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水象甲百科(擅长假死)

作者:天津市农业科学院信息研究所 助理研究员 杨洁

稻水象甲稻水象甲百科(擅长假死)(1)

稻水象甲(来自网络)

稻水象甲有哪些为害习性?

稻水象甲以成虫在田边、草丛、落叶层中越冬,第二年春天成虫出蛰活动,取食杂草叶片或栖息在水稻、玉米等的基部,傍晚时爬到水稻上,在水下的植物组织中产卵,历期1个月,卵期6~10天。初孵幼虫取食叶肉1~3天,后落入水中,蛀入根内为害,幼虫期30~40天。老熟幼虫附着于根际,营造卵形土茧后化蛹,蛹期7~14天。此虫主要通过运送稻草、草帘子等进行远距离传播,成虫靠飞行或借流水也能蔓延。

越冬成虫有集团迁飞习性,每年5-6月前后的黄昏时分,可见大量成虫向稻田迁飞。成虫一般在9:00-11:00与16:00-19:00最为活跃,稻田成虫以爬行、游水为主,一般沿植株爬入水中,或浮于水层表面,此外,它还善于假死,一旦遇到风吹草动,假死,然后落入水中。

稻水象甲百科(擅长假死)(2)

稻水象甲为害状(来自网络)

如何科学防治稻水象甲?

首先,严防检疫,不可从疫区采购稻种或秧苗,其次,对于稻水象甲容易附着和发育的场所、区域,应加强普查与检测。最后,应调查其植物征象,进行采样检验,并给予普查与监测,务必做到早发现、早防治,以实现对稻水象甲的有效检疫与防治。

使用化学药剂进行防治。有机磷、氨基甲酸酯、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均对稻水象甲有较强的杀灭作用。轮换使用上述药剂效果更佳。用药时间同样推荐在傍晚,用药后可保持2~3cm的水层,有助于加强防治效果。由于稻水象甲具有水、陆、空多种传播途径,所以应提前做好宣传,在较大范围尽量做到统防统治。

对于入侵生物,首选化学防治手段,其次也可以配合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等环境友好型较为温和的防治方法。对于稻水象甲,应该预见性地做好监测与防控工作,以保护各省市粮食生产安全,进而促进水稻的生产发展。

来源: 光明网-科普中国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