圈(成都商圈进化史)(13)

变迁并未完结。成都的商圈到今天,仍在以极快的速度发展。据仲量联行统计,成都优质零售物业总存量及品牌渗透率仅次于京沪,位居全国第三。

成都六大百亿商圈(成都商圈进化史)(14)

成都固然有广阔的市场腹地,有时尚爱买的氛围和人群,但时至今日,成都零售市场的“剁手能力”,似乎更加离不开首店经济的发展和着力引领构建的多元消费场景。

这也是进一步升级后的成都商圈,所焕发出来时代新特色。

“或许过不了几年,这些正时尚着的消费体验,也会成为时代记忆。毛毛说。红星新闻记者 王垚

部分图片据成都市建设信息中心、成都市地方志办公室

成都发布 编辑 | 超可爱的欢哥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