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年是哪一天结束(小年已至大年不远)

小年是哪一天结束(小年已至大年不远)(1)

小年是哪一天结束(小年已至大年不远)(2)

小 年

小年已至,大年不远,回家的日子又近了。不论身在何处,离家多远,那份对于家、对于亲人的思念,总会因为这马上到来的团圆,而显得愈加强烈。小年,有什么样的由来故事?又有哪些小年习俗?小年在诗文中,有着怎样的味道?下面,与您一起欢庆团圆……

小年是哪一天结束(小年已至大年不远)(3)

小年是哪一天结束(小年已至大年不远)(4)

小年 · 习俗

小年,是中国民间传统的祭灶日。各地有不同的概念和日期,北方地区是腊月二十三,咱们甘肃的人们也要祭灶神。主要习俗如下:

杀献灶鸡

腊月二十三,甘肃习俗必得杀鸡献灶,这跟全国各地一样。如《中华全国风俗志》下篇卷二载:“主祭之人,必为家长。礼拜时身后跪一幼童,双手抱一雄鸡,名曰灶马。家长叩头毕,向灶神祷祝数语。祝毕,一手握雄鸡之颈,将鸡头向草料内推三次,一手将凉水向鸡头倾洒。鸡若惊战,便谓灶神将马接受。”

烙灶饼

灶神又称为本家司命,甘肃直呼为灶爷,属于五祀之一。祭灶节当日晚饭后,女主人要烙灶饼十二张,寓一年十二月。若逢闰年,则为十三张。而且烙灶饼时不能放盐。烙好后先叠置灶头,之后点蜡焚香,磕头祭祀。接下来将每张掰出一点,抛于厨房顶上,意味恭献灶君受用,剩余分给家人食用。

献灶糖

甘肃祭灶习俗中献灶糖的目的非常明确,就是要把灶神的嘴涂甜,黏住灶神的嘴,让灶神上天言好事,回宫降吉祥。俗谚有云:“腊月二十三,打发灶爷上青天;腊月二十四,打发灶爷上柳树。”甘肃习俗中,祭灶神时间一般为腊月二十三,但因这天过于忙乱,没有顾上,则也可以是二十四。

甘肃把祭灶之日称为小年,二十三一过,年已正式开始,一切避忌皆除,如扫舍、杀猪等便不再择日。

小年也意味着人们开始准备年货,新年要有新气象,表达了中国劳动人民辞旧迎新、迎祥纳福的美好愿望。

吃饺子

小年是哪一天结束(小年已至大年不远)(5)

北方小年晚上习惯吃饺子。想想看,一家人坐在一起吃着热乎乎的饺子,其乐融融的样子才是有年味儿啊!

贴窗花

小年是哪一天结束(小年已至大年不远)(6)

过了腊月二十三,挨家挨户就开始装饰自己的家里了。窗花一般都是自己剪,手巧的老年人带着孙子孙女一起剪漂亮的窗花贴上。如今多数人都是去买窗花了,少了一种剪窗花的年味。

扫尘土

小年是哪一天结束(小年已至大年不远)(7)

北方人称“扫房”;南方人称“掸尘”。要过年了,自然要把家里大扫除一下喽!据《拾遗记》记载,此俗可追溯到三千多年前,当时为驱疫鬼、祈安康的宗教仪式。后“尘”与“陈”谐音,故扫尘也就是把陈旧的东西一扫而光,这既指庭院内的陈年积垢,也指旧岁中遇到的不快。

贴春联

小年是哪一天结束(小年已至大年不远)(8)

很多地方从小年开始,就算开始过年了。农村一般都会请村里写字比较好的来书写春联,也有自己家写春联的,用最普通的红纸黑毛笔,简朴但不缺年味,尤其是一大家子在一起出谋划策写什么的时候最温馨。

备年货

小年是哪一天结束(小年已至大年不远)(9)

小年过完,不久就是大年了,人们开始提前买年货。很多年货的准备不是一天就能干完,所以从小年开始就得提前动手。

小年 · 品读

纵笔三首

(节选)

苏轼

北船不到米如珠,

醉饱萧条半月无。

明日东家当祭灶,

只鸡斗酒定膰吾。

赏析:虽然是写岁末生活的窘迫,但苏轼这首诗充满乐观。虽然眼下困苦,但明天邻家小年祭灶的鸡酒,一定会拿来与我同食的!

小年是哪一天结束(小年已至大年不远)(10)

《北京的春节》

老舍(节选)

二十三日过小年,差不多就是过新年的“彩排”。在旧社会里,这天晚上家家祭灶王,从一擦黑儿鞭炮就响起来,随着炮声把灶王的纸像焚化,美其名叫送灶王上天。

在前几天,街上就有多多少少卖麦芽糖与江米糖的,糖形或为长方块或为大小瓜形。按旧日的说法:有糖粘住灶王的嘴,他到了天上就不会向玉皇报告家庭中的坏事了。现在,还有卖糖的,但是只由大家享用,并不再粘灶王的嘴了。

过了二十三,大家就更忙起来,新年眨眼就到了啊。在除夕以前,家家必须把春联贴好,必须大扫除一次,名曰扫房。必须把肉、鸡、鱼、青菜、年糕什么的都预备充足,至少足够吃用一个星期的——按老习惯,铺户多数,关五天门,到正月初六才开张。假若不预备下几天的吃食,临时不容易补充。

小年

甘小教祝你

岁岁平安

你家的小年怎么过

点击写留言

聊聊吧

审核:蔡 莉

责编:杨争荣

来源:省教育厅新闻中心综合整理

小年是哪一天结束(小年已至大年不远)(11)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