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巴马县脱贫(生态扶贫与乡村振兴)

广西河池市巴马瑶族自治县东山、西山乡是典型的大石山区,山高弄深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指引下,巴马正走出一条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把“拦路石”变成群众脱贫致富的“绿色银行”,实现生态脱贫与乡村振兴有机衔接,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广西巴马县脱贫?以下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广西巴马县脱贫(生态扶贫与乡村振兴)

广西巴马县脱贫

广西河池市巴马瑶族自治县东山、西山乡是典型的大石山区,山高弄深。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指引下,巴马正走出一条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把“拦路石”变成群众脱贫致富的“绿色银行”,实现生态脱贫与乡村振兴有机衔接。

7月10日,巴马县召开全县生态扶贫产业大会,河池市委常委、巴马县委书记王军表示,要依托良好的生态优势,大力发展生态扶贫产业,从而有效解决大石山区产业发展的短板,确保贫困地区群众脱贫致富。

随后,巴马出台生态扶贫试点工作方案,提出坚持扶贫开发与生态保护并重,以东山、西山为试点,通过全面启动种植“六个一”(一根竹、一朵菌、一朵花、一粒豆、一片草、一株药)和养殖“六个一”(一头猪、一头牛、一只羊、一只兔、一只鼠、一只鸡)生态扶贫产业工程。

近日,西山乡加而村新西兰养兔基地,村主任韦尔东正与脱困户韦将宽、韦尚勇一起正将出栏肉兔抬上车。韦尔东告诉记者,今年来村里3个养殖场年出栏肉兔5500只,纯收入6.8万元,村里112户贫困群众通过入股或者采取“代养”“领养”方式增加收入。

韦尚勇从建场起一直在养殖场里当饲养员,月工资2500元。“这个养殖场是在挖出石山后依山建立起来的,这里的生态好,兔子上市后供不应求。”韦尚勇说。

拉林竹狸养殖场也是巴马实施生态扶贫产业的缩影。“山上种植的200多亩竹子是村里4个养殖场1000多对竹狸的美食。”河池市城市管理执法局派驻西山乡拉林村第一书记张宗剑说,养殖场内竹狸即将开卖,每对有300元收入,到时在养殖场里务工的养殖能人将获得60%分成,40%留给村集体经济,村里的贫困户可享受村集体经济中70%分红。

“东山乡山高路远,生态优势明显,只有‘靠山吃山’,发展生态新型产业,才能破解产业发展短板。”江团村驻村工作队员牙绍雄介绍道,在深圳大鹏新区帮扶下,村里的养牛、养鸡场、养猪场等特色产业活跃起来了,解决了贫困群众的就业问题,每年还给村集体经济带来不少于8万元的收入,探索出一条生态扶贫新路子。

产业扶贫,产销是关键。巴马农林投公司董事长覃宁介说,目前全县1个孵化基地和26个示范基地建成并投入使用,借助深圳帮扶河池,巴马在深圳设立“巴马之窗”,巴马特色农产品走进粤港澳大湾区市场,深受“青睐”,2019年养殖小谷鸡年出栏 100万羽。

如今,巴马全县已带动10个乡镇7000多户农户参与“公司 基地 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发展小谷鸡、食用菌、肉猪等种养产业,2019年实现底实现全县建档立卡贫困户产业全覆盖,全县15461户贫困户,受益群众达 6.3万人。

“目前巴马县生态产业布局科学合理,生态产业初具规模,生态扶贫效益初显,走出一条生态美、产业优、百姓富、人民群众幸福感高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巴马县副县长赵岱雷说。

(光明日报全媒体记者 周仕兴 通讯员 凌吉荣)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