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髦之死对后人有什么影响(重温三国演义曹髦之死)

一部三国史,最终三家归晋,曾经的英雄最后都难逃寂寥。

这大概是令所有三国迷都非常叹息的痛点所在。

为何天下,最终归属了不忠不信,不仁不义的司马家?

司马家篡位的过程,始于司马懿洛水为誓放了个屁,突破了不讲信义的底线,最后落脚于司马昭指使当街弑君。

《三国演义》这段曹髦被杀的镜头,现在看来依然让人觉得是一场十足的闹剧。

三个头铁的人

一个是真的莽,真敢冲

曹髦之死对后人有什么影响(重温三国演义曹髦之死)(1)

曹髦之死对后人有什么影响(重温三国演义曹髦之死)(2)

另外两个傻子,一个是真敢说

曹髦之死对后人有什么影响(重温三国演义曹髦之死)(3)

曹髦之死对后人有什么影响(重温三国演义曹髦之死)(4)

曹髦之死对后人有什么影响(重温三国演义曹髦之死)(5)

一个是真敢干啊(所以成济这个傻子也就因为当街弑君,永远留在史书上了,代价是夷灭三族)

曹髦之死对后人有什么影响(重温三国演义曹髦之死)(6)

曹髦之死对后人有什么影响(重温三国演义曹髦之死)(7)

曹髦之死对后人有什么影响(重温三国演义曹髦之死)(8)

历史之神安排了这样一段剧本,让后世所有人都看得目瞪口呆。

司马家的篡位过程,真的是一而再再而三突破了历史的底线。

以至于后来明帝得知了祖宗的“光辉往事”都羞愧到用被子蒙住了头,说果真如此,晋祚焉能长久?

孔子说“始作俑者,其无后乎”,孔子为什么对始作俑者如此痛恨呢?

人之所以作为人,人之所以区别于兽,文明之所以区别于野蛮,就在于教化,就在于克制,有所为有所不为。

野兽的行事准则是什么呢?是物竞天择,是丛林法则,对于野兽来说,暴力就是一切。

一切以暴力杀戮作为出发点,不同的群体之间就不可能谈合作,不可能谈协作。因为完全没有信任可言。

暴力和杀戮也会带来无穷的反噬,即使是野兽之王,当它失去最强大暴力之时,也就是它灭亡之日。

地球演化了几十亿年,为什么只有人类出现以后,才谈得上文明?

因为人性知道克制,知道怜悯,孟子说恻隐之心,是人性善的出发点。

但人之初,是否性本善呢?恐怕并非如此,人性需要教化,需要驯化,才能学会克制,学会怜悯,知进退,有底线。人是社会化的动物,人性需要教育,如果把人类的婴儿丢入野兽群,他学会的也就是野兽的那一套。

但可惜的是,人类历史上的文明和进步,并不是始终向前,偶尔也会倒退。

中国古代历史,自汉朝崩塌以后,文明的底线就一再被突破,一再倒退,这是为什么会出现五胡乱世和南北朝大分裂的根本原因。

而一切的源头,都始于司马懿洛水放屁,和司马昭当街弑君。

前面咱们说了,古代封建社会,讲究天命所归,皇帝是神一般的存在。中国自西周脱离原始宗教以后,皇帝某种程度上就是宗教领袖,是一种信仰,任何人做到了皇帝的位置,就代表了神的存在。

在古代漫长的封建社会时期,皇权是一切的基础。是维系古代社会秩序正常运转的基础所在。

咱们现代人脱离了皇权,很难想象皇帝对古人的意义到底有多重要。

但中国也是经历了100多年的近代屈辱史,才完成了彻底的社会转型,建立了全新的社会秩序。

但当今世界,依然存在君主专制,比如英国的王室制度。或许咱们会觉得这是一种落后的制度,但没有最先进的制度,只有最适合的制度,作为一个英国人,从小耳濡目染,他接受的教育和所有社会秩序,都有英国王室的存在,这就很难彻底根除。

说了这么多,无非是强调,皇权对于古代中国社会的重要性。

而一旦皇权的神圣外衣被戳破,会对社会秩序带来难以估量的心理冲击。当皇帝被当街捅死以后,开启了政治斗争肉体消灭这个恶劣开头以后,后世的政治斗争只会越来越没有底线,越来越血腥,越来越骇人听闻,越来越惨不忍睹,越来越......

让我们顺着魏晋南北朝的时代脉络,一一梳理下去,后面的历史,只能是让人不忍卒读。

最后剩下的,只能是一声叹息啊。

司马昭开启了这个恶劣开头以后,其实司马炎还在努力往回掰。至少司马炎善待了刘禅和孙皓这两个亡国之君。

如果说曹髦之死,还能说是因为他亲自仗剑要去杀司马昭,才得此之祸,那么至少司马炎对于禅让退位的皇帝,还有投降的皇帝,还保存了一丝颜面。

体面人,要的就是体面。

曹髦之死对后人有什么影响(重温三国演义曹髦之死)(9)

咱们再看东晋灭亡时候发生了什么?

刘裕以一个下层军头起兵上位,继司马昭之后,又打开了让退位君主都没法体面的恶魔之门。

东晋最后一个皇帝司马德文,面对现实,不可谓不小心翼翼。

刘裕让他写退位诏书,他欢天喜地,说我家天下在桓玄那会就该没有了,多亏将军帮着又存续了20年,如今皇帝给你做,简直再好不过。

刘裕让他做啥就是啥,就差跪在地上了。

大家注意看司马德文的后代,一个儿子都没有,为啥?生了儿子马上就溺死了,为的是给刘裕表忠心,绝无异心。

曹髦之死对后人有什么影响(重温三国演义曹髦之死)(10)

司马德文只求能够在这乱世活下去。

但是刘裕最后依然不放心,因为他的太子还年幼,他怕司马德文活着一天,就有可能被人当成政治工具利用。最后还是杀了他。

司马德文临死之前最后一个要求是,我是佛教徒,自杀没法转世。求大家给个体面吧。

这段历史真的是看得让人,一声叹息。

胡三省说,“自是之后,禅让之君,罕得全矣。”

刘裕开了一个坏头,但是他得到了报应。

刘裕后世子孙的惨烈遭遇,比起司马家,那是有过之无不及。

首先是刘裕指定的太子刘义符,遗诏徐羡之等人辅政,反手就被杀了。后面刘宋的所有君王上位,全部都透着浓浓的血腥味道。

到刘宋被萧道成篡位,刘家最后一个皇帝刘准,被当作政治傀儡完成一系列禅位仪式以后,还是逃不了被杀的厄运。

曹髦之死对后人有什么影响(重温三国演义曹髦之死)(11)

临死之前刘准哭诉,帝泣而弹指曰:愿后身世世勿复生天王家!

值得一提的是,当年司马德文退位以后还活了一年多,刘准退位一个月不到就被杀。

当然,刘裕的子孙也全部难逃萧道成毒手。

不过不要急。

出来混迟早要还,而且还的时间越来越提前。

刘裕这天下还维持了70多年,萧道成的南齐20多年就又换了房本,萧道成的子孙又被萧衍一网屠尽。

搞笑的是,这几家子都还是亲戚。刘裕的养母姓萧,萧道成是这个萧太后的远房亲戚;而萧衍又是萧道成的远房侄子。

什么亲戚啊,什么忠臣啊,什么信义啊,做人的底线统统没有了。人和人的信任统统没有了。

底线一旦被突破,就只剩下了深渊。

汉武帝为什么是千古一帝,他搭建完善了后世中国2000年封建王朝的基本框架,尤其是推崇儒家礼仪制度。

甭管儒家思想后来怎么被批评,说什么制约了中国人的思想,说什么让中国人越来越奴化,一个制度从来都不可能只有好处,没有坏处。

儒家思想后来有什么负面作用先不谈。但是儒家礼仪制度有一个好,那就是教化,教人有底线,知进退。

中国古代历史,所有蛮族入主中原,最后都要捡起儒家礼仪制度,为啥?

因为儒家思想制度在古代就代表了文明,就代表了秩序。一个社会想要稳定下来,最终还是要秩序。

而五胡南北朝,就是彻底失序的时代。

从司马昭开始,到刘裕,到萧道成......这几百年的历史,一切都退回了暴力说了算的时代。没有任何忠诚可言,没有任何信誉可言,没有任何信任可言,老子和儿子之间,帝王和臣子之间都没有了任何信任。

一切都回到了草原上狮子王的时代,今天你的拳头最大,你就是狮子王,但问题是你的拳头会一直最大吗?你的暴力一直最强大吗?

所有的狮子群,都是一群野心种,所有的狮子都在等待机会上位。

所有登上最高位的人,都会担心一朝跌落,所以要不停地杀杀杀;所有坐稳了皇位的人,都在担心别人会重复他走过的路,所以对所有有威胁的人杀杀杀;所有拥有军权的将领,也都担心自己会被猜忌怀疑而被杀杀杀,最后一切都是杀杀杀......

一部南北朝历史,真的是人头滚滚,所有人都朝不保夕,所有人都战战兢兢,一切都退回了丛林时代。

可悲啊,可叹啊

而这一切,都要追溯到曹髦被当街捅死的那个上午。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