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行要合乎义理(能够以礼乐引导他人是一件自利利人的事)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刘余莉品读《群书治要》

言行要合乎义理(能够以礼乐引导他人是一件自利利人的事)(1)

《群书治要360》讲座第62集02

我们要学习礼,用礼来节制自己的言行,用乐来调和自己的七情。所谓的“七情”就是“喜、怒、哀、乐、爱、恶、惧”。

言行要合乎义理(能够以礼乐引导他人是一件自利利人的事)(2)

《中庸》上讲:“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那什么是“中”、什么是“和”?“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也就是说,我们的喜、怒、哀、乐、爱、恶、惧这七情还没有发出来的那个状态,我们把它称为“中”的状态。但是对于一般的人而言,这个境界很难体会,说既然是人,又不是花草树木,怎么可能没有七情五欲?对于一般人不能理解,自然也就不能去力行,所以就退而求其次,求那个“和”的状态。什么是“和”的状态?“发而皆中节,谓之和”,就是我们的喜、怒、哀、乐、爱、恶、惧全都发出来了,但是都没有过分,都符合于礼的要求,都有一定的节度,这就称为“和”的状态。

言行要合乎义理(能够以礼乐引导他人是一件自利利人的事)(3)

所以古人制礼作乐,都是为了引导人的性情,不要太放纵,不要太过分,这自然对自己有莫大的利益。特别是这个音乐,孔老夫子就特别地重视,他到一个地方,还没有看这个地方的政事办得如何,首先听一听流行什么样的音乐,他就知道这一个地方的社会风气如何了。所以说“移风易俗,莫善于乐”。

在《晏子春秋》上就记载,有一次,齐景公没有上早朝。晏子上朝,结果看到杜扃等候在朝堂前。晏子就问:“君王为什么没来上早朝?”杜扃回答说:“君王整夜未眠,所以没有来上朝。”晏子就又问:“为什么君王整夜未眠?”杜扃回答说:“梁丘据”,也就是齐景公身边一个很善于谄媚巴结、奉承的臣子,他特别知道投人所好,齐景公喜欢什么,他就进奉什么。杜扃就回答了,说:“梁丘据进献了一名叫虞的善乐之人,结果这个人把齐国的古乐乱改了,君王整晚都在听新乐,所以没有来上朝。”晏子知道这个情况,马上就依照礼法,把这个唱歌的人给关了起来。

言行要合乎义理(能够以礼乐引导他人是一件自利利人的事)(4)

齐景公听到之后,自然非常地生气,就问:“为什么把虞给关起来了?他昨天给我唱歌,唱得很好听,我很高兴”。晏子说:“因为他用靡靡之音祸乱君心。”齐景公又说了:“诸侯外交的事务、治理百官的政务,我都已经交给您管理了,你把这些事管好就行了,至于我喝什么酒、听什么音乐,希望先生就不要干预了。音乐为什么一定非得听古曲?”晏子回答说:“古乐消亡,礼法就会随之消亡;礼法消亡,政教也会随之消亡;政教消亡,国家便会跟着消亡。音乐跟国家的兴亡是息息相关的。听靡靡之音会导致国运衰败,我怕君王背离政教行事。”

说到这里,他又给齐景公举了一个例子,从历史上的这些人物给他举了个例证。做为歌乐来说,纣作《北里》,周幽王与周厉王的乐曲,都是淫靡鄙下,所以导致了国家灭亡,君王您为什么要轻易地改变古乐?”齐景公这个人很难得,他一听晏子说得头头是道,他马上就说:“很不幸,我拥有国家的政权,但是我不够谨慎,不加思索地就乱说话,您讲得有道理,我愿意接受您的劝告。”

言行要合乎义理(能够以礼乐引导他人是一件自利利人的事)(5)

所以从这里我们看到,一个国家,特别是国君喜欢听什么样的音乐,都对于国运有着莫大的影响。像我们以前,刚刚开始学习传统文化的时候,到青岛去参观了一些企业。结果我们来到了青岛大洲一个企业之后,他们学习《弟子规》,落实传统文化,结果这个厂房里都放着“跪羊图”、“推动摇篮的手”、“感恩的心”这些孝亲感恩的歌曲。结果这些工人一边工作一边听着这些感恩的歌,这个眼神都不一样,整个氛围都是其乐融融的。相反,如果我们到一个厂房,里边放的是很烦躁的、现在的现代音乐,你就会发现这员工都很浮躁,心神不宁,心思没有完全用在工作之上。这个差别就很大了。

『乐道人之善』,这个“道”,有的版本写作引导的“导”,这里不当“道”,也就是“说”的意思讲,而是当引导的“导”字讲。“乐道人之善”,就是以导人向善为乐事。譬如说我自己喜欢学礼乐,也引导别人一起学礼乐,一同往善路上走,必得大益。我们如果能够依《弟子规》、《常礼举要》来实行落实,在外面做事的时候,就会少受些讥讽。如果自己不懂礼,如何去引导别人?自己不正,又怎么能够使人正?所以孔老夫子说:“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什么叫办理政治?怎么样实现好的管理?所谓的“正”,就是要使人端正,那怎么样使人端正?“子帅以正”,你要率领着大家去做正确的事,大家自自然然地会跟着你去做正确的事,没有人敢不做正确的事,这就是讲“上行下效”。

言行要合乎义理(能够以礼乐引导他人是一件自利利人的事)(6)

所以能够以礼乐引导他人,自立立人,又是一件乐事。譬如说,蘧伯玉耻独为君子。这个蘧伯玉羞耻单单自己是君子。为什么?因为如果整个环境都坏,你自己好,没有这个道理。整个社会环境都是染污的,我们身处其中,无形之中自然而然地也必然受到它的影响。所以要改变整个的环境,改变整个的风气,才能让自己真好,自己的家庭、还有家人都不受污染。所以如果自己真好,自己周围的朋友都会受你的影响而变化,所以他不好就是你不好。

俗话有一句说“观友而知其人”,为什么观察一个人所结交的朋友,就知道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因为《周易》上说:“同声相应,同气相求。”志同道合的人、有同样气质的人、同样特点的人、同样喜好的人,自然会感应到一起成为朋友。所以如果我们能够引导自己周围的人都去做好人,这是第二种乐趣。

言行要合乎义理(能够以礼乐引导他人是一件自利利人的事)(7)

『乐多贤友』,是以多得贤友为乐事。中国人有一句话这样说:“多一个朋友多条路”。朋友是五伦当中重要的一个关系,人在社会上离不开朋友,朋友愈多愈好。说“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但是要选择什么样的人做自己的朋友?一定要选择贤者为友,这样才能对自己真正有益处。

『益矣』,也就是说你在社会上走这样一条路,对你便有好处。《太上感应篇》开篇就说:“祸福无门,惟人自召,善恶之报,如影随形。”因果都是自己召来的。在《易经.系辞上》也说:“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这些都是讲因果。所以我们交什么样的朋友,我们也成为什么样的人,也受到什么样的影响,所以交友不能够不谨慎。

言行要合乎义理(能够以礼乐引导他人是一件自利利人的事)(8)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