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天气把我的气质都冷没有了(不多吃点都对不起哆嗦的手)

这个天气把我的气质都冷没有了(不多吃点都对不起哆嗦的手)(1)

湖北最近的天是越来越冷,街上各种御寒宝具都纷纷上阵,围巾、手套、耳罩......衣服也是越穿越厚,恨不得把被子裹在身上出门。

这种天气,不多吃点都对不起哆嗦的手。

作为爱吃,爱研究吃,爱分享吃的湖北人,就算季节再怎么变换,也换不走味蕾对于美食的标准和要求,也斩不断一间间老店前排起的长龙。

无论是武汉人的过早,荆州的早酒,还是仙桃的沔阳三蒸……湖北各路美食凭借丰富的取材,精湛的烹饪技法,保证让你在这个冬天,多贴几斤镖。

武汉 过早文化

这个天气把我的气质都冷没有了(不多吃点都对不起哆嗦的手)(2)

热干面

三鲜豆皮

武汉人将吃早餐这一行为称为“过早”。这个叫法很有意思,因为中国人似乎只有遇到特别隆重的事情时才会使用“过”这一字,比如说:过年和过节。

在“过早”的名义下,种类繁多的选择,足以见得湖北人在过早上铆足劲的功夫,也展示出九省通衢 、江汉大都气势如虹的食量。

这个天气把我的气质都冷没有了(不多吃点都对不起哆嗦的手)(3)

图片来源于网络

武汉著名作家池莉曾经在其作品《热也好冷也好活着就好》里盘点过武汉的早点:

"五芳斋的麻蓉汤圆,同兴里的油条,顺香居的重油烧梅,民众甜食的汁酒,福庆和的牛肉米粉……"

而武汉的每种早餐之间都可以组上神奇的CP。

比如老夫老妻派的热干面加蛋酒、糊汤粉配油条,碳水爆炸派的油饼包烧麦,油炸派的面窝、苕窝、鸡冠饺、欢喜坨,双豆派的三鲜豆皮与豆浆......

这个天气把我的气质都冷没有了(不多吃点都对不起哆嗦的手)(4)

面窝(图片来源于网络)

这个天气把我的气质都冷没有了(不多吃点都对不起哆嗦的手)(5)

欢喜坨(图片来源于网络)

这个天气把我的气质都冷没有了(不多吃点都对不起哆嗦的手)(6)

糊汤粉配油条(图片来源于网络)

裹满浓郁芝麻酱的热干面,吃的人微微冒汗的糊汤粉,焦香酥软的欢喜坨、面窝等等,每一次吃都不禁感叹老祖宗和美食有关的智慧,才有了我们今天的口福。

热干面,作为过早届里的王者,来上一碗,一口下去,扎实的很,横扫饥饿。

这个天气把我的气质都冷没有了(不多吃点都对不起哆嗦的手)(7)

热干面(图片来源于网络)

每一根面条都被均匀的覆盖上酱料,弥漫开芝麻的香气,辣度和酸度都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进行调配,吃的时候最好是冲一碗蛋酒或者来一杯豆浆,一边吃一边喝 。

热干面的历史

#

热干面源于三十年代初期,汉口长堤街卖汤面的蔡明伟。一开始他的汤面做得非常受欢迎,客人经常排队要等很长时间才能买到,许多客人等不及走掉了。

#

为了加快出货量,通过反复试验,他终于摸索出一套"掸面"的工艺---就是先把面煮七八成熟,然后快速降温并均匀抹上油。

这个天气把我的气质都冷没有了(不多吃点都对不起哆嗦的手)(8)

图片来与于网络

#

有一次蔡明伟在长堤街看到一家麻油作坊,看见他们从芝麻中提取麻油后,芝麻酱闲弃在一边,他灵机一动;何不将芝麻酱加进面里试一下呢?经过多次反复试验,他觉得满意了,身边的人都说好吃,这时候他才推出他的新产品上街叫卖。

这个天气把我的气质都冷没有了(不多吃点都对不起哆嗦的手)(9)

图片来与于网络

阵阵芝麻飘香声声面窝脆响,热闹的早餐铺被别样的烟火气包裹,过早过早,过完才算早上好。

你又钟意哪一派呢?(欢迎文末互动)

过早美食,过完才算早上好:

天天红油赵师傅热干面 | 武昌区粮道街139号

汪记鲜鱼糊汤粉| 江岸区中山大道1504号

严老幺烧麦|江汉区前进四路219号

李记鸡冠饺|中山大道1378号

荆州 早酒文化

这个天气把我的气质都冷没有了(不多吃点都对不起哆嗦的手)(10)

相比武汉人随意洒脱的过早方式,荆州人的早酒就略显精致了。

“早酒”顾名思义,早上喝的酒。最初起源于沙市码头的独特文化,码头工人们习惯早起吃顿好的犒劳自己,用早酒开启元气满满的一天。

清晨时分天蒙蒙亮的时候,有人还在依恋着被窝里的余温不肯起床,有的人却已风尘仆仆,约上三五好友,一口热锅菜二两纯白酒下肚。

“大清早喝人参酒,啃牛膝盖配油条”就是对早酒最贴切的写照。

这个天气把我的气质都冷没有了(不多吃点都对不起哆嗦的手)(11)

一般来说,喝早酒,牛肉牛杂必不可少,用当天现宰的肉,历经油锅猛火的爆炒,再加上老汤慢熬的精炖,才有入口的那一嘴鲜烫,再配上香酥的小油条,无论是泡着吃还是干吃,都是人间绝味。

注意要慢慢吃,吃的急小心一口下去肉汁烫的直跺脚,马路边,一张方桌几张小板凳,冬日里火锅蒸腾,酒辣菜烫,没有什么是吃一顿热乎菜解决不了的。

牛膝盖配油条。来荆州喝早酒:

天天早酒牛肉面馆|荆州市沙市区北京中路251号-45号

迎喜街纯干牛羊肉|荆州市沙市区五一路3-11号

武汉 藕汤

这个天气把我的气质都冷没有了(不多吃点都对不起哆嗦的手)(12)

湖北饮食习俗有“无汤不成席”之说。

不同于广州种类繁多的汤品,武汉人家的铫子里清一色都是这莲藕排骨汤,而且这藕汤还认主,只有这湖北人家做出来的才算是好喝。

这个天气把我的气质都冷没有了(不多吃点都对不起哆嗦的手)(13)

图片来源于网络

若要问为什么?因为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养的不仅仅是一张张嘴,更养着这片土地上的食物。

冬藕粉糯,清淡不油腻,佐料给的都不多:藕,筒子骨/排骨,姜片,纯净水,临了撒上点胡椒和葱花,汤味保留了藕的清甜与肉的肥香,胡椒味在口腔中散开,但却又恰到好处不抢风头,盛上一碗喝下一口,暖意透身,可谓是驱寒的至上法宝。

看着简单,食材了了的藕汤,实则每家都有着独特的风味,考验的也是守在灶台旁,厨艺人的真本事。

有意思的是,你要是来这里随便找谁问问,哪家的藕汤最好喝?回答一定是,自家煨的最好喝。

我想自家藕汤最好喝的原因,是因为这藕汤盛的不仅仅是食材,更有一种味蕾的归属感。

一方水土一方人,与藕有关的美食:

燕子煨汤馆 | 江岸区中山大道1474号

白莲藕粉| 洪山区南湖南路1号易乐源创意城内

仙桃 沔阳三蒸

这个天气把我的气质都冷没有了(不多吃点都对不起哆嗦的手)(14)

沔阳人民爱吃蒸菜,有"无菜不蒸"的食俗,被称为蒸菜之乡,以肉、鱼、蔬菜类为主要原料,以粉蒸为主要技法,多种蒸菜技法并用。

所谓三蒸,就是粉蒸肉、粉蒸鱼、粉蒸青菜,用当地出产的大米磨成蒸菜粉,视拌合食材的不同,制成粗细不同的颗粒。比如,拌入鱼肉中的米粉要稍细一些;拌在珍珠圆子上,直接使用不磨糯米;而拌在猪肉上的米粉,颗粒稍粗,会获得更丰富的口感。

"清蒸菜最能保证营养不受损失"的提法现在已广为人知,"沔阳三蒸"也由此在"吃要吃的科学"浪潮中重焕青春。

这个天气把我的气质都冷没有了(不多吃点都对不起哆嗦的手)(15)

图片来源:《街头美食斗士》

这个天气把我的气质都冷没有了(不多吃点都对不起哆嗦的手)(16)

图片来源:《街头美食斗士》

在沔阳城镇,大街小巷的饭馆一般都有一大蒸锅,上扣有小圆孔的大木盆,每个小圆蒸汽孔上有多层小蒸笼,俗称"镏子蒸",一个一个叠加,光是看着就很有满足感。

这个天气把我的气质都冷没有了(不多吃点都对不起哆嗦的手)(17)

图片来源:《街头美食斗士》

蒸菜暗含了中华美食的“滚、淡、烂”原则,"沔阳三蒸"总的特点是:粉香扑鼻、鲜嫩软糯、原汁原味、食而不腻。非常符合冬日养生的健康理念。来上一份入口即化,岂不妙哉。

滚、淡、烂,好吃的沔阳三蒸:

老方沔阳三蒸 | 青山区恩施街与工业二路交叉口(16中侧面)

襄阳 牛肉面/牛杂面

这个天气把我的气质都冷没有了(不多吃点都对不起哆嗦的手)(18)

襄阳除了古城的千年风韵,其牛肉面和牛杂面也令人久吃不厌。

襄阳牛肉面的做法虽不算复杂,但也有大讲究。

将前一晚准备好的面,过水放油拌好,摊在大大的竹簸箕里,第二天一大早,架起两口大锅,一红一白。一口白锅用来烫面,另一口红锅则装满自家的独门武器——汤底。伴随汽水的蒸腾,水开后将面下入锅内,煮开后捞起,兑上红汤加入牛肉或者牛杂。

这个天气把我的气质都冷没有了(不多吃点都对不起哆嗦的手)(19)

襄阳牛杂面最讲究的是:一是味香,二是味厚,三是有回味。油要香,牛肉要好吃,最大的机密是中药卤包,最为关键的是汤。

满满的一层牛肉或一层牛杂,一碗拿到手里,不禁让人讶异这面馆老板的手竟然不抖?给的就像这肉不要钱一样,而这豪爽的给料风格,也像极了襄阳人豪爽的性格。

这个天气把我的气质都冷没有了(不多吃点都对不起哆嗦的手)(20)

图片来源于网络

一辣二麻三鲜,口口皆是好滋味,再喝一碗襄阳黄酒或是襄北豆奶,惬意而舒服。纵使冬季有寒风,也盖不住美食热气升腾。

一辣二麻三鲜,美味的襄阳面馆:

一桥头陈家面馆(听说五月天演唱会去的也是这家)|襄阳一桥头引桥下桥北东路11-12号,近樊城一桥头引桥下

张家牛肉面馆幸福路 |襄阳市樊城区火车站幸福小区48栋1单元

罗田 吊锅

这个天气把我的气质都冷没有了(不多吃点都对不起哆嗦的手)(21)

罗田吊锅简直可以说是为冬季量身定做的佳肴,是当地山里人在特殊年代遗留下来的独特餐饮方式,追索它的历史,最少也在1000多年以前。

在罗田吊锅店里,熏腊肉、罗田鱼面、野山笋独有的山野味儿,都是专程从罗田农户手中收回来,用白萝卜打底经过腊肉的汤熬煮,既保留了原汁原味又特别甜,再铺上海带和自家炸制的炸豆腐,再上面就是腌制20天以上的腊猪蹄、腊肉,还有手工制作的鱼丸、肉糕、鱼糕等。

这个天气把我的气质都冷没有了(不多吃点都对不起哆嗦的手)(22)

罗田吊锅(图片来源于网络)

在漫长的冬天,围着火塘(在堂屋里挖一个一尺左右的坑,旁边用青砖围着,用树枝丫支起),下面再挂上一个铁锅,放上各种肉类食材,然后放蘑菇,豆腐萝卜等素菜搭配,御寒又取暖。

正如这里的一句俗话:老米酒,兜子火,除了神仙就是我。

吊锅美食:

胜利吊锅城 |罗田县民建街体委巷体委店

胜利吊锅城|罗田县凤山镇慈云街拔云尖门楼对面

这个天气把我的气质都冷没有了(不多吃点都对不起哆嗦的手)(23)

这个天气把我的气质都冷没有了(不多吃点都对不起哆嗦的手)(24)

这个天气把我的气质都冷没有了(不多吃点都对不起哆嗦的手)(25)

这个天气把我的气质都冷没有了(不多吃点都对不起哆嗦的手)(26)

这个天气把我的气质都冷没有了(不多吃点都对不起哆嗦的手)(27)

从清晨到傍晚,湖北的美食说上个三天三夜也说不完,地域文化是地方美食的土壤,地方美食又裹含独特的文化氛围。无论你是否自诩吃货,这一道道美食吃下来,或许已经在不知不觉中,成为了一名资深级湖北吃货。

来源:湖北省文化和旅游厅

来源: 湖北日报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